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已经将解放区的边界推进到北平城下。海淀、青龙桥、香山,到处是戴着狗皮帽子的东北野战军,进入北平已如同囊中探物。
0 v/ ]! p& S ~% q, \: p
m- y6 L# y$ |: f7 n 东皇城根62号,一处最普通不过的小院落。 地下党员李树藩和诸有琼夫妇在这里密切地注视着傅作义的一举一动。傅作义的女儿、地下党员傅冬会把父亲所有的细节动作,都传送到这里。傅作义在家里叹气、咬火柴棍、对着镜子大喊大叫,还拔出手枪来对着太阳穴。诸多类似的举动都很快由62号传送至解放军的高层首长那里,以供研判。
, n- E( @# V4 _! w$ `! O' u . e" h4 R$ d, m6 d
数十年后,李树藩仍然感叹:“傅作义如何可以不败!”
3 m/ k- W9 ~8 O4 T 李树藩只是北平地下党的一员,根据平津战役纪念馆的统计数据,北平地下党有3000之众。 平津战事未开,3000名地下党员已经形成一条巨大的地下暗河,渗透到傅作义集团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有的安插在国民党各高官身边担任副官和秘书,有的长期埋伏,官至北平铁甲车总队一大队大队长,还有的本身就是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教授。 : {/ c7 p$ v& t5 L
; ]$ i% V" @+ k1 N( u0 t
在解放军的高压态势下,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终于做出了他一生中最正确的抉择,率部25万余人宣布起义。
. U+ t% O9 r3 V8 e2 ~8 D( j 1月21日,双方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协议》。 在谈判协议上签字的共产党代表是东北野战军参谋处处长苏静,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苏静于1997年逝世,而他当年签字使用的那支墨绿色钢笔,在平津战役纪念馆里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留步观瞻。 / a2 }6 z) u4 |5 n
在那张经典的北平城防务交接的照片中,人们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两辆吉普车停靠在城墙下,两队军人相互持枪敬礼,冬日的太阳把军人和汽车的影子都拉得老长。
$ J8 ~2 V }1 N( P 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的波澜不惊。在2000年走完了功勋人生的莫文骅将军,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故事。
8 f0 `# U: c( r r2 ]8 \( q 1月31日,北平城里早就传言解放军要在13时进城了,大队的学生和市民迎候在西直门下,希望能亲眼目睹这个历史时刻,队伍从西直门一直排到了西单。 & X, ?$ W* P$ }! v/ ?3 m% f8 u
而当解放军的一只脚已经踏进北平城时,傅作义部队的士兵却拉响了枪栓。迎接的群众都围了上来。一个戴着眼镜、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上来,对莫文骅说:“长官不要着急,解放军在东交民巷有谈判代表,找谈判代表去。”
7 K0 f: c: R' o L& k# R
0 G5 ]. j% U- D! |: r “年轻人很热情地跳上车给我们带路。”等莫文骅返回西直门,只见城门已经大开,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在城楼上飘扬。
! j5 P/ N3 o3 C0 Z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2月3日上午10时,盛大的入城式在前门大街举行,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彭真依次登上了前门箭楼,环顾着受检阅部队和欢乐的人群。一位女青年在衣服上写下了“天亮了”,欢快地扭着秧歌——这个画面也一同成为见证北平和平解放的经典镜头。
) X" [: _% z8 ?, M+ l; @ 6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亲历者绝大多数都已随风而去,当年的西直门城楼也早已拆除,古老的北京城墙化为一场梦。唯一留下的,是那把西直门的城门钥匙,静静地躺在纪念馆的玻璃橱窗里,述说着没有那段硝烟的往事。 , E R9 e! d" u: S2 e7 x
1 ~1 w+ |- x+ G. G( G" ^& O/ N' @% {
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