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T4 @, M5 }3 a! g1 N( l 这还是我熟悉的前门胡同吗?我站在这片胡同里,心头有些疑惑。胡同里少了很多走动的居民和玩耍的孩子,多了些穿梭的搬迁工人和收旧货的三轮车,随处可见刚拆的老房子,仿佛是没有了皮肉的骨架,嶙峋肃然地在寒风中耸立着……我熟悉的热闹的前门胡同呢?
. i& a$ }' p5 {/ j R1 M3 B+ a. ^
这些位于前门外东区的胡同纵横交错,达20余条。其中长巷1至4条和草厂1至10条是主体,呈鱼形分布,鱼头向西,这在北京胡同里是不多见的。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末、清代、民国建筑,斑驳的墙砖、残破的木门、磨损的石墩,都在诉说时光的变迁。不少老宅很气派,砖雕也很精美。由于百年来未做大的维修和改造,老宅群的风貌是原汁原味的。现在,殷实的居民早就搬出去了,剩下的很多是贫困人家、老人以及一些外来人口。胡同里随处可见开心闲适的人们:闲坐乘凉的老人,打牌下棋的中年人,嬉闹奔跑的小孩,遛狗的家庭主妇……在西兴隆街及靠近前门大街的几条巷子,有各种风味小吃店,有销售杂货的摊贩,有修车摊、修鞋铺、服装店、露天理发店和菜场。
' a! f& T R* J: D0 }9 J) [0 M
在与胡同的居民闲聊时,得知一些胡同可能会于明年被拆除。确实,这里破旧的老宅、简陋的居住条件与首都形象是那样的不和谐。从表面看,胡同大多宽敞整洁。然而,走进大院,可以看到一些搭建的房子,院内堆放很多杂物,有多达十来户人家居住。房间内很拥挤,陈设也极为简陋,大多缺乏卫生设施,这也是胡同里几步就能见到公共厕所的原因。
8 s1 B# [, U" c" L9 m& C6 S0 Z, \
2005年10月,我惊讶地发现长巷头条已基本拆完。我也感到了时间的紧迫,用相机多拍些影像。经常穿行于这些胡同,我似乎也成了这里的一员。这里的居民很友好,我把镜头对准他们,很少遇到不配合的情况。还常常有居民主动给我介绍一些老房子的历史,拉着我到他们的院内和房间看看。 2 ^* F4 E( x" n5 q$ K
天气转冷,落叶飘零。崇文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于去年10月27日公告,因上百年的风雨侵蚀,该区域危旧房集中,将实施解危排险、市政道路建设,对列名的危险房屋进行拆迁,要求涉及住户搬迁。11月20日,该局又发布房屋拆迁公告:因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需要,要求上述住户于2005年11月21日至2006年1月21日前完成搬迁。同时,前门地区市政道路指挥部发布了居民提前搬家发给奖励费的规定。那天,冷空气降临京城,我感到了更多的寒意。之前,我也听到这里居民的多种意见,有的说房屋太破旧应该拆迁,有的因无力负担拆迁后购买高房价的新房,不愿搬迁。更多不愿搬的是老人,几代居住于此,不愿意习惯的生活就此改变。多位居民向我感叹,只能从二环向五环、六环搬了。在张贴的公告前,我分明看到了很多黯然离去的身影。
; i. o5 _9 c% T$ V
去年12月13日,我看到了张贴的《前门地区市政道路指挥部致前门地区市政道路搬迁居民的一封信》,信上说76.8%的居民已签订了搬迁协议。熟悉的胡同里,走动的人很少,安静得可怕。不知是因为寒冬减少了户外活动,还是很多人家已经搬往新居。在得丰西巷,几个拆迁工人正在拆屋,四周已是一片废墟。一位居民站在废墟上低头沉默良久,群群白鸽在空中不断盘旋,似乎在寻找曾经的家园。
9 s" \4 P$ \6 z/ n8 n/ {
平安夜那天,我站在有些陌生的前门胡同里,有些感慨。身旁,一户人家正忙着往车上搬家具,男主人的笑容略有些苦涩,体弱的汪大爷满腹心事地站在大门口,特地换了身衣服让我留影。新年即将来到,搬迁的人们会在哪里度过新年呢?我不得而知。我唯有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可能的话,我还会关注他们搬迁后的生活。 6 y5 s+ V. s$ o+ g# V1 [+ i9 E
别了,前门胡同。田建新
+ m; c8 B" }/ x N% x5 |1 V; D) L5 H8 a+ X5 ? T- e% h
http://www.ben.com.cn/BJWB/20060122/GB/BJWB^12321^26^22W2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