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h+ w1 K+ v3 W! n" \北京消失的歇后语fficeffice" /> ) W, L7 H9 x" W/ H0 V
歇后语的内容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语,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等等。
4 @8 l I: }" _8 R7 W歇后语,北京人叫做俏皮话。俏皮话非常精练、形象、生动、富有意趣,它能幽默地表达出一些复杂的思想。 # x8 e/ G' J6 n. V% L$ Y* r; R, W
歇后语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旧的事物淘汰了,一些歇后语在人们生活中也就消失了。过去常挂在嘴边的俏皮话,而今没人提了。但是聊聊这些歇后语,对比现在,不仅从中感受到北京的巨大发展和变化,还能深深体味到浓郁的京风京味儿,不但有趣,而且有益… … 过去如果购买大的物件,如木箱、梳妆台、木柜等,当时没有汽车载,就让人扛回家,这种扛夫,俗称“窝脖儿”,把东西放在扛夫的头与背之间,运到家里,途中不能休息,总得低头走,窝着脖子苦苦前行。因此,当时有句俏皮话,即:“扛梳头箱送嫁妆—— 窝脖儿”,用来比喻某人被人家用语言顶撞了,受了人家的窝脖气。 , [% @9 O4 i1 Y+ {. \# f
“老太太上电车—— 别吹”。过去有人爱吹牛,说大话,人们就用这句歇后语去说他,意思即你别吹牛。因为民国以后有了有轨电车,才产生了这句歇后语。那会儿电车的售票员,每个人都有个铜哨,每当乘客都上了电车后,售票员就一吹铜哨,司机听见后就开车。因为老太太小脚走的慢,怕售票员吹哨,车开了赶不上,所以才产生了“老太太上电车——别吹”这句俏皮话。 “ 坐马子敲锣——臭美——铛铛”。北京管大便用的马桶叫马子,那会儿每个院里都有厕所,那时把厕所叫茅房,每个茅房里都有一个马子,是为妇女准备方便的。这句歇后语是用来讽刺逞能或不会打扮的人。因厕所臭气冲天,坐在马子上敲锣,就组成了这句歇后语;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盛酒的家伙”。解放前北京特别冷,甭说暖气,连炉子也开不起,半夜小解往往怕冻着,因此用夜壶(便壶)在被里小便.很不卫生。因此屯不少有关夜壶的歇后语,如“夜壶没把——难拿”, “夜壶打了把——光剩嘴了”等等。“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盛酒的家伙”,是用来说明什么物件干什么用,不能乱来。 过去穷人大都住着一间屋子半间炕的房,冬天为了取暖要烧热炕,都在睡前烧柴。“天亮烧炕——赶不上热”这句歇后语是说明.办事赶不上趟或过了时机,天亮都该起来了。
$ b7 t% d4 Q b* h9 W& k“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过去盛饭用的勺子,。因为都是木头做的,称为马勺。这句歇后语表示干某项工作,没什么劲,凑合着干。 . {4 z [6 a `% `3 \
“小铺儿的蒜——零揪”。小铺是指过去专卖生活用品的油盐店,那时人们都数着米粒过日子,因为绝大多数人收入过低.油盐店为适应人们支出节俭的特点,把成辫的蒜零星出卖,买主用一点钱买一两头蒜是常事,不像而今成辫的买。这句歇后语是指一个人说话、办事不痛快,零打碎敲等。
( s; A7 s, c" c挑水的回头——过景(井)了”。过去北京叫井儿或带井字的胡同最多,因为当时北京人吃井水,处处都有“井窝子”。专门送水到户的人,称为“挑水的”,是一种职业。这句歇后语一般形容年纪大的人,做事不如从前了。过景了,是用井的谐音“景”来表示年景,非常形象。挑水的从井里打完水后用扁担挑走,再回头一看,自然过井了。随着自来水的问世和发展,而今几乎家家都有了自来水,因此井被淘汰了,随之带井字的歇后语也就消失了,如“蛤蟆掉井里了——不懂(嗵)" , “井里的蛤蟆——没见过多大的天”等。 解放前除了少数富人用得起电灯,绝大多数人家都点煤油灯和用瓷盘盛油,加个灯捻(也叫灯芯)来照明。所以产生了一些关于灯盏的歇后语,如“灯盘没有油——火烧心(芯)" , “灯盏没油——光费心(芯)”等,这里借心和芯的谐音来说明烧心着急和费心思的烦事。 “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过去的羊肉床子、猪肉杠(卖羊、猪肉的铺子)、卖年糕的商贩等,大都用荷叶做包装纸,无论买什么吃食都用荷叶一托送到您手里。用荷叶只能包装一些软体食品,如果用来包钉子,那么钉子岂不个个都要穿破荷叶露出钉子尖儿来了?这条歇后语是用来指一些人做事,只想自己逞能,人人都想露一手让别人听自己指挥,一个人,一个单位的人都想自己出头,不顾别人和领导,恐怕什么事也做不好。荷叶做包装已经绝迹,这句歇后语也就随之消失了。 “绱鞋不用锥子——真(针)棒”。“绱鞋”就是把鞋底和鞋帮缝在一起。过去北京人大都自己做鞋穿,但绱鞋需要工具和技术,鞋才能式样好、结实。因此,街上有不少绱鞋铺,专门绱鞋。“棒”是好的意思,真是针的谐音。本来绱鞋是用锥子的,若不用只好单用质量好的针才能胜任了。这句歇后语,就是巧妙地用针的谐音来形容好的很的人和事。 “骆驼打前失——倒了霉(煤〕 ”。骆驼身高体大,背上有肉峰,当年是北京地区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北京运煤的工具。一队队的骆驼,漫悠悠地走在街上,大铃档在它们的脖子下铛啷啷发响,身上驼着两袋子煤。如果骆驼前腿失足趴下,自然身上的煤就倒了。凡人们有不顺心的事,就爱用这句歇后语来说明。用煤的谐音霉,来诉苦。由于这段用骆驼运煤的历史,当年北京出版了不少有关骆驼的歇后语,如“骆驼栽跟头——玩儿完’' , “骆驼蹬蹄——没救”等等。
2 x: h4 f2 f9 f/ G4 W4 [, Y1 C/ t过去北京有一种玩具,小孩都喜欢玩,叫“半不倒”或“不倒翁”, 这种玩具的底座是用泥土做的,上边用纸糊成一个老头儿,由于底座沉重上边轻浮,所以怎么摇晃这个老头儿也不倒,因此而得名。人们利用“不倒翁”的特点,创造了不少关于“不倒翁”的歇后语,如“不倒翁坐车——没有稳当劲儿”、“半不倒看家——你(泥)小子”等。由于这类玩具早已没人生产人,不倒翁的歇后语也就随之消失。 “杠铺的掌柜——杠头”。过去北京有一种专门经营丧事仪式的买卖.叫杠铺,人们把商店、饭馆等经纪人称为“掌柜”,把第一把手称“头儿”,因此,杠铺的掌柜,自然是杠头儿啦。 北京把两人在说话中互相驳斥,叫做“抬杠”,而把善于驳斥得理不让人的主儿,叫“扛头”,由于当年有杠铺业,才引发出“抬杠”、“杠头”的语汇,因之产生了有关杠业的歇后语。那时北京死了人,要装棺材,出丧办事请杠房出人抬棺木,出多少人,分三六九等。皇帝、官僚用一百零八人抬杠,一般人有六十四杠,穷人都用“穿心杠”,两人就行了。出多少人抬杠,是因人、因钱而定。如有句歇后语是“八个人送棺罩——小抬着”,就指丧礼规模不大,以此形容一些人之间虽有矛盾冲突,但不激烈,程度较低的意思。 “纸糊的驴——大嗓门儿”。过去死人出丧后还要烧纸活,纸活即用各色彩纸糊制的楼房、牛马、各类用具等等,“纸活”也叫“烧活”。旧北京有不少“冥衣铺”是专门做“烧活”的地方,“烧活”是纸活的各类纸糊制品的总称。纸驴是“纸活”中的一般品种,用秫秸扎架,用彩纸装糊,虽有驴形,但里面除了秫秸外都是空的,所以称“纸糊的驴——大嗓门儿”,借以形容嗓门高、说话声音大的人。烧纸活这种行业,属于迷信,解放以后不见了。“纸糊的驴——大嗓门儿”这歇后语以后不多见了,只有少数的老人在说话时,偶尔听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