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盖考燕京之名,周时有国名蓟,后为燕所并,迁都于蓟城。而燕因山以名国,国都乃称燕都。及秦灭燕后,仍置为蓟县。
又据《尚书·舜典》载云:“燕曰幽州。”及至两汉、魏晋、隋唐,皆置幽州。而《晋书》所称“日下”,亦幽燕之别称也。
及后辽以蓟城为陪都,时名南京,又称燕京。金乃迁都于燕京,易名中都,扩建宫城。元得一统乎天下,再建新城,改称大都。
至大明惠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靖难,起兵北平。建文四年夺得帝位,翌年改元永乐,是为成祖。始易北平为北京,乃肇建紫禁城。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开五百余载明、清两朝帝都之先河。
此上溯自蓟城、燕都、幽州、日下,直至中都、大都、北平、北京之历史变迁也。
是知幽燕之地,自古龙灵。其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壮哉帝居,贵为天府。
然则光阴荏苒,帝朝迭更,燕之为都,绵延至今。想古城北京,虽经万劫磨难,更历百代兴衰,得鉴历史变迁,多证人生宠辱。
而余自幼生乎长皇城之下,孩提时嬉戏于胡同之中。喜闻乐见旧都轶事,耳濡目染故城诗篇。尝忆昔日红墙黄瓦,梦怀当年古道残垣。总念金鳌玉蝀之风姿,常想影壁牌楼之情缘。深悟帝都固有之王家气脉,乃知京门天成其贵胄皇权。
每览前人兴朝著述,不由内心情怀缱绻。总欲笔下记述所见所忆,方以得解心头梦绕魂牵。因举足重游再度亲历故地,遍读旧藏燕京风物杂编。黄帙青灯,孤影笔耕,历时半载,终有此成。
乃依所述,划为紫禁城、城垣、坛庙、园林、陵寝、帝王各章。并尊从皇家文化之主线,以图辅文为架构。深入浅出,提纲挈领。浮光掠影,图说北京。以笔阐说明清两朝皇都,用心解读名分六章类纂。
纵观紫禁之巍峨,诚乃世界之瑰宝;再览京城之秀色,堪我国人之骄傲;
重温坛庙之威仪,遥想帝都之神邈。更赏园林之多胜,叹为天下之奇观;
俯仰山陵之肃穆,悟得宠辱之共瞻;又述两代之帝王,京城盛衰之史鉴。
述如:
左祖右社,拱护其中。华表巍巍,石狮铮铮。前朝后寝,御门宣听。
帝王威仪,列列旗旌。奇珍异宝,荟萃宫廷。亘古延传,九洲撷英。
皇城肃穆,内城雍容。外七内九,晨鼓暮钟。天地日月,冬祭秋奉。
九坛八庙,耤田亲耕。天台矗立,授时观星。辟雍临讲,尚文尊孔。
西山旖旎,郁郁葱葱。佛香阁高,智慧海明。圆明苍翠,遗迹枯荣。
玉泉甘冽,居庸险竞。燕京八景,于今尤胜。三山五园,百代隆兴。
成祖兴兵,定鼎北京。崇祯误国,血雨风腥。顺治临朝,清代朱明。
康乾盛世,华夏中兴。垂帘听政,国之将倾。溥仪登基,满清逊命。
皇家文化,燕京记铭。
此真我悠悠华夏古都之恢宏壮美,奇伟天成,经年积淀,渊源神秀也。
愿藉以上图说,描绘百年帝都之悠久文化承传,以彰华夏子孙之拳拳爱国深情,则为幸甚。
燕下抱素斋主者并识
岁次戊子仲夏时在二〇〇八年六月十六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