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9日(周六)“新”拍记活动公告 集合时间:7月19日下午14:30 集合地点:珠市口路口西南角教堂南侧 联系人:掌柜 13522872255 拍摄胡同及相关资料介绍:(如网友有以下胡同相关资料,请跟贴补充,补充时请注名补充条目号) 1.铺陈市胡同西侧(东侧已被拆除) 1.1.历史名称: 铺陈市、穷汉市(天汇夹道并入) 1.2.胡同简介: 铺陈市胡同 (Pūchénshì Hútonɡ) 在宣武区东部。北起珠市口西大街,南至永安路。长500米,宽3米。沥青路面。明、清至民国是座商、摊贩集中地。清称穷汉市,因贫穷劳动者常在此等候雇主,或以拆洗缝 补为生,故名。又称补拆市、补陈市、铺拆市。1947年雅化为铺陈市。1965年天汇夹道、十八寓、小眼镜等巷并入定今名。两侧多平房住宅,有百货、鞋、瓷器等店。两端通公共 汽车和电车。 1.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铺陈市胡同 115 1.4.相关资料及文献: 穷汉市在前门大街南段路西,现名铺陈市胡同。《京师坊巷志稿》:穷汉市亦称补拆市,拆或作陈。元代大都城内就有穷汉市五处,以鼓楼后为最(见《析津志辑佚》)。这种 市是零星出卖劳动力的地方,也叫人市。多数失业游民中,也有有技术的瓦工、木工等。平日没有固定工作地点,每天早晨便聚集在人市,听候雇主雇去做零星活儿。干一天给一 天钱,今天有活,明天就可能被辞退。如果到中午还没有人来雇,人群就散了。这种人市内城在东四隆福寺、崇文门里、西四、德胜门门脸等处。外城除铺陈市外,磁器口等处也 有。现在只留有铺陈市这个胡同名了。 1.5.未经证实资料: 观音庵 铺陈市胡同89号 破损 现为民居 1.6.其他 2.校尉营胡同 2.1.历史名称:校尉营、后校尉营、前校尉营 2.2.胡同简介: 校尉营胡同 (Xiàowèiyínɡ Hútonɡ) 在宣武区东部。东起铺陈市胡同,西至留学路。长304米,宽3米。沥青路面。明代已成巷,取兵营名校尉营。1965年定今名。清“五辈学堂”曾设此。两侧多平房住宅。 2.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校尉营胡同 5、14、甲14 8、16、36 2.4.相关资料及文献: 2.5.未经证实资料: 2.6.其他 3.九弯胡同 3.1.历史名称: 九道湾、九曲湾、般若寺 3.2.胡同简介: 北京市转弯最多的胡同是九湾胡同,它位于宣武区东部,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全长约390米,弯曲之处不下于13处,堪称北京城弯道最多的胡同。 3.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3.4.相关资料及文献: 北京的胡同多是直来直去,但您万一走进北新桥附近的九道湾胡同准要迷路,小小的胡同一分为五却拐了十九道弯,不迷路才怪。西城区也有一条九道湾胡同,不过现已改名 为百代胡同了,前门外的九弯胡同仍在,实际上要拐十三个弯。九湾胡同的西口,有很多诡秘的说法:向西走不吉利。年过八旬的老人李虹一谈到胡同西口,她眼神里都还带着恐 惧的神情,说:“长这么大,我几乎没从胡同西口进出过。九湾胡同的西口比较狭小,比较偏僻,走的人少,住户多集中在东边。刚解放时,胡同西口出过一起命案,胡同里的老 居民们更加相信了‘走西门不吉利’的说法,于是各种说法就不胫而走。到现在,真正使用胡同西口进出的居民并不多。”家住九湾胡同10号院的李师傅说,九湾胡同的名称来自 于胡同有9个90度的拐弯,其实按地砖线划分,胡同里总共有13个弯。李师傅透露,在胡同里,男孩子们最快乐的游戏是骑着自行车在弯道里玩飘移。他在青年时也喜欢参加自行车 比赛:先是从东边骑向西边,谁骑得最快,并且车把没被墙擦着,谁就被认为技术最牛。 3.5.未经证实资料: 3.6.其他 4.鹞儿胡同 4.1.历史名称: 鹞儿胡同、要儿胡同 4.2.胡同简介: 4.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鹞儿胡同 5、15 4.4.相关资料及文献: 4.5.未经证实资料: 鹞儿胡同东口的第一个大门,据传是北平警察局的南城侦缉队的所在地 4.6.其他 5.四胜胡同 5.1.历史名称: 四圣庙 5.2.胡同简介: 5.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5.4.相关资料及文献: 5.5.未经证实资料: 5.6.其他 6.赵锥子胡同 6.1.历史名称: 赵锥子胡同(花枝胡同并入) 6.2.胡同简介: 6.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6.4.相关资料及文献: a.“绱鞋不用锥子――真(针)棒!”是北京及华北地区很有名的歇后语。如今,家庭主妇基本上没有自己做(绱)鞋的了,锥鞋的锥子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在前门外却留 下了赵锥子胡同的名称。 按北京地名命名的规律,此胡同内曾有赵姓工匠生产制作锥子,并且是本行业的佼佼者,故以此为胡同名称了。赵锥子胡同名称至少在清代已存在。1965年调整地名时, 将附近的花枝胡同并入,仍称为赵锥子胡同。在清末民初,这条胡同成了“八大胡同”的延伸区,曾有不少妓女、暗娼在这里活动,解放后才真正成为百姓居民的胡同。 b.天盛号盔头铺--戏曲盔帽店铺。1935年,由周文敏携同全家在前门外赵锥子胡同路北立店开业。经营软硬头巾,盔头、髯口、旦角的各种头饰等项目。于1955年并入北京市盔头 戏具生产合作社。 6.5.未经证实资料: 6.6.其他 7.荣光胡同 7.1.历史名称: 莲花河、莲药玉河 7.2.胡同简介: 7.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7.4.相关资料及文献: 7.5.未经证实资料: 7.6.其他 8.储子营胡同 8.1.历史名称:储子营、厨子营(古佛寺后身并入) 8.2.胡同简介: 8.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8.4.相关资料及文献: 8.5.未经证实资料: 8.6.其他 9.灵佑胡同 9.1.历史名称: 灵佑宫 9.2.胡同简介: 9.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9.4.相关资料及文献: a.宏慈道院(灵佑宫,住持人魏明文,道士,与灵佑宫同)、天仙庵(灵佑宫,同前) b.曾经兴旺的灵佑宫灯市:自清朝康熙后期,灯市便不再设在灯市口了,而是迁到了前门外大栅栏、灵佑宫、琉璃厂和东四、西四、新街口等处。清初查慎行在《凤城新年词》中 就有了:“才了歌场便买灯,三条五剧一层层,东华旧市名空在,灵佑宫前另结棚”的诗句。清康熙年间,把灯市从内城迁到前门外以后,天桥西北的灵佑宫便成了京城一处热闹 的灯市。每年灯节,这里游人云集,热闹非凡。灵佑宫本是明朝建的十方道院,万历时,进行扩建,名为真武庙。辟地十亩,建有高阁,并有大殿五层。清朝赐名护国灵佑宫,也 有人传说此宫系由东华门移来。每年正月十五,灵佑宫点燃彩灯,庆祝灯节。可惜,时过境迁,当年热热闹闹的灵佑宫早已无存,只剩下一条灵佑胡同记载历史。 c.灵佑宫小学:前身系1916年外右五区警察署创立的外右五区第一半日学校。地址在灵佑宫2号(今灵佑胡同)。学生数十人。1919年改称为公安局立第三十五民众学校。1936年改 为第二十三简易小学。同年移归社会局管,改为市立前外灵佑宫简易小学。校长苏兆熊。学制4年。有教员2人,初级班2个,学生130人。1944年改为外五区灵佑宫小学。1946年改 为市立灵佑宫小学校。1947年改为北平市第十二区第九、第十一保国民学校,成为四二制完全小学。1949年改为第九区灵佑宫小学。1952年改为宣武区灵佑宫小学。1966年改为壮 志小学。1971年改为留学路小学。1995年撤销。 9.5.未经证实资料: 9.6.其他 10.居仁里 10.1.历史名称: 10.2.胡同简介: 10.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居仁里16号(赛金花旧居) 10.4.相关资料及文献: 赛金花旧居-居仁里16号 民国时赛金花,她从小就窈窕风流,后来家道中落,就穿梭于秦淮河的花船之上,不用人逼迫,自己卖笑为乐,许多富商显贵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后嫁于洪均状元为妻, 陪他出使欧洲,因此与一些金发碧眼的社会名流有了些暧昧的关系;洪状元去世后,她为生活所迫,再回青楼;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她与联军统帅瓦德西关系暧昧,利用这种关系 她救了不少无辜百姓;再后来她又经历了两次婚姻;最后63岁时穷困潦倒病逝于北京居仁里。 10.5.未经证实资料: 10.6.其他 11.留学路 11.1.历史名称:牛血胡同 11.2.胡同简介:留学路 (Liúxué Lù) 在宣武区东部。北起珠市口西大街,南至永安路。长435米,宽6米。沥青路面。明、清因有宰牛户得名牛血胡同。1915年扩建成路,以谐音雅化为今名。两侧多平房住宅。两 端通公共汽车和电车。 11.3.文物古迹及保护院落: 11.4.相关资料及文献: 广来油盐店:胡同里以前有个广来油盐店特有名,听老辈儿说,明清时期就有这个店了。留学路和板章胡同交接的十字路口上,东北角是小广来,专卖油盐酱醋;西南角是大 广来,专卖米面等粮食,大伙儿平日吃饭就全靠广来了。我记得大广来门口有个大磨盘,店里的伙计就在外头磨面。1950年左右,广来店没了后,胡同北口建了个大合作社,大门 漆成黄色,我们都管它叫黄门合作社,说快了就是“黄门儿”。合作社里什么都有,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还有卖布的。那时不管买啥都得凭本儿,副食本儿、粮本儿、肉票, 少一样都不行。一到腊月,家家户户要囤吃的,每天在合作社买东西的人要排老长的队。后来拓宽珠市口西大街时,合作社被拆了,北口的不少老街坊也搬走了。 11.5.未经证实资料: 关帝庙 留学路33号 破损现为民居 11.6.其他 (拍摄胡同介绍为随时修正,欢迎大家提供资料,对提供资料的人,拍记队将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