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59|回复: 1

侯宝林还“活”着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6-28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侯宝林还“活”着


   来源:北京晚报


清明将至,到侯宝林故居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尽管这位著名的相声艺术大师离开我们已经有15年了,但随着侯宝林故居的开放,先生仿佛又“回来”了,依然生活在街坊邻居和无数喜爱他的相声迷中。

依然在胡同里谈笑风生

侯宝林故居位于东四头条胡同深处,从1987年到1993年,侯宝林大师就是在这条胡同里度过了他最后6年的时光,他把这里当作是“书斋”,不少经典段子都诞生于此。

那之前,侯宝林还曾经在广播局宿舍、什刹海等多个地方居住过,但都是租住,只有北京市东四头条19号是侯宝林先生花了多年积蓄买下来的。1993年老先生辞世后,房子塌了一部分,家人便把老房子翻盖成了水泥房,但是一直没有人来住,空了十多年。将这个小院改成故居,是侯家全家人的心愿。

沿着东四十字路口向北,路东的第一条胡同就是东四头条。快到胡同尽头,即可看见路南的19号小院,灰色的院墙上白底金字书写着“侯宝林故居”几个大字,这是侯宝林生前好友、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题写的。

19号小院占地不大,在胡同中并不起眼。故居经过翻修,灰墙红窗依旧,只是两间北房和三间南房被合并成一套三开间的大屋。走进故居,先经过一段狭长的过道,过道两侧挂满了侯先生的照片。整个屋子里,最显眼的也是侯宝林大师生前的近40张老照片——从12岁天桥学艺到后来的全家福。旧宅曾经的小院改建成一间客厅,北房分别布置成会客室和书房。当年,侯先生家的摆设就是这么简单,旧家具都是上了年头的老物件,书桌、太师椅、扇子、大褂、醒木等侯先生生前的用具码放得井然有序,桌上笔墨纸砚犹在。房间内,一尊侯先生的铜雕像栩栩如生,格外引人注目:侯宝林依旧是人们所熟知的神态,长脸、细目、下颌微微抬起,身着长衫手握折扇搭腿坐在八仙桌旁谈笑风生。

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

侯宝林(1917—1993)北京人,满族。四岁时由舅舅张全斌从天津送给北京的侯家,此后改姓侯,住过地安门内织染局、龙头井32号,后又搬至羊角胡同、东煤厂胡同、尚勤胡同、藕芽胡同2号、扁担胡同、福寿里19号、南钱串胡同6号旁门,至1983年12月才迁往复兴门外木樨地居住……

侯宝林先生的大弟子贾振良重回东四头条故宅时颇为激动:“当时师父从1987年搬来,我跟耀华陪着住在这儿,一直到生病住院。这么多年,这是第二次回来。”贾振良老先生回忆说,有一年夏天,半夜里侯宝林卧室的房顶一角突然塌了,听见响声贾振良出来一看,侯宝林一身是土站在门口,“就这么一张床,他只好在院里洗洗澡,归置归置,铺上床接着睡。”侯宝林的长子、较少露面的侯耀中也回忆说,当年他和父亲常在院里做小吃,泡馍和爆肚都是父亲爱吃的,小院内的香味总能飘到胡同口。

侯宝林15岁时在鼓楼市场石记茶馆门前的地摊搭班唱京戏,同时在鼓楼市场内相声场子听学相声,向相声演员常宝臣、聂文治、郑祥泰、王世臣、张兆新、张书元等学习。有一次场内只有一位相声演员,缺搭配的,侯宝林就说,“我给你帮帮忙吧!”就这样侯宝林第一次上场说起相声,当时他说的段子叫《杂学》,也就是后来的《戏剧杂谈》。因为侯宝林学过京戏,所以段子很圆满地说了下来。此后,他就开始在鼓楼市场说相声,借宿在石记茶馆。

侯宝林21岁时正式拜朱阔泉为师。拜师之后,就到正式相声场子的西单商场北场演出。1950年1月19日,侯宝林等人发起成立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改进相声,发展相声艺术。

只管一家的“一户侯”

侯宝林少时无大号,只有个小名叫“小酉儿”,直到他入了相声门,师傅朱阔泉给他起了个“宝”字,名叫“宝麟”,后来由他将“麟”改为“林”。

朱阔泉,外号大面包,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京城著名的“相声五杰”(高德明、张杰尧、朱阔泉、绪得贵、汤金澄)之一,当时,他们在西单相声棚使活儿,享誉京城。1933年初夏,京剧大师周信芳进京在广德楼献艺,演出拿手戏《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戏,一时轰动京城,三天的票预售一空。周信芳:艺名麒麟童,当时就已大红大紫。朱阔泉慕名去广德楼拜会周信芳,一则与大师结交朋友,二则观摩大师演出,学习京戏风格,来丰富自己的相声活儿路。这天,朱阔泉匆匆前往广德楼,不料,因没买上票,被门房挡了驾,尽管朱阔泉左右说明、解释,亦无济于事。门房说:“这是‘麒老板’定的规矩,请先生多多包涵。”朱阔泉说:“我是朱阔泉,是麒老板的朋友”。门房说:“那好,请朱先生稍候,待我去禀知麒老板。”说完,急匆匆来到后台,报知周信芳,周信芳沉思了一会儿,说:“在北平,我没有叫朱阔泉的朋友?”门房说:“朱先生胖胖的……”周信芳说:“不敢认,请回吧。”门房回到门口,对朱阔泉说:“麒老板不认识你,没你这个朋友,请回吧。”朱阔泉一听傻了眼,心里说:周信芳好大的架子,于是,又恳求门房再去禀知麒老板。谁知门房一听就火了;“再禀知,麒老板也不认识你,还是花钱买票看戏吧。”这句话,只羞得朱阔泉无地自容,气冲脑门儿,一跺脚,好!这个朋友不交了!朱阔泉越想越窝囊,好你个麒麟童!我收徒弟就叫“麒麟童”!非羞辱羞辱你不可!后来朱阔泉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姓李,起名“李宝麒”;接着收了“小酉儿”为徒,起名“侯宝麟”;后又收了姓王的徒弟,起名叫“王宝童”,结果“宝麒宝麟宝童——麒麟童”全齐了,遂了朱阔泉的愿。解放后,侯宝林为了消除这场误会,便将“麟”改为“林”了,这便是“侯宝林”的由来。

关于侯宝林的故事实在太多了,甚至在“文革”中人们仍编出许多关于他的段子。比如,有一次他等着挨批,结果人家没斗他,他便来了一句:等了半天白等了。

“文革”期间,有一次人代会把人大代表的名单送到毛泽东主席那儿,他专找姓侯的那一栏,问怎么没有侯宝林,工作人员说赶忙纠正。那时,侯宝林正在干校劳动。侯宝林在地里干活儿,听到军代表叫他“回去洗洗脚,换双鞋准备一下”时,侯宝林心里直打鼓。他被送到火车站,问边上的人怎么回事,人家也不告诉他。他到了北京之后马上去革委会报到,发现人们都冲着他笑,对他的称呼也变了,都叫他同志。这时才有人告诉他有革命任务,让他回忆传统段子,侯宝林从此才“翻了身”。侯宝林留下来的录像几乎都是给毛主席在中南海说相声时录下的。

生活中,侯宝林的段子还有很多。比如他到美国访问,当地记者问他:里根是演员,但他当了总统,你也是演员,在贵国可以当总统吗?侯宝林说:里根我知道,我们不一样,他是二级演员,我是一级的。他的回答充满了机智与风趣,令人叫绝。

有一家饭馆让侯先生给题个字,他题了三个字“不起眼”:这是一语双关,一是说饭馆的地方不起眼,二是饭馆的菜有特色让人抬不起眼。他从不装知识分子,却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化内涵,他可以说是没有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

侯宝林平时极其风趣,自谦中透着自豪。他有一枚印章,上面刻的是“一户侯”。他说,我姓侯,我的官印叫一户侯,意思是,我一家姓侯,我只管一家,过去的都叫万户侯什么的,我没那么多。

侯宝林于1993年2月4日14时42分在北京病逝,逝世前他还在录音里给观众留下这样一段话:亲爱的听众,尊敬的观众,侯宝林将去了,去世了,恕抱不周,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祁 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6-28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四头条那故居实在不怎么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8 20:51 , Processed in 1.11343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