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您花了大量的篇幅,只不过论证了:古建筑和文化沾边,文化产业也和文化有关系,因此古建筑和文化产业也就沾着点边。古建筑如何转化为文化产业财富?有没有可行性方案?是不是必然能产生产值归入GDP?对文化产业开发能产生经济价值?机会成本又是多少? 文化产业能产生经济价值,是不是和它沾着点边的任何东西都要不加代价的保护?古建筑与文化有联系,文化产业也与文化有联系,所以拆除就是破坏文化发展了?和文化有关的不一定是文化产业!空泛间接的联系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是这样,首先,建筑是一种文化。我引用李道增院士的话: 继承性,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总是代代相传的,不断延续。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 在创新当中,仍然保持自己的文化基因。民族无论其进化程度如何,总是或多或少地保持 自己的固有特色和文化遗产。它的文化特色,既通过保留下来的古代城市、建筑遗产表现 出来,也通过反应时代感的新城市、新建筑所含有的传统文化基因显露出来,更通过人们 日常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道德价值观念、民族风俗习惯展现出来。继承性很明显。人 们习惯于将一座建筑的形象,象征一个国家的地域文化。 比如用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巨大的神庙石柱来代表埃及的文化,一想到埃及文化就想 到了金字塔;用帕杰伦神庙代表希腊的文化。用斗兽场、巨大的管道来代表罗马的文化; 用巴黎铁塔、凡尔赛宫、凯旋门来代表法国的文化;还有英国泰晤士旁边的大笨钟,伦敦 塔代表英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就是天安门、长城。悉尼就是悉尼歌剧院,这是澳大利 亚的文化。白宫、国会山、林肯纪念堂就代表美国的文化。都习惯于用建筑的形象,带象 征国家的文化。俄罗斯就是红场、克林姆林宫,这是地标性的建筑。所以建筑是代表文化的, 有象征作用。建筑是文化的表针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创造一些重要建筑的时候,也 想到建筑要代表文化。 同时一个来访者到达一个国家或城市,先看到的就是那个地方的建筑,建筑的面貌 就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可以说,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大招牌,它有无可比拟的可视 性和游览、使用的功能。但使用功能和视觉印象是最重要的。我前面说过,建筑不仅 是游览,那样就低估了其价值。对于外来者,是受到其感染,由外而内地受到“熏陶”。 而具有传统文化的建筑可以让他们充分领略中国的文化。您会说,弹琵琶也是感受文化阿 但像中国的这种东西只有在中国自己的建筑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感染力,这是一种无论是 在精神上还是物品的形体上的和谐,毕竟,相声在小剧场里演出才地道,对不? 所谓的文化产业,从物质上看,是通过有文化意义的具体物品的外销来挣钱。实质上 就是文化从人心里的渗透过程。说白了,谁的文化转化成物品受欢迎,消费者就认谁。 但它不仅仅就是具体的一个东西的外卖,拿相声举例,不全是相声本身体现了传统文化 而是由人所表演的节目,也就是行为(一定是台下吃瓜子叫好,台上表演)和整个人所处 的环境一同创造了这个气氛,从而把文化这个很难用具体物品来表现的东西很清晰的由外 而内地深入人心。 如果您说,那是建筑的间接作用。那好,我来谈谈直接作用。您一定知道CCTV大楼的建设 还有其他海外建筑师的作品,比如国家大剧院。它们为何如此引人注目?因为人们认为它 们破坏了北京的肌理,什莫肌理?就是由建筑所形成的历史肌理。由此也可以证明建筑是文 化的重要部分(人家第一反应就是新建筑破坏了文脉)不管建筑是好是坏,至少这是一个趋势: 就是,建筑作为大的构筑物,越来越有“品牌”效应,一个大的形象就是一个大的商品。 建筑师也有“设计大师”和“明星建筑师”,说的就是品牌效应,而通过建筑的造型来给 人们以视觉冲击,从而获得一种很深的感受。您会说,我看了那些建筑,没觉得有文化阿? 您说对了,那些新建筑就是一造型,没什莫文化。我的意思不是说建筑没文化,而是外国 建筑师在中国设计的房子是忽视当地文化的。而负责任的建筑师是一定体现本地文化的。 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学建筑的,但如果您看了一些建筑精品,会发现他们在做设计时,是一定 把文化的内涵灌输到建筑中的。比如日本的建筑师在给别的地方做设计,一定会把日本的风格 加到建筑里,我们不是说,他无视本地文化,因为一方面他的思考逻辑就是从日本文化中来 他把自己的文化吃的透透的,多少年作建筑,对自己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方法已经很纯熟了。 然后他再理解当地文化,所以他的最终作品,一定是既与当地协调又有自己的本国身份。 您知道,书可以不看,音乐可以不听,但房子是每天都要用的。这种东西虽然不会让您出钱 但潜移默化的渗透可是很厉害的。我说过,建筑最重要的就是使用,从使用来影响人,从内而外。 但最终是精神上的。这个就是文化产业的文化输出的本质。更何况建筑的买卖一动就几个亿, 可比其他的来的快啊。如果您的设计风格受到推崇,那钱就哗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