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文章,还是贴出来叫大伙直接看吧,我给您粘过来了: 闲话积水潭6 d8 s; l K, c$ f7 r* W
这是我以前的习作。地铁建好之后,1988年9月重建汇通祠。祠内设郭守敬纪念馆,东侧辟有山釜餐厅。但紧挨着二环路,车水马龙的喧嚣,已无夕日风景胜境的静谧。 闲话积水潭 许久未到积水潭一带走走,一则迁居西郊,无由走动,二则自修地铁以来,道路坎坷,灰尘扑面,无法享受。前不久偶因一事,骑车沿过去城墙南面的一条街(现在已不成其街道,只是一条土路而已),灰土、颠簸,在预料之中(幸亏中国人吃苦耐劳,一天下来吃进多少灰尘和噪音,能安然如故)。原来的老城墙拆了,地铁上新铺了一半的水泥马路,蜿蜒在老城墙外面,南面的积水潭犹如泥土满面的村姑。惊讶的是那汇通祠(也叫镇水观音庵)连同它那立足的根基——一小土阜,不知什么时候被夷为平地,地铁的通风亭和站房竟大模大样地矗立在那里。 积水潭一带在明清时堪称都门胜境。西山诸水经高粱桥曲折而东,在德胜门西,穿城墙而过,城墙下有一水口,雕一兽当之,遏冲突,缓水势,即嗡复吐,淙淙然有海潮之声,然后水流穿过小桥,分两路绕过汇通祠及所居土阜入积水潭中。记得小时常爱伏在桥栏杆上,看着水花飞溅地自水口中吐出的清水,其声哗哗作响。登土阜,可以看到东升的红日和那一顷碧绿的潭水,相映添色,碧水泛金,再加上垂钓者们的悠闲,几声清脆的鸟鸣非但破坏不了这宓静的气氛,反空谷回响,平增几分幽静。据一些地方志书的描述,积水潭不但有水土之胜,而且“帝京莲花盛处,内则太液池金海,外则城西北隅之积水潭,植莲极多,名莲花池,岸边柳槐垂荫,芳草为茵,都人结侣携觞酌酒赏花,遍集其下,竟有,数里红莲映碧池,十里藕香不断之美。”尽管文人墨客玩弄渲染笔墨,实信之一二,但也足以使人心旷神怡。于工作之暇,到这里散散步,足以赏心悦目,消除一天的劳累。明时清初不少园林水榭围湖而建,都是为了观赏积水潭的风姿。到了晚清,不少园林已废为民宅。尽管如此,到后来还有这一潭碧水和红墙黄瓦的祠庵及所依傍的土阜,城墙下的石螭喷水。虽无记载中的胜景,但必竟还保留着她的半老风韻,现在居然尽毁桑梓,只剩下一池绿水,夏日供人们游泳,冬季供人们滑冰。 我曾想,值今日北京绿地之日少,增修一绿地园圃,供人们休憩玩乐,且不乐事。地铁修成后,另有东西马路。能以原旧城墙为界,围潭为园,复旧日之土阜及祠庵,广植树木,修跌水之瀑布,建回廊之小桥,搜罗散失文物。名为积水潭公园,供百姓们休憩。过去乾隆皇帝还能为保护这碧潭绿水,筑墙为之限制,以禁汪秽,难道我们的人民政府还不能为我们的人民做这一好事吗? 最后再说些题内话,《骨董琐记》曾记,“汇通祠后一石高丈许,所谓落星石”,《燕都访古录》也记,“寺后立石一,层叠如云,相传为陨星所化,高六尺五寸,下承以石座,石之阳有天然一鸡一狮……此鸡狮系天然形貌,后有镌刻家加以摹刻,愈觉形象逼真,堪称奇古,俗呼鸡狮石",若此石还能寻到或重新摹刻一石,陈列祠中也颇能吸引游人光顾,不会比天坛之七星石逊色。 总之,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发扬继承,不要败在我们手中,一个民族要有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 1980年11月20日 附丛录 1. 水关在德胜门西里许,水自山经高粱桥来,穴城址而入,有关为之限,下置石螭,迎水倒喷,旁分左右,既翕复吐,淙淙然自螭口中出。 《燕都游览志》 2. 水口为石犀以当之,遏冲突缓水势也,而庵在其上,曰镇水观音寺。 《长安可游记》 3 石犀即石螭,观音庵旧名法华寺,乾隆间改名为汇通祠,祠据高阜,俗名积水潭,水木明瑟,消夏尤宜。高珩水关竹枝词:德胜门前菡萏铺,漫夸江上有西湖,阿谁更作长堤立,与种垂杨一万株,酒家庭轩唤渔船,万顷玻璃万顷天,便欲过溪东渡去,笙歌直到鼓楼前。 《顺天府志》 3. 潭上有汇通祠,旧名镇水观音庵。乾隆二十六年改建,赐今名,高宗御制诗碑立庭中,高宗纯皇帝御制汇通祠诗注:河流分幢灌输,纡徐潴蓄,前人经理实善,旗民夹岸而人烟辐辏,因筑墙为之限制,以禁汪秽。 4. 积水潭上汇通祠,四周乱石参差,若磴然,石下雕一石螭长八尺,肩宽二尺二寸,北岸即水关,寺后立石一,层叠如云,相传为陨星所化,高六尺五寸,下承以石座,石之阳有天然一鸡一狮,鸡右响,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石顶高处另有镌刻一大鸡,一大狮,鸡大四寸,居左响右走式,狮大七寸,居右响左卧式,此二鸡狮示系天然形貌,后有镌刻家加以摹刻,愈觉形象逼真,堪称奇石,俗呼鸡狮石。 《燕都访古录》 5. 湖上汇通祠,乾隆时所建,御碑尚存,寺后一石高丈许,所谓落星石,实则云头皴皆雕琢而成,感谓石有金星,故名之,湖水澄净,夏无蚊蚋,荷盖掩柳,柳条分披,实尘氛中一清凉胜地。 《骨董琐记》 6. 盖德胜桥以西谓之积水滩,又谓之净业湖,南有高庙,北有汇通祠者,是也。 按日下旧闻考,积水滩净业湖一带,古名海子,园亭极多,有莲花社,暇莱亭,镜园,漫园,杨湖池,盖鼓楼,响闸正在其左右耳。 《燕京岁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