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一个趋势,就是用科学的旗帜来说事,事实上呢,是拿一知半解的技术科学和一知半解的人文科学来PK,由于中国近几十年来人文科学不受重视,国人理解的“科学”概念大都停留在技术科学层面,典型的就是俞先生口中的“科学”“不科学”,如果是科学就应该对科学有敬畏的态度,不能站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或者是自己的学科基础上摆出标准的姿态,于己相悖的就断然指出不是科学就要拿科学的言论来打击对手,甚至搬出统计学方式,这样的手段忽悠了很多善良的人,这显然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无知的表现,楼主这篇文章的作者显然也是此类。 仔细读读就可以发现,说道技术,环保,头头是道,貌似专业无比,一旦涉及人文,却都是些情绪语言,丝毫没有人文科学的严谨,甚至没有人文科学的表述方式。为什么就不能那出一点人文理性的态度来解读呢? 事实上北京的城墙也就是就毁在这样的话语逻辑里的,无数的古迹、无数国学大家的生命也是祭奠在这样的话语逻辑里的,真不知道这些人是为了什么。是无知还是愚昧?是为国之大利还是为己之私利?尤其是俞先生作为一位景观设计工程的设计师(勉为其难用这个词)、大承包人,他设计的工程是完全“科学”“环保”?据我了解就有不少自然河滩被他设计成冰冷的后现代水泥地景,除了在这个敏感的话题上摇旗呐喊炒作自己的言论与身份实在想不出彼居心何在,如此下去人文科学在中国的境遇必将走向人大余虹先生的宿命。 曾有人说,理工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列车,而文科是火车司机,可当下吾国的情况呢?如此下去真难以想象吾国这列火车将向何处去 另,此前凤凰卫视就部分复建圆明园重要景观的话题录制节目,俞孔坚VS王道诚先生,留洋的俞先生在王先生阐释完观点之后,高调一句荒唐,一句不科学,全无尊重,不尊重的不仅是老先生,更是不尊重中国的人文学科,中国的人文科学!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单靠嫦娥上天,也不是单靠圆明园复建,靠的是人文理性的回归,这样的复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嫦娥应该上天,圆明园也应该被部分复建,这些都是复兴的表象也都是复兴的积累,在这一问题没有被国人理解以前圆明园恐怕还会继续书写它的悲剧. 有重大价值的绝本书籍,只有一本,被蛀坏了,,,,不能补,是古董! 您是收藏家?还是拿它学习? 有重大价值的绝本书籍被蛀坏了,,,,不能补,虫子还要生存! 您是。。。。? 有重大价值的绝本书籍被蛀坏了,,,,不能补,要记住虫的罪恶! 您是。。。。? 有重大价值的绝本书籍被蛀坏了,,,,不能补,我还要写呢! 您是。。。。。? 圆明园就是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