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老老北京、寻庙、胡胡再次考察了果子巷、贾家胡同、潘家胡同,三条胡同。此次考察并没有固定的重点,但贾家胡同的确有可圈可点的收获。 + S! k$ t' t# p: _; _' Y7 L
正午的果子巷,虽然炎热,但依旧人来人往,果子巷两边的店铺,都是木制的雕花檐板。而在果子巷与南大吉巷的拐角处,发现了一处飞檐。给这排房屋平添了几分灵气。 / D7 I+ V; e; [# [7 }
走进贾家胡同,有了一个小的发现,在一个门扇上,我们看到一个金属的塞信孔。上面写着英文单词“LETTER”,也许这家原来的人,不是喝过洋墨水儿,就是个爱赶时髦的人。
p) J/ {1 l- Q- z0 ^% u) { o走到了26号,院子座东朝西,原来的街门已经被封堵,作为了一间房屋。进出从院墙上开了个小门儿,但也有两个门墩儿。有五开间的两排东房,一排房的东边是个随墙的小门楼儿,通向后院儿。前院有一棵老枣树,但是已经断根而终。 " O C( m8 q! T! ]! c# D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位祖辈就在这里做门房的师傅。据他介绍,这里原来是柳州会馆,院子很大,都有抄手游廊通前后院儿。记忆中是个相当漂亮的院子。门口有门墩儿,院子里有两座纪录了几百位会馆建造者以及捐助者姓名的石碑,却在文革后意外丢失。 , x( I; c g8 t* A9 i
他回忆起当初做门房时见过建造这所会馆的图纸,说本来设计当中,第二排西房的位置应该是建造一座主楼,但是由于一些经济原因,改楼为平房。这时我注意到这座院子和昨天看过的中山会馆一样,也是左右对称的。原来的街门左右格有三间倒座房。按这位师傅的说法,那座设计中的主楼的门洞正好对着街门。这种前后左右对称,两排正房,一边过道形式的院子,在其他会馆中也经常可以见到。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会馆的一种特有建筑格局。 3 M' L) O" ^* N/ w; ~: I
由于在下问了一个比较幼稚的问题,意外引得这位师傅还回忆起,他的父亲现在已经九十多岁,年轻的时候养鸽子,领取了工资之后,便把工资栓在鸽子腿上,放飞回家,然后拿钱去买棒子面儿。我们都很是惊讶。
9 [0 {% _0 C* E; Z$ {" F$ @+ {他说:“那当儿我哥你说,挣一斤棒子面儿,你就卖一斤棒子面儿,就不错了。”这句话,我想起了汪曾祺先生写的《胡同文化》里的一段对白“粮店还卖棒子面儿不卖? 卖啊! 还是的,有棒子面儿就行。”充分的体现出了老北京人的知足常乐。
! Q( u6 z3 v( _, F* \$ K# r0 X$ K y我们来到贾家胡同29号停下,这是一座不怎么起眼儿的大门,老老北京出了个考题,让说出这座院子的具体建造时间。大家都有点儿愣了。这座院子是座三进的院子,座西朝东,门楼是蛮子门,顶子已经换新了,门扇是黑色,上面的红色部分被人扣去,显然曾经有过门联。两个抱鼓形门墩,两个门簪,北厢房的东山墙上有带清水脊的靠山影壁。竭尽所知的四合院知识,也只能看出这是个清朝中后期的院子。 & }0 o) [* |9 V2 L9 t/ h
这时老老北京道出了原委。这所宅子,曾经是京剧名家金少山的府邸。建造于咸丰元年(1851年),因为曾经和这里的住户攀谈过程中,得知这里有石刻记载了院子的修建年份。这种纪录具体建造年份的宅子,在北京已经是很少有了。 * B% J) P( c6 }* m+ {6 S9 F
这里流传过一个传说故事。金少山先生京剧唱的好,可是脾气也大。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有些耍大牌。有时已经快开戏了,老人家还在睡大觉。来人接他,又不敢崔他,只好躲在门口看。有时人来多了,怕堆在门口惹急老人家罢演,只好顺着胡同排着队,门口的人看到了什么,一个一个的往后传。不管传说是真是假,都体现了金少山高超的京剧技艺。只是不知道这挨着往后传,话到最后会变成个什么样子了。 g0 N E4 B! h) l# P. t q
接着,我们走进了31号,这座院子,座西朝东,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三面有房,南北都是一明两暗的房子对称着,可以看出曾经有的走廊,三面回环连在一起。小院不大,房子不多。这里在资料中是林则徐故居,但是有些疑问。这次找到了答案。
$ K, E7 {4 h; S5 g, S我们与里面一位姓王的老奶奶聊了聊,她是1949年嫁到这里,当时这里还都是福建人。老人讲,这里是福建蒲阳会馆,林则徐曾经赶考住在这里。看资料介绍1813年他偕妻郑淑卿到京师就任,也曾住在这里。原来在房屋的柱子梁枋都是红色的,上面还有彩画儿。
1 Q. S/ V' U$ ]8 E5 {. B2 O. \' v其实,在离此不远处曾经还有一座更大的福州会馆,其地址就在现在的工人俱乐部的地方。并因此有了福州馆儿胡同的名称。根据《北京市地名典》的记载:福州会馆原为明代万历庶吉士叶向高的故宅。他被魏忠贤迫害离官,其宅捐做福州会馆和其相邻的福清会馆。这里留下了许多福建人的匾额、诗词、对联。林则徐住会馆附近,并多次到此与朋友相聚,筹办新会馆、议论实事、做诗谈词。
6 Y1 _/ |! ~) f4 ?9 R8 i' r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很好聊的杨大叔,他说他是个土生土长的老天桥,曾经接受过刘一达的采访。虽然在此居住时间不是很长,但看得出他对此的掌故非常清楚。他为我们介绍了贾家胡同43号。 ' x, |( H& \1 v9 S% A' q. P
43号是一座三进的院子,现在已经看不出格局。门楼是一座金柱大门,门扇、门柱等构件均是暗红色。这座大门显得高大而严肃,门有任何的花纹雕饰,也没有彩画儿的痕迹。虽然没有王府大门的气派,但是让人感到一种威严。 ' @/ \& q; [( k' Z* O0 c e
据这位大叔讲,这座宅子曾经是著名的双合盛老掌柜的房,复作义在解放后,当水利部长时,他的厨师,理发员等服务人员,住在这里,占了老掌柜的房。院子里曾经有鱼池还有花坛,装点的非常漂亮。
P1 e# E' [+ d( m" v最后,我们再次参观了每来必看的贾家胡同66号,这座全盘西化的圆明园式的大门。由此倒是引发了一个疑问,为何胡同口的建筑,被保存反而最好。比如这里,还有长巷二条北口的那座雕刻精美的随墙门。。。。
" x" O- b: h: h潘家胡同的会馆也很多,我们本欲寻找潘家胡同64号里发生的一段寻枪的传奇故事,不巧那位知请的大叔没在,只好等下次了。
; T% e# q* p6 g8 F1 z, L. ~3 J% s不过在一个院子里,确有意外的收获,这座院子虽然已经被搭上临时建筑,但是格局还能清楚的看出,院子里种了一架葫芦,还没到收成的季节,藤子上一片新绿。它是出自院子里一位大爷之手。我们与这位大爷攀谈了几句,他说据他的经验,这座宅子曾经是一个卖大烟的人住,后来被没收了。这时的焦点集中在了葫芦上,大爷说这架葫芦收成很好,上次收了四五百个。现在上面还长着一个嫩绿的小葫芦。临走,老人送给了胡胡和寻庙一人一只可爱的小葫芦。二位高兴极了,顿时觉得,相比之下,下午的太阳已经不是最灿烂的了。 1 b0 ]. a( {$ m: m7 M# M
结果就在大家笑声中结束了本次考察....... & ]# [* j5 Y& |2 V+ k/ I$ l0 q$ ])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30 3:54: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