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什刹海前海北沿18号会贤堂
7月23日,会贤堂,一只小猫躺在走廊休息,一米多宽的走廊上堆满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本报记者 薛珺 摄
溯源
位于西城区什刹海前海北沿18号,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古建筑1800平方米,是北京八大堂子之一。原是清光绪时礼部侍郎斌儒的私第。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左右,山东济南人在此开设会贤堂饭庄。当年这里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又因有戏台,也是唱堂会的地方。后歇业,为辅仁大学购买。现为教职工宿舍。
主要隐患:古建筑年久失修,用火、用电不规范以及堆放大量易燃物,私搭乱建严重,无消防通道以及消防、避雷设施。
穿过荷花市场,越过第二道护栏,就来到前海北沿18号、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贤堂的门口。
18号院的门口立着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斑驳的暗红色漆门上贴着一张A4大小的白纸———“本院属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谢谢。前海北沿社区居委会,2006年9月22日。”院内的居民说,这样的大杂院,不适合游人来看,“别让人家以为北京的文物都是这样的”。
一到夏天就“全是味儿”
进了大门向右,走三四米就能“清楚”闻到一股厕所的气味,耳边也传来了苍蝇鸣叫的声音。同样的情况在后院也有。
居民洪先生说,这一前一后、一男一女两个厕所早在十几年前就堵塞了,虽然原先的厕所已被清理干净,但是当年堵在地下排水管道的脏东西一直没有彻底排清。现在,一到夏天返潮的季节,原先的厕所附近就弥漫着一股臭味。
因为没有厕所,这里的居民只有去院外上厕所,比较近的厕所在荷花市场的酒吧中间,走路大概5分钟,但由于游客众多,经常要排队。
砖木走廊上杂物占1/3
此外,砖木结构的古建筑长年得不到维修、没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则使文物建筑面临严重的安全隐患。
会贤堂进门处的二层楼上,通往楼上的铁皮楼梯上堆放了数十个煤球和成堆的杂物。走到二楼,砖木结构的走廊上,大约1/3的地方都堆放着各家的物品。充满古旧味道的木窗棂也已残破不堪,为抵挡冬天的寒风,居民们在窗棂里钉上了木板。大部分居民冬天用煤炉取暖。
想念“淋不到雨”的廊子
除了古建,会贤堂的院子里还有不少后来修建的平房,院内通道一般是一米左右宽。如果有地方稍微宽敞点儿,就会有人堆放东西,渐渐地,院里被一点点“割据”。
从小居住在此的洪先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没有这么多自建平房。下雨时,洪先生和小伙伴从前院跑到后院,都淋不到一点雨,“院里都是廊子(走廊),”特别整齐,特别美。
现在,洪先生一家和父母居住在此,因为管道的问题,住在二楼的洪先生必须到楼下父母的房间去打水。即便如此,洪先生觉得,坐落在什刹海湖畔的这个院子,比自己现在在四环外买的新房好,“有胡同,有老房子”,这才是北京。
■ 管理者说
居民生活问题解决难
会贤堂产权单位是辅仁大学校友会,管理使用单位是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有居民59户。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人士称,因为有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在平房改造的问题上会贤堂一波三折,50多户居民三年前才解决了“一户一电表”的问题。现在,居民们希望早点实现“一户一水表”。因为“滴跑漏”严重,院内居民平均每人每两个月的水费达到60元。但是也就是因为归属单位关系复杂,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本报记者 王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