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军 来源:青年周末
东四八条一个四合院,像这样挂牌保护的只是少数 ◎摄影/本报记者 马军 6月16日,王世仁在家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设计书封面被认为是“证据” -质疑者:他在前面主张拆迁,子女在后赚设计费
-学者:论证和设计不能是一家人 应该避嫌 -当事人王世仁回应:这是人身攻击 “东四八条拆迁”此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近日发表在“水木清华”等论坛的一个帖子透露:包括东四八条在内,这几年北京老城的众多拆迁项目中,都可以看到一个名叫王世仁的专家的身影。 该帖称:王世仁作为北京市特聘的10个专家中的一名,在对老城危旧房改造拆迁的论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池子、东皇城根等项目中,都是他大力主张拆除老居民区,然后由他的女婿和女儿来承担该项目的设计,赚取重建时的巨额设计费。这已经违反了由王本人参与制定的相关法规。 王世仁女婿作为合伙人创办的筑合建筑设计师事务所,还在哈尔滨等地也承担古建维修项目,而主张大拆大建的该项目论证专家,仍然是王世仁本人。由此,王世仁的反对者声称:这根本不是学术争论的问题,而是有利益驱动,其背后目的实在不可告人。他们更据此指责王就是毁灭民族文化的“罪人”。 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卫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王世仁这个名字都显得义愤填膺。在论证和设计这两个环节中,《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所公布的避嫌机制如何真正得到贯彻,这个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他是有名的“拆迁派” 本人参与论证 亲属主持工程设计 被指“知法犯法” 发表在“水木清华”等论坛的《力主拆东四八条的王世仁》一文称: 近年来,很多破坏性项目都有“打着红旗反红旗”的王世仁的参与。由王世仁作为“文物专家”参加论证,又同时由他本人或他家族(女儿王葵、女婿林楠)通过拆胡同造假古董赚取巨额设计费。部分名为“保护”实为破坏性质的项目为:东四八条、南池子改造、玉河工程四合院项目和皇城根遗址公园等。 排在第一位的东四八条项目,是前不久引起北京市民广泛关注的一个“危改”项目。王世仁表示自己确曾参加过该项目的论证,不过他否认自己跟该项目的设计有关系。此前媒体报道,设计单位为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但该所现所长韩扬向记者表示,他们并未参与这一项目,该报道有误。王世仁也确实曾担任该所所长,不过早在1996年就已退休。根据这些情况来看,该帖子就东四八条项目对王世仁的指责并不能成立。 不过,除东四八条之外,该帖子提到的其他几个项目,如南池子改造和皇城根遗址公园,确实存在由王世仁参与论证、其女儿女婿主持设计的情况。 深圳考古鉴定所研究员张一兵和民间古城保护人士华新民都向本报记者确认,在南池子改造和皇城根遗址公园等工程中,王世仁都曾以专家身份参与论证。此前的大量媒体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 而在论证完成、项目开始进行后,其女儿和女婿分别主持了工程设计。其中南池子改造,由王世仁的女婿林楠担任总设计师;而皇城根遗址公园,则由王世仁的女儿王葵任设计师。在记者的调查中,这一点也被证实。 作为文物法规颁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其附件“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问题的阐述”(2000年10月公布)第7.4.2条内容如下:“……参加评审的专家不应同时也是项目的参加者,并且与评审事务无利害关系。” 质疑者指责说:“王世仁本人参与制定了这个法规。他明知这一条却加以违反,这是知法犯法。” 他是有名的“拆迁派” 在华新民这些民间古城保护者的眼中,王世仁是有名的“主张拆迁派”。 王本人对媒体也经常表示,他最基本的观点有两条。第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绝对是两码事。历史街区首先是生活场所,必须先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第二条: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就是“以新换旧”,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客观规律。 民间保护者认为,这两条观点说到底就是一个“拆”字。以此为理论依据,王世仁在北京城的许多危房改造项目论证中,虽然个别时候也投过反对票,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倾向于主张拆迁。 在东四八条项目中,据《新京报》报道,2006年“参加论证会并书写了论证意见的专家王世仁认为,1-23号单号院不完全没有文物价值,但是出于整个城市综合建设的需要,所以进行了拆除。” 王世仁的拆迁主张往往占上风 “但是,有资格参加北京市旧房改造论证的,共有10个专家。王世仁只是其中一名,他怎能左右整个论证结果呢?”记者提出了这一疑问。 华新民跟这个10人专家小组中的大部分人都打过交道,她解释说:“的确是有一个专家组,但论证时一般只邀请6个,坚决反对的未必能参加。其他与会专家的意见往往较模糊。” 根据《京华时报》等报道,去年明确反对东四八条拆迁的著名考古学家徐萍芳和文保专家谢辰生干脆都未被邀请,其他专家则未表示明确反对。于是,在今年该项目开始动工。 10专家之一的谢辰生也对记者说:“我反对拆,意见是表达了,但采不采用,我就没办法了。” 就在5月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东城分局主管项目审批的一名工作人员曾对记者表示:“专家的意见的确很重要,但只是参考意见。” 华新民分析说:“也有专家明确反对拆,但规划部门往往不采纳。这时候王世仁站出来主张拆,对相关部门来说就很有用,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拆。” 他来了以后就全部推倒复建 在采访中,深圳考古鉴定所研究员张一兵和民间人士华新民等人,都提到了王世仁在哈尔滨重建省级文保单位“滨江道署”。他们认为,王世仁及其女儿女婿如何在论证和设计这两个环节上“协同作战”,在此事上得到了非常典型的演示。 黑龙江文史馆馆员、国家特殊贡献专家李兴盛对《青年周末》记者介绍说,滨江道署是哈尔滨最早的由清政府批准的行政公署,2005年春天才在人们的呼吁下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来我们当地的专家开过两次论证会,反对拆掉重修,都说要‘修缮现遗址’。结果他们请来了北京的一个古建筑专家叫王世仁,就是造假古董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的那个人,他来了以后主张‘全部复建’,就是全部推倒重新复建。” “在王世仁来之前,这个衙门的大堂还在,内宅部分保留的也比较多,都是原物。在2005年的这次,全被王世仁他们给拆掉了,就留了一面墙。拆的时候,《黑龙江日报》和晨报的记者都在现场,拍了照片。民工们当时把成片的清砖清瓦都给掀下来,砸碎在地上,这都是文物啊。但是他们没有报批就拆了,然后在上面建了个假的。就是建得再富丽堂皇,它也是个假文物了。” 整个活儿都由“王家军”包揽了 “太令人痛心了!”提起当初滨江道署原文物被拆毁,李兴盛仍是气愤不平:“随便拆掉文物,这是违反《文物法》的!” “会不会王世仁本人不知道文物被拆这一情况呢?”记者问。 “他不可能不知道,建筑公司就是他女婿派出来的人。他也不会无知到对文物价值一无所知的地步,归根结蒂还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因为对于承包建筑的这一方来说,拆毁的越厉害,恢复起来的工程量就越大。有关部门的投入就越多,他赚的也就越多。所以他们就是盼着大拆大修。”李兴盛说到。 拆除当日曾在现场的《黑龙江日报》资深记者曾一智,给本报记者发来了一张照片,为《哈尔滨滨江道署历史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的封面。在设计人员一栏,“设计项目总顾问”为王世仁本人,“总建筑师”为其女婿林楠,“副总建筑师兼工程主持人”则为其女儿王葵。 “主张拆,拆掉重新设计,重新修建,都由‘王家军’包揽了。这些,都赫然印在他们那个设计方案的封面上。”曾一智说。 他是文物破坏专家 李兴盛还对记者表示,别说拆毁文物是违法的,即便是维修,也需要申报,但是王世仁他们根本没有申报。 在曾一智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滨江道署历史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座谈会》录音中,王世仁本人在面对质疑时,承认了未经申报这一事实,不过他解释说,他们是在行政程序上做了一些“变通”,即“一边勘探,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同时进行申报”,“否则就干不完了,第二年也不一定能批得下来。” “对文物未申报先施工,王世仁自己承认是‘先斩后奏’,这是违反《中国古迹文物保护准则》的;这个工程从施工到落成,直到现在都没报批。后来我给国家文物局单局长写信反映情况,单局长做了批示。但是原文物已经无可挽回了。”曾一智说。 李兴盛干脆认为王世仁的危害性很大,“他走到哪儿拆到哪儿。他不是文物保护专家,是文物破坏专家。这种专家的危害性更大!” 你是不是该回避? 上述的那个“滨江道署”座谈会不欢而散。根据李兴盛的回忆,当时曾一智当面问王世仁:“林楠是不是你女婿?王葵是不是你女儿?” 王世仁在沉默良久后承认了这一点。然后他说:“这是人身攻击”,起身就走。当时组织会议的哈尔滨市规划局的领导说,这个会不开了。现场乱成一团。结果第二天见报,说“与会专家一致同意拆除”,根本不提当时专家之间的对立。“这不是欺骗世人吗?”李兴盛反问道。 “我当面问过他这个问题:难道你不该避嫌吗?你作为专家论证说要拆,然后你女婿就来拆了;你的论证结果是整体复建,然后你女儿女婿就来做整个工程,这合理合法吗?”曾一智对本报记者说。 设计费一般高达工程总造价的10% ◎张一兵: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员 开始我也觉得是学术争论,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法》的解释明摆着,王世仁能不知道吗?他是国家文物局顾问,对于这么一个很基本的东西,他应该非常清楚才对。但他为什么要刻意混淆?我觉得从学术上简直找不到解释。 背后肯定有利益驱动。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以他为核心的一个家族来追逐利益。一个工程的设计费一般会达到工程总造价的10%,就是说,这个工程要投入1个亿预算的话,其中设计费会是1千万,包括全部的设计图纸等内容。 王世仁说自己不在乎那几个设计费 ◎曾一智:《黑龙江日报》资深记者 那天我和李兴盛老师离开那个座谈会现场后,后来听人说,王世仁又回去了,重新开会。他自我解嘲说,自己不在乎那几个设计费。但你要知道,“修缮遗址”和“推倒重建”的设计费,完全是不一样的。修缮的话,也就5间遗址,推倒重建则达到20多栋! 这个项目的具体投入我不是很清楚,但据我所知,设计费一般占工程投入的10%左右。这个数目就比较惊人了。 越是破坏性的修,设计师赚钱就越多 ◎华新民:民间古城保护人士 你自己参加专家论证,然后让你的孩子去设计,这事儿我跟朋友们提起,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首先这在道德上就不行,是很“脏”的一件事。 他根本就是成心的,而不是学术观点的问题。他是先制造这种理论,然后大拆大建。因为大家都知道,越是破坏性的修,设计师赚的钱就越多。 青年周末:他可能确实认为该拆。说他成心,这一点这也只是你们的猜测吧?你们有证据吗? 华新民:他主张拆迁,然后他女婿女儿来设计,这些都是事实,都摆在那里,大家一看就明白,还需要什么证据? 当然应该避嫌,设计和论证不能在一起。这是很普通的、也是应该被公认的一个道理。如果你参与论证,你的孩子就该主动退出设计。如果你孩子参与设计,你就该退出论证。 现在说的这几个项目,还都只是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谁知道他在全国各地都还搞了哪些更多的?总之,他是走到哪里拆到哪里,简直就是民族的罪人。 他是故意曲解“历史文化街区” ◎张一兵: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员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我家在北京已经三四代人了,原来住在前门外,是老北京了,对北京很有感情的,但是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南池子的四合院是从元代留下来的,一层一层很清晰。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拆了,然后建了一些假货。这都是王世仁搞的,是最伤害老北京元气的一件事。 最近几年,王世仁经常对媒体说“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不是一个概念。他这是为了给破坏文物的违法行径披上一层合理的外衣,故意曲解这个词。 什么是“历史文化街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更严重的是,这种篡改和曲解被个别职能部门“采纳”到“旧城改造”等房地产开发的实际工作中,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文物,被“更新”,实际上是被摧毁了,代之以不伦不类的所谓新式仿古建筑,造成历史文化遗产和信息的破坏。 ◎谢辰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北京旧城风貌保护与危房改造专家顾问小组”10名成员中的一名。 青年周末:历史文化街区,跟文物保护不是一个概念吗? 谢辰生:它就是文物啊。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放大了的文物,文物就是文化遗产,当然要保护。东四八条要被拆,不是因为它是老房子没法修。这跟房子好坏无关,而是他们要追求容积率等——作为商人盖房子,当然要追求容积率。但是在北京城的历史文化街区,就不能这么做! 论证有时候会成为一个“工具” 华新民认为,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按照《文物法》规定,本身就该保护起来,无需再进行专家论证。有时候却在专家论证后,有些本来该保护的,反而导致被拆毁。论证就成了一个“工具”。 她举例说,民族宫对面的文华胡同和文昌胡同,都在保护区范围内,是已经确定要保护的东西,“但是有关方面想拆,就把其中几个专家找来,做一番论证,然后就拆了。” “一个非常有名的建筑学家曾被邀请参加这个专家小组,他就对我说过,让他们论证去吧,我不去,我不愿意被当枪使。”华新民认为,10专家论证的这个制度显然是有问题的。 对此,深圳市考古鉴定所的研究员张一兵则持不同意见。他说,这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有的所谓的专家的素质太低。他想的是怎样来玩这个制度。” 按道理说,专家论证还是一个好办法 10名专家之一的谢辰生在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文昌胡同和文华胡同拆迁,他参加过论证会。“从开始我就反对,一直反对到现在。但是他们还是拆了。其他专家可能有不同意见,王世仁大概赞成拆吧,反正我是反对的。” 青年周末:你看像东四八条,徐萍芳先生反对拆,你也反对拆,但后来还是说要拆,我感觉你们这10个专家的论证不是很管用啊? 谢辰生:按道理说,对于保护老四合院,专家论证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有时候我们的意见他们不采用,这就没办法了。 “我不上他们的当” 6月16日,王世仁在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长达一小时的采访,详细阐述自己对于北京旧城改造、四合院拆迁等一系列问题的观点。当记者提出网上那些质疑时,他也做了反驳。但在记者离开2个小时后,他打来电话说,自己当天关于学术方面的谈话可以发表,但对于那些质疑的回应不可发表,“因为我不上他们的当!”又过了半小时,他再次打来电话,表示关于学术方面的谈话也不可发表。出于对采访对象意愿的尊重,记者引用了王世仁在其他场合发表的观点,未发表他接受采访当天的具体谈话内容。 ◎王世仁◎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9 O* Z' h*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1 15:16:3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