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教授在他的《恢复北京旧城》的著作中写道: t/ I6 o. E+ w3 k8 O# a9 M$ f
) |/ J1 h: Z: S0 y s3 M
从历史上看,作为中国的理想都城,北京历经数个连续的朝代;从设计角度看,它是独特的杰作,其世界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由于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具有的唯一性,它应该被保护起来,并且,任何形式的新的城市开发都应该依照传统的建筑原则,某种程度上,这些原则决定了过去北京的城市发展的成败。 1 |" e/ C4 \0 b/ A3 G/ G6 L
9 T( R3 ]: ]; A( ^+ J8 i$ n
对于设计来说,这说的很对。但是并不是说,遵照这些原则设计出的新房子就具有了替代老房子的先决条件。
- t: c, S* L) e8 A% B
1 j* J% C1 V" O) g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菊儿胡同小区设计。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他指导下的新型四合院菊儿胡同邻里社区的设计。菊儿胡同是距鼓楼600米的一条胡同,“在1982年,北京总体规划将它收入传统四合院保护区。”这是一个试验性的项目。一种新的住居形式被提出来,落在纸上,并最终落在老城的原传统四合院现大杂院的基址上。新的住居设计在提高容积率,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重点研究+ I; N# Q# r2 d! Y* T& w
了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形式,以及怎样使新区与老城的大环境相互协调。这个项目是成功的,同时也是不成功的。从国内到国际,菊儿胡同项目获得了众多奖项,这表明了它所具有的创造性,开拓性,和真实的价值。但作为“试验”,因为它在一些人眼里不够好,比如容积率不够高,经济效益也不够好,没能说服有关方面采用“试验”成果,所以吴先生又说它是失败的。但这种失败不是设计的失败,而是有关责任人的价值取向的失败——向钱看。这很可惜,因为北京错过了一次富有创造性的折衷主义的老城更新的不坏的选项。
+ w/ y% S+ @+ d4 T0 @9 D: }1 ]. K' S. i
这个选项,按照吴先生的说法是“有机更新”,也就是哪破补哪,反对大拆大建,反对推土机。但是菊儿胡同项目看上去似乎仍是一种大拆大建,除了第三期保留了一个四合院外,一期拆掉了基址上的全部七个,二期面积比一期大四倍,传统四合院也是一个不留。也许从大的角度分析,从整个城市的层面,这属于一种哪破补哪的动作,而且由于开发的力度相对较小,不是成片,整条街的“大手笔”的开发,对传统街区的破坏不明显,因此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菊儿胡同具有了“有机”的性质。但在这个街坊的比例上考察,它绝对与一般的开发商的拆字诀的行为模式无太大分别,在这个尺度上,这种建筑实践与吴先生自己推崇的“有机更新”的理念似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因此我说这个选项是折衷主义的:对待老房子的态度是坚决的拆;对新房子的设计则采取尊重历史文脉和古城大环境的原则——整个案例的出发点不是从遗产保护者的角度出发,而是从熟悉建筑历史的设计者的角度。这本书中也没有提出拆房子的标准,很多四合院不明不白地被替换成新四合院,为什么选择它们?它们无法修复了吗?没有价值吗?而为什么保留其它的?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也许这不是设计者的职责,但绝对是研究者学者的任务。
! R0 v. a0 u, a3 S N! e# p7 i. L2 g$ ?; e
4 |+ u5 ?& s4 z7 H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30 9:37: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