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胡同文化系列谈之九:以邻为友和睦相处
1 I. Z3 X" B9 g5 L1 l# \作者:文强
" y0 ?# S2 n2 E3 s* ^ 京城胡同里的住户形式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大杂院,里面住着七八户人家;另一种是独门独院,一户人家居住。不管是哪种形式,人们都与邻为友,和睦相处,宛如一个大家庭,亲亲热热,互帮互助。
: p) Y6 K& Z) Z y, z 东四报房胡同官房大院8号门,是个独门独院。院落不大,两间北房,一间西房。由于它在一排房的东头,临着胡同;也由于户主刘老头儿、刘大妈的人缘好,尽管是独门独院,邻居们都愿到家里坐坐,小院里总是充满着说笑声。
3 U0 ^8 X0 `% p2 ]$ q" A0 n 刘大妈是位家庭妇女,在街道居委会担任点工作。她为人慈祥、善良,不仅将家中7个孩子的饮食起居料理得井井有条,还勤于帮助邻家做些事情。清扫街道,她把邻家门口也扫得干干净净;出门买菜买粮,也帮邻家捎上。邻居们都知道她是个大好人,因而做饭时缺了葱、少了姜,一准儿就奔刘大妈那儿去拿。谁家有什么事,也愿和刘大妈说说。 7 K3 ]# ~) h# n0 ]1 S
隔壁院里住着一位杨大妈,老伴儿已去世,儿女们也已单过。她在北郊沙河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刘大妈看在眼里,时时关心她。当杨大妈到院里接水时,她马上凑上去和她聊几句,使杨大妈回到家里感到温暖,感到有点人气。 0 _, K9 X$ e8 ?- N) l5 |4 G
住大杂院里的人们,把邻里关系看得格外重。流传在嘴边的几句话是:“远亲不如近邻”、“住街坊,相互间要有个照应。”邻家小孩生病了,大家都赶过去嘘寒问暖,有的还做些好吃的东西端过去;打扫院落、倒垃圾、冬天扫雪,各家都争先恐后,积极主动;晚上休息时,有收音机的住户都自觉地把声音拧小,以免打扰他人。双职工的家庭每天出门上班特别放心。有什么事儿与老奶奶、老大妈们说一声,保准给他们照应好。 1 W' \/ u( G6 t6 ?; e( T2 n( C
1968年底,官房大院里的几个孩子离京到农村插队。这对一块儿生活这么多年的街坊们来说,可是个大事。“孩子出远门了,要多注意啊!”老奶奶、大妈、大婶们几番叮嘱;儿时共同玩耍的伙伴们赶忙送点小礼物留作纪念。临走那天,在家的街坊们都出门送送。一年后的春节,孩子回京探家,邻居们又把他们当亲儿子似的邀到家里吃顿饺子。这几个孩子吃了东家吃西家,还挺忙乎。 0 h; x7 [! x" J! n% r8 A
平日里,街坊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睦相处,宛如一家。遇到大事临头时,大家更是团结一致,相互帮助。1976年唐山大地震,北京也受影响。那天早上三四点钟,大地晃动,玻璃哗哗作响,邻居们相互招呼着,扶老携幼,跑到胡同里。在随后的几天里,大家收拾东西,搭抗震棚,共渡难关。院里的大老爷儿们、小伙子们,一点也不含糊,忙这干那,让邻居们睡好、吃好。
7 [, z3 u- x) a. p7 F/ K. S 有些住户搬迁了,新址房子虽然大了些,但却割舍不下那几十年形成的邻居情。有位姓赵的大婶,几次推迟搬家日期,目的是要再多住些日子。后来搬走了以后,还时不时回来看看,与老街坊们聊聊。那份亲热劲啊,跟一家人没什么两样儿。
, _+ _( g0 ^9 ]$ z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8月11日第二版) , R9 i4 _+ B4 T'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