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跤艺成就“跤”傲人生 | | |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7-05-02 10:49 网络编辑 : 奚小荻 | |
|
| 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土生土长在皇城根脚下的双德全打小就着了魔般地迷上了中国式摔跤,从十几岁拜师学艺到如今弟子满堂,从摔跤运动最鼎盛时期的风光到如今全京城不过三四百人从事跤艺的尴尬,从一名获得奖章奖状无数的全国劳模到退休后独自开办免费摔跤培训班的“老”教头……双德全70岁的人生中经历了很多,不过这些或喜或悲或快乐或艰辛的经历却从未改变他面对生活的豁达与爱好摔跤的执着和坚持。 50年每天训练不间断 初次见到双德全是在他位于德外的家中,记者几乎很难将眼前这个声如洪钟、腰挺背直、走起路来还脚下生风的大汉同印象中70岁老人的模样画上等号,而房间里最显眼位置并排摆放的他佩戴劳模奖章和身穿跤衣的大幅照片则更让人对这位跤王的人生充满了好奇。“我这辈子没念过多少书,不过最让自己觉着骄傲的有两件事,一是当了几十年的铸造工,咱没辜负了国家给的这份工作,二就是爱了大半辈子的摔跤也练了大半辈子,觉得活着值了”,每当提到摔跤时老爷子脸上总会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从我20岁正式拜师到今天,整整50年了,每天的早功从来没落过空,现在撂倒两三个徒弟不成问题。” 说起双德全的摔跤生涯还真有些与众不同。1957年爱好摔跤的他正式拜著名跤手王茂林为师,虽然拜了师但他却并没有成为一名职业摔跤手,而是到北京拖拉机厂当了一名工人,只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练习。每当到了周末,东长安街、西单、什刹海、宣武、朝阳等体育场的各种摔跤比赛让他兴奋异常,随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便开始在区、市级的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成为远近闻名的摔跤王。 练习摔跤如同学习做人 时间到了1993年,双德全退休了,正当他兴冲冲地拿下国家一级裁判和高级教练的证书,打算全身心投入到振兴中国式摔跤的事业中时却发现,这项曾经风靡京城的古老运动因为不是奥运会比赛项目而正在逐渐没落,就连全运会也取消了中国式摔跤项目的比赛。眼看着从民间跤场遍布四九城的盛况到只有寥寥几十人还在坚持练习摔跤的窘境,双德全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为了自己心中的摔跤梦,倔强的双德全和弟弟双德禄自掏腰包买来跤衣和训练器材,在德胜门外的滨河公园办起了露天跤场。每到双休日,他们兄弟俩就带着十几位跤手早早把场子支好,从跤场开办之日起双德全就立下了规矩,每个学员必须作风正派、文明礼貌,只要肯学,不管多贫困都义务传授跤式。 正是因为双德全的诚心和坚持,最终换来了更多人对中国式摔跤的关注和支持。1995年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中国式摔跤训练基地正式成立,随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双德全和他的20多名弟子还第一次在华声天桥民俗文化城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室内跤场,在这里他们不仅训练和表演,每到寒暑假还免费面向学生开办摔跤培训班。几年前还在圆明园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展示老北京跤艺的表演区,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 期待能在北京奥运会上表演 中国式摔跤其实就是咱老北京常说的撂跤,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现在有了自己训练和表演的地方,但双德全心里却常常有种挥之不去的隐忧,“北京可以说是中国式摔跤的发祥地,而老北京跤艺不仅包含了各种摔跤的技巧,其中还有很多老北京民俗的东西在里面,古时就曾经把老北京跤艺称做是‘武相声’,不仅具有对抗性,还有很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但现在愿意来学习跤艺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少了,哪怕是免费的。他们好像更愿意学习像跆拳道这样包装时髦的洋玩意。” 而唯一让双德全略感安慰的是自己才两岁多的小孙子,虽然小家伙话还说得不是很利落,但却常常和爷爷做出一副要撂跤的架势,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双德全特别郑重地告诉记者说:“明年北京就要举行奥运会了,希望能有机会把咱老北京的跤艺表演给各国运动员和游客看。” 本报记者左颖《朝阳报》记者张礼J170 程功摄J129 图1:双德全(右)正在撂跤 | : h. l* l! i5 f* L6 E! b&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 18:59: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