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4|回复: 1

[原创]怀念古文明,走入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北京博物馆之行3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4-17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放日免费参观

4月13号中午,我们来到北大的赛克勒博物馆,正好碰上今天是开放日,所以今天博物馆免票,还有考古系大一的MM负责免费讲解。这个MM非常谦虚,她说自己才大一,也有好多不明白的,后来证实她的确不如现场的另一名看客。
据了解,这个馆为赛克勒兴建,其中文物皆为北大考古系挖掘。


旧石器时代

首先进入的是旧石器馆,然后是新石器馆。
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1万年,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由于地域和时代不同,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距今100万年以后的遗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的北京人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贵州黔西观音洞的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基本上保持了早期文化的类型和加工技术。即使类型稍有变化,技术稍有进步,也都是缓慢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修理石核技术没有得到什么发展。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数量增多,文化遗物更加丰富,技术有明显进步,文化类型也更加多样。在华北、华南及其他地区,都存在时代相近但技术传统不同的文化类型。
这里展出了大量的石器及人骨标本,有一颗古人类头骨引起了我的注意,北大MM解释说这与巫术有关。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很不一致,所以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但还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时,单独列出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期;有的则把这个阶段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①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②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③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大量陶器,这里展出的一个马家窑单耳彩陶壶上的纹样让我感觉很神秘(见照片),从普通参观者角度,有的象佛教的"卐"字,有的象纳粹符号,不知其与后者有无联系。与单耳陶壸上的抽象纹样不同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外形活泼而又实用的陶器,比如这个夹砂夹蚌壳粉末的灰褐陶鸟形规(古字打不出,应为上"规"下"鸟"),它在其它陶制品中独具一格。在距今4000-3500年前,鸟形规是个温酒壸,酒从鸟尾入,温好后,从鸟口中倒出,既好看又实用,不愧为山东长岛古人类的智慧结晶!除日常生活用品外,我还看到了两个有趣的陶面具,一个是XIAO(打不出,左"号"右"鸟")面,在这上面已经能够看出比较复杂的工艺,这属于公元前4000-3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另外一个是人面形的制品,我努力地从它脸上寻找古人的样子,感觉它很象胡人。
这里展出了的大汶口文物,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包括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我发现一具出土头骨中,死者两侧的"犬牙"都没有了,讲解员MM说可能是古人就长成那样,可是我查资料说,当时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大汶口是中国东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习俗的发源地。这样看来,展出的头骨是否是有意拔除牙齿呢?不得而知。展出的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镞,骨角制的锄、鱼镖、鱼钩和镞等,小小的鱼钩十分精巧,看来我家乡的古人们早就过着渔猎生活。
在山东长岛发掘的文物中,还有一些蛋壳陶,据说是因其陶非常薄,象蛋壳一样。


商代各式礼器

时间到了商代,许多器物已经不仅是生活之用,还出现了一些作为祭祀礼器的制品,花样繁多,做工考究
一件"饕餮"纹的商代礼器吸引了我,它属于公元前16-公元前13世纪,1962年在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饕餮兽的造型非常可爱,古拙的线条在今天看来有些卡通的意味。
与饕餮礼器的憨实相比,另有一件似乎可以称作"龙头"骨针的小巧文物吸引了我。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它还可以做拢头发的簪子吧,古人刻制的小兽头真是小巧玲珑。
再后来,就出现了一些五彩的首饰。有绿松石手链,有玛瑙、绿松石等串起的长项链,它们都作为陪葬品被发现。有几只雕刻精美的玉鱼及小玉兽,也是曾经的陪葬品,据在场的一看"专业看客"说,那个墓中的玉有和田的,也有其它地方的。这位看客实在是高人,他能够从外形的各个细节,如颜色、花纹、锈迹等推断年代,及其文化背景,比起大一的解说MM不知要强多少。可以看出,古人的大户人家的陪葬品种类已经很丰富。有一把弯把的小小酒舀,如果不是看说明,其大小与形状倒很象一个烟斗,很难想象古人是怎样用这把酒舀取酒。


美丽的彩色陶俑

一件宽袍大袖的彩色舞俑,舞姿优美而大气,让我仿佛听到了它身后的音乐,我猜想这是一个男性舞俑。这一件我百看不厌。
有几件陪葬陶俑是以胡人为模特制作的,其工艺非常精细,连胡人眼角的三条皱纹都没有放过,看起来非常真实。还有胡人的大胡子,宽脸庞,深深的酒窝,让人看到了古代的胡人。在这一批陪葬品中,除人俑外,还有几个动物俑,非常生动,尤其是一只小狗,神气地站在地上,还在向远处眺望,可爱之极。
1987年于河北磁湾出土的十四件陶俑,身上已经披了彩色。

怀念古文明,走入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北京博物馆之行3

开放日免费参观

4月13号中午,我们来到北大的赛克勒博物馆,正好碰上今天是开放日,所以今天博物馆免票,还有考古系大一的MM负责免费讲解。这个MM非常谦虚,她说自己才大一,也有好多不明白的,后来证实她的确不如现场的另一名看客。
据了解,这个馆为赛克勒兴建,其中文物皆为北大考古系挖掘。


旧石器时代

首先进入的是旧石器馆,然后是新石器馆。
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1万年,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由于地域和时代不同,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距今100万年以后的遗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的北京人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贵州黔西观音洞的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基本上保持了早期文化的类型和加工技术。即使类型稍有变化,技术稍有进步,也都是缓慢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修理石核技术没有得到什么发展。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数量增多,文化遗物更加丰富,技术有明显进步,文化类型也更加多样。在华北、华南及其他地区,都存在时代相近但技术传统不同的文化类型。
这里展出了大量的石器及人骨标本,有一颗古人类头骨引起了我的注意,北大MM解释说这与巫术有关。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很不一致,所以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但还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时,单独列出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期;有的则把这个阶段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①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②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③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大量陶器,这里展出的一个马家窑单耳彩陶壶上的纹样让我感觉很神秘(见照片),从普通参观者角度,有的象佛教的"卐"字,有的象纳粹符号,不知其与后者有无联系。与单耳陶壸上的抽象纹样不同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外形活泼而又实用的陶器,比如这个夹砂夹蚌壳粉末的灰褐陶鸟形规(古字打不出,应为上"规"下"鸟"),它在其它陶制品中独具一格。在距今4000-3500年前,鸟形规是个温酒壸,酒从鸟尾入,温好后,从鸟口中倒出,既好看又实用,不愧为山东长岛古人类的智慧结晶!除日常生活用品外,我还看到了两个有趣的陶面具,一个是XIAO(打不出,左"号"右"鸟")面,在这上面已经能够看出比较复杂的工艺,这属于公元前4000-3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另外一个是人面形的制品,我努力地从它脸上寻找古人的样子,感觉它很象胡人。
这里展出了的大汶口文物,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包括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我发现一具出土头骨中,死者两侧的"犬牙"都没有了,讲解员MM说可能是古人就长成那样,可是我查资料说,当时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大汶口是中国东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习俗的发源地。这样看来,展出的头骨是否是有意拔除牙齿呢?不得而知。展出的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镞,骨角制的锄、鱼镖、鱼钩和镞等,小小的鱼钩十分精巧,看来我家乡的古人们早就过着渔猎生活。
在山东长岛发掘的文物中,还有一些蛋壳陶,据说是因其陶非常薄,象蛋壳一样。


商代各式礼器

时间到了商代,许多器物已经不仅是生活之用,还出现了一些作为祭祀礼器的制品,花样繁多,做工考究
一件"饕餮"纹的商代礼器吸引了我,它属于公元前16-公元前13世纪,1962年在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饕餮兽的造型非常可爱,古拙的线条在今天看来有些卡通的意味。
与饕餮礼器的憨实相比,另有一件似乎可以称作"龙头"骨针的小巧文物吸引了我。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它还可以做拢头发的簪子吧,古人刻制的小兽头真是小巧玲珑。
再后来,就出现了一些五彩的首饰。有绿松石手链,有玛瑙、绿松石等串起的长项链,它们都作为陪葬品被发现。有几只雕刻精美的玉鱼及小玉兽,也是曾经的陪葬品,据在场的一看"专业看客"说,那个墓中的玉有和田的,也有其它地方的。这位看客实在是高人,他能够从外形的各个细节,如颜色、花纹、锈迹等推断年代,及其文化背景,比起大一的解说MM不知要强多少。可以看出,古人的大户人家的陪葬品种类已经很丰富。有一把弯把的小小酒舀,如果不是看说明,其大小与形状倒很象一个烟斗,很难想象古人是怎样用这把酒舀取酒。


美丽的彩色陶俑

一件宽袍大袖的彩色舞俑,舞姿优美而大气,让我仿佛听到了它身后的音乐,我猜想这是一个男性舞俑。这一件我百看不厌。
有几件陪葬陶俑是以胡人为模特制作的,其工艺非常精细,连胡人眼角的三条皱纹都没有放过,看起来非常真实。还有胡人的大胡子,宽脸庞,深深的酒窝,让人看到了古代的胡人。在这一批陪葬品中,除人俑外,还有几个动物俑,非常生动,尤其是一只小狗,神气地站在地上,还在向远处眺望,可爱之极。
1987年于河北磁湾出土的十四件陶俑,身上已经披了彩色。

怀念古文明,走入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北京博物馆之行3

开放日免费参观

4月13号中午,我们来到北大的赛克勒博物馆,正好碰上今天是开放日,所以今天博物馆免票,还有考古系大一的MM负责免费讲解。这个MM非常谦虚,她说自己才大一,也有好多不明白的,后来证实她的确不如现场的另一名看客。
据了解,这个馆为赛克勒兴建,其中文物皆为北大考古系挖掘。


旧石器时代

首先进入的是旧石器馆,然后是新石器馆。
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1万年,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由于地域和时代不同,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距今100万年以后的遗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的北京人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贵州黔西观音洞的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基本上保持了早期文化的类型和加工技术。即使类型稍有变化,技术稍有进步,也都是缓慢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修理石核技术没有得到什么发展。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数量增多,文化遗物更加丰富,技术有明显进步,文化类型也更加多样。在华北、华南及其他地区,都存在时代相近但技术传统不同的文化类型。
这里展出了大量的石器及人骨标本,有一颗古人类头骨引起了我的注意,北大MM解释说这与巫术有关。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很不一致,所以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但还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时,单独列出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期;有的则把这个阶段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①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②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③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大量陶器,这里展出的一个马家窑单耳彩陶壶上的纹样让我感觉很神秘(见照片),从普通参观者角度,有的象佛教的"卐"字,有的象纳粹符号,不知其与后者有无联系。与单耳陶壸上的抽象纹样不同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外形活泼而又实用的陶器,比如这个夹砂夹蚌壳粉末的灰褐陶鸟形规(古字打不出,应为上"规"下"鸟"),它在其它陶制品中独具一格。在距今4000-3500年前,鸟形规是个温酒壸,酒从鸟尾入,温好后,从鸟口中倒出,既好看又实用,不愧为山东长岛古人类的智慧结晶!除日常生活用品外,我还看到了两个有趣的陶面具,一个是XIAO(打不出,左"号"右"鸟")面,在这上面已经能够看出比较复杂的工艺,这属于公元前4000-3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另外一个是人面形的制品,我努力地从它脸上寻找古人的样子,感觉它很象胡人。
这里展出了的大汶口文物,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包括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我发现一具出土头骨中,死者两侧的"犬牙"都没有了,讲解员MM说可能是古人就长成那样,可是我查资料说,当时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有的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颌骨内缩变形。大汶口是中国东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习俗的发源地。这样看来,展出的头骨是否是有意拔除牙齿呢?不得而知。展出的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镞,骨角制的锄、鱼镖、鱼钩和镞等,小小的鱼钩十分精巧,看来我家乡的古人们早就过着渔猎生活。
在山东长岛发掘的文物中,还有一些蛋壳陶,据说是因其陶非常薄,象蛋壳一样。


商代各式礼器

时间到了商代,许多器物已经不仅是生活之用,还出现了一些作为祭祀礼器的制品,花样繁多,做工考究
一件"饕餮"纹的商代礼器吸引了我,它属于公元前16-公元前13世纪,1962年在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饕餮兽的造型非常可爱,古拙的线条在今天看来有些卡通的意味。
与饕餮礼器的憨实相比,另有一件似乎可以称作"龙头"骨针的小巧文物吸引了我。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它还可以做拢头发的簪子吧,古人刻制的小兽头真是小巧玲珑。
再后来,就出现了一些五彩的首饰。有绿松石手链,有玛瑙、绿松石等串起的长项链,它们都作为陪葬品被发现。有几只雕刻精美的玉鱼及小玉兽,也是曾经的陪葬品,据在场的一看"专业看客"说,那个墓中的玉有和田的,也有其它地方的。这位看客实在是高人,他能够从外形的各个细节,如颜色、花纹、锈迹等推断年代,及其文化背景,比起大一的解说MM不知要强多少。可以看出,古人的大户人家的陪葬品种类已经很丰富。有一把弯把的小小酒舀,如果不是看说明,其大小与形状倒很象一个烟斗,很难想象古人是怎样用这把酒舀取酒。


美丽的彩色陶俑

一件宽袍大袖的彩色舞俑,舞姿优美而大气,让我仿佛听到了它身后的音乐,我猜想这是一个男性舞俑。这一件我百看不厌。
有几件陪葬陶俑是以胡人为模特制作的,其工艺非常精细,连胡人眼角的三条皱纹都没有放过,看起来非常真实。还有胡人的大胡子,宽脸庞,深深的酒窝,让人看到了古代的胡人。在这一批陪葬品中,除人俑外,还有几个动物俑,非常生动,尤其是一只小狗,神气地站在地上,还在向远处眺望,可爱之极。
1987年于河北磁湾出土的十四件陶俑,身上已经披了彩色。

博客
http://dreamcowry.blogcn.com

  累了,待续

 



  累了,待续

 



  累了,待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4-17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辛勤的劳动!!!!

非常详细且耐读!!!!

献一朵[em23]聊表寸心!!!!

等待继续!!(续文贴在您的帖子后面即可,应该保持这篇好文的完整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02:41 , Processed in 1.1525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