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5|回复: 7

北京话你是否真的要消失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4-11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可别玩大发了!”“他呀,谁都不吝!”甭问,这是两句倍儿正的北京话。只是现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一字不错地将这两句话读利落,也不清楚还有多少人能一字不差地说出这之中的意思。

文/祖佳

    在方言中,北京话可能不是最动听的.却是最亲切的。找不到方向了,别人会说你“晕菜”;吹牛吹大了,别人会让你“歇菜”;管生气叫“搓火”,管出丑叫“露怯”;强词夺理是“矫情”.难于相处是“各色”;停车叫作“踩一脚”;有话不直说叫作“兜圈子”……北京话天生就有一种调侃、轻松的味道。北京话生动.有韵味.却也透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茶余饭后.细细咂摸咂摸.您没准儿会不由自丰地乐出了声:“这词儿有点意思!

  出彩儿的北京话

 

北京话指的是住在北京城区一带的本地人所说的话。在历史上.北京话着实风光过一阵儿。远的不说.就从近代讲起。据老北京人说,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首届国会中有人提议奉广州话为国语。可结果。北京话以一票之差压倒广州话成为国语。时过境迁.今天的国语早已变为普通话。不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如此看来.北京话与普通话的

缘分并没有断。

    那些曾经引领文化潮流的北京话不但藏着北京的历史,还包含了一方风土人情、习惯传统。北京话就像一部活着的历史。散发着难以言表的精气神儿。北京话,从小姑娘嘴里说出来清脆动人,从老大爷嘴里说出来则诚恳热情,让人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

  拔份儿的儿化韵

  北京话大多发音含混,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美感——间或滑出的几个儿化音透着骨子里的亲切。北京话喜用儿化韵。

    一般说来,凡是小、少、细的人事物都可加儿韵。比如小狗儿、小车儿.再比如“看你的腰吧,细得像根儿绳儿似的”。

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说过一个段子《戏剧与方言》,用侯先生的话说,凡加儿化韵的话都有一种小巧、亲切的感觉。比如说“冰棍儿”,一听就不大,“如果说‘冰棍’就不好听,好家伙!那冰棍大得是不是要两人扛着吃啊?”

  北京话要“歇菜”?

  语言是时代的折射.北京话就是活化石。但如今,这种活在人们口头的语言却逐渐失去了活力。北京退休工人魏林海要为北京土话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家网站的调查显示,多达53.1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北京人吃饱了撑的没亭干想出的主意”。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认为,申遗有四个标准,其中之一必须是濒危的。但正宗的北京话还没有死。它就活在南城的大杂院里。可在现实中,随着胡同、四合院的消失,北京话正在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被定义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北京的方言土语正属于这个范畴。有些语言在民间活态传承已经不现实了,所以将它保护下来是很有必要的。”一位专家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前,京味儿从形式到语言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让人惶然的是京味儿这面旗帜还能扛多久。

链接不完全北京话

    白斋:白吃白喝。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进磁儿:闹别扭。

    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拔份儿:高人一筹。

    白话:说话不着边际。

    搓火儿:生气、憋气。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

    底儿掉:非常彻底。

    点儿背:运气不好。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

    逗闷子:寻开心,“逗咳嗽”、“开涮”意思同。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

    打联联:在一起瞎混。

    跌份儿:丢面子,“露怯”、“怯勺”意思同。

    硌应:厌恶、厌烦。

  裹乱: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坏醋:也做“坏菜”,事情结局不好。

    裉节儿:关键时刻。

    撂挑子:扔下事情不管了。

    门儿清:明白,清楚。

    闷得儿密:保密不声张或背着人做事。

    抹不丢的:形容不好意思的样子。

    蔫土匪:不爱说话而心里有数的人。

    拿搪:推脱刁难。

    撒鸭子:放开脚步跑。

    上脸:越说越不听。

    塔儿哄:混事儿。

    挑眼:挑理,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虾米:傻了眼。

    幺蛾子:耍花招儿。

    嘬瘪子:有苦说不出。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4-11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了!那个“上脸”好像有点给脸不要脸的感觉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发表于 2007-4-12 0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的北京语言风格应该不会消失 但是北京话的专有词汇会越来越少 会像普通话靠近

发表于 2007-4-12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idi88888888在2007-4-11 21:39:21的发言:
谢谢楼主了!那个“上脸”好像有点给脸不要脸的感觉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谢谢,我以后注意
发表于 2007-4-12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词儿“扇(不知道是哪个字儿,反正就是这个音儿)脸”,是登鼻子上脸的意思。
发表于 2007-4-12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话亲切,什么地儿的话也比不了

发表于 2007-4-13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正在办公室里推广北京话呢,效果不错。不过南方的同事们的舌头需要比较长的训练才能发出“活儿细”之类的生动语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6 02:00 , Processed in 1.16477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