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65|回复: 4

九位"北京通"讲北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3-29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4 H6 H i, K9 w9 k; ?5 }

' U7 f% o6 c$ b% g. g# w9 V 1 Y2 F) f e6 R& V" U, S - }: e6 H( t; V9 W

老舍、金受申、张中行、侯仁之等文化大家的亲历、亲闻,分别结集出版--- / M5 ^# w' I v8 a

& C2 j& _) O \7 }) `

1 J ^1 B3 h$ j) _

+ C3 O$ w. s3 _0 y" A

9 s h2 M( e4 R. c/ I# H8 i- O

九位"北京通"讲北京

- l6 B' R6 T+ c, z- E' x0 d/ E! [

* B' ]" Q' i! k* Y

$ g# `- V, P6 S" W

5 e; Y. r: }+ |! a' r! ~

7 o. l' ^" c: a4 }7 z

Y9 d2 T" k% H( O) h$ I* y

X1 ]1 w7 z$ `: H

  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有讲不完的故事,有写不尽的风情,有看不够的风光,有读不倦的文化......

$ C2 J' @! l* m! r' t

  近日,北京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北京通"丛书》出现在京城各大书店。老舍、金受申、张中行、侯仁之、朱家氵晋、刘叶秋、邓云乡、赵洛、叶祖孚九位文化大家,或是老北京或是久居北京,对于北京的风光、风物、风情、风俗、风采、风味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可谓地道的"北京通"。

: @3 L& Q, ?0 G- J* L# ^& z( u

  图文并茂的这套丛书,就是通过他们的亲历、亲闻,原汁原味地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北京城。

2 D v+ U/ ?# C& g7 P ^* q

"让大家都看看老北京"

4 l, x' r! v2 ^

  杨良志2002年开始策划这套丛书,那年1月24日下午,在板厂胡同朱家老宅,杨良志拜望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氵晋先生,杨谈起自己的想法,朱老欣然同意说:"我写的北京,也许别人没有写过,但许多人比我写得好。北京的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让大家都看看老北京,挺好!"

+ @# [0 v8 [: C) L2 _

  朱老的一席话,让杨良志更坚定了出好这套丛书的想法。现代学者、文人写北京的很多,但是"这九位文化大家或是老北京或是久居北京,对北京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可谓地道的'北京通'。"杨良志说。

* z; x: B, \5 v% v# p$ k) m) i, m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金受申在《立言画刊》写"北京通"专栏,北京风土人情、三教九流,尽收笔下。文史专家傅耕野在《"北京通"金受申》中转述过金受申这样的话:"我生在光绪年,经过民国三十年,对于近代史实总要多少注意点。尤以在北京住了多年,祖宗坟墓在北京也有几世,对于风土人情,更应当留意,以尽本地人的责任,这便是我谈近代史实和北京通的缘故。"

: H# Q4 y% n. o( N5 o( `

  他们了解北京:北京建城的历史和城市规划都记在侯仁之心中;故宫的大小掌故都刻在朱家氵晋脑中......

+ Q( i1 x+ p1 I) ?

  他们更热爱北京:"我真的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么爱?我说不出......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这是老舍先生1936年的一段告白,是想起来就"要落泪了......"的刻骨铭心。

: z& c Q. F! z8 H

  "父亲从小就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工作在北京,他对北京的街巷、店铺、人物,即或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感情。"《刘叶秋讲北京》的选编者、刘老的儿子刘闻先生说。

* g1 b* X& @2 x; _

  著名藏书家谢其章选编《邓云乡讲北京》,在其后记中说:"二十几年来,写作老北京最多的人,已故邓云乡先生应算一位。......邓云乡在北京渡过了青少年时代,他说:'最爱写的,最感兴趣的,最有滋味的,还是写北京旧事。'......北京城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座四合院一条胡同,都会引发邓云乡无限的'乡愁'和'文思'。"

2 [. [+ Q- S }& Z: ` @7 E

北京人应该了解北京

; ]& | C$ ^1 w0 c; g4 n

  记述北京的文字浩如烟海,仅是这九位学者叙写北京的文字就读之不尽。如何编选?杨良志说:"其实,每位大家写北京的字里行间都透着'爱不够的北京,看不完的北京,讲不尽的北京'的情愫,编选时实在难以割舍,只能选取其中极小的代表性部分让读者欣赏了。"

; @6 v1 O. s# ^- Y2 e" I

  编者自有编者的眼光,九本书的编选者或是这九位大家的后人,或是其下属,或是资深编辑,本身也都是学者专家。所以他们提供的这一小部分也足以让读者领略其神韵。

. @8 T% x. _# i1 J

  2003年11月,杨良志和藏书家陆昕拜谒年逾九十四岁的张中行,张老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北京渡过的。我写北京的东西,我自己也记不住有多少了。陆昕帮我选,我放心;选出来,我看看目录。"话语间,透着老人对读者极端负责的精神。

: {5 g" i k; G7 v7 g/ h

  亲身经历的见闻,融合着丰富的掌故,用恬淡活泼的笔触娓娓道来,厚重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摸,如在目前。许是"北京文化"这个相同的主题所指,九位"北京通"几乎都是这样的文字风格,些微的差别又体现着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金受申的文字更有市井味儿;张中行行文透着人文学者的睿智;侯仁之更多史地研究的色彩;老舍的文学语言中饱含着对北京的拳拳之情;朱家氵晋讲故宫就像摄影机一样再现......

% k8 ^0 Y0 y3 F: ?0 e

  "每本书只选10万字左右,用了大量的历史照片,每本约200幅,丛书近2000张。"杨良志特别强调了这样两句话:"生活在北京的百姓,应该了解北京;管理着北京的干部,应该深悉北京。"他以为,这套丛书,对北京文化的研究者,对北京工作的管理者,以及对那些关注北京昔日影像的人,都是有意义的。

0 A8 {9 X6 t; I5 L" z

链接

$ @/ X- X0 [; j2 V( U

"北京通"讲了些什么

/ m4 z! [0 d) w4 u2 _5 u1 S

■《老舍讲北京》从《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七部以北京为地理背景的小说,以及散见各时期报刊的散文作品(含部分手稿),编选出的一个北京风土人情的集子。涉及北京的气候、节日、地方、习俗和玩艺儿五个方面。

) q7 x. Z$ J* L' J8 G9 X' T' E

■《金受申讲北京》分"流年似水"、"口福无边"、"雅俗杂述"三大类,选了20多篇文章。像过年祭灶、登高泛舟、溜冰......都是老北京市井上的风土民情。

* F# K& l( V, Y* z7 V! U

■《张中行讲北京》数十位北大学者的音容笑貌;令人心驰神往的北京名胜;飘忽如梦、冲淡若云的市井风情......融会着学者智慧的看戏、逛市、观庙的感受。

6 i) S% c s. P1 k+ W

■《侯仁之讲北京》北京建城史和城市规划都在这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心中。北京的建城建都、蓟燕的历史、卢沟桥与北京城......26篇或长或短的文章,对于北京城来说,都具有窥探幽深、求索隐微的特点和价值。

: L" ]; C" N3 q* M

■《朱家氵晋讲北京》1925年,朱家氵晋还是个12岁的少年,故宫博物院开放第一天,随母亲、哥哥、姐姐去逛故宫。这也许是朱老终生与故宫结缘的最早动因。本书中主要篇幅是讲故宫的掌故。

# Z/ P0 w; a/ p+ n, d5 l4 M

■《刘叶秋讲北京》刘叶秋是《辞源》的三位编纂者之一,其子刘闻选的26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再现老北京社会生活与人文景观的多个方面,多是亲历亲闻。

/ d9 C) ~$ S% J

■《邓云乡讲北京》近几十年来,始终如一真挚细腻地描绘老北京的写家,邓云乡算一位。他写北京不是"宏大叙事",而是细作精工地从小处着笔。文化名人、文化场所构成了邓云乡的"文化北京"。

8 ]0 ]/ w+ x" r. d) C7 b" h: @

■《赵洛讲北京》"古都风貌""文化踪迹""胜地一览""园林游记"几乎把北京的"好"地儿都写遍了。

# h1 r8 B, p" |3 [6 s1 u3 [

■《叶祖孚讲北京》叶祖孚是新旧交替时期的北京文史资料方面的一位权威,在北京掌故、风土人情、名人逸事方面,称得上是个活字典。本书其实是本很杂的北京风物志。

) r3 R$ }0 ~& K, W7 L

注:觉得对喜欢老北京文化的朋友会有帮助,非广告也!

6 u& h7 w# q& b) V( ~

转贴自北京日报——今日关注

) C9 O a1 [+ r1 ~, D# p) e,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9 18:55:0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3-29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书我肯定要买!不过看完了我再看看北京现在的德行,我肯定撮火,城记我已然看完了,高血压也得了,你说主席咋非跟北京过不去呢?

发表于 2005-3-29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受申绝对是老北京爷爷级别的,值得一看,不过这里的九位老师不全是各个水平多高,少了石继昌、金寄水、常人春三位老师的文章,永远是遗憾。金寄水老师八十年代末期去世,石继昌与金寄水二位老师是仅差于金受申的真正的北京通!而常人春老师则是活着的北京通!
发表于 2005-3-30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啊,这得买套

发表于 2011-6-9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卖的?谁能借我偶看看 我是一爱北京的穷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23:21 , Processed in 1.12122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