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6|回复: 1

老北京说书场琐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2-25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说书场琐忆(一)

    

现在人们放松工作压力的休闲方式,日益增多。在众多休闲方式中,找一处环境清幽的茶馆与三、五个朋友相约一起,细品新茗、谈天说地,是一件无比舒适和惬意的事情。历史上北京多次成为封建社会王朝的都城,因而这儿的人们在休闲享受方面一直就很讲究。喝茶聊天是一种最传统的休闲方式,在这儿自然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老北京的茶馆历来就种类繁多、功用齐全、文化氛围浓郁,汇集了全国各地茶馆的特色。在这些茶馆里会客、谈生意、下棋、听曲艺等,费用低廉、自由方便,同时也显得主客方的品位不俗。在传统意义上,根据形式、功能的不同,一般把老北京的茶馆分为:书茶馆、酒茶馆、清茶馆、野茶馆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说是书茶馆了,书茶馆是一个老北京市民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方。在这里曾经诞生于民间的“话本”,被一代又一代的艺人们演说着,民间艺人在这里找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三国演义》、《七侠五义》、《水浒传》等等中国历史名篇,通过他们嘴的讲述,为更多的老百姓所熟知、喜爱,历久不衰。老北京的书茶馆就成为了穷苦市民接受和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最为便利的场所。

 

老百姓在这种书茶馆,喝茶成为次要的,听书才是最主要的。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不同风格、不同书目的诸多。评书一般分“白天”与“晚灯”两班。“白天”一般由下午三点至六、七点,“晚灯”由下午七、八点直至晚上十一、二点,“白天”和“晚灯”的演员一般都是有名的“角儿”。也有在下午三点前加说一两个小时的,叫做“说早儿”,是专门为不大知名的演员提供的演习机会。评书书目的内容多样,大致分为:长枪袍带书(讲史演义)、短打公案书(小八件武侠书)、鬼狐神怪书等。说书演员一般没有固定的表演地点,大都两个月就会换个新的茶馆。如果还想让同一个演员继续在茶馆里演出则必须事先做好安排,诚挚邀请,期限到了后,店主少不了要多给些说书钱,有时还会例外再馈赠一些“送行钱”。人们在这种茶馆里听评书很快就会入迷,所以一般在演员上台之前就会上好茶水,演出开始后,“茶房”(伙计)便很少在茶馆里走动了。对于听书的人们来说,当演员说完一段后,要付一、二枚铜子作为“书钱”,出茶馆的时候还要付茶资。

 

老北京的书茶馆多集中在东华门和地安门外,比较有名的要数东华门的东悦轩、地安门的同和轩以及天桥的福海轩(俗称“王八菜馆”)。这些茶馆布置得清幽典雅、书卷气十足。在这里听书,既增长了知识,又使精神得到了放松,真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提起老北京的说书馆,最为有名的算是“八大书馆”。

 

福海居书茶馆  建于清代末叶。位于天桥西沟沿路南西市场中街一号(今永安路东口内约五十米处)。主人名王起龙,因在家中排行第八,故又称“王八茶馆”。

 起初只卖清茶,不久开始上演评书。清末民初北京的书茶馆不止七八十家,数福海居门面最宽,进深最大。二层楼房,大门檐下悬“天一生水图”横匾。室内摆放一百零八条长木凳,可坐二百余人。白天上座率高,晚上稍差。一度演唱大鼓,后又说书。

 清末,在此叫座儿的评书演员有王致廉(说《包公案》)、田岚云(说《明英烈》、《东汉》)、张智兰(说《聊斋》)、群福庆(说《施公案》)、张诚斌(说《东汉》)、杨云清(说《水浒》)、王傑魁(说《包公案》)等。

 民国以后,经常献艺的有潘诚立(说《精忠传》)、陈士和(说《聊斋》)、张少兰(说《精忠传》)、袁傑亭(说《施公案》)、袁傑英(说《施公案》)、金傑丽(说《三侠五义》)、品正三(说《隋唐》、《龙潭鲍骆》)、刘继业(说《精忠传》、《济公传》)、阎伯涛(说《清烈传》)、蒋坪方(说《水浒》)、张荣玖(说《施公案》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书馆歇业。

 

广庆轩书茶馆  建于清代末叶。初名同和轩。位于什刹海东岸义溜胡同路北,是清末北京八大书馆之一。

广庆轩坐北朝南,勾连搭六间瓦房,南、西两面上支下摘的窗户,周围有绿竹子花障,花障里种着竹子。室内摆十余张黑漆八仙桌,可容二百余人。两旁柱子挂有对联,一说是清慈禧太后的侄子叶潜所写,为“言易招尤且谈风月,客多知己不着衣冠”,另一说,其联为“广轶事见闻水净花明饶雅趣,庆同人快聚茶初香半涤尘襟”。楹联每年换新,但对联的词句始终如一。 

清末民初,到此处听书的多为官宦、富贾及文化界、梨园界名人。

经常应邀献艺的评书演员有:双厚坪(说《水浒》)、田岚云(说《东汉》)、曹卓如(说《聊斋》)、袁傑英(说《施公案》)、陈荣启(说《精忠传》)等。

民国二十九年(1940)该书茶馆停业。

    
三义轩书茶馆  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位居赵锥子胡同偏西路南。郭汉臣、李文泰、王德贵三人合作开设,故名“三义轩”。

 一筒六间大房,可容百余人。因地处布棚街口,顾客多为搭布棚的手艺人。早晨、中午卖茶,下午、晚上上演评书。所邀主要演员有品正三(说《隋唐》)、袁傑英(说《施公案》)、王傑魁(说《包公案》)、赵英颇(说《聊斋》)、陈荫荣(说《隋唐》)、李万兴(说《三侠剑》、李存源(说《西汉》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书茶馆迁至西直门外北京动物园对面西郊商场内。五十年代末歇业。

 

 

 

预告:下篇介绍的是特殊的茶馆:“四个二友轩·两个书茶馆·十位说书家”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3-2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的茶馆分为:书茶馆、酒茶馆、清茶馆、野茶馆等。

看这个就知道你喜欢评书,说的都是书茶馆的事,那相声,小曲在什么茶馆表演呢?

清茶馆我理解就是专门品茶的地方,不知道对不对,野茶馆是什么呀?是电视剧里,城外边,土路两边的茶棚?就供人们歇歇脚,喝口水的茶馆吗?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6 01:33 , Processed in 1.11616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