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号
天福号始创于乾隆3年,即1738年,山东掖县人刘凤翔带着孙子即第二代传人刘抵明来京谋生,在西单牌楼东北角开了一家酱肉铺。即天福号酱肉铺。经过师徒二人反复研磨酱肘子的制作工艺,终于研究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酱制方法。日久天长,"天福号"的酱肘子越卖名气越大,自慈禧太后之后“天福号”制作的酱肘子,成为了清王朝的贡品。 “天福号”也随之名声大振。随后,天福号品牌在近三百年历史变迁中,经久不衰,也经历了无数的变迁。 天福号的传承关系是: 第一代传人:刘凤翔;第二代传人:刘抵明;第三代传人:唐×云;第四代传人:刘向贤;第五代传人:刘发魁;第六代传人:盛素海;第七代传人:王守祥;第八代传人:冯君堂。 天福号的主要经营项目有: (一)天福号酱肘子 主料选用北京京东八县的耷拉耳朵黑毛猪,要十一个月的仔猪前腿,一般一个猪前腿重5斤左右,配以十八种配料,经过修割、去渍、炒抄坯、倒锅、码锅、煮炖、出锅、整形、掸汁调制而成。酱肘子在创始阶段,使用的是2尺8的生铁锅,现在使用的是直径为1.30米的大铁锅。原来采用煤火蒸煮,现在用液化气。使用的工具有、单钩、双钩、铲子、笊篱、锅箅子、锅邦、锅盖、 箩、托盘。
(二)天福号酱鸡 原料选择肉杂鸡中的童子鸡,而且要求原料去肺、去鸡尖、去食管、净膛。制作工艺是先把整鸡炸至金黄色,然后放入料锅中酱制。其中强调火候和时间的掌握。 (三)天福号炉肉 炉肉是天福号创始的时候就非常受欢迎的熟肉制品之一,有非常浓郁的烤肉风味。主料选用皮薄肉嫩的五花肉,经过修割、晾晒、炉烤、 蒸等工序调制而成。 (四)天福号大丸子 主要原料为精选肉馅,经过腌肉: 发酵:煎炸而成。 天福号起源于清朝,对于中华美食文化特别是近代美食文化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天福号自1988年至2003年,荣获“中华老字号” “北京市优秀食品老字号” “北京市好产品” “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北京市著名商标”等多项奖项。其产品对于北京市民的饮食及生活有着现实意义。如今,天福号不但保留和经营着传统产品,同时还跟随市场需求,引进和生产多种西式熟肉制品。 e- q; E( X, O/ V%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8 3:06: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