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星巴克 留住自信与从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8日 02:41
经济观察报 侯杨方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最近开在故宫里的星巴克咖啡店引起了不少争议,事情缘于中央电视台一位主播芮成钢在他的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他认为星巴克是“美国并不高级的饮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在西方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因此不适合开在故宫里,并认为“这不是全球化,而是侵蚀中国文化”。芮先生随后又补充并明确了他的观点,“我们在以最开放的胸怀和气魄与世界的脉搏共同跃动的时候,也不要忘了保持自己核心民族文化传统的完整性”,显然他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破坏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完整性。我想按照芮先生的逻辑,不仅星巴克这样“并不高级的”饮食店,即使是“高级的”外国饮食店恐怕也不能开在故宫。在同一篇文章中,芮先生还对美国运通公司捐赠的故宫景点英文介绍牌表示不满,认为应该将它们换掉,理由想必也是一样,虽然运通是世界著名的信用卡公司,应该算是“高级的”。如此看来,故宫中就不应该出现外国公司的名字,否则都会破坏“文化传统的完整性”——我认为这是一个含混不清、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
故宫占地面积广大,可供浏览参观的景点众多,游人想较完整的游览起码要一个白天,因此饮食店的存在是必需的。按照芮先生的逻辑,故宫里只能有本国的饮食店。星巴克位于乾清门广场东北角一排平房的最西端,面积大约只有十平方米,并不显眼,其余更大的空间被一些商店占据。芮成钢也说,“故宫里的星巴克如今已把标识一减再减,尽量做到让人认不出来。这也是好消息,但想反问一句,那还开它干嘛呢?”就在大约不到100米远的隆宗门,摆放着几十张塑料桌椅,那是一家中式的快餐店,环境只能用脏、乱、差形容;近在咫尺的游客休息中心虽然不是露天的,但餐厅与公共厕所竟然紧密相邻于同一个通风极差的空间里。至少有部分游客乐意享用干净整洁的星巴克提供的咖啡和糕点,我想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这也可以回答芮先生的问题。
六年前应故宫的邀请星巴克开张,它与故宫的众多商家一样按照商业合同支付租金,而且已经尽量融入了周边的环境;与其相比,那些脏、乱、差的饮食店与雍容辉煌的故宫极不协调,尽管它们卖的是中式的盒饭。按照芮先生的逻辑,它们才真正破坏了所谓的“文化传统的完整性”,皇宫中什么时候有过这样恶劣的饮食业?如此看来,反对星巴克开在故宫只因为它是外国的饮食店,以国籍作为市场准入的门槛实质上是一种偏见和歧视。难道故宫里一间小饮食店门窗上的外国商标就能够“侵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没有这样弱不禁风,星巴克实在戴不上这顶大帽子。“文化”实在是一个太被滥用的词,它可以很好掩饰概念和逻辑的混乱。即使是那些脏、乱、差的中式饮食店也不会破坏“文化”,它们破坏的只是故宫的环境。芮先生的眼睛只盯住了那家门面不显眼、与周围环境并无冲突的星巴克,却忽略了那些环境极差、非常刺眼的中式饮食店,可能是由于他戴上了“文化”的偏光镜。
如果星巴克真的破坏了故宫的风貌,影响了周边环境的协调,毫无疑问它应该立即撤出。但事实上并非星巴克,而是一些脏乱的中式饮食店,一些现代的建筑、一些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不文明行为在破坏故宫的风貌,对此应该无选择性地正视,环境破坏是没有国籍区分的,而且也实在与“文化”无关。
故宫正在大修,其中乾隆花园的工程是由中美联合承担,而最重要的太和殿大修是与意大利合作进行,在工程的现场,工程的说明和外国参与方的名字都非常醒目,这些是不是也破坏了“文化传统的完整性”呢?故宫作为明清的皇宫一向是由国人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兴建、维修的,现在却引进了国外的资金、技术、人员,它们不是比星巴克和运通的“破坏行为”更加严重吗?更有甚者,作为皇宫的五百年间,故宫的照明一向是由灯笼、蜡烛等中国传统方式承担的,现在却引入了西方的电力照明系统,这对“文化传统的完整性”破坏更大,与故宫的原有风貌更加不协调,它们是不是也要从故宫中撤除呢?在中国文明鼎盛期的唐代,宫廷和民间都非常流行“胡风”,深刻影响了中国文明的每个角落。穿胡服、奏胡乐、坐胡床等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成了中国
1 D- f: b7 N) w; z0 ~# x4 h 传统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谁会想到我们日常用的椅子在过去叫“胡床”?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认为这些“胡风”破坏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完整性”,而是自信、坦然、欣然接受,这就是恢宏大度的盛唐气象。
星巴克只是一家普通的饮食店,不要将它贴上文化的标签,更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到破坏、侵蚀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非要驱逐它出故宫而后快。希望游人以后在游览故宫时,可以买一杯星巴克咖啡,坐在店前的石阶上品尝,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面前高大雄伟的保和殿与乾清门广场的美丽天际线,心中充满自信和从容,这是有数千年灿烂文明的底蕴和美好未来憧憬的自信和从容。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