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回复: 10

“等票” 往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等票”往事
   前两天孩子们非得拉着我去看电影说实在的好多年好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如今的电影院无论环境,服务,座椅,音响都是我们年青时的那个年代无法想象的。更奇怪的时偌大的观影厅也就是座了三分之一的人,售票处冷冷清清此情景让我想起我们那个年代看电影的往事。
    我原住在崇外磁器口那边,对周边的电影院太熟悉了,那时候看电影首选花市西口的“崇光”电影院,花市电影院在崇外一带算是设施比较好的一座电影院当时是崇外唯一的甲级影院。羊市口的大众电影院相比就简陋的多,规模也不大。崇文工人文化馆在两广路水道子,那是一个影剧院,可以看电影也可以演戏,不时就有一些剧社演出。崇文工人俱乐部在幸福大街,那是个大院,剧场在里面与文化馆性质相同规模比文化馆大。有时候也去珠市口电影院看电影,要说档次高的还是崇文门内的大华电影院和儿童影院,大华电影院坐落在米市大街以及离它不远金鱼胡同口的红星电影院以上这些影院就是我常去的地方。
   我们年轻时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也一样,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除了报纸就是半导体,电匣子是唯一的收听收看设备,看电影时唯一的奢适享受了,五十年前的电影院除了滚动播放样板戏和新闻简报就没什么了,后来偶尔有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 罗马尼亚等国的电影上映,例如阿尔巴尼亚的《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等》朝鲜的《鲜花盛开的村庄、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等》越南的《去前方之路、琛姑娘的森林、等》罗马尼亚《多瑙河之波,等》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一些欧美日本的片子也连续上映了,那时候的电影票不贵,新片子两毛五,一般的是一毛五,一毛,儿童票五分钱。
   七十年代中期叫座的电影越来越多,可那时候没有电视和网络只能去电影院看电影,好电影一票难求,内部电影更是难求。等票的事相信大家都熟悉,每每新片上映尤其是外国片电影院门前等退票的人不少,就拿崇光电影院来说只要是晚场等票的人从花市西口开始到电影院东边的副食店都是等退票的人,手里攥着钱逢人就问您有富裕票吗?,一旦有退票的就得手疾眼快完成交易不然等票的人蜂拥而上票落谁家还真不好说。记得为了看《三笑》在红星电影院晚十点半最后一场眼看电影开始了估计没戏了刚要走参从金鱼胡同跑另一个人气喘吁吁手里拿着票,我赶忙为有富裕票吗,那人说有,先进去再说随他进去电影刚开始,恰好是挨着的座位,落座后问我把钱给了他这样幸运的看了一场《三笑》。
   还有一次为了看《人证》从晚上六点那场开始等票等到最后一场11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等到了一张退票尽管是最后一排也算不错了。最冒险的一次是1975年夏天就是为了看国家队的比赛没有票我居然画一张票夹杂在真票中间混进了工体,那时或的票大小跟电影票差不多,图案简单,进场的人也多检票员收票数人头就过了,当时真的很紧张。
尽管时间过去那么久了,看电影已不是难事了,每当和朋友发小聊起往事都还是那么也有新鲜感,意犹未尽....。
                                                 2024.12.15    JCLR

6 w8 R/ {" I+ _0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相似经历,也是在那个年代。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好像只有寒暑假期间和“六一”那天才有五分钱的儿童票。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24-12-19 19:22' {! \% @- {# V2 G# q" o
记得,好像只有寒暑假期间和“六一”那天才有五分钱的儿童票。
3 V$ A# H! z* x1 t1 q
对,没错儿。报纸的电影广告上带()的就是寒暑假儿童场,票价5分。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而焦急的期待:)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4-12-19 12:49
: t: t$ a6 F0 i8 l  l: [; |$ Z' D有相似经历,也是在那个年代。

  E) i+ C6 l2 t6 }5 D自己找乐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24-12-19 19:22( N& d, V# p. j# N
记得,好像只有寒暑假期间和“六一”那天才有五分钱的儿童票。
& q) H* `" A1 h* J+ \" u( K
是的,六一,寒暑假五分。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24-12-19 22:16- e) `- |' w- M9 v3 w2 S& i
幸福而焦急的期待:)

6 G( L) S1 F& t0 n% l1 a' x5 [是呀
发表于 昨天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看电影真是一种享受,我看老电影一般是大院内的露天放映,去晚了就看反面银幕,大礼堂演电影就跳厕所边上的矮墙进去。没有舍得花钱看的是苏联故事片(斯大林格勒战役)上下集,那是66年4月没有学生票,等等就文革了,就听人说苏军出动了不少军队和坦克配合拍摄,比(南征北战)规模大多了。先生提到的文革期间那些外国电影名字我都记不住了,但是那些经典台词比如:二百个工分,天灵灵地灵灵等还有印象。画门票我也经历过,一次家里给我一张中山公园音乐厅的绿纸油印门票,一位写字特别好同学就模仿写了一张就混进去了。
; C0 o2 ]+ A$ }8 N" ?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4-12-22 09:159 H) L: J) i5 R! v9 @8 `: v+ w2 v8 @
那时候看电影真是一种享受,我看老电影一般是大院内的露天放映,去晚了就看反面银幕,大礼堂演电影就跳厕所 ...

' B: R# w+ g9 Z6 ]+ _2 E您说的是。
发表于 昨天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年代初,记得新出了不少彩色电影片,西单安福胡同首都电影院后门那儿开了个卖票的小窗口,不到天亮就排起大长队,《红楼梦》、《追鱼》、《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柳毅传书》都是那会儿抢着买的,可一看电影开演是戏曲片,越剧还有锡剧,一点儿听不懂,虽说失望终究还是电影也高兴——( N+ H+ q& s/ o5 \& I  K
赶到友好国家电影周,那就更是疯狂排队去,我记得在首都看过《华沙美人鱼》、《黑帆》、《勇士的奇遇》、《奥赛罗》,说起这都是文革前的事了:))7 l' r, C& \/ d6 E1 M* r
那会儿小,好多看不懂,就知道是电影,加上家里父亲双职工,偷偷就跑出去看电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3 09:31 , Processed in 1.1691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