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通县、通镇,都是啥关系?看完这几张老照片就明白了原创2024-01-25 19:52·通州纪事
8 i ~' l/ g/ E4 z2 n7 h! F3 h▍作者 左岸 上大学的时候,一位住在北京城胡同里的同学经常跟我这个通州土著开玩笑:“你们通县在河北吧?解放了吗?”这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后来听说,我这个同学早就被拆迁,全家搬到大兴去了。
, Q2 T) `! V0 R8 ]* F& r! _
6 V0 I+ g& I4 V, E玩笑归玩笑,至少没当真。可前一阵到外地探访,仍发现不少涉及通州的文献和展览,在需要标注的地方叫做“河北通县”,可见这个仅存30年的称谓在全国有多大的影响力,或者叫做后遗症了。 这么标注肯定是不准确的。笔者考证,通州仅在1928年至1958年期间,“勉强”可称“河北通县”。这30年是通州区划和名称变化最多的时期,为什么说“勉强”呢?因为这其中跨越了革命军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仅名称就有通县、通州市、通县镇、通镇等等,区划隶属变化太复杂,一句两句说不清,得细捯饬。 正好笔者收藏了不少通州这个时期的影像资料,其中有不少烙满了时代的印记,是那个回不去的年代的最好证明,也值得摆一摆。 (一) 民国早期老照片(局部)有“京兆通县”字迹 3 d* a) l8 d; e
笔者收藏过的通州最早一张老照片,应该就是这张中年男性坐像照,落款为“忠记照相馆,京兆通县”,照片虽未标明拍照日期,但是毫无疑问,单凭落款就能断定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的1914年至1928年之间。据考证,通州第一家照相馆润身照相馆开设于1912年,忠记照相馆晚一些,也是家老字号,位于南大街北口附近,截止解放前夕,通州城登记的照相馆竟有10家之多。 通州最早的建置源于汉,据2003版《通州志》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建县,称路县,王莽新朝(9-23年)改路为通路亭,东汉建武元年(25),县从潞水(今北运河),改路为潞,金天德三年(1151),于潞设刺史州,取“漕运通济”之意命名为通州,领潞、三河二县。 1911年辛亥革命后,沿用旧制,通州的名字没有变化,仍隶属于直隶省顺天府。可以说,清末民初以前,在有建置的2000余年里,通州从未称作过“通县”。 通州第一次改称通县是在1914 年。民国北洋政府撤州设县,通州改为通县,当年,直隶省顺天府改为京兆特别区。通县依然与北京紧紧相依,隶属于京兆特别区,这时还没有“河北省”这个词。 1928年北伐战争后,民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撤销京兆特别区,改设北平特别市,市域仅为北平城区和近郊区,有点儿类似今天的直辖市。紧接着撤销了直隶省,改设河北省,通县归属河北省。“河北通县”的提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二) 通县女师部分师生合影
/ H$ E- @* d; }5 R5 `% o0 l笔者收藏的第二张老照片,拍摄于1949年10月1日。这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位于当时通州城女师胡同的河北省立通县女子师范部分师生在学校大门口拍照留念。按照当时的区划,通州城被改名为“通县镇”。 照片上面的信息量充足,上方题字写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日二宿舍四号留影于1949.10.1”,仔细看合影者背后的大门上方的横幅写着:“庆祝中国人民政协成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保卫国际和平”,大门横幅上方和下方分别悬挂了五颗五角星,从照片中就能够看出,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值得纪念的时刻。 翻开通州近代史,有荣耀,也有悲哀。 1935年11月, 通州上演了一场群魔乱舞的闹剧。大汉奸殷汝耕在通州城建立汉奸傀儡政权一一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通县属其辖。1938年2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与伪“华北临时政府”合并,设河北省冀东道,1940年又改设燕京道,通县先后属之。可怜那时的河北省,连省会在哪儿都不知道。 抗战期间,通州地区被日寇占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此地设置过多个抗日联合县。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通县划归国民政府河北省第五专区,10月,中共冀东区委第十四地委撤销三通香联合县,通县人民政府成立,通唐公路以南地区为其所辖。 1948 年12月通县全境解放,析通州城及关厢农村另置通州市(县级),归冀东十四专区管辖,专区党政机关驻通州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撤销解放区建置,设立河北省及省辖通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通县专区”,辖通县、通州市、顺义、怀柔、密云、平谷、三河、蓟县、香河、大兴、房山、良乡、昌平、宛平等14县市。通县、通州市为其所辖。 从这时起直到1958年的十年间,通州地区“一市一县”的架构形成,虽然其间也短暂地改成“一镇一县”,但是基本上为两个独立的行政辖区,互不管辖。能够称为“河北通县”的地区仅限于通州市之外的农村,而通州城和部分永顺地区叫做通州市,是河北省通州专区所在地,被称之为“河北省通州市”。 (三) 解放初期摄于通镇的老照片 - q$ ?$ G3 ^/ K
在笔者收藏的第三张老照片中,有一张穿干部服的青年女性在标有通镇卫生事务所门口拍摄的个人照。通镇不是简称,是由通县、通县镇“一县一镇”合并而成通镇,其存在时间1950年5月至1951年11月这一年半的时间里。 1949年1月31日,北平迎来和平解放,解放军进入北平城,从傅作义部队手中正式接管北平防卫。为了便于管理协调,通州市于当年2月被从河北省划为北平市第21区,隶属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东北区分会管辖。 1949年8月11日,根据华北人民政府指示,将通州市移交给河北省。通州市又被划回到河北省通县专区,不过改称通县镇,专区机关驻通县镇。1950年5月,县、镇合并,称通镇,县人民政府从张家湾迁驻通镇,而从1951年11月至1953年12月,县、镇再度分开,称通县、通县镇,县、镇政府同驻通县镇。这段时间是不是像走马灯似的,特别乱? 1954年1月,通县镇复称通州市。按照当年《北京日报》的报道,通州市位于北京正东40里,是中共通县地委、河北省通县专员公署所在地,所辖十二个县、一个市,也被叫作“首都的东大门”。 因为通州市的存在时间比较短,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1954年2月《通州市区域平面图》 1 W q# u3 M$ x6 O8 G
在由通州区政协文史委出版的《检粹新华》一书中,刊登了一张老地图,这是1954年2月由通州市政府绘制的六千分之一的《通州市区域平面图》。通州市的辖区像个大三角,两个斜边分别是京承铁路和北运河,北部尖头到北关大桥附近,西边到杨庄,南部大约就是现在的运河大桥,南部底边线大概就是如今的运河大街。 (四)
) l$ u- K) D; T+ v$ [# Y
8 c$ j" x5 A: V# C0 @笔者收藏的第四张照片拍摄于1958年4月20日,照片最大的亮点不在男女主人公,而是照片标注的地点和时间:“于北京通州区,58.4.20,合影”,这个时间正是通州划归北京的时间,还是通州市与通县合并为通州区的时间。 通州市和通县,这一市一县,距离北京仅仅20公里,其他一些周边的县比如大兴、顺义也是一样,“小北京”模式不利于很多工作的开展。50年代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件:北京的干警追击逃犯过程中,逃犯很快跑出了城区,进入河北地界,干警再行请求河北的同行协助围堵,一下子就耽误了不少时间。 据《北京档案》2018年第六期载,早在1957年,北京市就开始研究行政区域扩大问题。在1957年12月10日,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郑天翔和副市长赵凡写给市委副书记刘仁同志的一份请示中写道:“为扩大北京市郊区问题,经我们研究可以将通州专署现在所属的十三个县中的十一个县和一个市划过来。这十一个县是:密云、怀柔、顺义、平谷、三河、通县、香河、大兴、良乡、房山、大厂,一个市即通州市……” 1958年3月7日国务院举行的第72次全体会议通过决定:将原属河北省的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五个县和通州市划归北京市领导。1958 年4月1日。正式撤销河北省通县专区,通县、通州市合并划归北京市称通州区。 “北京市通州区”叫了还不到两年,1960年2月,北京市撤销通州区恢复通县建置,从这时起,“北京市通县”被叫了37年。 “县”是一个存在了两千年的行政区域名称, “市”字最早来源于市集,近代以后设市的地方都是工商业集中处或政治、文化的中心,也变成了一级行政机构。“市”“县”本无褒贬,但是在那个年代,“市”意味着经济发达和富裕,“县”意味着落后和贫穷,虽然现在北京市城乡的生活水平和便利程度都差不多了,但当年给人造成的印象却一直延伸到现在。 1997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通州撤县设区,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
8 n2 q' T; Z0 Y+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