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22-11-10 11:24 编辑
! f' p, k) g' Y- I$ ?( q) q$ Z
& R$ |' R% c$ ?. r/ D闲谈北京人 说北京人的话题感觉有点老套了,甭管本地还是外阜各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褒贬不一。今儿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祖居北京城至今到已八代传人不敢说是老北京人也算是北京人吧。 有人说现在的北京人分南城与内城之说其实不准确,以我的观点是胡同与大院之分比较合适。过去有皇上的时候分旗人汉人,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住在皇宫四周的府宅大院,这些地方都在内城里而绝大部分不在旗的汉人居住在外城,外城可不是城外两码事。内城也好外城也罢都离不开胡同, 提起老北京城,外来客认为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 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喜怒悲哀的往事多着呢。因为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大院北京人是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生衍出来的一代人,他们的前辈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用老百姓的话说有些人就是“顶着高粱花子进的北京”,这些人文革前有着自己的特定的文化生活范畴并没有融入到胡同文化中,在老百姓看来这大院孩子都是干部子弟不同于土生土长的胡同孩子。不过在汹涌文化大革命浪潮中给了他们让老百姓认识他们的机会,挥舞皮带的红卫兵,打砸抢的“西纠”穿着军大氅骑着26永久自行车横冲直闯招摇过市的他们成了崛起的一代北京人。 如今有些影视剧把大院孩子们描写成北京人的代表这绝对是片面的一家之言,北京的根基还是四九城的胡同,北京城的文化底蕴也在于此。不否认那些大院的孩子们生于斯长于斯固然也是北京人,他们的加入也只能说是给北京这个历来包容的都市增加了活力和色彩而非是主旋律。 现代北京本是喧闹的,皇城根下的人们从喜欢沉静到享受如今喧闹所带来的烦恼又包容了它的存在充实了生活。 居住在四九城里的老北京人有着自己的生活圈子, 过去的四九城在老舍笔下全然没有热而闹的感觉。他的笔调是温馨的,胡同里的叫卖声仿佛都成了曲调,在笔下起起伏伏。在他的眼里,北京城是有味道的,值得细细琢磨品味的,因此,舒缓的笔调,从容的行文,错落有致地描摹,让老北京变得更加浓郁醇厚了。 北京的代表,不单单是长城,是颐和园,是十三陵,是香山,真正的是那群善良朴实拥有包容的北京人。 2022 .立冬 九城了然
/ ]0 \; {, A9 J"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