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6191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2-9-23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6-6-11 17: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猜图】猜猜这个工地是哪里?
本帖最后由 气定神闲 于 2016-6-11 18:34 编辑 , p3 ]$ _ c$ l7 Q, H
" }1 d6 o/ P$ x# t' h* B9 c f
您所答正确!此地正是明清北京贡院所在之地。
% }' W6 i2 q) I u% a# ^0 _2 V. w! a& }
7 b. E5 E/ U) n3 B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清末由德国人库尔特·罗克格(Curt Rothkegel) 设计的,德商洋行“泰来洋行(特格-施洛特公司Telge & Schroeter)”承建的清末资政院工程。罗克格就是后来1915年正阳门交通市政改造工程的设计者,其中箭楼的西式风格即出自他的设计。他曾经在青岛设计了海因里希亲王饭店音乐厅和总督教堂,也包括日后北京的“民国国会议场”就是在原资政院图纸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资政院工程随着清政府的崩溃,亦告夭折,只留下“仅完成地基及4800立方米墙体的现场。”
( t- B. z4 m9 @ l0 ]: G
, F- B. {& H5 c( q0 X# f大清政府经历了1894年的甲午战争失败,1898年的戊戌变法失败和1900年的庚子国变后,终于意识到变法,实行宪政的必要了。因此,# C0 x' z3 ]8 E9 v& }, ^3 Y7 @
- g0 w1 _$ R5 \! C6 }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派五大臣赴欧美考察宪政。( H' S; s) h8 O! v3 l
4 k) Y, U' U- K0 E1 a5 H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同年11月庆亲王奕劻等议定中央官制上奏:“首分权以定限,立法、行政、司法三者,除立法当属议院,今日尚难实行,拟暂设资政院以为预备外,行政之事,则属之内阁各部大臣,内阁有总理大臣,各部尚书亦为内阁政务大臣,故分之为各部,合之皆为政府,.......司法之权,则专属之法部,以大理院任审判,而法部监督之,均与行政权相对峙,而不为所节制” 的三权分立的奏折。此折奏上后,旋即照议批准。
2 [1 r9 ~- J$ `5 ~% [- r* m# R5 m1 A' C9 P2 K! |# G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 光绪帝下谕设资政院,“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行政之本。中国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著派溥伦、孙家鼐,充该院总裁。所有详细院章,由该总裁会同军机大臣妥慎拟订,请旨施行。” 同年亦通谕各省设立谘议局。0 E1 B& K& {7 f) c+ W$ O
8 J; J/ j0 o `
1904年率代表团参加美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的溥伦贝子,被任命为资政院总裁
" _! N- J |5 t% D% j
RE: 【猜图】猜猜这个工地是哪里?
* q3 P. n, J7 f
/ q) d, \6 g+ {* j' [
宣统元年 (1909年) 清政府颁布资政院章程,同时资政院即奏“择定贡院旧址建筑资政院”,称言“以昔日国家选士之场,为他日人民参政之地” ,宣统帝旋即著照所请。
. F9 R$ U$ [1 Q5 ]2 v" c / }5 ^3 t6 U8 @" R. ?
宣统二年 (1910年)六月资政院总裁溥伦“进呈资政院工程总图,并陈明大概情形”,宣统帝“著依议”。九月初一(10月3日)为召集资政院开院之期,因资政院建筑未峻,暂借京师法律学堂(西沟沿)为第一次开会议场。; t, C& ~' e9 H7 w8 @6 D7 W2 {; U
: g! m' S, }5 D/ m& {6 w
在资政院开会之前,各省议员一共发动了三次大规模请愿,签名人数多达30万,连摄政王载沣也不得不感叹:“人民请愿如此之多,倘再不准,未免大失民心!” 8 q' q t# h+ v6 ]8 e! h. g
4 i2 e' b! K6 ]; k$ X2 ^资政院第一次开会这天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和各部尚书都身着便服先到会场,以示对资政院的尊重。领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宣读了宣统皇帝的谕旨,随后,载沣走上讲台,勉励在场的196位议员“殚竭忠诚,共襄大计,扩立宪之功用,树议院之楷模”。资政院总裁溥伦发表演说:“本日乃本院第一次召集,实我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盛典。兹与诸君在议场相见,诚属荣幸之至,本总裁恭膺诏命,泰领议长之职。所有本院一切事宜,自应遵照奏 定章程规则办理,望诸君协力匡助,共襄盛举。” 在这一次会议中,资政院议定中国千古未有之预算案,删除冗费,使1911年的预算略有结余;在法律上,则议定新刑律草案、破产律、地方自治章程。 然而,作为总裁的溥伦却感到,清廷虽然退让,本意上依然是“以资政院为衙门,吾辈乃堂官,堂官应(对下属)有弹压之责任”,他愤然说:“此种眼光极为荒谬。不知议长与议员原是一体,不过主席及维持院序而已,至于议事,全在从众取决,方合议院本旨。吾意,吾辈惟以联络政府与国民为一气,为第一之职务。”然而时局危在旦夕,守旧派依然希图保一时之权位,溥伦自知难以担当“联络政府与国民为一气”的重任,不久辞职。接替他的是学部左侍郎李家驹。, g* ~7 {; C% ]
8 ?; c0 G* t6 j4 H/ c) Z8 H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第二届资政院会议召开。与此同时,武昌起义爆发了。 就在革命者的军队向北方进军的时候,资政院正在修改宪法。他们力图扩张国会的权力,使君权受到限制。宪法修订案的第八条规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之。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举,皇帝任命之。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第十条:皇帝直接统率海陆军。但对内使用时,须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 第十一条:不得以命令代替法律。 在这修改的宪法条款中,官制官规由法律规定,缔结国际条约、皇室经费的制定和增减之权,也为国会所有。民国学者顾敦鍒后来在《中国议会史》中评价说:“依此信条,则君主所保留者,皇帝之虚名,而议会所取得者,实主权之全体矣。” 当年11月3日,清廷接受资政院的改宪条款,并颁布,名为《十九信条》。如果一切得以施行,一个虚君共和的政体将在中国初步建立。
, d% `5 v' o T2 l+ r n0 H1 ^( I
但一切都来的太迟。不久,清室覆亡,资政院随之解散。在建国门内贡院的旧址上,资政院大楼的地基才刚刚完成,并就此夭折。; I* h! Z; G2 [0 L- ]6 {
6 c$ s0 ^) G. ^6 M Y原资政院暨上下议院大厦是一个庞大的设计方案,文艺复兴风格,设计高四层,上有穹顶,下配廊柱。中部议院大厅,可容纳1500人,右侧参议院,左侧众议院,上有穹顶,下配廊柱。在大楼的二楼有记者室,布置完备的电话和电报装置,以便随时报道议会议程,三层为议员办公用,设有图书馆,阅览室,写作间及专用电话,电报室等。! M; M0 V. |3 B6 z5 U6 `! |' a! N3 p; y# N
" s y$ M, M% L( O5 R
资政院大厦效果图, G# q7 j2 G# u0 b) U5 ]4 n
RE: 【猜图】猜猜这个工地是哪里?
8 n. ^3 q+ |1 G# g7 u/ b
5 b0 Z3 i9 |- I2 k% b; W7 _资政院大厦剖面图% l. U- o) o, ^( ?' x
RE: 【猜图】猜猜这个工地是哪里?
* f: x4 } U9 k" h0 y
% Q2 z" n3 n6 z: ^$ D5 M资政院大厦平面图
8 g# g. C2 G9 @5 `0 X) P
RE: 【猜图】猜猜这个工地是哪里?
# O1 a& W5 M' w8 X; A# W' b
. R% {$ q/ d1 o. @0 y& @
以上资料引自网上文章及张复合著《北京近代建筑史》,在此一并感谢!9 G, t; e$ ^. E- H0 C$ p
4 j6 ]/ O8 U" y;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