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黄牌 发表于 2013-9-17 10:02:15

曲艺资料:高凤山:漫话天桥撂地卖艺生涯

天桥撂地为什么能造就人才呢?我总结了两个字:一个是“饿”,一个是“争”。旧社会的艺人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才走上学艺、卖艺这条路上来的。撂地卖艺并非易事,因为同行很多,必然有个竞争。拉洋片的、变戏法的、摔跤的、练把式的,以至小戏园子也都各有一套招徕观众的绝技,想在地上挣钱,没有一些争强斗胜的本领,是办不到的。我想,还是谈谈我个人的经历吧。

  我自幼住在金鱼池,离天桥很近,常去转悠。爱学大金牙的拉洋片,唱得很起劲,也爱上了各种说唱艺术。后来就追着撂地唱数来宝的曹麻子,拜了师,想跟他学艺。没想进了师父门,光是伺候师父、师娘就累得够戗,哪有学艺的时间呢?我练打大板和节子板,是给师父到外边拣煤核的功夫,自己琢磨着练出来的;学唱《一窝黑》、《诸葛亮押宝》这些段子,是听师父唱,自己强记硬背下来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口传心授”,全仗自己“偷”。就这样,到了三个月,师父就说了:“我不能老养活你呀,你得自己奔去!”从此,我就走了卖艺的道路。先是撂地唱数来宝,后来又学说相声。那时候,我师父唱数来宝,是蹲在地上唱的,不准站起身来,这大概就是“传统”,我也跟着学。这种唱法,只能脸部有点儿“发托卖相”,没有什么表演身段,不大能吸引观众。后来,由于我常到天桥的小戏园子里听京戏、河北梆子,就总琢磨:人家唱戏的不但讲究唱,还有各种身段表演,能把各种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分得出张飞、李逵来,莺莺、红娘也绝不一样,我的数来宝为什么非得蹲着唱呢!还是“偷”吧!我自己就琢磨着人家的表演身段,下功夫练。练了一阵,索兴就站起来唱我的数来宝。加上各种表演身段,再加强险部的表情,搞了一套手眼身法步与演唱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用现在的话说,可以叫改革,叫吸收借鉴,当时的目的可就是一个“争”。“争”是为了解决“饿”,为了争强斗胜、多挣钱。当时天桥撂地的艺人也都跟我一样,必须“争”,才能在这块地上生存,发展起来。因为在地上卖艺,直接面对着听众,一个段子使不好,一个包袱使不响,听众扭头就走,少了一个听众,也就少敛一份饯,那真是“立竿见影”的事;如果听众一哄而散,自己的力气也就白使了。这样,艺人就不能不钻研自己的艺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要在提高艺术上去争,光靠歪门邪道去争,艺术生命是不持久的,也会被同行所不齿的。想在地上站住脚还是不行。

  我站起来唱数来宝,不久就受到听众的赞赏。当然,我最初的表演身段,还是很粗糙的,但是因为是一个人的突破,显然有些师兄弟还不以为然,可是观众满意,也就给了我很大鼓励。后来,一些戏曲界的前辈又给了我不少指点,在艺术上才逐渐成熟起来。这也使我养成了钻研艺术的习惯。我的文化程度很低,可是每学一个段子,我总要一字一句地琢磨它,为什么非要这样写,其中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思想感情,描写了什么样的情与景,用什么样的身段与面部表情才能准确地表达内容,使听众感到逼真、传神。有哪些自己弄不清的、缺乏生活体验的东西,怎样去学习、体验,弄通了它,再用艺术加工的手段去表现出来。这样,我的数来宝也就唱活了,说相声也能把内容和人物说活了。我们这一行常说“艺者不易,术者无数”,就是说,搞艺术确非易事,而它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艺术手段又是数不尽、学不尽的,真是“学无止境”。艺术总是有高峰,而没有顶峰的。

  艺术的发展,要有改革的勇气,要有竞争的勇气。撂地卖艺,客观上有竞争者,你不想跟别人争,别人也会跟你争,竞争才能促进艺术的改革与发展。除去客观上有争,主观上也要敢于争。我十四岁的时候,常宝堃已经有了些名气,在上海灌了几张唱片,其中也有使数来宝的,我听了以后就不大服气,觉得他嗓音、口齿都还不如我,我就想到天津去跟他争一争。费了很大劲,到天津三不管去撂地卖艺,虽然,在名气上我争不过他,也总为数来宝争了一口气,受到天津观众的欢迎。解放后,也还有竞争。师弟李润杰吸收评书的路子,把数来宝发展成了快板书,迎合了时代的需要;王凤山在演唱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都很高兴,有不少地方我也向他们学习,吸收为自己的东西。不过,这就是友谊性的竞争了。)

  解放以后,艺人翻了身。接着民营的曲艺团又得到政府的扶助,称为民营公助,后来又改为国营艺术体。我们在政治地位上改变了,成为文艺工作者,艺术上有成就的还被称为艺术家。生活上也有了保障,再也不用撂地卖艺,也不会再挨饿了。可是这些年来,我心里总有一块病,就是觉得我教的学生普遍缺乏上进心,因为缺乏了一种艺术上的竞争心,也就不求进取,不求在艺术上下功夫,基本功都不扎实。你去教他,他又不肯下功夫去练。这是什么毛病呢?难道只有“饿”才能逼着人们去“争”吗?我总想不通,也不敢跟谁去说。最近,我才有些新的认识。我觉得,艺术团体在国营以后,吃上了大锅饭,确实产生了一些弊病,如果不在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上进行必要的改革,对于艺术的改革和发展是不利的。正象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所说的,再不改革,很可能就“无药可救”了。我切实盼望着,我们的艺术团体经过有效的改革,能促进演员在艺术上的钻研劲头,把艺术逐步提高起来,胜过我们这一代,形成一个新的高峰,使曲艺艺术重新繁荣昌盛起来。

   来源:《曲艺艺术论丛》作者:高凤山

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l.php?catalogid=10&productid=44241&version=cn

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13-9-17 13:22:53

高先生,不简单。数来宝自创一派。目下北京唱快板的基本是他的传人。

散淡逸仙 发表于 2013-9-17 15:53:40

师傅就是面大旗,没有师傅谁认你高风山是谁,仨月撂地那是抻炼你。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9-17 16:16:41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9-17 16:20 编辑

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13-9-17 13:22
高先生,不简单。数来宝自创一派。目下北京唱快板的基本是他的传人。
是的,您说的是!梁厚民、孟新、张长来、石富宽、张文甫、李世明、李世儒、崔琦诸位都是!

散淡逸仙 发表于 2013-9-20 20:59:55

曲艺的门户,很讲究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曲艺资料:高凤山:漫话天桥撂地卖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