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西黄寺都綱殿(方殿)前之大殿的配殿和碑亭?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8-9 06:00 编辑【转帖简介】 西黃寺
西黃寺的主體建築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東側的逹賴喇嘛廟、西側的清淨化城塔院。
逹賴喇嘛廟又稱(匯宗梵宇)。
匯宗梵宇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都綱殿、達賴樓。
山門。
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
都綱殿:供講經說法用。
逹賴樓:供逹賴喇嘛起居用。
【进入讨论】
所谓“東側的逹賴喇嘛廟”,图片多见于都綱殿(方殿)。
方殿前其它建筑物的图片难觅踪影。
kuma 先生曾经考证了方殿(都綱殿)甬道前方的大殿(大雄宝殿?)后部的老照片。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作者 kuma
http://bbs.obj.cc/thread-75698-1-1.html
第2张图片里的大殿(大雄宝殿?)疑似是面阔五间。
我近日看到海达 · 莫理循在1933-1946年间拍摄,标注为“黄寺”的老照片。
图片源自:
http://via.lib.harvard.edu/via/deliver/results?_collection=via&page=432
西黄寺?(西配殿 · 西碑亭) 图片源
我以为图片源里,中部上图是西黄寺(本院)大殿(大雄宝殿?)前部的西配殿和主路西侧的碑亭。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8-9 14:21 编辑
我以为中部上图是西黄寺(本院)大殿(大雄宝殿?)前部的西配殿和主路西侧的碑亭。
西黄寺?(西配殿 · 西碑亭) 图片源
这是1943年北平城区的航拍图。
航拍北平-上 (1943年)
作双黄寺区域的截图。
红圈处是照片里建筑物(配殿及碑亭)的疑似位置。
【注意】
第2图里,碑亭右侧疑似露出大殿(大雄宝殿?)的檐角。
航拍北平-上 (截图)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8-9 06:39 编辑
标注图
西黄寺的碑亭? (1933-46年)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8-9 06:36 编辑
东黄寺的西侧碑亭
疑似西黄寺(本院)的西侧碑亭
西黄寺(塔院)的东侧碑亭
西黄寺的碑亭好像没有斗拱。 黄寺 —— 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说它熟悉,是因为早就知道这个地方,而且不止一次从它门前经过;说它陌生,是因为从没有进去过。所以只能听以上各位师长介绍和讨论了。如果有哪位网友有关系,能带我进去瞅一瞅,本人将不胜感谢! 现在是班。。。住在西黄寺?! 本帖最后由 枫影斜渡 于 2015-2-4 12:14 编辑
先生引用海达“鼎炉-碑亭-配殿”的照片,推想“疑是西黄寺(本院)的西侧碑亭”
我推想是西黄寺“汇宗梵宇”山门后的东碑亭和东配殿以及位于甬道中央、略偏北的的“鼎炉”。 其主殿应该位于照片的左边。照片右边的“檐角”我估计的山门的"门檐角"。如果是甬道北的主殿,据老照片(“主殿”和“方楼”间“高台甬道”骑马的洋人),“主殿“建于高台基座上,从照片的拍摄角度是不可能拍摄到主殿的”檐角“(檐角过高)。
按寺庙布局(寺门朝南):碑亭位于殿院内主殿两侧配殿南山墙的南边;如果只是碑,碑立于主殿前甬道两侧、配殿北山墙的北面。如主殿前有配殿,鼎炉一般位于甬道中央和东西配殿前走道交叉点或略北的位置。 youngking999999 发表于 2013-8-11 09:00
现在是班。。。住在西黄寺?!
不,他住北长街福佑寺。 youngking999999 发表于 2013-8-11 09:00
现在是班。。。住在西黄寺?!
不,他住北长街福佑寺。 枫影斜渡 发表于 2015-2-4 09:41
先生引用海达“鼎炉-碑亭-配殿”的照片,推想“疑是西黄寺(本院)的西侧碑亭”
我推想是西黄寺“汇宗梵宇 ...
重新看了原图,我原来的判断有误。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5-2-7 05:26 编辑
【重新梳理】
海达 · 莫理循原图现在的编号是6406
http://via.lib.harvard.edu/via/deliver/results?_collection=via
输入》beijing 》6406即可
海达编号6406网页-1
原图的文字标注
海达编号6406网页-2
标注的译文
海达编号6406网页-2译文
【重新读图】
海达编号6406网页-3
发现图片左侧殿宇明间檐下疑似有横匾(红圈位置)
海达编号6406网页-4
发现图片左侧殿宇的延墙疑似有一座随墙方门(红圈位置)
海达编号6406网页-5
【辨析】
海达编号6405~6408连续4张的标注都是黄寺。
海达编号6406,与可以确认地点的老照片进行比对,排除是东黄寺或西黄寺(塔院)。
海达编号6406是西黄寺(本院)的可能性在增大。
海达编号6406
我以为,海达编号6406有可能是由南向北(稍偏东)拍摄的西黄寺本院第二进院的门殿
——面阔三间的天王殿。
仅仅是有可能而已。
图片由左至右依次是:
天王殿;殿前的香炉;殿前(南面)的东碑亭;东配殿......
222.西黄寺(本院)天王殿·东碑亭?? (1933-46年)
西黄寺(本院)的平面布局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海达编号6406的这张图片暂时存疑吧。呵呵!
同意zhaohq的观点,不过似乎这些都多年前讨论过,基本已成定论。
关于“都罡殿”应该只是对方型殿宇的一种描述,并不是方楼的专有名称。香山昭庙后殿也叫都罡殿。
关于前殿到底是天王殿,还是三世佛殿,这个还真不好说,不管怎么说体量不大甚至小于塔院的大殿。
方楼结构是蒙式经堂,不是居所,不是藏式。 本帖最后由 枫影斜渡 于 2015-2-7 16:26 编辑
黑龙 发表于 2015-2-7 12:13
同意zhaohq的观点,不过似乎这些都多年前讨论过,基本已成定论。
关于“都罡殿”应该只是对方型殿宇的一 ...
方楼结构是蒙式经堂,不是居所,不是藏式。
这段文字写得过于粗糙,须加思考。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5-2-7 19:38 编辑
我在诸位先生多年以前的讨论贴里,曾见过的外蒙(蒙古国)色楞格干省庆宁寺的几张照片:
265.色楞格干省庆宁寺(蒙古国)
266.色楞格干省庆宁寺(蒙古国)
267.色楞格干省庆宁寺(蒙古国)
268.色楞格干省庆宁寺(蒙古国)
269.色楞格干省庆宁寺(蒙古国)
270.色楞格干省庆宁寺(蒙古国)
阅读学习了。不过还是有些迷惘——蒙式与藏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哪位老师给图解辅导一下。:) zhaohq 发表于 2015-2-7 18:56
我在诸位先生多年以前的讨论贴里,曾见过的外蒙(蒙古国)色楞格干省庆宁寺的几张照片:
265.色楞格干省 ...
外蒙的庆宁寺和内蒙多伦的善因寺为清雍正五年同月同日同样式修建的寺庙。
今天的庆宁寺保持了原建筑的外形,但主体建筑“方楼”的屋顶改成平顶中设天窗。尽管网上搜索文说“经堂是保留下来的原物”。我对其屋顶是否是原结构质疑。
今天善因寺是近年重建,大殿已改成“汉式”。由于原“善因寺”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有照片传世(见附图1,2)。从历史资料看:善因寺的“方楼”为“口”字形,天井中间为“都纲殿”。从庆宁寺和善因寺的功能和建造目的,联想北京西黄寺的“汇宗梵宇”院,我推想西黄寺的方楼,应该也是“口”形(可参看海达“方楼”的残破照片.图3)。而不会是像庆宁寺那样“殿内中通无隔断的大空间”。
黄寺的大经堂是“东黄寺”的“大乘宝殿”,而“汇宗梵宇”院(西黄寺)是为班禅五世而建的“寝宫和佛堂”,其功能目的和庆宁寺或善因寺又有不同,因此“西黄寺”的“汇宗梵宇院”内的布局也不可能像庆宁寺。图1
图2
图3
庆宁寺应该是最真实的原貌,方楼若只是为了中间开一个天井,完全可以不用这种一体的建筑形式,
建筑的设立是功能性的。还是要推断一下方楼的使用功能。
方楼的目的就是要一个平层开阔的使用空间,作用是经堂。
但如果二层封顶后,方楼中部会过于黑暗,影响正位说法者的宗教效果,
特在中部天井处,建一个平顶小亭,既可以解决光线问题,也可以避免天井裸露会有雨雪灌入的问题。
这个设计很是精妙,如无庆宁寺实物,我们断然不会轻易想明白方楼的结构。
而二层变成一圈楼中部有一独立的方亭。也是符合“都罡法式建筑,上下有天井,楼上有回廊,呈中心供奉布局“
三个雍正时期的,外观和结构都特别的相同建筑,我判断一定是同一个作用的。
西黄寺有他的特殊性,关于西黄寺塔院我思考了很久,主要是关于他山门内的三开间的垂花门。这个建筑从现存部分来看应该是清代原物,目前已知的所有寺庙包括各种塔院里从没有过类似的结构。三开间的垂花门常出现的地方是王府建筑中。于是又一个想法,西黄寺塔院建成之前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的?大胆假设如果垂花门是塔院建成之前旧有建筑遗留,会不会西黄寺的西路在雍正时期,有过一个规模和等级都很高的达赖居所?东黄寺是专属寺庙,西黄寺中路方楼是专属经堂而西黄寺西路还有一个达赖专属居所。这个居所是按王府的配置修建的。所以有了一个王府才会有的三开间垂花门,后来把这个专用居所,改建为了塔院,塔院重新规划设计,但因时间紧迫,所以大量的使用了原达赖居所的建筑部分。这个垂花门就这样完整保留,成了塔院的一部分了。当然不排除塔院还有其他辅助性简直也是原有达赖居所的。
这只是一个个人所做的假设,希望将来有条件能够通过某种文献或其他资料来证实这个假设。 藏传佛教的活佛,法师,大喇嘛在驻寺庙内都有自己修炼的“法堂”,这个法堂是依据自己的保护神而建的“立体坛城”,根据信奉者的地位和经济实力确定自己的“曼荼罗”的繁简。最简单的“曼荼罗”是一幅“唐卡”,符合迁徙生活的信者。高级一点的有供桌,佛龛。再高级一点的是佛堂。包括住房内一个独立间,一般富裕的百姓采用这种方式,今天在藏区很容易见到。独立一座方形房子,这种房子无自己的围墙,这种佛堂多设在寺庙内级别较低的“活佛”或“法师”。最高级的是高级活佛或“大法师”不仅在自己的驻寺有独立的院落,在外出去属下寺庙传教时有专设的“行宫”“佛堂”,这些“行宫”和“佛堂”被使用后会被所属寺院当作“佛迹”供奉,其他人是不能使用的。如果大活佛转世,原住宅和佛堂要变成大寺庙内的“扎仓院”。一些传承历史较长的大寺院会把本寺第一寺主的佛殿改成经堂,并随着时间的变化,经堂也会逐步扩大。外蒙的庆宁寺是雍正皇帝为一世哲布尊丹巴·罗布藏旺布扎勒三(1635 - 1723年)呼图克图圆寂后依照其父“尝言”“当赏银十万两,修建一寺,以为寝陵”而建。从而可知庆宁寺一开始是按供奉一世哲布尊丹巴“圣体”而建,而原应为“哲布尊丹巴”在世时的“寝宫佛堂”就要改为“经堂”。正因如此,庆宁寺的大经堂(方殿)一开始就是今天所见的那样,经堂内无隔断,为通体大敞厅,平顶中间设凸形天窗。而雍正帝在多伦建善因寺是为二世哲布尊丹巴·罗布丹彬多密(1724年-1758年)驻寺,建善因寺时一世哲布尊丹巴已圆寂,其转世“二世哲布尊丹巴”仍驻“汇宗寺”,雍正五年(1727年)始建善因寺,九年(1731年)建成,二世哲布尊丹巴才“移住善因寺”。由此可知这座和庆宁寺同年同月同日同“样式”而建的两座寺庙都是给“哲布尊丹巴”的:一座为“在世活佛”,一座为“圆寂活佛”。作为在世活佛的驻寺,其寺必依藏传密宗“曼荼罗”仪轨建“坛城”式住所。这种立体式的曼荼罗要体现起码的“法”(代表“大日如来”,即六字真言中的“嘛呢”)和“智”(代表“佛母”,即六字真言中的“叭咪”)象征组合形式,这种形式在平面上表现为“凸”和“凹”的嵌接,“凸”朝东或南。在立体中为“山”形,“U”代表“佛母”,为“口”字形建筑,中间为“I”为堂主的佛堂。只要“活佛“在世,其修炼地的“坛城”一定不会是的封顶的。黄寺的“汇宗梵宇”院,为班禅五世而建,达赖五世圆寂后,“都纲殿”并未改成“大经堂”。究其原因,可能是“传承系统不一”。黄寺是清驻京“八大活佛”敏珠尔呼图克图的驻地,敏珠尔呼图克图的地位略低,不过,是独立的传承系统,我认为敏珠尔呼图克图无权也不敢把“班禅五世的行宫”作为自己的“经堂”。为班禅五世而建的“行宫”,其级别很高,在“方楼”的角檐的脊兽为“九”。连“雍亲王府”改成“寺庙”后,也未享受如此高的待遇。既然“汇宗梵宇”院是班禅五世住锡之地,须有其相配套的门。这个门就是乾隆题写“汇宗梵宇”那个“山门”。《钦定日下旧闻考》载“西黄寺与东黄寺接连,雍正元年建。乾隆三十六年重修……四十五年御题山门,额曰:彚宗梵宇。”乾隆四十五年(1750年)正是班禅五世来京时期。“四十五御题”(为什么三十六年时未题字?)。可能说明这一年增建了一座门:在“都纲殿”院内碑亭南部的增加一道象征级别的“三门垂花门”完全有可能。今天的“三门垂花门”在“清静化成塔”的中轴线上,从规制上是说不通的。唯一解释:废物利用,因地制宜。在“十三世达赖”1908年来京时为其修建“驻地”时,把三门垂花门向西移动到化城塔的中轴线上,在“垂花门”和“化城塔之间有一座“奉香献供的佛殿”。在“佛殿”和垂花门之间的西边有通道通往原“资福院”内的某个独立院落 ---“达赖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