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6 11:15:36

台灣八里的大坌坑文化

本帖最后由 hwar4073 于 2013-7-16 12:45 编辑

简体版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最早发现于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的大坌坑遗址,故以此命名。存在年代约在距今七千至四千五百年前。分布范围遍及台湾西海岸河口与海岸台阶地及台湾东部,可以推测当时台湾各海岸平原几乎都是这类型的生活方式。根据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看法:「大坌坑文化是一个在湿暖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适应于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大坌坑文化究竟是外来或本土文化,目前看法多倾向于前者,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尚未能从台湾发现旧石器时代转变成为新石器时代的迹象,双方的文化并无传承关系。有人认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遗址与大坌坑文化有相似内容,加上考虑地理上接近的因素,大坌坑文化陶器的某些特征都少见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遗址,因此仍有争议。另外有学者认为,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类生活与环境与住在太平洋小岛中的古代南岛语族的生活状况应该是一致的,大坌坑文化也许是古代南岛语族的实质体现。但是目前考古上对大坌坑文化所知仍然不足,所以也无法有确切定论。   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类,是最早开始运用制陶技术的人。他们以手工捏制陶器,陶土中含有不少砂粒;并以草和树枝堆栈出露天开放式陶窑,以摄氏四百至五百度的低温烧制陶器,因此陶器质地较松软。大坌坑文化的陶器在口缘部位或肩部刻划有流畅的双并行线条,形成独特的曲折、直线或交叉等纹饰。颈部以下则出现粗绳纹压印装饰。作法是将绳子缠绕在木拍板上,在成形未干的陶器表面上拍出花纹,经过烧硬成为陶器表面上纵列有序的绳纹纹饰,考古学家推断除了装饰功用外,或许还有易于握持的功能。此为大坌坑文化的陶器最显著的特色,因此大坌坑文化又称为「粗绳纹陶文化」。   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类拥有较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有更为进步的石器制作技术。他们除了以敲打的方式制作石器之外,开始用研磨加工技术,生产较细致的石器:    1、石斧:有些也称做石锄,作为锄地的工具,可以推测当时可能有一些农业活动或植物采集行为。    2、石锛:是一种木工用具,用来砍、凿、刨各种木头。由此可以推知当时对木质材料的广泛利用。    3、石镞:经过琢磨的细小扁平石镞,应该是渔猎使用的箭头。显示渔猎仍是当时重要的食物取得方式。    4、有槽石棒:石棒可能是用来拍打树皮制作衣服之用。    5、凹石、石锤:多是直径约十公分左右的河边天然鹅卵石,可能是用来敲打制作其它石器、或敲食贝壳的石槌,因此常常在表面中央有凹陷的打击痕迹。     由出土的石器已知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类已懂得农耕,张光直先生推测可能是种植根茎类作物,耕作型态属于刀耕火种的游耕阶段,狩猎、渔捞才是主要的生产活动。除了粮食之外,大坌坑文化的人类也会栽种苎麻,用纺轮将麻纤维纺成麻线,以水平背带机织布,或打制树皮布,制作衣服。当于生产力尚在产食的初起阶段,仍然是小型的定居聚落为主,人口并没有因为进入产食阶段而大幅成长。要到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人口逐渐成长,并开始扩张活动范围,逐渐从沿着河岸从海滨向内陆地区发展,并开始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出现文化分化的情况。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最重要的发展就是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依赖自然界的食物资源维生,转为主动生产粮食。关于人类农业活动的起原有许多推论,有学者主张:冰河期末期近东地区的气候逐渐转为为温暖干燥,人类逐水草而居,一边观察利用在水源地或绿洲栖息生长的野生动植物,一边将之驯化并进行人工栽培,由此出现农业。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农业是因为人们在野外采集可食用植物回到居处,在食用后将剩余的部分丢弃在居所附近,这些残余部分若包括可繁殖的种子或根茎,不久便会开始发芽成长,人们将可逐渐观察掌握野生谷物的生长规律,带累积足够的经验后,开始以人工的方式种植相同植物,成为他们获得食物的一种方式,遂形成原始的农业活动。    此一时期的农耕技术仍处于初起阶段,耕作方式应为刀耕火种的游耕方式。使用的农具以石器为主,以石斧和石锛砍树辟地,石锄掘地耕种,石刀、石镰采收谷物,石杵捣米去壳。种植的作物可能以根茎类作物为主,粮食生产仍无法自给自足,狩猎和渔捞仍然是很重要的食物来源。所以此时并无法维持较多的人口。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显示最迟在距今4800年前,台湾的史前人类已经开始栽种稻米与粟。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聚落面积与其活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总之,相较于旧石器时代的采食模式,农业活动出现之后,人们可以藉由人工的方式稳定、控制食物的来源,所供给的食物量较旧石器时代更多,人力得以解放转而从事其他活动。人口也会增加,聚落随之规模扩大,居住型态也会有所变化。这些变革如同连锁反应一般环环相扣,使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更加丰富。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农业活动改变人类的采食的生产方式。使人类由旧石器时代以采集和狩猎为基础的采食经济转变为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的产食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为生产者。其次,农业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野生植物驯化、将野生动物驯养,用来供应自己人所生活所需。显示人类在食、衣、住、行以及工具的生产方面,从依靠、适应自然转化为利用、改造自然。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活动,促使人类更进一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农业产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类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水土的特性、气候现象等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了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三,农业促使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变化。旧石器时代,人类追逐着食物、水源,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农业是具有周期性的行为,人们因此开始在适宜农业生产的地方长时间居住,以便处理播种、管理、收获等农事,并能够饲养家畜。人类的居住型态逐渐从迁徙转向定居,聚落也逐渐形成。同时也发明新的器具,如陶器,以因应生活形态的转变。第四,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之后,食物来源比较稳定,而且可以将生产所剩余的食物进行储存,不仅使人口获得了较大的增长,而且因为食物来源有了保障,一部分人可以去从事生产粮食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了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另外,因为农业活动需要土地,新价值观也会出现。许多变革如同连锁反应一般环环相扣,将人类带往一个新的时代。 数据源:历史文化学习网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944&subjectid=3597 坟堆里的一级遗址:大坌坑遗址    相信很多人会感到惊讶,八里这个平淡无奇的小乡镇竟然会有国定遗址(1991年原指定为第一级古迹),而且连大多数的在地人也不晓得这个叫做「大坌坑遗址」的地方在哪儿,又有什么特色。
    大坌坑在埤头村后山山坡,被称为「大墓公」的一处坟地上。此地海拔约40至70公尺,以万善堂为中心点,东西宽约350公尺、南北纵深约500公尺都有遗物分布,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迹。考古学者的大发现    「大坌坑文化」出现在台湾的时间,大约从距今7千年一直延续到5千年前。早在1958年6月28日,学者盛清沂先发现这个遗址,1962年4月与1963年2月,台北县文献委员会展开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1964年7月8日至10月27日,以张光直为首的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与美国耶鲁大学联合考古队再度发掘大坌坑遗址,正式确定了这是一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目前在台湾的不少地方,包括北海岸、台北盆地 、西南部海岸、东海岸和澎湖群岛等都已经发现了这个文化的遗址。绳纹陶、石器、骨角器、贝器    大坌坑文化又被学者称为「绳纹陶文化」。不同于「长滨文化」与「网形文化」,大坌坑文化的居民已经会烧制陶器,这些陶器的颜色自橘红至深褐色,有窄口鼓腹的陶罐和陶钵,在陶罐的罐口唇部与肩部常见之字形、条形或波浪形划纹,陶罐与陶钵的体部则主要以粗绳纹或彩绘装饰。可能因为烧陶技术不成熟、火候不足,这类陶器大多粗糙而松软。    陶器之外,当时大坌坑文化居民也使用石器、骨角器和贝壳制成的贝器。石器方面,除了敲击制成的石斧、石刀之外,也出现了磨制的石斧、石锛和石箭镞,也有网坠、凹石等。外地移来的新文化    7千年前的海平面比今日高约7至10公尺,当年的大坌坑是一处临海的高地。考古学家推测,「大坌坑文化」是一个适应海洋、河口、湖泊等水域自然环境的文化。当时的人类居住在海边的台地、山坡或沙丘上,形成小型的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他们可能已经发展出原始的农业,懂得种植某些根茎类植物以食用,但狩猎、渔捞和采集仍然是他们主要的维生方式。    考古学家大都认为大坌坑文化不是由长滨文化发展而来的,而是一个从外地移来的新文化。在大坌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发现,这里有5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出土,说明了位于淡水河口的八里坌,从史前时期最早的绳纹陶文化期,到近代汉文化期为止,一直不断地被不同的民族选为居住地,乃因为优越的地理地形与位居水陆交通要冲所使然。
    国际知名的「T.P.K」大坌坑遗址,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由于是已知最早的南岛语族考古遗址,代表它可能是台湾45万原住民族、以及全世界2亿7千万人的发祥地;亦证明了在7千年前的亚洲海陆同时有几个不同的史前文明各自发展,且有文化交流的现象,推翻了以往由中原观点所建构的「中华文化光被四夷」狭隘历史视野。国定遗址?只见坟墓!    现况如何呢?从台15在线(中华路)汽车旅馆对面的小路往山上走,经过一处万善堂与几家民宅,右转陡上水泥路,就见到垒垒坟堆,第二条叉路右转上棱,便能在众墓中找到万善堂。到了这里,还是看不出来1991年12月18日公告指定的第一级古迹、2006年5月1日改指定为一级遗址的大坌坑遗址在哪里?数据源:http://blog.xuite.net/evanhoe/balihun/4084550大坌坑遗址    大坌坑遗址,位于今台湾新北市八里区埤头里公田聚落南方,海拔约30至40公尺的缓坡上。根据考古发掘的报告,该遗址的年代在距今约7000年至4700年之间,为台湾新石器时代最早期的一层文化。该文化不但是最早可以辨认出来的南岛语系祖先(台湾原住民祖先)型文化,同时也是台湾农业最早的起源地。大坌坑遗址目前被台湾列为国家一级古迹。遗址发掘过程简介大坌坑遗址的所在地是在淡水河入海口的南侧、观音山的西北麓,正对大竹围的缓斜坡上。该山麓之西侧山峪,即名「大坌坑」,故依此命名。目前地表大部分为现代坟墓占据。范围约南北350公尺,东西500公尺。在大坌坑附近,早年农民采竹笋时,由于挖掘到许多骨骸和陶器、石器,因此盖了一间小庙集中祭祀,而终于在1958年由盛清沂所发现。1962年和1963年,新北市文献委员会曾经做过发掘。1964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由张光直主持发掘,出土大量遗物。依国际通行的办法,以最接近遗址的现代村落为该遗址命名,且以最先发现的遗址名称为该文化命名。因此,该遗址被取名为大坌坑遗址(国际考古界代号「T.P. K」),而该文化也被命名为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其命名虽然是来自首次发掘出该文化器物的大坌坑遗址,但是该文化却广泛分布于台湾全岛各地以及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年代推测应该在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间,到该文化晚期,不同遗址的区域性差异开始出现。目前我们至少可以辨认出大坌坑文化的几个次类型,包括北部的大坌坑类型,南部较早的八甲类型、较晚的凤鼻头类型,东部的月眉类型等。在大坌坑文化时期,其聚落还甚小,通常位于河口或近于海岸的阶地、台地上,以狩猎和渔捞营生,也采集野生植物种子、果实和其纤维,可能已经有种植芋头、薯类等根茎类作物的初级农业。从比较研究推测,这个文化的主人可能是南岛语系民族的祖先,而台湾的原住民正是南岛语族的一支,因此大坌坑文化可能是台湾原住民族的祖型文化,也可能是整个南岛语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和这个文化相类似的史前文化,也出现在闽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岛附近之间的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该文化与中国北方的「仰韶文化」同期。大坌坑遗址出土的器物由大坌坑遗址出土文物来判断,我们可以知道该遗址的主人在制陶及磨制石器的技术上十分发达,其中尤以在口缘下方颈部以下施满粗绳纹的陶器为代表,所以又称为「绳纹陶文化」或「粗绳纹陶文化」。 这种陶器通称为粗绳纹陶,多为手制,通常含沙,质地松软,火候不高约摄氏400-500度,表面颜色呈暗红、浑褐、浅褐色 。绳纹陶器器型简单,通常只有钵、罐两种。罐形器口部低,一种颈后唇薄剖面近于三角形,另一种在口部的外缘、唇颈之间有一条突脊。陶器口径不大,一般在14-18厘米之间,宽肩、鼓腹,部分具有矮圈足。大部分陶器在口缘下方颈部以下施满绳纹,但绳纹并不施于口缘之上。部分口缘上方或肩上施有篦划纹,纹样通常是两条或两条以上近于平行的线条,画成间断或连续的波折纹、直线纹、交叉纹等流畅的线条,甚具特色。大坌坑遗址发现的石器数量不多,种类也较少,计有打制石斧、磨制石斧、网坠、石锛、石簇、槽石棒等。由于发现过树皮布打棒,推测当时已经有树皮布。值得注意的是,大坌坑遗址包含多层的史前文化层;除了属于最下层的大坌坑文化以外,中间有圆山文化层、植物园文化层,最上面则是为十三行文化层。这表示在上述不同时代阶段,都有人类曾经在此居住。1992年1月10日,大坌坑遗址指定为一级古迹。 数据源:新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http://tour.tpc.gov.tw/page.aspx?wtp=1&wnd=136&id=12491018a4000000613e
繁體版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最早發現於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的大坌坑遺址,故以此命名。存在年代約在距今七千至四千五百年前。分佈範圍遍及台灣西海岸河口與海岸台階地及台灣東部,可以推測當時台灣各海岸平原幾乎都是這類型的生活方式。根據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看法:「大坌坑文化是一個在濕暖的熱帶、亞熱帶地區適應於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環境的一種文化。」大坌坑文化究竟是外來或本土文化,目前看法多傾向於前者,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尚未能從台灣發現舊石器時代轉變成為新石器時代的跡象,雙方的文化並無傳承關係。有人認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遺址與大坌坑文化有相似內容,加上考量地理上接近的因素,大坌坑文化陶器的某些特徵都少見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遺址,因此仍有爭議。另外有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類生活與環境與住在太平洋小島中的古代南島語族的生活狀況應該是一致的,大坌坑文化也許是古代南島語族的實質體現。但是目前考古上對大坌坑文化所知仍然不足,所以也無法有確切定論。  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類,是最早開始運用製陶技術的人。他們以手工捏製陶器,陶土中含有不少砂粒;並以草和樹枝堆疊出露天開放式陶窯,以攝氏四百至五百度的低溫燒製陶器,因此陶器質地較鬆軟。大坌坑文化的陶器在口緣部位或肩部刻劃有流暢的雙平行線條,形成獨特的曲折、直線或交叉等紋飾。頸部以下則出現粗繩紋壓印裝飾。作法是將繩子纏繞在木拍板上,在成形未乾的陶器表面上拍出花紋,經過燒硬成為陶器表面上縱列有序的繩紋紋飾,考古學家推斷除了裝飾功用外,或許還有易於握持的功能。此為大坌坑文化的陶器最顯著的特色,因此大坌坑文化又稱為「粗繩紋陶文化」。  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類擁有較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有更為進步的石器製作技術。他們除了以敲打的方式製作石器之外,開始用研磨加工技術,生產較細緻的石器:    1、石斧:有些也稱做石鋤,作為鋤地的工具,可以推測當時可能有一些農業活動或植物採集行為。    2、石錛:是一種木工用具,用來砍、鑿、刨各種木頭。由此可以推知當時對木質材料的廣泛利用。    3、石鏃:經過琢磨的細小扁平石鏃,應該是漁獵使用的箭頭。顯示漁獵仍是當時重要的食物取得方式。    4、有槽石棒:石棒可能是用來拍打樹皮製作衣服之用。    5、凹石、石錘:多是直徑約十公分左右的河邊天然鵝卵石,可能是用來敲打製作其它石器、或敲食貝殼的石槌,因此常常在表面中央有凹陷的打擊痕跡。    由出土的石器已知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類已懂得農耕,張光直先生推測可能是種植根莖類作物,耕作型態屬於刀耕火種的游耕階段,狩獵、漁撈才是主要的生產活動。除了糧食之外,大坌坑文化的人類也會栽種苧麻,用紡輪將麻纖維紡成麻線,以水平背帶機織布,或打製樹皮布,製作衣服。當於生產力尚在產食的初起階段,仍然是小型的定居聚落為主,人口並沒有因為進入產食階段而大幅成長。要到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人口逐漸成長,並開始擴張活動範圍,逐漸從沿著河岸從海濱向內陸地區發展,並開始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出現文化分化的情況。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最重要的發展就是農業的出現,使人類從依賴自然界的食物資源維生,轉為主動生產糧食。關於人類農業活動的起原有許多推論,有學者主張:冰河期末期近東地區的氣候逐漸轉為為溫暖乾燥,人類逐水草而居,一邊觀察利用在水源地或綠洲棲息生長的野生動植物,一邊將之馴化並進行人工栽培,由此出現農業。另外也有學者認為農業是因為人們在野外採集可食用植物回到居處,在食用後將剩餘的部分丟棄在居所附近,這些殘餘部分若包括可繁殖的種子或根莖,不久便會開始發芽成長,人們將可逐漸觀察掌握野生穀物的生長規律,帶累積足夠的經驗後,開始以人工的方式種植相同植物,成為他們獲得食物的一種方式,遂形成原始的農業活動。    此一時期的農耕技術仍處於初起階段,耕作方式應為刀耕火種的游耕方式。使用的農具以石器為主,以石斧和石錛砍樹闢地,石鋤掘地耕種,石刀、石鐮採收穀物,石杵搗米去殼。種植的作物可能以根莖類作物為主,糧食生產仍無法自給自足,狩獵和漁撈仍然是很重要的食物來源。所以此時並無法維持較多的人口。根據考古學家的發掘,顯示最遲在距今4800年前,台灣的史前人類已經開始栽種稻米與粟。隨著農耕技術的進步,人口數量增加,聚落面積與其活動的範圍也逐漸擴大。總之,相較於舊石器時代的採食模式,農業活動出現之後,人們可以藉由人工的方式穩定、控制食物的來源,所供給的食物量較舊石器時代更多,人力得以解放轉而從事其他活動。人口也會增加,聚落隨之規模擴大,居住型態也會有所變化。這些變革如同連鎖反應一般環環相扣,使得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更加豐富。    新石器時代農業的出現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首先,農業活動改變人類的採食的生產方式。使人類由舊石器時代以採集和狩獵為基礎的採食經濟轉變為以農業和畜牧業為基礎的產食經濟。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轉為生產者。其次,農業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對野生植物馴化、將野生動物馴養,用來供應自己人所生活所需。顯示人類在食、衣、住、行以及工具的生產方面,從依靠、適應自然轉化為利用、改造自然。農業和畜牧業的生產活動,促使人類更進一步認識自然、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農業產生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人類開始對日月星辰的活動、水土的特性、氣候現象等進行觀察,積累經驗,從而產生了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數學等方面的知識。第三,農業促使人類生活方式產生變化。舊石器時代,人類追逐著食物、水源,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農業是具有週期性的行為,人們因此開始在適宜農業生產的地方長時間居住,以便處理播種、管理、收穫等農事,並能夠飼養家畜。人類的居住型態逐漸從遷徙轉向定居,聚落也逐漸形成。同時也發明新的器具,如陶器,以因應生活形態的轉變。第四,人類從事農耕和畜牧之後,食物來源比較穩定,而且可以將生產所剩餘的食物進行儲存,不僅使人口獲得了較大的增長,而且因為食物來源有了保障,一部分人可以去從事生產糧食以外的活動,從而產生了新的社會分工,和物品的交換。另外,因為農業活動需要土地,新價值觀也會出現。許多變革如同連鎖反應一般環環相扣,將人類帶往一個新的時代。資料來源:歷史文化學習網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944&subjectid=3597
墳堆裏的一級遺址:大坌坑遺址
    相信很多人會感到驚訝,八里這個平淡無奇的小鄉鎮竟然會有國定遺址(1991年原指定為第一級古蹟),而且連大多數的在地人也不曉得這個叫做「大坌坑遺址」的地方在哪兒,又有什麼特色。
    大坌坑在埤頭村後山山坡,被稱為「大墓公」的一處墳地上。此地海拔約40至70公尺,以萬善堂為中心點,東西寬約350公尺、南北縱深約500公尺都有遺物分佈,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跡。
考古學者的大發現
    「大坌坑文化」出現在台灣的時間,大約從距今7千年一直延續到5千年前。早在1958年6月28日,學者盛清沂先發現這個遺址,1962年4月與1963年2月,台北縣文獻委員會展開兩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1964年7月8日至10月27日,以張光直為首的台大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聯合考古隊再度發掘大坌坑遺址,正式確定了這是一處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目前在台灣的不少地方,包括北海岸、台北盆地、西南部海岸、東海岸和澎湖群島等都已經發現了這個文化的遺址。
繩紋陶、石器、骨角器、貝器
    大坌坑文化又被學者稱為「繩紋陶文化」。不同於「長濱文化」與「網形文化」,大坌坑文化的居民已經會燒製陶器,這些陶器的顏色自橘紅至深褐色,有窄口鼓腹的陶罐和陶缽,在陶罐的罐口唇部與肩部常見之字形、條形或波浪形劃紋,陶罐與陶缽的體部則主要以粗繩紋或彩繪裝飾。可能因為燒陶技術不成熟、火候不足,這類陶器大多粗糙而鬆軟。    陶器之外,當時大坌坑文化居民也使用石器、骨角器和貝殼製成的貝器。石器方面,除了敲擊製成的石斧、石刀之外,也出現了磨製的石斧、石錛和石箭鏃,也有網墜、凹石等。
外地移來的新文化
   7千年前的海平面比今日高約7至10公尺,當年的大坌坑是一處臨海的高地。考古學家推測,「大坌坑文化」是一個適應海洋、河口、湖泊等水域自然環境的文化。當時的人類居住在海邊的台地、山坡或沙丘上,形成小型的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他們可能已經發展出原始的農業,懂得種植某些根莖類植物以食用,但狩獵、漁撈和採集仍然是他們主要的維生方式。   考古學家大都認為大坌坑文化不是由長濱文化發展而來的,而是一個從外地移來的新文化。在大坌坑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也發現,這裏有5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出土,說明了位於淡水河口的八里坌,從史前時期最早的繩紋陶文化期,到近代漢文化期為止,一直不斷地被不同的民族選為居住地,乃因為優越的地理地形與位居水陸交通要衝所使然。
    國際知名的「T.P.K」大坌坑遺址,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具有相當的重要性。由於是已知最早的南島語族考古遺址,代表它可能是台灣45萬原住民族、以及全世界2億7千萬人的發祥地;亦證明了在7千年前的亞洲海陸同時有幾個不同的史前文明各自發展,且有文化交流的現象,推翻了以往由中原觀點所建構的「中華文化光被四夷」狹隘歷史視野。
國定遺址?只見墳墓!
    現況如何呢?從台15線上(中華路)汽車旅館對面的小路往山上走,經過一處萬善堂與幾家民宅,右轉陡上水泥路,就見到壘壘墳堆,第二條叉路右轉上稜,便能在眾墓中找到萬善堂。到了這裏,還是看不出來1991年12月18日公告指定的第一級古蹟、2006年5月1日改指定為一級遺址的大坌坑遺址在哪裏?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evanhoe/balihun/4084550
大坌坑遺址
    大坌坑遺址,位於今台灣新北市八里區埤頭里公田聚落南方,海拔約30至40公尺的緩坡上。根據考古發掘的報告,該遺址的年代在距今約7000年至4700年之間,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一層文化。該文化不但是最早可以辨認出來的南島語系祖先(台灣原住民祖先)型文化,同時也是台灣農業最早的起源地。大坌坑遺址目前被台灣列為國家一級古蹟。遺址發掘過程簡介大坌坑遺址的所在地是在淡水河入海口的南側、觀音山的西北麓,正對大竹圍的緩斜坡上。該山麓之西側山峪,即名「大坌坑」,故依此命名。目前地表大部分為現代墳墓佔據。範圍約南北350公尺,東西500公尺。在大坌坑附近,早年農民採竹筍時,由於挖掘到許多骨骸和陶器、石器,因此蓋了一間小廟集中祭祀,而終於在1958年由盛清沂所發現。1962年和1963年,新北市文獻委員會曾經做過發掘。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主持發掘,出土大量遺物。依國際通行的辦法,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且以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因此,該遺址被取名為大坌坑遺址(國際考古界代號「T. P. K」),而該文化也被命名為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其命名雖然是來自首次發掘出該文化器物的大坌坑遺址,但是該文化卻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各地以及廣東、福建的沿海地區。年代推測應該在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到該文化晚期,不同遺址的區域性差異開始出現。目前我們至少可以辨認出大坌坑文化的幾個次類型,包括北部的大坌坑類型,南部較早的八甲類型、較晚的鳳鼻頭類型,東部的月眉類型等。在大坌坑文化時期,其聚落還甚小,通常位於河口或近於海岸的階地、台地上,以狩獵和漁撈營生,也採集野生植物種子、果實和其纖維,可能已經有種植芋頭、薯類等根莖類作物的初級農業。從比較研究推測,這個文化的主人可能是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而台灣的原住民正是南島語族的一支,因此大坌坑文化可能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型文化,也可能是整個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和這個文化相類似的史前文化,也出現在閩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島附近之間的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該文化與中國北方的「仰韶文化」同期。大坌坑遺址出土的器物由大坌坑遺址出土文物來判斷,我們可以知道該遺址的主人在製陶及磨製石器的技術上十分發達,其中尤以在口緣下方頸部以下施滿粗繩紋的陶器為代表,所以又稱為「繩紋陶文化」或「粗繩紋陶文化」。這種陶器通稱為粗繩紋陶,多為手製,通常含沙,質地鬆軟,火候不高約攝氏400-500度,表面顏色呈暗紅、渾褐、淺褐色。繩紋陶器器型簡單,通常只有缽、罐兩種。罐形器口部低,一種頸後唇薄剖面近於三角形,另一種在口部的外緣、唇頸之間有一條突脊。陶器口徑不大,一般在14-18厘米之間,寬肩、鼓腹,部分具有矮圈足。大部分陶器在口緣下方頸部以下施滿繩紋,但繩紋並不施於口緣之上。部分口緣上方或肩上施有篦劃紋,紋樣通常是兩條或兩條以上近於平行的線條,畫成間斷或連續的波折紋、直線紋、交叉紋等流暢的線條,甚具特色。大坌坑遺址發現的石器數量不多,種類也較少,計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網墜、石錛、石簇、槽石棒等。由於發現過樹皮布打棒,推測當時已經有樹皮布。值得注意的是,大坌坑遺址包含多層的史前文化層;除了屬於最下層的大坌坑文化以外,中間有圓山文化層、植物園文化層,最上面則是為十三行文化層。這表示在上述不同時代階段,都有人類曾經在此居住。1992年1月10日,大坌坑遺址指定為一級古蹟。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http://tour.tpc.gov.tw/page.aspx?wtp=1&wnd=136&id=12491018a4000000613e

郭大誌 发表于 2013-7-16 13:50:44

]简体字水平一下儿长进这么多?神速啊!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6 14:27:57

郭大誌 发表于 2013-7-16 13:50
]简体字水平一下儿长进这么多?神速啊!

繁體字轉簡體字,依靠軟體,一鍵完成!

虫大人 发表于 2013-7-16 23:44:19

当初我一边因为找不到文物懊恼,一边从满是植物的3米高土坡滑下去,手和衣服都是露水和泥,口中念念有词这什么大笨坑,成了大笨蛋了。回来同事听说此事都笑言台湾太利害了,居然陶片没有失守,从来贼不走空的我居然没有收获。。。其实大坌坑文化相似类型的史前文化在福建广东海南有分布,这个地区的史前人群可能交流频繁,是一个小文明圈。我在海南陵水南湾半岛,现在是旅游区的地方,见过地面的陶片,应该是相仿佛的东西。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7 09:16:32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7-16 23:44
当初我一边因为找不到文物懊恼,一边从满是植物的3米高土坡滑下去,手和衣服都是露水和泥,口中念念有词这 ...

原來您已經來找過大坌坑的陶器啦,台灣終究是個小島,不像大陸古國遍地都是古物,所以要隨處都找到陶片,想必也並非容易的事情。

虫大人 发表于 2013-7-17 10:03:44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7 09:16
原來您已經來找過大坌坑的陶器啦,台灣終究是個小島,不像大陸古國遍地都是古物,所以要隨處都找到陶片, ...

:L以前的帖子不是说过曾去观音山南坡找陶片吗。。。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7 10:50:51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7-17 10:03
以前的帖子不是说过曾去观音山南坡找陶片吗。。。

有,您曾經提到過,八里、觀音山沒把它們連在一起,只有去過大坌坑嗎?卑南應該也有去過,因為您也提到過去過台東,其他芝山岩、圓山、十三行去過嗎?

虫大人 发表于 2013-7-17 12:25:22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7 10:50
有,您曾經提到過,八里、觀音山沒把它們連在一起,只有去過大坌坑嗎?卑南應該也有去過,因為您也提到過 ...

您这有一个常识误区,史前文化都是以首先发现的小地名命名(有例外),比如说大坌坑文化,首先发现在大坌坑,所以命名大坌坑文化。但是人类不可能只在一个地方生存,除大坌坑以外,台湾西海岸还有上百处同类遗址,都是这同一种文化类型——大坌坑文化。观音山附近有15处,我去的一处面积较大,但是人口和植物太多,找不到遗物了。
所以我虽然是寻找大坌坑文化遗迹,但是去到的地方在大坌坑以南的观音山南坡。
其它的文化类型也是一样的,比如说植物园文化,台湾中北部山地很多地方有分布。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7 12:41:40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7-17 12:25
您这有一个常识误区,史前文化都是以首先发现的小地名命名(有例外),比如说大坌坑文化,首先发现在大坌 ...

瞭解了,所以說考古是個很專業的行當,但是這分佈的區域範圍很廣,要找到精確的位置恐怕還要有專業的知識才成,我在網路上找了半天也沒有大坌坑文化的精確位置,那您又是如何獲得這個資訊呢?

虫大人 发表于 2013-7-17 23:16:21

网络上的信息来源比较集中,多是一些流传较广的信息被传来传去。其实各行业相关信息都很复杂,不可能在网络上获取。我的台湾考古资料是中央研究院整理的论文集和考察、发掘报告,学界资料有互通渠道,彼此都有了解。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8 10:08:02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7-17 23:16
网络上的信息来源比较集中,多是一些流传较广的信息被传来传去。其实各行业相关信息都很复杂,不可能在网络 ...

在網路上獲取的資料都是普遍性的資料,所以我找資料喜歡找研究論文來看,內容會比較符合需求,也比較有可看性。這「學界資料有互通渠道,彼此都有了解」,莫非您是在考古學術界服務的法律人士?您說您的職業是律師,卻又熟悉考古界的相關事務,也許我想太多,有時都覺得自己實在是窮極無聊!

虫大人 发表于 2013-7-18 11:12:22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8 10:08
在網路上獲取的資料都是普遍性的資料,所以我找資料喜歡找研究論文來看,內容會比較符合需求,也比較有可 ...

其实您的一些判断肯定是正确的,我是不想说得太周全。工作是企业管理员和律师没错,但是这肯定不是生活唯一内容,其它愿景也要努力实现。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8 11:35:38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7-18 11:12
其实您的一些判断肯定是正确的,我是不想说得太周全。工作是企业管理员和律师没错,但是这肯定不是生活唯 ...

剛才看了安德路網友發表的「美國之行散記(之一)」,有頗多的感觸,也回了他的帖子,抒發自己的一些看法,覺得您們這一代的年輕人要想出人頭地需要承擔更多的競爭壓力,面對的是更多的挑戰與多元的環境,因此具備多項才能也成為必備的條件之一,有願景也願意為願景而努力衝刺態度是有正面的意義,欣賞您積極的人生態度,加油!

虫大人 发表于 2013-7-18 12:54:27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8 11:35
剛才看了安德路網友發表的「美國之行散記(之一)」,有頗多的感觸,也回了他的帖子,抒發自己的一些看法, ...

相对经济支持和筹划,父母一贯做法更会成为行事指南。一个无知不经事、污言秽语的父亲,即便他用心筹划和付出,子女也是毒树之果,很难清白有为。如果您关注知识分子和行业精英,这部分人都是学有所长、性情淑均,他们家庭也是如此。是不是呀?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8 13:32:04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7-18 12:54
相对经济支持和筹划,父母一贯做法更会成为行事指南。一个无知不经事、污言秽语的父亲,即便他用心筹划和 ...

青出於藍,更勝於藍,高級知識分子如果行事不正,那麼教育出的下一代的行事風格有可能會更加詭異,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這種情形台灣也有,只是在某種勢力庇護之下不易察覺,也更不易為人所知。一個家庭的教育風格影響深遠,我同意您的看法,只是普通老百姓又能如何呢?普通人家子女要爭取自己的一片天,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與磨難,平地起高樓本來就是不容易呀!

虫大人 发表于 2013-7-19 13:28:14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8 13:32
青出於藍,更勝於藍,高級知識分子如果行事不正,那麼教育出的下一代的行事風格有可能會更加詭異,這個可 ...

社会地位不重要,怡然自得的生活才是王道呢,当然名副其实的有进步是好事。

hwar4073 发表于 2013-7-19 14:11:20

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13-7-19 13:28
社会地位不重要,怡然自得的生活才是王道呢,当然名副其实的有进步是好事。

這怡然自得的生活還是有層次的差異,倒是物質慾望不要太高,才能夠過這種平淡安逸的生活,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盡然相同,這一念之間還是繫於人心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灣八里的大坌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