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 发表于 2013-6-15 11:35:16

古燕赵子玉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3-6-15 13:18 编辑

老家儿留下的唯一了!





赵子玉[清]家北京,清初人。善制澄泥蟋蟀盆,式既古雅,刻镂亦精。好事者珍之,亚于宣德。《萝窗小牍》
赵子玉盆有两大系列,俗称子玉十三种和特制八种。子玉十三种的 款识:“古燕赵子玉造”。款为“制”的皆为仿品。特制八种款: 1.淡园主人 2.永战三秋 (盖内有四个花瓣,每个瓣上有一字) 3.恭信主人盆赵子玉制 4.敬斋主人之盆(底部有退线) 5.全福永胜 (已失传) 6.闲斋清玩 (已失传) 7.乐在其中(底款:都人子玉制,底部有退线) 8.韵亭主人盆赵子玉制(已失传) 。

老片 发表于 2013-6-15 12:38:50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3-6-15 12:40 编辑

一大一小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3-6-15 13:26:53

好藏品啊 羡慕!{:soso_e179:}老片老师一定也对养蛐蛐儿有研究吧?有时间聊聊{:soso_e181:}

老片 发表于 2013-6-15 13:39:43

哪里!

祖辈遗留到我这,小时候还玩过,这都有多少年不玩了。看来您是玩家啊!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3-6-15 14:06:14

玩蛐蛐儿我是跟了一阵风 家伙什儿挺唬人 其实没玩明白 现在200多个盆儿一个蛐蛐儿没有{:soso_e113:}

老片 发表于 2013-6-15 15:55:05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3-6-15 16:00 编辑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3-6-15 14:06 http://bbs.obj.cc/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玩蛐蛐儿我是跟了一阵风 家伙什儿挺唬人 其实没玩明白 现在200多个盆儿一个蛐蛐儿没有

:lol:handshake

小时候自己经常去野地里抓蛐蛐呢!手电,铁丝编的罩子,报纸卷成筒装蛐蛐。

老片 发表于 2013-6-15 16:09:31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3-6-15 17:22 编辑

蛐蛐用具各种作用:


蛐蛐过笼:

是蛐蛐休息的地方,如果把养盆比做单元房的话,过笼就是蛐蛐的卧室。

蛐蛐水盂:
是蛐蛐喝水用的器具

食抹:
有竹制的,有瓷制的。用来把蛐蛐食放在食抹上,用来给蛐蛐食用。另外此处就要用到竹夹子,来将蛐蛐饭板夹出来。

滴水器:
水盂一般不将从养盆中拿出来,而是用滴水器直接将水滴进去。

竹夹:
用来将蛐蛐饭板夹出来。

风签:
是用来将蛐蛐养盆中间隔开空隙,加大蛐蛐在养盆中的换气量。

提笼:
一般有竹制的有木制的,是将蛐蛐从养盆中拿出来,用手,不可取,而且会伤到虫子,用绒球将蛐蛐赶到提笼中,将虫提出来。然后再倒罐,对原有的罐进行清洁。

绒球:
作用是与提笼配合使用,将蛐蛐从养盆中赶到提笼中,把蛐蛐提出来。

斗草:
作用是增强斗蛐蛐时蛐蚰的斗性,很有挑衅的意味。

斗坛:
是用来将蛐蛐圈在一起争斗的场所。有塑料PVC制的,有泥的斗盆,各式各样。

蛐蛐罩子:
有两种一种是捉蛐蛐的。一种是在斗坛中,防止蛐蛐跳出来的罩子。有全塑料,也有黄铜的。

蛐蛐秤:
是重量单位,是一种电子刨皮称。

斗网:
是蛐蛐在斗坛中斗的时候,防止他们跳出来的一种工具。

老片 发表于 2013-6-15 16:47:02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3-6-15 16:49 编辑

过笼,上盖找不着了









水盂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6-15 17:55:34

好东西,我家原来有,文革时被红卫兵砸了!现在摊上的都是假货。

铜版画 发表于 2013-6-16 09:45:21

学习了!!!!

老片 发表于 2013-6-16 10:50:20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6-15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东西,我家原来有,文革时被红卫兵砸了!现在摊上的都是假货。

摊上的还真没注意过。

老片 发表于 2013-6-16 10:50:35

铜版画 发表于 2013-6-16 09: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了!!!!

:handshake

北京人家 发表于 2013-7-8 11:27:02

底款带“记”的,都是后仿,据说民国时仿子玉罐的匠人,不下百人优者几已乱真,唯有款式的暗门难以逾越,赵氏的款识处有七大特点,因此外人只能显其形。“串”无盖,就是个残器,起不了什么作用了,当标本玩吧。水槽是近代的,做的太高深了,虫饮水不便,过去不这么做。听着玩吧!

老片 发表于 2013-7-8 11:46:15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13-7-8 11:48 编辑

北京人家 发表于 2013-7-8 11:27
底款带“记”的,都是后仿,据说民国时仿子玉罐的匠人,不下百人优者几已乱真,唯有款式的暗门难以逾越,赵 ...

谢谢!我是不懂,老辈留下的就是个念想!

底款"造"字的也有!

老片 发表于 2013-7-9 16:52: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燕赵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