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的名品(2)-西湖龍井
本帖最后由 hwar4073 于 2013-6-10 13:16 编辑自中國茶文化叢書:《紀茗》節錄之「茶的名品」,介紹中國各地的名茶,有簡體及繁體二種版本,請網友參考:
繁體版西湖龍井
今武林諸泉,惟龍泓入品,而茶亦龍泓山為最。 明•田藝蘅 提起西湖,人們就會想到西湖群山中出產的龍井茶。 龍井,是泉名,是寺名,又是茶名。此地始以泉得名而建寺,寺院興而栽茶;這茶擅西湖之秀氣,鐘山泉雨露之靈稟,雖名襲泉、寺,卻更聞名於泉、寺。真是「山不在高,有茶則名」。1985年,評選新西湖十景,龍井名列榜首,並以「問茶」題名,曰:「龍井問茶」,使景點名實相副,特色顯然。 龍井泉和舊日龍井寺,在杭州西湖西面山巒起伏、林木篁竹交翠的風篁嶺上,幽居於群山之中:東有煙霞嶺,北為棋盤山,西鄰獅子峰,南是理安諸山。四周多溪澗,常年湍湍不絕。依山沿坡,則是片片茶園,碧綠如染,每當春茶採製時,傳香十里,為湖光山色增添無限詩情畫意。龍井,原名龍泓,此泉據說早在三國時代就被人發現。相傳井中有龍蟄居,蘇軾有詩云:「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淵」。元人成廷珪有「誰謂山無風,人傳井有龍」之句。當然,這些都是古老的傳說和詩人的奇想。但泉井有山石環繞,綠蔭遮掩,花草緣傍,鳥韻相伴,疏澗流淙,不捨晝夜。這幽奇的環境,卻似一個絕世出塵的小天地,在此間汲泉品茗,真是「龍井茶,龍井水,未品三分醉」,使人流連忘返,不忍離去。 龍井寺創建於五代後漢乾祐二年(949),如今已沒有和尚住持,原來的殿堂改建成了茶室。茶室名曰秀萃堂。堂前門口有一副楹聯:「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圓。」出自明人陳繼儒的《試茶》詩。每年的清明至穀雨時節,覓三兩知己來此吃茶,茶是剛炒出釜的,水自石穴靈泉新汲的,正應了「水汲龍腦液,茶烹雀舌春」的詩句。只見杯中湯澄碧翠,一旗一槍,交錯輝映,輕輕漂動,緩緩沉浮,徐啜一口,香馥若蘭,味爽鮮醇,齒舌留芳,確是叫人「三咽不忍嗽」。無怪有詩人唱出了「如此湖山歸得去,詩人不做做茶農」的讚歎。 杭州西湖產茶歷史悠久。陸羽《茶經•八之出》在記述茶葉產區時,就說到:「錢塘(今杭州)生天竺、靈隱二寺。」不過當時龍井茶還無名氣。至北宋時,杭州上天竺香林洞所產的香林茶、寶雲洞所產的寶雲茶和下天竺白雲峰所產的白雲茶已被列為貢品。林和靖有詩讚曰:「白雲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龍井產茶」這個稱法,是到了元代才有。應該感謝「元四大家」之一的虞集。這位四川籍的文學家曾任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晚年寓居杭州吳山腳下,是他首先把龍井和茶聯在了一起。虞集游龍井時,品嘗到了用龍井水烹煎的雨前新茶,讚不絕口,吟有《次鄧文原遊龍井》:「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晝。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嗽。」虞詩不但記述了龍井產茶,而且把龍井茶的採摘時間、品質特點,以及品飲時的情狀,都作了生動的描繪。 虞詩之後,記述和吟唱龍井茶的詩文漸多,如田汝成的《西湖遊覽誌餘》、田藝蘅的《煮泉小品》、屠隆的《茶說》、許次紓的《茶疏》、羅廩的《茶解》以及《西湖紀實》、《龍井見聞錄》等,都有龍井茶的記述。吟詩讚賞龍井茶的更不乏其人。明人孫一元《飲龍井》云:「眼底閒雲亂不開,偶隨麋鹿入雲來;平生於物元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還有于若瀛的《龍井茶》、童漢臣的《龍井試茶》,等等。 到了清代,龍井茶聲名遠播。康熙皇帝在杭州設「行宮」,龍井茶列為貢品。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杭州龍井新茶,初以採自穀雨前者為貴,後則於清明節前採者入貢,為頭綱。頒賜時,人得少許,細僅如芒,瀹之,微有香,而未能辨其味也。」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過龍井茶區。傳說他騎馬到獅子峰胡公廟前的石橋邊,勒韁下馬,在溪邊的一塊茶地上採擷茶葉。後人就把乾隆採過的茶地圈為「御茶」,共有18棵,當地稱「十八蓬御茶」,遺址今猶存。乾隆這次臨幸龍井,作有《初遊龍井志懷三十韻》和《坐龍井上烹茶偶成》詩兩首。 另有傳說,乾隆採擷數片茶葉,夾入書中,次日晨起,茶葉已壓成扁平,外形很美,以後炒茶就依此為標準。 龍井茶的品質特點為色綠、香郁、味甘、形美,有「四絕」之譽。龍井乾茶的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蓮心、雀舌,色澤淺綠油潤似糙米色;湯色碧綠明亮,香氣馨遠,蘊豆花香;滋味甘美怡爽;葉底嫩勻成朵,亭亭玉立,又似一旗一槍,交錯相映,輕輕漂動,緩緩沉浮,煞是賞心悅目。據現代科學分析,龍井茶所含氨基酸、兒茶素、維生素C等,都比其他茶葉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了17種茶葉後證實,飲茶可防癌,其中綠茶、烏龍茶優於緊壓茶、紅茶和花茶,綠茶中又以西湖龍井茶為最佳。 西湖龍井茶產區以獅子峰為中心,方圓3千米左右,此處海拔約200~300米。西湖諸峰山高林密,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茶吐芽期間,通常細雨濛濛,雲霧繚繞,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小氣候環境。愈接近獅子峰的茶葉,品質也愈好。 舊時,西湖龍井茶按產地分為四個品類:第一類稱真正龍井茶,產於獅子峰、龍井寺一帶;第二類稱正路龍井茶,產於雲棲、虎跑、梅家塢一帶;第三類稱本山龍井茶,產於翁家山、楊梅嶺、四眼井、九溪等地;第四類稱四路龍井茶,產於留下、上泗等地。後又分為獅(獅峰)、龍(龍井)、雲(五雲山)、虎(虎跑)、梅(梅家塢)五個品類。1953年,浙江省茶葉公司為簡化品級,又調整為獅峰龍井、梅塢龍井和西湖龍井三個品類。這三個品類的龍井茶各具風格:獅峰龍井以香氣清高持久而著稱;梅塢龍井以色澤翠綠、外形格外扁平光滑而名顯;西湖龍井則以葉質肥嫩、芽鋒顯露為特色。1965年起,以上三個品類經過拼配後歸併為「西湖龍井」。 以往,也有按採摘的鮮葉嫩度和採摘時間來劃分龍井茶品質的。例如,全部採茶樹嫩芽炒製而成的龍井茶,稱為「蓮心」;採一芽一葉炒製的稱為「旗槍」,喻其葉為旗、芽為槍;採一芽二葉初展的,形如雀舌,故稱為「雀舌」。龍井茶以清明前數日採摘炒製的為最佳,稱為「明前」;從清明日到穀雨前所採製的叫「雨前」;穀雨日到穀雨後5日採製的為「頭春茶」;穀雨後6日到10日所採製的為「二春茶」;穀雨後第11日到立夏日採製的叫「三春茶」或「三尖」;從立夏後再採摘炒製的稱「四春」、「爛青」、「長大」等。 简体版西湖龙井
今武林诸泉,惟龙泓入品,而茶亦龙泓山为最。 明•田艺蘅 提起西湖,人们就会想到西湖群山中出产的龙井茶。 龙井,是泉名,是寺名,又是茶名。此地始以泉得名而建寺,寺院兴而栽茶;这茶擅西湖之秀气,钟山泉雨露之灵禀,虽名袭泉、寺,却更闻名于泉、寺。真是「山不在高,有茶则名」。1985年,评选新西湖十景,龙井名列榜首,并以「问茶」题名,曰:「龙井问茶」,使景点名实相副,特色显然。 龙井泉和旧日龙井寺,在杭州西湖西面山峦起伏、林木篁竹交翠的风篁岭上,幽居于群山之中:东有烟霞岭,北为棋盘山,西邻狮子峰,南是理安诸山。四周多溪涧,常年湍湍不绝。依山沿坡,则是片片茶园,碧绿如染,每当春茶采制时,传香十里,为湖光山色增添无限诗情画意。龙井,原名龙泓,此泉据说早在三国时代就被人发现。相传井中有龙蛰居,苏轼有诗云:「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渊」。元人成廷珪有「谁谓山无风,人传井有龙」之句。当然,这些都是古老的传说和诗人的奇想。但泉井有山石环绕,绿荫遮掩,花草缘傍,鸟韵相伴,疏涧流淙,不舍昼夜。这幽奇的环境,却似一个绝世出尘的小天地,在此间汲泉品茗,真是「龙井茶,龙井水,未品三分醉」,使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龙井寺创建于五代后汉干佑二年(949),如今已没有和尚住持,原来的殿堂改建成了茶室。茶室名曰秀萃堂。堂前门口有一副楹联:「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出自明人陈继儒的《试茶》诗。每年的清明至谷雨时节,觅三两知己来此吃茶,茶是刚炒出釜的,水自石穴灵泉新汲的,正应了「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的诗句。只见杯中汤澄碧翠,一旗一枪,交错辉映,轻轻漂动,缓缓沉浮,徐啜一口,香馥若兰,味爽鲜醇,齿舌留芳,确是叫人「三咽不忍嗽」。无怪有诗人唱出了「如此湖山归得去,诗人不做做茶农」的赞叹。 杭州西湖产茶历史悠久。陆羽《茶经•八之出》在记述茶叶产区时,就说到:「钱塘(今杭州)生天竺、灵隐二寺。」不过当时龙井茶还无名气。至北宋时,杭州上天竺香林洞所产的香林茶、宝云洞所产的宝云茶和下天竺白云峰所产的白云茶已被列为贡品。林和靖有诗赞曰:「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龙井产茶」这个称法,是到了元代才有。应该感谢「元四大家」之一的虞集。这位四川籍的文学家曾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晚年寓居杭州吴山脚下,是他首先把龙井和茶联在了一起。虞集游龙井时,品尝到了用龙井水烹煎的雨前新茶,赞不绝口,吟有《次邓文原游龙井》:「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昼。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嗽。」虞诗不但记述了龙井产茶,而且把龙井茶的采摘时间、质量特点,以及品饮时的情状,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虞诗之后,记述和吟唱龙井茶的诗文渐多,如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田艺蘅的《煮泉小品》、屠隆的《茶说》、许次纾的《茶疏》、罗廪的《茶解》以及《西湖纪实》、《龙井见闻录》等,都有龙井茶的记述。吟诗赞赏龙井茶的更不乏其人。明人孙一元《饮龙井》云:「眼底闲云乱不开,偶随麋鹿入云来;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还有于若瀛的《龙井茶》、童汉臣的《龙井试茶》,等等。 到了清代,龙井茶声名远播。康熙皇帝在杭州设「行宫」,龙井茶列为贡品。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杭州龙井新茶,初以采自谷雨前者为贵,后则于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瀹之,微有香,而未能辨其味也。」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过龙井茶区。传说他骑马到狮子峰胡公庙前的石桥边,勒缰下马,在溪边的一块茶地上采撷茶叶。后人就把乾隆采过的茶地圈为「御茶」,共有18棵,当地称「十八蓬御茶」,遗址今犹存。乾隆这次临幸龙井,作有《初游龙井志怀三十韵》和《坐龙井上烹茶偶成》诗两首。 另有传说,乾隆采撷数片茶叶,夹入书中,次日晨起,茶叶已压成扁平,外形很美,以后炒茶就依此为标准。 龙井茶的品质特点为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有「四绝」之誉。龙井干茶的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莲心、雀舌,色泽浅绿油润似糙米色;汤色碧绿明亮,香气馨远,蕴豆花香;滋味甘美怡爽;叶底嫩匀成朵,亭亭玉立,又似一旗一枪,交错相映,轻轻漂动,缓缓沉浮,煞是赏心悦目。据现代科学分析,龙井茶所含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等,都比其他茶叶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17种茶叶后证实,饮茶可防癌,其中绿茶、乌龙茶优于紧压茶、红茶和花茶,绿茶中又以西湖龙井茶为最佳。 西湖龙井茶产区以狮子峰为中心,方圆3千米左右,此处海拔约200~300米。西湖诸峰山高林密,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茶吐芽期间,通常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气候环境。愈接近狮子峰的茶叶,质量也愈好。 旧时,西湖龙井茶按产地分为四个品类:第一类称真正龙井茶,产于狮子峰、龙井寺一带;第二类称正路龙井茶,产于云栖、虎跑、梅家坞一带;第三类称本山龙井茶,产于翁家山、杨梅岭、四眼井、九溪等地;第四类称四路龙井茶,产于留下、上泗等地。后又分为狮(狮峰)、龙(龙井)、云(五云山)、虎(虎跑)、梅(梅家坞)五个品类。1953年,浙江省茶叶公司为简化品级,又调整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和西湖龙井三个品类。这三个品类的龙井茶各具风格:狮峰龙井以香气清高持久而著称;梅坞龙井以色泽翠绿、外形格外扁平光滑而名显;西湖龙井则以叶质肥嫩、芽锋显露为特色。1965年起,以上三个品类经过拼配后归并为「西湖龙井」。 以往,也有按采摘的鲜叶嫩度和采摘时间来划分龙井茶质量的。例如,全部采茶树嫩芽炒制而成的龙井茶,称为「莲心」;采一芽一叶炒制的称为「旗枪」,喻其叶为旗、芽为枪;采一芽二叶初展的,形如雀舌,故称为「雀舌」。龙井茶以清明前数日采摘炒制的为最佳,称为「明前」;从清明日到谷雨前所采制的叫「雨前」;谷雨日到谷雨后5日采制的为「头春茶」;谷雨后6日到10日所采制的为「二春茶」;谷雨后第11日到立夏日采制的叫「三春茶」或「三尖」;从立夏后再采摘炒制的称「四春」、「烂青」、「长大」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