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朱启钤——第一个改造北京城的人
本帖最后由 大二 于 2013-6-5 17:15 编辑作者:杨澄
原先的北京,不是今天的样子,南来北去都得绕着皇城走,是谁把它变成了现在的格局呢?我们不能不说说这个不寻常的人物——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号蠖公,贵州开阳人。他出身边远寒微,生逢新旧更迭的乱世。
光绪三十二年(1906),朱启钤曾先后担任京师内、外城巡警厅厅丞。那时,一般贫贱或无身份的汉民是住不进内城的,朱启钤很清楚,当时清廷已危如累卵,他无意捕人帮凶,只是终日奔走内外城的大街小巷,揣摩五朝帝都市政布局的得失,谋划公安消防的设立。他首创了北京警察的市政基础建设。
朱启钤改造京城是以正阳门为重点,清除天安门广场的千步廊,打开皇城对北京南北交通的禁锢。
正阳门位于北京内城九门南垣的正当中,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的意思,是“国门”,也称“前门”。前门是一组结构严谨、气势恢弘的城池建筑。它包括正阳门、箭楼、瓮城、正阳关帝庙、正阳观音庙、正阳桥和五牌楼。在内城九门中,正阳门规模宏大,至高无上,门禁严格。正门终年不开,只供皇帝出巡,或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才开启。平时车马行人只能从瓮城两侧的“闸门”进出,而闸门是”向夕即闭”。有多重要的事也要等明天开城才能进去。 明代中叶以后,前门外商业发达。御道两侧迅速出现了鲜鱼口、肉市、粮食店、煤市街、珠宝市、布巷子、猪(珠)市口等街道。为进京应试举子修建的会馆在前门外就有一百余家。清初朝廷下令,茶园、戏楼、妓院只准在外城开设,就连热闹的灯市也从东城搬到了前门外。很显然,内城的固守与外城的繁荣形成极大的反差,进出交流的需要日趋急迫,高大坚固的正阳门成了北京城南北交通、内外交流的卡脖子瓶口。
比这更紧急的是,光绪二十七年和光绪三十二年京汉和京奉两条铁路的车站就建在正阳门瓮城东西月墙的跟前。京城人进出困难,四面八方来京的旅客,一下火车就堵在前门楼子跟前,交通“愈形逼窄”。昔日威武庄严的正阳门一时成了“拦路虎”、“绊脚石”,正阳门非得改改“模样”不可。是拆,是改,怎么改,改成什么样,都是大问题。更何况受优渥待遇的溥仪“小朝廷”一干人等,还在紫禁城后宫里住着,人们的辫子没了,脑袋里还残留着一大堆“王道乐土”,天
朝威仪,堂堂“国门”,土木之工岂可擅动!动正阳门,难!
朱启钤深知其难。改造正阳门不仅缺资金、少劳力,工程庞杂,而且有人会散布这是伤害“龙脉”、拆“祖宗基业”、“大逆不道”的舆论!工程一朝失误就会惹来塌天大祸,为后续的改造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
身居官场,朱启钤深谙内里的利害矛盾。但若调度有方,协同去异,脚踏实地地去做,也可以因势利导,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他有这方面的经验。
民国成立,大总统府设在中南海。原来的“三海”与紫禁城浑然一体,总不能总统府的大门还进午门,在紫禁城里打圈子吧!朱启钤把中南海南侧的宝月楼下层改建为“新华门”,拆除楼南侧的皇城墙,门直通西长安街,门内建大影壁遮挡内部景象,门外路南修起了一长溜儿西式花墙,以示整齐严肃,同时也遮挡了当时设在路南的外国兵营。这一改,上下都赞成。
过去,紫禁城外还有个皇城,圈子很大,人们要从鼓楼去前门,只能绕开皇城,从西四、西单、西长安街、棋盘街到前门,要不就要出宣武门,顺护城河往东到前门,要走小一天的路。朱启钤考虑到“皇城宅中,宫墙障塞”只有“禁御既除,熙攘弥便”。他顶着种种诽谤和重重阻力,打通修建了府右街,南、北长街,南、北池子等南北干道。南街口,他设计的拱形街坊门,既与皇城红墙色形一致,又美化新街一览平直。这一改造,大大便捷了京城南北的往来。
本来,他还想打通朝阳门的南、北小街。因为当地官宦缙绅的百般阻挠,终未成功。后来,日寇占领北京,用强力才打通了这条窄窄的小街。朱启钤对修改正阳门十分慎重,他深知操做起来必须悉心规划,不能有大的闪失过错。
1915年6月16日,朱启钤冒雨主持了改建正阳门城垣的开工典礼。他手持大总统颁发的特制银镐,率先刨下了第一块城砖,由于他谋划得当,筹资有方,用人得力和赢得各界的广泛支持,工程进展迅速,当年年底全部完工,一次验收合格。
正阳门是怎么修改的呢?首先是拆除了环联正阳门与箭楼瓮城的东西月墙;搬迁了月墙外的东西荷包巷两个占路小市场;在正阳门两侧打开两个大门洞,东进西出;修筑了两条宽20米的马路,路边开辟人行道,还修了排水暗沟,导入护城河,防止雨季积水。时人高兴,写诗称赞:“人马纷纷不可论,插车每易见前门。而今出入东西制,鱼贯行来妙莫言。”
其次是保存并修饰了“工筑崇巍”的箭楼。朱启钤珍爱我国古建筑,他自费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第一个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和保护古建筑遗产的学术团体。他考虑到瓮城拆除后的箭楼不仅要完整保存,还需加以修改装饰和美化,才能独立成章,并与前后建筑呼应。
他思想开放,请京汉铁路的法国工程师罗克格设计,在箭楼东西两侧增筑弧状月台,并在外墙饰以三重垂幔式水泥浮雕。在箭楼94孔箭窗上楣均添加了白色半弧形遮阳华盖,每扇窗户都装上了明亮的玻璃。登楼的阶梯曲折别致,东西各82级,全用磨光的大条石砌成。护楼与护梯的汉白玉石栏杆,采用传统造型,玲珑剔透,不失皇城风韵。他还购置了3对大石狮,摆放在箭楼东西楼梯口和正阳门前。1949年2月3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刘亚楼等将军和北京市委书记刘仁等领导就是在箭楼的月台上检阅了人民解放军的入城式。前门大街两侧挤满了欢乐的北京市民。
朱启钤很重视修改正阳门工程的环境治理。拆除瓮城和其它障碍物,共清渣土8.8万立方米,在当时运走这样大的土方量是个难题。他充分利用大总统特令和曾任交通总长和内务总长的有利条件,要求京汉、京奉两铁路,将道轨铺设到东西瓮城跟前,将渣土及时装车,小火车头沿东西两线分别外运到西便门和东便门外的蟠桃宫,垫平铁路两侧的洼地,展宽民用土地的面积,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也缩短了工期。
修改正阳门工程,不光疏理了交通拥堵,更为北京从清朝帝京转变为民国首都塑造了鲜明亮丽的新形象。千万中外旅客走出火车站立刻会被高大的前门楼子、宽敞的绿地和婆娑的绿树所吸引,留下深深的印象。
在此期间,朱启钤还组织施工拆除了天安门广场内早已废弃多年的千步廊,把拆下的砖瓦木料运到社稷坛,为北京民众兴建了第一座公园——中央(中山)公园。他还想修竣正阳桥下的护城河,筑坡植树,恢复京城水系。只是时机不予,他也无能为力了。
1916年,朱启钤退出政界后,专心兴办实业和文化活动。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枣庄中兴煤矿与开滦、抚顺并称为我国三大煤矿。不同的是,只有中兴一家是民族资本企业。他在上海创建的中兴轮船公司是我国首家以民族资本兴办的远洋轮船公司。解放后,在他的号召下,滞留在香港的9条轮船毅然起义,回归北上,成为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基础力量。
1916年,他因铁路公务来到北戴河,为了抵制洋人利用宗教企图霸占海滨的野心,他率先发起组织地方自治的公益会,明确权益、集资筹款,制定开发计划和管理措施,在他多年的辛苦经营下,北戴河成为我国北方的旅游胜地。
他酷爱民族文化,不吝家财抢救收藏文物,旨在保存、研究和交流,并有多部著作问世。他急公好义,热心公益事业。1921年他赴法公干时,曾向困境中的我国留法勤工俭学人员捐助5万元。解放后,经手此事的徐特立老人曾托章士钊老人转致谢意。毛主席详细地问过他的生活起居。
解放后,朱启钤任中央文史馆馆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周总理多次到东四八条寓所看望朱启钤,征询天安门广场建筑配置的意见。朱老深有感触,他对家人说:“总理是我在国内外所遇到的少见的杰出政治家,也是治理我们国家的好领导。可惜我生不逢时,早生了30年,如果那时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从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定能办到。”
周恩来总理到东四八条寓所看望朱启钤老人
1964年2月26日朱启钤病逝,周总理出国,委托统战部送了鲜茉莉花圈。他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百年甫过,人们不该忘记居高官做平民、办了一辈子实事的朱启钤。
朱启钤在京故居:
①赵堂子胡同3号,旧时的门牌是赵堂子胡同甲2号,坐北朝南,是一座占地近3000多平方米的四进四合院。这座宅院是朱启钤在20世纪30年代购置的一所未完成的建筑,由他自己重新设计并督造。据朱启钤之子朱海北回忆,院内的彩画及建筑上的做法,完全按《营造法式》进行,所用木工、彩画工都是为故宫施工的老工匠。可以说这座宅院的建设倾注了朱启钤大量心血。
②东四八条111号,旧时的门牌是54号,在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街门为穿墙大门,开在东四八条109号和113号两院形成的夹道内,后墙砌在东四九条南侧。大门内建有“一字影壁”一座,院内现有房屋、游廊等建筑115间,建筑面积670余平方米。此宅是朱启钤之女朱湄筠的房产。朱启钤从1953年搬入,直至1964年辞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