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老照片049——大清门(一)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3-28 05:40 编辑北京皇城修筑于明朝永乐年间,在元大都皇城的基址上向东、北、南三面扩建而成的,是北京宫殿城池建设的配套工程。
皇城平面呈长方形,西南角因避让庆寿寺而缺一角。
皇城墙高约7至8米,厚约3米,通体红色,上覆黄瓦。
皇城周长18里,有六门:
大明门——皇城正门。
1644年清顺治元年改名为大清门。
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中华门。
1959年拆除。
长安左门。位于天安门左前方。
1952年拆除。
长安右门。位于天安门右前方。
1952年拆除。
东安门。
1912年被焚毁。
西安门。
1950年被焚毁。
厚载门(地安门)。
1954~1956年间拆毁。
......(略)。
附录: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时,它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
明天顺元年(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
明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仅逗留40日便被迫撤出,撤退前草草登极,当晚“焚毁宫殿及九门城楼”,承天门再次被毁。
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
图501.是1860年拍摄的大清门和棋盘街广场(接片)。
附图01.是明皇城 6 座门的分布图。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3-28 05:33 编辑
图502.~图505.是庚子之变前的大清门。
图506.~图508.是庚子之变时期的大清门。
感谢zhaohq先生,辛苦了!又看到最新的老照片系列了,继续期待中! {:soso_e179:} 观察发帖时间,先生总是在凌晨工作,发图,先生辛苦,一定注意身体 珍贵史料。 收藏。 谢谢! 本帖最后由 60后的我 于 2014-4-30 17:28 编辑
我幻想过:现在的,何时魂归故里?从前的,何时重回故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