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的北京
——30年! ——时光流逝、感慨万千!
——西长安街。 ——这么清静!几乎看不到汽车!
——西长安街。
——这是什么品牌的汽车?车牌号:31-31116
——月坛体育场。
——少先队员大队会。他们现在应该40多岁、快50了。
——西单十字路口。
——令人怀念的交通岗楼
——六部口十字路口。
——交警们都骑着三轮摩托。
——西直门立交桥。
——正式开通的那天,好像是1981年。看不见楼房,只有大片的平房。
——桥上只有那么几辆车(像是103路电车)。
——西直门立交桥。
——那时候,部队的官兵经常帮助地方建设,军民关系似鱼水之情。
——月坛体育场。
——全国首届“自行车竞赛运动”。运动员都是单位的职工,参赛车辆是自己上下班的自行车。
——月坛体育场。
——都是28自行车,为了减轻重量,拆掉了后架、挡泥板、链条护板。
——月坛体育场。
——专业足球赛。
——动物园门口。
——卖唱的盲人。
——北海公园。
——业余摄影爱好者。都是些老相机
——西单十字路口。
——小学生们经常会在周日进行义务交通宣传。瞧那喇叭——自制的。
——北京展览馆门口。
——那时候汽车少,很流行“人力三轮平板车运输”。
——商业区。
——这警察的形象惨了点儿。像黑社会。
——马路上。
——残疾人专用车上的母子情。
——末代“皇弟”溥杰的背影
——官园。
——那时候的人们都喜欢带帽子。
——北京郊区。
——卖鞭炮的场景。冬天都是这种装束——那时候冬天很冷。
——白塔寺。
——见不到几栋楼房。
(图片来自网络)
西直门桥啊,多美好的地方! 西直门桥上走的无轨电车是105,107,111 ,103走甘家口那边 西直门立交桥?我84年结婚去北京玩,我们俩不知道怎么走到立交桥去了,在下面转了好一会呢,应该是这吧?附近是不是有去八达岭的火车站呢?当时也是少见的一景啊! 一顺一戗 发表于 2012-11-30 0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直门立交桥?我84年结婚去北京玩,我们俩不知道怎么走到立交桥去了,在下面转了好一会呢,应该是这吧?附 ...
是。那会儿北京人到桥上都犯晕。火车站是北京北站。到八达岭。 安德路 发表于 2012-11-30 09: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那会儿北京人到桥上都犯晕。火车站是北京北站。到八达岭。
这就对了,是从八达岭回来。这个立交桥还有吗? 一顺一戗 发表于 2012-11-30 1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就对了,是从八达岭回来。这个立交桥还有吗?
当然在,后来又修的西北段,这座桥或许是中国最复杂的立交桥了,如同迷宫 被称为世界第九奇迹。:lolhttp://e.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95432164c65c1038207ec9c08211931c/cf1b9d16fdfaaf518fcda0c18c5494eef01f7aa5.jpg
安德路 发表于 2012-11-30 1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在,后来又修的西北段,这座桥或许是中国最复杂的立交桥了,如同迷宫 被称为世界第九奇迹。
笑死。
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当时是转向了。;P 照的真好!真实的记录!
当时污染还是少,白塔寺这张能清晰的看到西山。 西单西北角有一座交通警岗亭,后面是禾香食品店。大家知道那里还有正在使用的岗亭? 见不到几栋高楼! 短短三十年,变化太大! 开眼啦!~ 太棒了,看到当时的西单附近的小学集合的招牌,现在小学有的都没了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2-12-3 13:12 编辑
发错地了.嘿嘿!
有没水印的原图么{:soso_e142:} 北晨网道主 发表于 2012-12-3 13: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没水印的原图么
抱歉,木有。:handshake zhaohq 发表于 2012-12-3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发错地了.嘿嘿!
应该发哪儿?请指教。 安德路 发表于 2012-12-3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发哪儿?请指教。
我的15楼回帖(试验帖子)错发到您的贵帖里了. ——西长安街。
——这是什么品牌的汽车?车牌号:31-31116
小汽车像是“拉达” 小时候的北京真的是好干净的 华文正 发表于 2012-11-30 18: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单西北角有一座交通警岗亭,后面是禾香食品店。大家知道那里还有正在使用的岗亭?
好像文津街,也就是国家图书馆分馆旁,正对中南海大门处还有一个 zzx 发表于 2012-12-4 2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像文津街,也就是国家图书馆分馆旁,正对中南海大门处还有一个
完全正确。
回复:“ 那时候,部队的官兵经常帮助地方建设,军民关系似鱼水之情。”
本帖最后由 副食本 于 2012-12-5 21:51 编辑那不是什么军民鱼水情,那是施工单位“基建工程兵”在做工程的最后扫尾工作。我有个同事,一次我们一起路过西直门立交桥,他指着这个螺旋楼梯的基墩说:“这就是当年我和战友一起打的,挥汗如雨...水泥标号特高......”。说到动情处,见他热泪盈眶。呵呵。前些年这座桥改造,这个螺旋楼梯好像拆了。
安德路 发表于 2012-12-3 17: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抱歉,木有。
已转发,谢谢分享。:lolhttp://www.morningpost.com.cn/oldbj/pic/2012-12-03/393240.shtml 好图,德外的朋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