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东交民巷堂
东交民巷堂东交民巷天主堂始建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座落在东城区东交民巷甲13号,占地面积2656.4平方米。教堂为哥特式建筑,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五六十年代该教学曾兼做东交民巷小学的礼堂,最有特色的是教学内的彩色玻璃,可惜绝大部分已被损坏。
东交民巷天主堂和北京其它四大教堂相比,它的规模虽然小,但是它综合了其它四座教堂的优点,在造型上别具特色,小巧玲珑,建筑风格却非常讲究。 东交民巷堂入口部分
东交民巷教堂是传教士在中国修建的最后一座教堂,又名圣弥厄尔教堂、法国教堂。圣弥厄尔,意谓:“谁如天主”。在圣经中,他是保护以色列子民的总领天使,他曾战胜代表魔鬼的大龙,即远古的蛇和他的使者,教会尊他为新约子民的护守天使。
1949年后,北京教区接管了东交民巷天主堂的建筑和地产,划归北堂管理,1958年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天主教会的活动受到限制,东交民巷天主堂被关闭,建筑与地产被政府没收,划归台基场小学,教堂成为小学的礼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损害。
1986年台基厂小学从东交民巷天主堂完全迁出,教堂被发还北京教会,1989年12月23日教堂重新开堂。
1995年10月20日东交民巷天主堂列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东交民巷天主堂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与台基厂大街的交接地,其门前道路两侧植有树木,车辆、行人均较少。教堂使用灰砖垒砌的围墙围合,设有一处入口,标识有'东交民巷天主堂'和'圣弥厄尔天主堂'。
东交民巷堂入口部分 东交民巷堂庭院景观
北京东交民巷天主堂,设有外广场、内庭院;外广场主要作为教堂信众较多时由入口至教堂的缓冲区域,面积较小,设有一尊圣像。内庭院面积较大,植有各种树木,同样置一尊圣像,庭院内另有一木制亭子,内设有桌凳,许是因其材料表面寒冷而鲜有使用
东交民巷堂庭院景观 东交民巷堂周边环境
北京东交民巷天主堂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与台基厂大街的交接地,乘地铁二号线至王府井站后步行即可到达。周围无其它标志性建筑物、明确的指示性标识,然由于其主体建筑较高仍易识别。
北京东交民巷天主堂位近邻东交民巷小学,教堂庭院内可闻小学内学生的体育活动,台基厂大街存有意大利使馆旧址。
东交民巷堂周边环境
东交民巷堂周边环境
东交民巷堂周边建筑
北京东交民巷天主堂,主体建筑教堂周边设有一层房屋建筑群,使用与主体建筑相同的灰砖建造,其上标识有'大会客厅'、'餐厅'、'圣物组'等文字,可知该建筑群主要为教堂内工作人员的生活、办公用房。
据工作人员介绍东交民巷天主堂未设有慕道班。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北京东交民巷天主堂,教堂现存建筑占地面积2656.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风格,高二层,坐北朝南,东西面阔三开间,南北进深十四开间。外墙使用灰砖,正立面可见尖顶钟楼,有繁复的装饰线角,圣堂正门上方为教堂主保圣弥厄尔的雕像,他是圣经中保护以色列子民的总领天使,被教会视为新约子民的护守天使,这尊天使像雕刻精美,细节鲜明。
教堂使用尖券承受屋面荷载,由三十根圆柱将荷载传递至建筑基础。地板铺有花砖甬道,教堂东西两侧使用玻璃花窗采光,近地面端,侧窗可开启,以利室内通风。东西两侧使用玻璃花窗采光,自然光线不足以满足宗教活动要求时将开启室内照明灯具。堂内另设有讲台,风琴、扩音器用以满足日常宗教活动的需要。圣水盆,告解亭等物拾置于教堂入口处。
北京东交民巷天主堂,教堂南立面设有教堂主要出入口,然未有宗教活动时只开启教堂东侧的次要出入口,主入口与临街大门之间设有一小型广场,用于人群密集时的疏散场所。建筑西墙与其相邻建筑间距约50cm,仅可一人单向穿过。
教堂以灰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正立面有两座钟塔,由于建筑体较高,壁柱在外侧近地面端的截面面积略有放大。
主堂使用侧推力较小的尖券来实现对大跨度空间的覆盖,尖券相交处的装饰物受到重力作用,使得各尖券之间相互挤压保持平衡,中厅较侧廊略宽,在中厅与侧廊交界处设有人工照明用灯具,用以补充侧窗引入室内自然光的衰减。圣坛处券顶漆以蓝色,近圣坛处墙壁上置有四尊小型雕塑。
北京东交民巷天主堂内席座与跪凳均为木制并有软质座垫,偶有教众使用的圣经尚留于席座处。
侧窗使用彩色玻璃并拼接为秩序的纹饰,进入室内光线亮度略有减弱,窗间壁柱上悬挂有宗教相关画作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东交民巷堂主体建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