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北京城市规划
建国初期北京城市规划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北平——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在解放战争中,于1949年春,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北平的和平解放是震动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它胜利结束了平津战役,解放了华北地区。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于战火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的定都奠定了基础。
1949年5月即成立了都市计划委员会,先后由叶剑英、聂荣臻任市长兼主任。当时,市政府一方面邀集分别在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留学的专家梁思成、陈占祥、华南圭、朱兆雪、赵冬日等研究规划方案;另一方面还邀请了以莫斯科市苏维埃副主席阿布拉莫夫为首的苏联专家组协助研究北京的城市规划。
从开始研究总体规划时,对历史城市保护更新问题就成为确定总体规划方向的首要问题被提出,并引起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如何看待与利用旧城的价值,行政中心应当放在旧城还是在西郊另立中心。此外,在如何对待古建筑的存废、未来建筑形式等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意见。这些争论大体持续了三年左右,才陆续由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做出结论。但是,官方的结论不能代替学术界的争论,这些争论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至今尚不能说都有定论。
梁陈方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北京城的城墙、城楼、牌楼都完整存在的时候,建筑学家梁思成竭力主张:要完整保留北京古城。他遇到知音——曾留学英国的著名建筑家陈占祥。1950年,梁思成、陈占祥二人联手提出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将自己的观点变成了具体的规划,也就是后来北京规划史上著名的“梁陈方案”。
此方案的核心是:由于旧城布局系统完整,难以插入庞大的工作中心区。因此为疏散旧城压力,行政中心西移,在西面建立新城。具体建议是:展拓城外西面郊区公主坟以东、月坛以西的适中地点,有计划地为政府行政工作开辟行政机关所必需足用的地址,定为首都的行政中心区域。后来,陈占祥在专著中对方案进行了解释,新市区主要在复兴门外,长安街西端延伸到公主坟,以西郊三里河作为新的行政中心,把钓鱼台、八一湖等组织成新的绿地和公园,同时把南面的莲花池组织到新行政中心的规划中来。方案明确提出要疏散旧城区的人口。《方案》的规划草图中,行政中心区以南还规划了一个商务区,大致位于今天的北京西站及周边地区。这样一来,北京将拥有三个相互联系又功能区分的中心区域,行政、商务、文化功能区分离,各自组团式发展。
苏联方案
1949年,在聂荣臻主持的城市规划会议上,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提出一份《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是以天安门广场为行政中心。苏联专家们还作了一份详细报告,对巴兰尼克夫的计划进行了论证,强调行政中心区放在旧城内的经济性问题,“在旧城内已有文化和生活必需的建设和技术的设备”,“但在‘新市区’是要新建这些设备的”。苏联专家支持行政中心设在旧城的另一个理由是借鉴莫斯科的经验,“当讨论改建莫斯科问题时,也曾有人建议不改建而在旁边建筑新首都,苏共中央全体大会拒绝了这个建议,我们有成效的实行了改建莫斯科。”报告还对梁思成主张的建设西郊新市区的设想予以反驳,指出这是“放弃新建和整顿原有的城市”。巴兰尼可夫认为:“北京是足够美丽的城市,有很美丽的故宫、大学、博物馆、公园、河海、直的大街和若干其他贵重的建设,已是建立了装饰了几百年的首都。建筑良好的行政房屋来装饰北京的广场和街道,可增加新中国首都的重要性。”阿布拉莫夫认为:“北京是好城,没有弃掉的必要,而且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将新市区建设得如同北京市内现有的故宫、公园、河海等的建设规模。”
朱赵方案
使“梁陈方案”完全陷入了孤立境地的,是1950年北京市建设局工程师朱兆雪、赵冬日提出的《对首都建设计划的意见》。他们明确赞成“苏联方案”,大力肯定了行政中心区域设在旧城的计划。该方案中说:“北京旧城是我国千年保存下来的财富与艺术的宝藏,它具有无比雄壮美丽的规模与近代文明设施,具备了适合人民民主共和国首都条件的基础,自应用以建设首都的中心,这是合理而又经济的打算。”建立新城和保护旧城的成本都太高,朱赵与苏联专家一样,同样认为经济原因是“梁陈方案”不可行的重要理由。朱兆雪、赵冬日认为:“北京旧城是我国千年保存下来的财富与艺术宝藏,它具有近代文明设施与无比雄壮美丽的规模,具备了适合人民民主共和国首都条件的基础,这是合理而又经济的打算,是保存并发挥中华民族特有文物价值,顺应自然发展的趋势。虽然旧城内现有人口过密,但会因经济之发展,无业与专业人口之迁出就业而自然解决;同时因人口之减少,拆掉已失健康年龄与无保留价值的房屋改建行政房屋自无问题,并且有足够的面积。同时更可使旧城免于衰落而趋向繁荣。至于其他各区则环设在旧城四周,以与市中心取得紧密联系,并避免了不必要的交通通过城区危害文物古都的安静。”
华南圭方案
在关于完整保留北京的问题上,“梁陈方案”同样遭到反对。很多人认为北京旧城不必全保,完整保留北京太过保守,该保留的保留,不该保留的就应摒弃。留法回国、我国工程学先驱的华南圭是反对者之一,他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对待遗产应区别精华与糟粕,如(故宫)三大殿和颐和园等是精华应该保存,而砖土堆成的城墙则不能与颐和园同日而语。”1949年,华南圭提出了《北京新都市计划第一期计划大纲》,在示意图中可见北京城是个密集的网状结构:原有的建筑与格局被改变,城墙被拆除修筑环路,市区内除故宫、天坛、地坛、天安门广场等少数地点外,其余均被道路横平竖直地切割成密密麻麻的小方块。梁思成将之批评为“纯交通观点”。
看到了前辈们为古城北京呕心沥血,可惜今天的北京是一锅夹生饭,城墙没了,城楼、胡同所剩无几。如果没有故宫天坛这样的古迹存在,北京就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县城。 谢谢掌柜提供好文!现在,北京快成一个大停车场了! 早期规划,保护规划,科学规划,可惜全都毁于城市现代化! 谢谢掌柜子,规划再好也会被伟人一言堂否定的,今天的北京城就是事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