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冬日里的三泰碑
本帖最后由 牛牛依然 于 2012-9-6 15:10 编辑近日决定整理些文字,遂成此文
2012年2月10日,骑车访海淀区苏家坨三泰碑,即麟图鹤算碑。杨海山先生《京郊清代墓碑》(续一)对此碑已有所介绍,个人谨欲以此拙文补遗而已。
窃以为凡欲看此类田野文物,冬日当为最佳时节,植物多已干枯,动物早已隐匿,而碑清晰可见,且不误农事,可谓一举多得。访三泰碑,正值深冬,故效果尚佳。
一、三泰之生平三泰,碑文刻官职为“经筵讲官太子太保议政大臣协办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管太常寺鸿胪寺事世管佐领加二级谥文恭三泰”。个人查其生平,所知之者甚少,不成体系,仅誊录于此。1、《京郊清代墓碑》上记:三泰,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二十四年卒,谥文恭。 个人稍加注释,探究其出处: A“三泰,瓜尔佳氏”据《皇朝通志》卷二可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三,亦可证实。 B“雍正二十四年卒”当为笔误或误印,实乾隆二十四年卒。由碑文可知。同时可见于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218页。《清代职官年表》附录人名录中,记为乾隆十四年,应亦为误。 C“谥文恭”:见于碑文,同时亦见于《皇朝通志》卷五十一。
2、《清史稿》世宗本纪:(雍正九年)三月乙酉,以三泰为礼部尚书, (雍正十二年)冬十月戊午,以三泰、徐本俱协办内阁事。高宗本纪:(乾隆五年八月)辛巳,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乞休,慰留之。 (乾隆十年三月)己丑,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乞休,允之。
3、三泰曾主持《大清律例》的修订,《大清律例汇辑便览》有“特命臣三泰为总裁”以及总裁三泰的奏疏。
4、三泰为官,书画纵横论坛上,网友xishanren0729列有一表,甚详且出处明确。杨海山先生注释:三泰生平见《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三第77页,《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二三七,《清代职官年表》。一三偏重于氏族,官职。而高宗实录未及查阅。概括而言,三泰的资料中记事者似尚未见,实为一大遗憾。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清史稿》三泰有传,但彼三泰非此三泰,彼三泰为吏部侍郎,而墓碑主人三泰为礼部尚书,彼三泰系武将,此三泰乃是文官。但颇有意思的是,吏部三泰和礼部三泰同为瓜尔佳氏,故此二人极容易混淆,使人难辨。维基百科“紫光阁功臣像”此条便将其中三泰名字连接至礼部三泰下,事实上紫光阁功臣是吏部三泰。而关于吏部三泰的氏族,其中也有曲折,或曰瓜尔佳氏,或曰石氏,相对复杂。
二、关于三泰碑 三泰墓仅存三泰碑,而碑存赑屃,碑身,碑额,水盘不见。
碑具体描述,多借鉴杨先生文章,具体数据,完全录入:赑屃高近1米,长2.65米,宽1.07米。碑通高3.6米,宽1.015米(此数据过于精准,数位恐有误),厚0.38米。
此碑总体形状并无特殊之处,碑阳额篆“敕建“,阴额确已不能识别。碑阳面四周雕龙,上下边为二龙戏珠,左右边则雕游龙四条。碑文左边为满文,右面为汉文,满文9列,汉文7列。而碑阴面为此碑最大特点,上书四个大字“麟图鹤算”。然而杨先生文中所提首尾之小字(碑首:大清乾隆四年初十日;尾:钦此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管太常寺鸿胪寺事世管佐领加二级三泰),我当时并未留意,对比照片,也未能看到。四个大字据测最宽处0.44米,最高处0.52米。有传言说此四字乃是乾隆御笔,窃以为不可信,《光绪顺天府志》金石中未见录入,且风格同乾隆不同。杨先生推测为三泰墨宝,似有可能。
三、“麟图鹤算” 麟图鹤算,鹤算,有长寿之意,龟龄鹤算,便是成语,杨先生以为麟图乃是麒麟阁功臣图,意三泰为国家功臣,寿比南山。对于这一观点,本人不能苟同。在“麒麟阁功臣像”后,文中有“清代袭之,改为紫光阁”,我颇疑此处“麟图”乃是由紫光阁功臣图推演而来,而前文已提,紫光阁功臣乃是吏部三泰,非此三泰,紫光阁功臣均为武将,而礼部三泰,乃为文臣,他似乎不会用此语。 麟图鹤算,我个人有种猜测,鹤算在此本非一词,实为两字,其构词法类似于“房谋杜断”,“麟”“鹤”分别用以修饰“图”“算”,而“图”“算”均取类似谋划之意,“麟”“鹤”则表示稀有且过人,实际上是在赞美三泰的建议水平很高。再有推测,“麟”“鹤”表吉祥,,长寿,宽仁之意,与其修订法律似有关系。但这也只是一般猜测。
四、 杨海山文后录有三泰碑全文。
国家图书馆碑帖菁华中有三泰之父桑武诰封碑的拓片,登记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區青龍橋後營村,年代为清雍正13年(1735)9月3日。此碑与三泰碑和《清朝通志》均能对应。
另有三泰叔滿都里及妻咿喇里氏(薩壁之父母)誥封碑,登记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年代,清康熙21年(1682)12月24日。
不知此两方碑下落如何。
我还是倾向于“麟图鹤算”为乾隆御笔,虽无记录,但右上角题头“大清乾隆四年十二月初十日”,左下角落款“钦赐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管太常寺鸿胪寺事世管佐领加二级臣三泰”,这是我逐字全文抄录的绝不会错,“钦赐”二字不是随便用的。“臣”字比其他字体小一号,很容易被丢掉。碑阴的碑额似乎是满文篆字,确实不好识别,如能辨识清楚,应该会对解读“麟图鹤算”有很大帮助。
老兄其他记述,我表示同意,有关麟图鹤算可以再探讨。深冬访古,光线确实好啊,冬日暖阳! 松园 发表于 2012-9-9 2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还是倾向于“麟图鹤算”为乾隆御笔,虽无记录,但右上角题头“大清乾隆四年十二月初十日”,左下角落款“ ...
密码丢失,数月未能上此网,刚刚看到您的回复,十分抱歉,十分抱歉,恳请海涵。
对于这四字的判断,我也还在思考之中,但我没有刻意寻找过资料,不知如果乾隆帝赐字,在实录中是否会有记载呢?或只说,有没有类似的记载事例呢。还有,不知北京是否还有乾隆御笔石碑未被收录于《顺天府志》呢?另,我有朋友说这个“钦赐“是针对官名的,但我似乎没见过,加之对此亦不甚了解,还不敢妄言。还有便是笔迹,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证据。我觉得这几点是个非常重要的进一步突破口。
事实上,我个人目前认同您对于这是乾隆御笔的判断,但这是乾隆赏赐的墨宝,而石刻是三泰后人私刻,官方金石志中并无记载,但对许多制度化的知识尚不足,所以这推测或许过于浅薄了。
最后,十分感谢您的指点,这对我的帮助实在非常大,非常感谢。 老兄客气,互相探讨,另此墓还残存供桌面一块。详细史料未见,这四字来由还要继续讨论下去,哈哈,乐趣在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