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胡同游,追寻老北京的脚步
<p> <br/> <br/> “登长城、看故宫、吃烤鸭、逛胡同”已成为介绍北京旅游的一句经典用语。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元、明、清三个朝代。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小巷。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北京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风俗。</p><p> 一走</p><p> 走一走京城烟袋斜街老胡同</p><p> 在北京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烟袋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p><p>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锅儿下缀着红布条儿,标志可谓生动形象到了极点。</p><p> 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p><p> 此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像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而据说,有的铺子还给慈禧通洗过水烟袋,这使得它的名字也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p><p> 二进</p><p> 进胡同百姓家,做一回北京人</p><p> “胡同游”中最吸引游客的就是参观普通百姓家。每一条胡同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户人家都有一段经历,看不完的景致,说不完的话题。要到主人家吃饭,必须提前一天通知,主人接到电话,就开始准备买菜、剁馅。到客人到来前,把凉菜做好,而热菜则是当场现炒;饺子先包完三分之二,待客人到来一起再包另外的三分之一……</p><p> 走进胡同百姓家中做客,与好客的主人一起包饺子、吃家常菜、聊天,聊一聊改革开放后寻常百姓的生活、工作,侃一侃2008年奥运时北京会是个啥样子,游完胡同,再在胡同百姓家做客,可算是做了一回北京人了。</p><p> 三思</p><p> “胡同”一词到底源自哪里</p><p> 看了北京的胡同,进了胡同的百姓家,其间蕴藏着的浓郁的平民气息,多彩的百姓风情,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p><p> 全世界所有的城市都有街、巷,称谓大体相同,某某街、某某道,而只有北京叫“胡同”。那么“胡同”缘何而来?据了解,“胡同”一词的由来至今有三种说法,都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有关。 </p><p> 第一种说法是: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大家熟知现在我国内蒙古省会名称是“呼和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建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后被京城汉人读音诈叫成了“胡同”。 </p><p> 第二种说法是:“胡同”本是蒙古语“井”的意思,其发音为“忽洞”。现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用“井”做地名的也很多,“赛因忽洞”(好井)、“哈业忽洞”(双井)。因为城镇居民生存离不开水井,所以“井”渐渐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也将此语带入中原,“忽洞”谐音变为“胡同”。 </p><p> 第三种说法是:金、元时期,中原汉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京城汉人仍私下叫他们“胡人”,“胡同”为“胡人大同”之意。</p><p> 而据北京某报刊登的新的考证文章,又有一最新说法,认为“胡同”不是蒙古语“水井”的借词,是汉语。<br/> <br/>转自 惠州新闻网<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