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 发表于 2012-2-27 12:41:00

希望向大家征集关于北京雨燕(楼燕)文化的素材(转帖)

<p><font color="#ff0000" size="4" face="Verdana"><strong>大家好,我帮忙转个帖子,拜托树人版主以及各位老师帮忙。以下内容为朱雷(红嘴蓝鹊)所写。</strong></font></p>
<p><span class="bold"></span>&nbsp;</p>
<p><span class="bold">希望向大家征集关于北京雨燕(楼燕)文化的素材</span><br/><br/>雨燕体形似家燕而稍大,两翼窄而长,飞时向后弯曲如镰刀,体羽几纯黑褐色。雨燕喜在北京城区高大的建筑(特别是古建筑)中筑巢,因此也有文献将其中文名称为“楼燕”。北京是雨燕北京亚种的模式种产地,也是该种鸟类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br/><br/>故宫、天坛、前门、颐和园、雍和宫……那些古建筑上空成群翻飞,已经繁殖了不知道多少代的雨燕,它们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在中国历史文化、老北京文化和当代文化中出现的?随着古建筑数量的减少,它们的生存状况有没有受到威胁?<br/><br/>4月中旬在德国柏林即将举办第二届雨燕保护交流会,我们在会上做的报告将包括三大部分,除了关于中国雨燕保护、科研的现状和北京观鸟会的京燕项目之外,还将展示中国/北京的雨燕文化并试图从文化层面探讨雨燕保护。<br/><br/>现面向广大朋友征集关于雨燕(也就是楼燕,<i>Apus apus</i>)文化的素材,形式不限(可以是故事/传说/文学作品/感想等等),时间不限(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均可),地点也不限(北京的,外地的均可),少则几句话,多则几段话都可以,也欢迎关于雨燕文化/保护的个人感想和建议。<br/><br/>请将邮件署名(真实姓名、网名均可)于4月5日之前尽早发送至<a href="mailto:zhulei1988@sina.com">zhulei1988@sina.com</a>,我会认真阅读并回复每一封邮件。<br/><br/>十分抱歉我们并没有涉及本项目(雨燕文化)的资金支持,所以您将不会得到稿费及类似的酬谢,但是您的名字会和您提供的素材一起在交流会上展示,如果您不希望您的名字被显示,请邮件告知。如果您对大会讨论内容和结果有兴趣,也欢迎会后来信交流。<br/><br/>感谢大家对雨燕文化和雨燕保护的关注和努力!<br/><br/>北京观鸟会 朱雷 (我的网名:红嘴蓝鹊)<br/><br/>2012年2月<br/><br/>[<i> Last edited by 红嘴蓝鹊 on 2012-2-26 at 22:14 </i>]<br/><br/></p>
<p><font face="Verdana">http://www.cbw.org.cn/forums/viewthread.php?tid=116621&amp;fpage=1</font></p>
[此贴子已经被树人treeman于2012-2-27 20:38:24编辑过]

树人treeman 发表于 2012-2-27 20:46:00

奈何好友和红嘴蓝鹊好友都是北京观鸟会很好的专家级鸟友,中国爱鸟文化源远留长,让如今的外国朋友,中国朋友都关注和爱护北京的鸟类文化,也是我们民俗的重要一环。像我们北京的沙燕风筝的原型就是北京雨燕(普通楼燕)欢迎老北京好友踊跃投稿,为老北京文化也为中国添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7 21:00:24编辑过]

蜣螂 发表于 2012-5-29 11:49:00

朝外soho边上有个燕子胡同,应该有些说道吧?别的不清楚了....

辉辉 发表于 2012-7-16 16:27:51

现在才读到有点晚了。话说建议把楼燕当成老北京网的标志性动物吧?楼燕特别喜欢在古建筑下搭窝……古建筑的消失直接导致这种雨燕生存受到威胁。息息相关的命运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希望向大家征集关于北京雨燕(楼燕)文化的素材(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