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盘子 发表于 2012-2-15 08:2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百分之十</i>在2012-2-14 10:06:00的发言:</b><br/>
<p>  经过历史长期演变、权力更替、战争、政治运动形成了人口不断的流动,所以北京早已经没有了纯粹的原住北京人。你倘若不信,请去考察一下身边的人有哪位敢说在北京住了几辈子?最长的估计也就三百来年,充其量最多也就算是个清朝的旗子旗孙。因为早在元、明、清时的统治者们用迁徙等各种手段,早就给北京这地方的人大换血了。</p>
<p>  当今,来自国内国外“五湖四海”的人们充斥在北京。看着各种肤色的人,听着南腔北调的话语,这里处处实实在在地体现着“包容”。如今的北京已经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多样化“人”的地方了。说不定在过了许多年后,这一茬北京人中的某位,也会伸着脖子在喊:我是北京人!以证明他是正牌的“北京人”。不管你是解放前来的还是开放后来的北京,只是个先来后到之分。在这儿或长居或短留,也只是个停留的时间问题。因为除去“北京猿人”以外,这里早已没有了真正的北京人。</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4 10:19:17编辑过]</font></div></div>
<p>北京人应该是个文化群落的概念。认同和尊崇北京文化的人才是北京人。并不在于他的血统和户口。</p>

屋子 发表于 2012-2-15 19:2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idushu</i>在2012-2-15 9:04:00的发言:</b><br/>
<p>老北京风味浓厚,包括不少如今尝不到的美味。</p></div>
<p>能不能具体说说,好在以后有机会参观的时候不露怯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5 19:46:06编辑过]

llmlj 发表于 2012-2-17 20:19:00

<p>十六、主麻(聚礼日)</p>
<p>今天是周五,穆斯林们的每周一次的主麻日即聚礼日。在伊斯兰国家这一天是法定假日,大家都会沐浴更衣后去清真寺一起礼拜,但我国是个非伊斯兰国家周五是工作日,可以还是有很多穆斯林前往清真寺,他们有的是退休的老人,有的是自己开买卖的,有的是也固定时间工作者,也有请假溜出来的公司员工或公职人员。大家在大殿上坐好,听着阿訇讲做伊斯兰做人与做事要敬主爱人的道理;宣礼声响起,大家不管认识与否都亲密无间的站好,牛街的千人大殿被站的满满的,有的站不下了的就在门外寒风中一排排的站好;礼拜开始了跟着阿訇的动作整齐划一,除了阿訇的念诵和心跳的声音大殿是听不见其他;下殿了大家互相道着“色兰(平安)”,带着微笑离开清真寺。多好的主麻日呀,多祥和的主麻日呀,多和谐的主麻日呀,多包容的主麻日呀。</p>

llmlj 发表于 2012-2-24 08:55:00

<p>二十、学电脑的老人</p>
<p>一位在清真寺里常礼拜年近八旬的老人给我打来电话说:“我孙子给了我一台电脑,如果你有空请来帮我瞧瞧,我想学电脑。”八十了!小学文化!学电脑!我的心为之一震。没过两天我就去了他家,一进屋就听见很大的伊斯兰知识讲座的声音,这是从老人老伴的屋中传出来的,老人的老伴已经是癌症晚期,但还是在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老人的电脑桌上有一本用复印纸钉定的小本,上面写满了老人那并不美观的大字,中间还有一些只有老人自己认识的字,老人说那是孙子教他时一点一点记下来的,老人每操作电脑遇到不会的地方就从这小本中寻找方法。计算机桌边有两捋东西,一捋是老人自己买来送给穆斯林们的书籍,一捋是老人自己设计的穆斯林知识小喇叭,这些小喇叭比书要贵多了,如果有人想要老人只比成本价,如果想要的人没什么钱老人就干脆白送。老人的学习和奉献精神叫人感动,我到老人家是去教老人电脑,但我发现其实自己才是老人的学生。</p>

二毛蛋 发表于 2012-2-22 10:46:00

寺里办事需要年轻人阿,场面越大,体力活越多。这和现在寺里以中老年人居多得情形相违背,所以,为了把节日过的精彩,年轻人要接班了!

llmlj 发表于 2012-2-20 19:41:00

<p>十九、修硬盘</p>
<p>单位的硬盘坏了,我请来穆斯林兄弟帮着修。他先是把硬盘取走并认真的询问故障现象;回到家后他把硬盘的故障原因告诉我告知我他的成本价;在确认为可以接受这个价格之后,他用了一宿的时间将硬盘数据恢复到自己的硬盘上;第二天他又将坏硬盘和有坏硬盘数据的自己的盘送到我们单位;当得知我们从网上买的新硬盘比较贵时马上叫我们从网上退了,并亲自陪我们单位的同事去电脑城买了硬盘;回来之后又看着把数据拷贝回新硬盘,认认真真的在我们单位工作了一天才离开。他真的体现出了穆斯林认真做事真诚做人的品质,他是一位入教不足4年的新穆斯林。</p>

llmlj 发表于 2012-2-20 08:41:00

<p>十七、结业式</p>
<p>南下坡清真寺是一个北京伊斯兰学习的热点寺,寺里每年都要办两期学习班,学习班分高中初三个班级,每个班级有两位阿訇教课,学习班不光不向学员们收取学费还免费向大家提供教材及光盘。上周六南下坡第十三期学习班结业了,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结业式。两点钟结业式正式开始,不到两点教室里连过道都坐满了人。所有的学员都坐在靠前的位置,学员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真是体现了穆斯林学习“从摇篮到坟墓”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结业式一开始阿訇先宣布了16位其他民族的同胞加入伊斯兰的消息,台下掌声雷动,大家也都跟随着台上那16位新穆斯林一起听着清真言与作证言,结业式一下就被推向了高潮。接下来是高级班的学员用阿语诵读“古兰的心脏”——第36章雅辛章;后面一下项目是中级班的学员背诵阿拉伯的28个字母及336个发音;接着是初级班的学员以接龙的形式背诵礼拜念词和古兰后十章,在大家的学习交流中结业式的高潮不断;最后是高级、中级、初级班学员代表的学习感言,结业式圆满结束;式后大家热烈握手互问色兰“平安”并合影留念。大家很多人都表示下次学习班还有来进修学习,还有很多人要带亲戚朋友们还南下坡学习。照这样发展下去南下坡清真寺乃至整个北京清真寺的伊斯兰学习班一定会越办越好。</p>

llmlj 发表于 2012-2-20 08:58:00

<p>十八、圣会(2)</p>
<p>2月19号东直门办圣会,我及一些青年伙伴,又来到了清真寺里帮忙。东直门的圣会规模比东四的大,餐桌从院里到屋里一共9桌,翻了三回台一共开了23桌。圣会的菜品也与东四却大相径庭,是京东八大碗——炖牛肉、炖海带、丸子、松肉、炸豆腐、炖鸡、杂碎、胡萝卜山药,当然还少不了油香和肉粥。除了面孔之外,上菜与吃饭的热闹与东四无异。餐后收拾是个大问题,不光要洗涤和整理餐具,近百把椅子和几张几十公斤的大圆桌还要搬到二楼去,但这个艰巨的任务在一大堆年轻人的手下一会就办完了,常在清真寺帮忙的乡佬(常在寺里礼拜的人)说:“这些年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真好!”清真寺就是穆斯林的家,穆斯林年轻不光是来清真干点活这么容易,他们也背负着传承伊斯兰文化的重任。圣会办了清真寺有的不光吃的,更有伊斯兰的文化和希望。</p>

llmlj 发表于 2012-2-20 08:59:00

3月3日上午马甸清真寺(马甸立交桥西北角)还办圣会

老大 发表于 2012-2-24 19:49:00

<p>看来回民不但干净,文学素养也很高。</p>
<p>四个连载,除了我那个起哄的,剩下的三个都是回民写的。</p>

孟端 发表于 2012-2-24 19:31:00

<p>早先对回民的印象就是干净。吃切糕时,大人带着孩子们上回民的铺子。铺子里的桌子板凳,都见白茬儿,没有一点脏东西。</p>
<p>有一天晚上回来,路过锦什坊街那家铺子。路边儿上,伙计们用一种竹毛的刷子和碱水在刷桌子板凳。大人说,他们见天儿这么着。(50年代的印象。)</p>

屋子 发表于 2012-2-27 22:2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lmlj</i>在2012-2-27 8:59:00的发言:</b><br/>
<p>二十一、探望病人</p>
<p>周四得知姑夫生病了,周六一早我就先给姑夫家打电话约好时间,然后带上些礼物前往,到那看见姑夫的确比较虚弱,询问了病情,说了些抚慰的话,让病人好好休息之后就离开了。这看上去是个很平常的事,但对于穆斯林来说即使不是亲戚探望病人也是必尽的义务。先知穆罕默德(求主赐安之)说:&nbsp;“穆斯林对穆斯林的义务有五件:回答色兰、看望病人、参加殡礼、答应邀请,为打喷嚏的人祝福。”<br/><br/></p></div>
<p>&nbsp;</p>
<p>您的帖子我真爱看,学习了很多知识。看到您此贴,禁不住乐了,能不能问问,你们一般是如何“为打喷嚏的人祝福”的呢,我想学学,先谢谢。因为我家婆婆是老北京人,家里摔打个杯子碗啥的,吓人一跳,老人总是说,没事儿没事儿,岁岁(碎碎)平安!我也学会了,这和您这个“为打喷嚏的人祝福”显然是一样的可爱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7 22:21:01编辑过]

aidushu 发表于 2012-2-28 17:0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屋子</i>在2012-2-27 22:20:00的发言:</b><br/>
<p>&nbsp;</p>
<p>您的帖子我真爱看,学习了很多知识。看到您此贴,禁不住乐了,能不能问问,你们一般是如何“为打喷嚏的人祝福”的呢,我想学学,先谢谢。因为我家婆婆是老北京人,家里摔打个杯子碗啥的,吓人一跳,老人总是说,没事儿没事儿,岁岁(碎碎)平安!我也学会了,这和您这个“为打喷嚏的人祝福”显然是一样的可爱呢。</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7 22:21:01编辑过]</font></div></div>
<p>hehe,我替老哥来解答一下。穆斯林打喷嚏时要说“感谢真主”,旁边的人要对他说:“求真主慈悯你”。</p>

llmlj 发表于 2012-2-29 09:48:00

<p>二十三、做笋</p>
<p>做笋不是做竹笋的简称,是做笋乃替(笋乃替是阿拉伯语圣行----圣人的行为的意思)的简称。中国人称作的做笋乃替也就是包皮环切术,做这样手术是三大一神教(即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习惯,是这三个宗教先知伊布拉欣(圣经中叫亚布拉罕)最先倡导的行为。现在医学也认识到这的确是比较卫生的习惯,而且可以防止一切疾病甚至癌变的发生。</p>
<p>昨天我带了四位年轻人去医院进行了这个小手术,起初大家还有一些恐惧(由于在医学不发达时代这样手术只是用水麻醉,而且是用刀直接拉,所以一般人都对它有畏惧心理),但一做才知道,现在医学水平发达了,先是麻醉而且是按体重计量,手术也用了电刀出血很少,缝合也用的是可吸收的手术线,基本上没有什么痛苦,做完的小伙子们都面带微笑的走出来,对大家说:“知感主,我又完成了一项圣行。”</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9 9:53:13编辑过]

二毛蛋 发表于 2012-2-29 10:05:00

恩,经堂教育还真是文化瑰宝了,应该被保护!知感主,完成圣行,开心!

llmlj 发表于 2012-2-29 09:19:00

<p>谢谢大家的支持。</p>

llmlj 发表于 2012-2-29 09:19:00

<p>二十二、老经堂</p>
<p>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的传统伊斯兰知识传承教育,起源于明万历朝前后,创始人是陕西人胡登洲,这样教育方式在中国已经5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中国穆斯林学习伊斯兰知识、培养宗教人员的主要教育方式。经堂教育的书籍中有阿拉伯文书籍也有波斯文书籍,所以培训出来的宗教人士一般都要掌握两门外语。但随着各地公办和民办的经学院的建立,这样古老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大影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可是就在昨天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在北京某清真寺里学习的哈里发(宗教学生),他从初中毕业之后就在老家和北京学习经堂教育,现在才23岁的他已经可以比较熟练的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进行宗教学习,他还继承了很多在北京已经很久没有人诵念的传统赞词。这些都使我感到惊讶和欣慰,这样老的传统教育也是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大力保留和保护。</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9 9:50:32编辑过]

二毛蛋 发表于 2012-2-27 15:50:00

学习了。回瑟兰是主命

llmlj 发表于 2012-2-27 08:59:00

<p>二十一、探望病人</p>
<p>周四得知姑夫生病了,周六一早我就先给姑夫家打电话约好时间,然后带上些礼物前往,到那看见姑夫的确比较虚弱,询问了病情,说了些抚慰的话,让病人好好休息之后就离开了。这看上去是个很平常的事,但对于穆斯林来说即使不是亲戚探望病人也是必尽的义务。先知穆罕默德(求主赐安之)说:&nbsp;“穆斯林对穆斯林的义务有五件:回答色兰、看望病人、参加殡礼、答应邀请,为打喷嚏的人祝福。”<br/><br/></p>

llmlj 发表于 2012-3-15 08:16:00

<p>本周六(3月17日)花市清真寺、本周日(3月18日)后河沿清真寺办圣会。</p>

aidushu 发表于 2012-3-15 09:1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lmlj</i>在2012-3-15 8:16:00的发言:</b><br/>
<p>本周六(3月17日)花市清真寺、本周日(3月18日)后河沿清真寺办圣会。</p></div>
<p>4月1日前门圣会</p>

二毛蛋 发表于 2012-3-15 22:10:00

貌似现在中国制造逐渐有转化为国际品牌的趋势~

llmlj 发表于 2012-3-15 16:10:00

&nbsp;
<p>二十七、买洗衣机</p>
<p>今天下午我在某购物网订购的洗衣机送货,提前半天我就下了班,兴冲冲的骑车回家了。我家过去的洗衣机是个国产品牌,用了三年出了故障得花几百元进行维修,所以这回我要买个进口品牌的。洗衣机到家了,我安装好之后马上把些脏衣服放了进去洗涤,我仔细的看着新洗衣服的说明书和洗衣时的状态。我发现这进口品牌要好多地方上还没有原来那台国产品牌先进,它体积虽然大些,但洗涤重量比过去的还小;它洗涤时只有底下一个波轮动,过去的是波轮和桶双动力的;它洗衣时用水比较多,过去的很节约。我不尽感叹现在国货水平之高,又想起自己在外国看见的到处的“made in china”,中国人生产的东西已不用再贴国外商标了,国货都不如洋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的企业只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变身,中国制造站起来了。<u></u></p>

二毛蛋 发表于 2012-3-2 23:09:00

伊协责任重大

llmlj 发表于 2012-3-2 20:53:00

<p>二十四、&nbsp; </p>
<p>买面记</p>
<p>今天家里的面快没了,回家的路上来到粮店,我本想买一袋又便宜又大品牌的面,当我在东挑西捡的时间,突然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袋有着清真标志的面粉,这时候我也不管什么品牌什么质量什么贵与不贵了,马上欣喜地买了下来。</p>
<p>清真标志就是阿拉伯语的单词halali,中文意思就是合法的,它起源于马来西亚,并逐渐被世界人民接受。在中国清真的食品和用品越来越多了,有清真的食用油、调味品、清真的饼干、方便面、清真的肥皂、洗头水,现在连清真的面粉也有买了,真好呀!清真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责任,他不光是一个民族或宗教的标志,也应该用它的清----清净无染、真----货实不假来代表一个商品的理念。使用清真标志的企业们大家努力吧,不要辜负了“清真”这两个字,让清真标志成为真正被全世界人民信赖的标志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 20:53:57编辑过]

aidushu 发表于 2012-3-4 06:0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lmlj</i>在2012-2-29 9:19:00的发言:</b><br/>
<p>二十二、老经堂</p>
<p>经堂教育是中国穆斯林的传统伊斯兰知识传承教育,起源于明万历朝前后,创始人是陕西人胡登洲,这样教育方式在中国已经5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中国穆斯林学习伊斯兰知识、培养宗教人员的主要教育方式。经堂教育的书籍中有阿拉伯文书籍也有波斯文书籍,所以培训出来的宗教人士一般都要掌握两门外语。但随着各地公办和民办的经学院的建立,这样古老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大影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可是就在昨天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在北京某清真寺里学习的哈里发(宗教学生),他从初中毕业之后就在老家和北京学习经堂教育,现在才23岁的他已经可以比较熟练的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进行宗教学习,他还继承了很多在北京已经很久没有人诵念的传统赞词。这些都使我感到惊讶和欣慰,这样老的传统教育也是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大力保留和保护。</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9 9:50:32编辑过]</font></div></div>
<p>经堂教育有其独特优势,教材古典,既有语法教法,又有教义和道德熏陶,还有诗词的锤炼。受过完整经堂教育的阿訇,一般都能做到德才兼具。轻易地丢弃传统已是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的特征,恶果已经结出了。</p>

aidushu 发表于 2012-3-4 06:0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lmlj</i>在2012-2-29 9:48:00的发言:</b><br/>
<p>二十三、做笋</p>
<p>做笋不是做竹笋的简称,是做笋乃替(笋乃替是阿拉伯语圣行----圣人的行为的意思)的简称。中国人称作的做笋乃替也就是包皮环切术,做这样手术是三大一神教(即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习惯,是这三个宗教先知伊布拉欣(圣经中叫亚布拉罕)最先倡导的行为。现在医学也认识到这的确是比较卫生的习惯,而且可以防止一切疾病甚至癌变的发生。</p>
<p>昨天我带了四位年轻人去医院进行了这个小手术,起初大家还有一些恐惧(由于在医学不发达时代这样手术只是用水麻醉,而且是用刀直接拉,所以一般人都对它有畏惧心理),但一做才知道,现在医学水平发达了,先是麻醉而且是按体重计量,手术也用了电刀出血很少,缝合也用的是可吸收的手术线,基本上没有什么痛苦,做完的小伙子们都面带微笑的走出来,对大家说:“知感主,我又完成了一项圣行。”</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29 9:53:13编辑过]</font></div></div>
<p>一般是小时候就把这项圣行给做了,文革后很多地方这传统断了,如今很多成年人做笋,就是这个原因。一位老乡老说,他们小时候老师傅来给做笋,满街筒子都是喇着走路的小小子。</p>

llmlj 发表于 2012-3-5 09:30:00

<p>二十五、圣会(3)</p>
<p>3月3日马甸又办圣会了,我们那些好帮忙的穆斯林青年又一次见面了,大家还是摆桌的摆桌、上菜的上菜、收拾的收拾、刷碗的刷碗,好不热闹。这回的菜有糖卷果、咸卷果、松肉、醋溜苜蓿、扣肉、溜咯吱等,主食还是油香和肉粥。到了我们帮忙的大军吃饭的时候有的我们上过的菜已经没有了,但我们还是很高兴,互相招呼着吃饭。大家都落坐在吃的时候一位新穆斯林小伙子(汉族)还在忙活着给大家端菜上粥,大家都快吃完了,他还没吃,大家着急的说:“快吃吧,一会儿都凉了!”他却腼腆的回答:“我在封副功斋。”大家无语了,封副功斋就是在封好每年莱曼丹月的主命斋之后自愿的再进行封斋的一种功修,这样功修一般穆斯林很少会主动去做,更何况一个入教一年多的新穆斯林小伙子呀。我的心升起了一份敬意,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了很多穆斯林的形象,有的入教几十年为穆斯林服务无数,直到自己都走不动了,还是心系穆斯林们;有的二十多岁入教后还去内蒙自费学习和背诵整部古兰(此人已去世,求主慈悯他及他的家人);有的体为江西人代表北京穆斯林去汶川救灾;有的路见好事就去做,做完了告诉人家自己只是个普通回回。。。。。。一个一个的新穆斯林,一个一个的感人故事,我的眼湿润了,我的心沉重了,这么多新穆斯林在前面领跑我的压力很大呀,做为一个生下来就是回回的老穆斯林,我一定要奋起直追,真正做到敬主爱人,不能给穆斯林这一个光辉的形象抹黑。</p>

二毛蛋 发表于 2012-3-5 10:14:00

加油,李哈知!

马小川 发表于 2012-3-5 14:2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lmlj</i>在2012-1-31 20:51:00的发言:</b><br/>
       
        <p>七、小时候的北京</p>
        <p>小时候北京就是个家,就是小伙伴们一起玩的胡同,就是212和130驰骋的长安街,就是你的家我家也知道并去管的大杂院,就是放风筝的天安门广场,就是排队只为去买一两糖的百货大楼,就是满是抗震棚的东单公园,就是背着军挎书包、没有小升初烦恼的小学,就是当作娱乐场所的地铁,就是一毛钱一本小人书的新华书店,就是五分钱一大筐西红柿的菜市场,就是有好米就排队的粮店、有宽幅布就排队的布店,就是去买好吃的零食----大山楂丸的药铺,就是买三分五分一根冰棍的小推车,就是坐了我们表兄妹多少人小竹车。。。。。。要不没有,要不变了。北京现在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的中心,世界化的大都市了。</p>
       
</div><p></p>

勾起80后的回忆,哈哈,重复的就不再说啦:
在地铁入口的台阶上下追跑打闹、锻炼身体,在工体外围恣意的滑旱冰而没有车辆干扰,躺在天安门广场光滑凉爽的大理石地面上看天空、睡午觉,坐在后海的河沿儿耷拉着俩腿安静的望天儿,坐在爸爸的二八大梁上东张西望,背着几十斤重的书包举着“让”字牌排队回家。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回回看北京(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