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 发表于 2012-1-13 12:00:00

冬至在清宫中有什么重大含义?

看电视偶然看到个说法,有一种庆典在清宫中一年只有三个时候举行,一是皇帝生日,一是元旦,一是冬至。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2-1-13 15:01:00

冬至大如年

 
<p>1,冬至大如年</p>
<p>(娟子提问)我听说啊,在老年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有这么重要,以致于能和过年相提并论吗?</p>
<p>(陆原回答)以前是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为阴历的新年是正月初一日,是春季的开始,是万物复苏,植物开始生长的季节,所以过年那天是一个开端,值得庆贺。但是冬至这一天,处于冬季三个月90天的正中间,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正午的太阳位置最低,日影最长,所以古代的冬至又叫“长至节”。过了冬至,白昼逐渐延长,大约一天延长一分钟,到了夏至那一天,白昼最长,夏至的白昼大约要比冬至延长了180分钟。所以冬至这一天,是一个转折点,代表寒冷的阴气到达了顶点,阳气开始产生,所以古代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冬至的前一天也叫“小至”,唐朝诗人杜甫在他的《小至》诗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就是说冬至是阳气上升,是春季的起点。</p>
<p>冬至是转折点,新年是开端,在这个意义上,“冬至大如年”,所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p>
<p>(娟子说话)“冬至大如年”,是民间的说法,那么过去的皇家为什么又把冬至列入“三大节”呢?</p>
<p>(陆原回答)“三大节”,确实是皇家的说法。我查阅了《清史稿·礼志七》,2621页记载:“顺治八年(就是1651年),(朝廷决)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p>
<p>元旦,在过去是指阴历年的第一天,百官要在皇宫太和殿给皇帝拜年,就是“贺岁”。万寿圣节,指皇帝的生日,当然每一个皇帝生日的日期也不一样,万寿圣节的日子也有不同。冬至那天,皇帝要去天坛祭天,第二天,要在太和殿给皇帝祝贺冬至节。</p>
<p>大家知道,故宫里边,级别最高的宫殿是太和殿,皇帝一年只有“三大节”这三次是固定要去太和殿举行大朝仪式的,冬至节就是其中一次。《清史稿·礼志七》也把冬至明确称为“冬至节”。</p>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2-1-13 15:03:00

冬至吃什么

&nbsp;
<p>2,冬至的节令食品</p>
<p>(娟子提问)在我们中国,许多节日都有相应的节令食品,比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么,既然冬至又叫“冬至节”,在过节这一天,有没有什么配合节日的食品呢?</p>
<p>(陆原接话)有啊,让我们看看老北京人是怎么说的。清朝乾隆时期的《帝京岁时纪胜》这本书,是北京的大兴县人潘荣陛写的,内容专门是说全年各种节令的过节方式。潘荣陛讲道,冬至的第二天,百官要去皇宫给皇帝祝贺节日,官员们和民间百姓也会彼此拜访,往来祝贺。冬至那天的晚餐,要吃细肉馅包的馄饨,谚语叫作“冬至馄饨、夏至面”。以前我们说过,夏季老北京的芝麻酱过水面条,号称天下第一,到了冬至的节令食品是馄饨,同时也有冬至吃饺子的做法。因为过了冬至,白昼的时间逐渐延长了,所以还有谚语说是“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还说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p>
<p>民俗说,冬至吃了饺子,就不会冻伤耳朵,饺子和馄饨的形状,都很像是耳朵。在湖北也有一部古书《荆楚岁时纪》,说是在湖北,冬至要吃红小豆做的食品,比如说红豆粥、红豆沙馅的汤圆。其实我觉得,吃东西,和冻伤耳朵没有直接关系,馄饨、豆粥、汤圆,都是热乎乎的带汤的食品,冬天吃了可以让人暖和。饺子,在明朝又叫“水点心”,就是水饺,现在的陕西食品,也有一种“酸汤饺子”,饺子也是可以带汤吃的。</p>
<p>再让我们看看,更老的老北京人是如何说的。</p>
<p>明朝的《酌中志》,是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一个有文化的太监写的书,书里记述,阴历十一月冬至,要吃糟腌的猪蹄、猪尾、鹅掌,因为蹄子和鹅掌象征着春天的脚步开始迈动了。还要吃羊肉包子、扁食、馄饨。扁食,就是饺子。吃羊肉包子,是因为有一个说法:阴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来年正月,“三阳开泰”,羊肉的“羊”,是谐音“阳气”的“阳”。还说,天气寒冷,为了御寒,每天清晨要吃辣汤,还吃炒肉,喝浑酒,就是类似现在的陕西稠酒那种玉米面粥一样的低度酒。还说,南方的冬笋到了北京,有钱人都不惜高价地争先购买。</p>

金六爷 发表于 2012-1-13 14:46:00

冬至皇帝祭天在天坛

听故事 发表于 2012-1-13 19:09:00

原来如此,我也学习了。

逍遥游天下 发表于 2012-1-13 17:4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2-1-13 15:01:00的发言:</b><br/>&nbsp;
<p>1,冬至大如年</p>
<p>(娟子提问)我听说啊,在老年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有这么重要,以致于能和过年相提并论吗?</p>
<p>(陆原回答)以前是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为阴历的新年是正月初一日,是春季的开始,是万物复苏,植物开始生长的季节,所以过年那天是一个开端,值得庆贺。但是冬至这一天,处于冬季三个月90天的正中间,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正午的太阳位置最低,日影最长,所以古代的冬至又叫“长至节”。过了冬至,白昼逐渐延长,大约一天延长一分钟,到了夏至那一天,白昼最长,夏至的白昼大约要比冬至延长了180分钟。所以冬至这一天,是一个转折点,代表寒冷的阴气到达了顶点,阳气开始产生,所以古代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冬至的前一天也叫“小至”,唐朝诗人杜甫在他的《小至》诗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就是说冬至是阳气上升,是春季的起点。</p>
<p>冬至是转折点,新年是开端,在这个意义上,“冬至大如年”,所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p>
<p>(娟子说话)“冬至大如年”,是民间的说法,那么过去的皇家为什么又把冬至列入“三大节”呢?</p>
<p>(陆原回答)“三大节”,确实是皇家的说法。我查阅了《清史稿·礼志七》,2621页记载:“顺治八年(就是1651年),(朝廷决)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p>
<p>元旦,在过去是指阴历年的第一天,百官要在皇宫太和殿给皇帝拜年,就是“贺岁”。万寿圣节,指皇帝的生日,当然每一个皇帝生日的日期也不一样,万寿圣节的日子也有不同。冬至那天,皇帝要去天坛祭天,第二天,要在太和殿给皇帝祝贺冬至节。</p>
<p>大家知道,故宫里边,级别最高的宫殿是太和殿,皇帝一年只有“三大节”这三次是固定要去太和殿举行大朝仪式的,冬至节就是其中一次。《清史稿·礼志七》也把冬至明确称为“冬至节”。</p></div>
<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5">陆老师把宫庭礼节讲得如此详尽,学习了。____</font></strong></p>

謎雨 发表于 2012-1-14 12:22:00

一陽來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至在清宫中有什么重大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