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古巴糖、伊拉克蜜枣及其它
<p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记忆里的古巴糖、伊拉克蜜枣及其它</font></b></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古巴开始搞市场经济的问题,文中提到古巴最具盛名的就是“雪茄”和蔗糖。说起古巴糖那还是我们小时候对古巴糖的印象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副食店里陆陆续续的摆上了许多粗粒发黄的砂糖,这就是在我们“支援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来到中国的古巴糖。北京的老百姓们习惯用红糖、白糖、冰糖,而古巴砂糖有异味不太招人勉强算是供应匮乏时的一种替代品,困难时期的一种过渡。开始时还限制供应,但实际并不十分好卖,后来就敞开供应,仍然不见畅销,连街头小巷的杂货店都有不少库存,古巴糖就在那个困难年代也没“火”起来可见质量太差,与之相同的还有伊拉克“蜜枣”三年困难时期后,中国进口了伊拉克蜜枣,那是为了支持伊拉克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虽是蜜枣的名,其实并不是蜜枣,外形略似而已,正式名称是椰枣。人们对它的最初印象并不坏,放在大商店漂亮的食品柜里出售,当属于高中档食品。伊拉克蜜枣齁甜,开始还是稀罕物后来市场上愈来愈多,很快身价猛跌,渐渐地杂货店也有卖的了,大竹筐里面垫都是纸,蜜枣一疙瘩一块的粘在一起实在不卫生。过了几年,流行过一阵肝炎病,说是与吃伊拉克蜜枣有关吓得许多家长不敢让孩子吃了,最终促成了伊拉克蜜枣的销声匿迹。不过,这传说也未得到权威消息来源证实,却也没有过官方的辟谣。进入文革时期北京的市场上偶尔唯一能看到的洋货就是阿尔比亚的香烟20枝一盒,扁平的硬纸烟盒便于携带烟质不太好,烟味总带有一股臭味,烟丝干呛,就是价格低廉,所以特受中下层烟民欢迎。更受欢迎的原因,是当时带过滤嘴的烟很难买到。七十年代初还热销过一阵朝鲜烟那烟后来就没什么人买了,尽管它便宜,实在是不怎么样。</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了然客</i>在2012-1-13 0:15:00的发言:</b><br/><font size="4">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进入文革时期北京的市场上偶尔唯一能看到的洋货就是阿尔比亚的香烟20枝一盒,扁平的硬纸烟盒便于携带烟质不太好,烟味总带有一股臭味,烟丝干呛,就是价格低廉,所以特受中下层烟民欢迎。更受欢迎的原因,是当时带过滤嘴的烟很难买到。</font></font></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 size="5">阿尔巴尼亚香烟,抽起来一股脚巴丫泥味。</font> <p>近日在北京的一年货市场又看见了伊拉克椰枣.文革前,流行过一阵肝炎病是与吃伊拉克蜜枣有关吓得许多家长不敢让孩子吃了,最终促成了伊拉克蜜枣的销声匿迹。如今这椰枣,大家还敢吃吗?</p> <p>记得枣核中间有一道沟的伊拉克蜜枣。还有象红糖更像黄土的古巴糖 和玻璃管、铝管的古巴“贝林达”雪茄 。小号的一块钱一根。我在东风市场给老爸买过。还有一样儿记忆犹新的!出口身子留下脑袋卖给老百姓的4分一个的酱兔儿头。</p> <font color="#000080" size="4"> 现在农贸市场到处都卖伊拉克蜜枣!</font> <font size="5"><strong>1954年,苏联展览馆刚建成时,那里卖苏联糖,小扁原盒儿装的。不如咱们随处可见的糖块儿好吃。</strong></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7 10:59:49编辑过] 我不爱吃大枣,但爱吃椰枣,记得第一次吃到还是亲戚朝觐时从沙特带来的,觉得有股香香的奶味
现在市面卖的椰枣好些是新疆产的,肯定可以放心吃没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