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思悦 发表于 2011-12-16 21:05:00

老北京的“洗三”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4">&nbsp;在小孩出生后的第3天,要给孩子洗澡,洗去小孩身上的胎脂等污垢,小孩小不好洗,要快 。一般请院子内的老人,当然是老太太了。她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盘里倒上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盘里放入铜钱,花生,红,白鸡蛋等。边洗边说:“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洲!”拿个大葱打小孩3下,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要打哭才大吉大利。这是老北京的事了,想想也挺好玩的。</font></p>

摘苹果的人 发表于 2011-12-16 23:44:00

谢范姐佳帖!虽然自己是六旬“老北京”,但对“洗三”之民俗确实无任何感性认识。

pangong 发表于 2011-12-17 06:44:00

洗三是孩子来到世间的第一个隆重节目。洗谐音喜。是接生婆分内的事,当然有观礼的来宾。主宾得是全和人。以前说笑话,一辈子洗两回澡:老娘婆(接生婆)给洗一回,死了换装裹洗一回。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1-12-17 00:2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范思悦</i>在2011-12-16 21:05:00的发言:</b><br/>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4">&nbsp;在小孩出生后的第3天,要给孩子洗澡,洗去小孩身上的胎脂等污垢,小孩小不好洗,要快 。一般请院子内的老人,当然是老太太了。她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盘里倒上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盘里放入铜钱,花生,红,白鸡蛋等。边洗边说:“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洲!”拿个大葱打小孩3下,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要打哭才大吉大利。这是老北京的事了,想想也挺好玩的。</font></p></div>
<p>前辈您好: 我敢说您说的这个现在知道的人不多!谢谢您!</p>

飞哥 发表于 2011-12-17 09:47:00

<p>据老舍先生《正红旗下》中的记载,洗三的那根葱,是要扔到房顶上去的:</p>
<p>“洗完,白<font size="+0">姥姥</font>又用姜片艾团灸了我的脑门和身上的各重要关节。因此,我一直到年过花甲都没闹过关节炎。她还用一块新青布,沾了些清茶,用力擦我的牙床。我就在这时节哭了起来;误投误撞,这一哭原是大吉之兆!在老妈妈们的词典中,这叫作“响盆”。有无始终坚持不哭、放弃吉利的孩子,我就不知道了。最后,白<font size="+0">姥姥</font>拾起一根大葱打了我三下,口中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到后来也应验了,我有时候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 </p>
<p>  这棵葱应当由父亲扔到房上去。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父亲回来了。屋中的活跃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进来,大家便一齐向他道喜。他不知请了多少安,说了多少声“道谢啦!”可是眼睛始终隙着炕中间。我是经得起父亲的鉴定的,浑身一尘不染,满是槐枝与艾叶的苦味与香气,头发虽然不多不长,却也刚刚梳过。我的啼声也很雄壮。父亲很满意,于是把褡裢中两吊多钱也给了白<font size="+0">姥姥</font>。”</p>

范思悦 发表于 2011-12-17 12:38:00

<p>&nbsp;</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谢谢楼上老师们的关注,其实我也是看了书学来的,以前刚解放时也兴这些。但那时我还是小孩,坐月子家门口都挂着红布了条,小孩是不敢进的。也只有听老人说说,正象潘老先生写的民俗。还有飞哥写的老舍的故事,也非常叫我感动以后买本“正红旗”看看。我也在首都博物馆里,看到的大铜盘和里面放的东西。还给照了不少照片。苹果兄弟,weimi,南城土著,都是我们南城的兄弟。我最近看了一本《南城旧迹崇文宣武》每条胡同讲的非常仔细,里面写了大量的老北京胡同文化知识。北京这坐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 ,是世界文化名城。她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博大精深。让我们为老北京命运而呼喊吧,谢谢大家。</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7 12:42:01编辑过]

三联儿 发表于 2011-12-17 18:37:00

在相声【找堂会】里听说过洗三

哭着来的 发表于 2011-12-20 14:57:00

在雍和宫就有乾隆的金丝楠木的洗三宝盆。洗三主要是三字富含喜庆:福禄寿三星高照为第一,连升三级为日后铺垫,,,,皇上家的洗三盆当然与百姓不同,他们的好听名字是---鱼化龙,正名---鱼龙变化盆。当然有人较劲:洗三洗出个三国怎么办?跟您说当时的老百姓没有这么想的。

范思悦 发表于 2011-12-20 22:17:00

<p>&nbsp;</p>
<p>&nbsp;</p>
<p>&nbsp;&nbs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谢谢三联儿和哭着来的,两位网友的补充。 </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北京的“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