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锦衣卫指挥同知赵能碑
<p> </p><p> 1977至78年我曾在东北旺回乡插队,期间天天都能看到这方碑躺在果园内的天棚底下,之后30多年内未再见过此碑。今年初松园给我发了一张他从碑帖菁华看到的东北旺缪忠武墓碑帖,我看后觉得不像此碑。于是我在国图网上搜到另两张拓于东北旺的碑帖,一方是东北旺村南七圣庙的碑,另一方就是赵能谕祭碑。这一发现让我马上意识到当年的那块碑应该就是赵能碑,应为那地方老人都叫它赵家坟。原来的果园早已废弃,变成了堆积垃圾土的场所,于是我在八月初找到生产队长,他按照记忆指给了我具体方位,说碑就埋在一米多以下。第二天我就拿着铁锹试挖了一次,由于天热草深,只好作罢。</p>
<p> 上星期五我又想来试一试,结果发现那里正在施工,听民工说没有发现任何古碑。但这仍然让我感到情况有些不妙,于是我赶紧去赵能的后人,东北旺村的赵伟恕先生。赵先生比我还急,昨天他拿着大锤,我拿钎子,开始正式探查。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终于在地下一米多找到这块碑。没丢,还在呐!五百多年的古碑又重见天日。</p>
<p><br/> </p>
<p> 据我与很多东北旺同乡了解,赵家坟坐西朝东,以百望山为靠山。坟前曾有单间石坊一座(老人称石门),石狮一左一右。石门大概是在75,76年拆毁,我77年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那对石我倒是见到过,现已被埋地下,无从查找。1993左右,东馨园小区建锅炉房时曾出土六方墓志,现仅存两方,墓主为赵能胞弟副千户赵恭。</p>
<p> </p>
<p> </p>
<p><br/><br/><br/><br/><br/><br/></p>
<p> </p>
<p> </p>
<p>成化十三年岁次丁酉十二月甲午朔。。。</p>
<p>皇帝遣礼部尚书邹干</p>
<p>谕祭于锦衣卫指挥同知赵能<br/><br/></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析津志</i>在2011-11-1 23:11:00的发言:</b><br/>老梁,碑文上有"赵能"二字了?不是<海淀文史>上说的赵恭?赵恭是其弟弟了?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 0:49:23编辑过]</font></div></div>
<p> </p>
<p>有,“赵”字不太清晰,但“能”字很清楚。</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五在此</i>在2011-11-1 18:19:00的发言:</b><br/>梁哥英明。石碑不能永远在地下埋着,挖出来或者后人保护或者交由文保单位,都是好事。 </div>
<p> </p>
<p>有很多碑都是文保以“保护”为由深埋地下,这一种逃避责任的做法。其中很多可能将永远与我们无缘相见了。</p>
<p> </p>
<p>东北旺村已经没了,成了软件园,赵能碑是东北旺人唯一的念想,是东北旺在明成化之前就已成村,至少五百多年历史的有力见证。这样一件文物是不该永远埋在地下的,更不该被“集中”管理。</p> <p>以上四楼是<海淀文史>关于这个墓的一篇文章.</p> <br/> <br/> <br/> <br/> 居士,此事已被今日《法制晚报》报道。 <p><font size="5">此碑若非梁哥执着,恐永远不得面世了。正像梁哥所说,一件古物是一个地区的“念想”,是灵魂,是根。有条件还是不要集中保存的好。可惜碑座遗失了。</font></p>
<p><font size="5">长春宫总管缪忠武的碑应该也是埋了,要能知道位置就好了。很多石刻文物一埋了之,确实很不负责,但也是无奈之举。但有条件保存确还要埋掉就要谴责了,比如丹臻的神道碑。</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京北老梁</i>在2011-11-2 12:55:00的发言:</b><br/>居士,此事已被今日《法制晚报》报道。 </div>
<p>法晚今日的报道.</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 21:38:03编辑过] <p>上午电话里,以为只是您二人的行动,没想到居然找来勾机作业。</p>
<p>后人能有这份心,实属不易。</p>
<p>感谢梁哥第一时间的记录,未能到现场,甚是遗憾。</p> <p>现在是没有丢失,可是发现以后怎么办呢?能不能由赵家后人拿回家保存呢?</p>
<p> </p> 老梁,碑文上有"赵能"二字了?不是<海淀文史>上说的赵恭?赵恭是其弟弟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 0:49:23编辑过] <p>文保部门都是干什么吃的啊。</p> 梁哥英明。石碑不能永远在地下埋着,挖出来或者后人保护或者交由文保单位,都是好事。 好事一件。原地保留吗?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易水离歌</i>在2011-11-1 16:35:00的发言:</b><br/>
<p>上午电话里,以为只是您二人的行动,没想到居然找来勾机作业。</p>
<p>后人能有这份心,实属不易。</p>
<p>感谢梁哥第一时间的记录,未能到现场,甚是遗憾。</p></div>
<p> </p>
<p>“后人能有这份心,实属不易”,没错,赵先生把此事当成他家的一件大事,不惜一切。</p>
<p> </p>
<p>改日再来看碑吧。</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1-11-1 16:35:00的发言:</b><br/>
<p>现在是没有丢失,可是发现以后怎么办呢?能不能由赵家后人拿回家保存呢?</p>
<p> </p></div>
<p> </p>
<p>这次不挖出来,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保护应该不是问题。</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松园</i>在2011-11-2 21:35:00的发言:</b><br/>
<p><font size="5">此碑若非梁哥执着,恐永远不得面世了。正像梁哥所说,一件古物是一个地区的“念想”,是灵魂,是根。有条件还是不要集中保存的好。可惜碑座遗失了。</font></p>
<p><font size="5">长春宫总管缪忠武的碑应该也是埋了,要能知道位置就好了。很多石刻文物一埋了之,确实很不负责,但也是无奈之举。但有条件保存确还要埋掉就要谴责了,比如丹臻的神道碑。</font></p></div>
<p> </p>
<p>缪忠武那块碑在文革后期被砌在托儿所房下当台阶了,如今那里是一片废墟,还没起楼,但具体位置只能确定在方圆十米之内,太大了,不好探,除非施工的时候天天在那儿盯着。</p> <p><font size="5">记错了,缪忠武是圆明园技勇,安佑宫首领太监。</font></p>
<p><font size="5">要跟赵能是一个工地,关照一下让施工方捎带手看着点儿。。。</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松园</i>在2011-11-4 0:35:00的发言:</b><br/>
<p><font size="5">记错了,缪忠武是圆明园技勇,安佑宫首领太监。</font></p>
<p><font size="5">要跟赵能是一个工地,关照一下让施工方捎带手看着点儿。。。</font></p>
</div><p><br/></p><p>还有法通寺的碑,联系一下也给起了吧!</p> 按碑刻,永平之迁安并非秦皇岛。乃是今唐山市迁安迁西县(过去迁安迁西是一个县,名为迁安),明代永平迁安赵氏望族属今迁西县大黑汀村为最(周边县市赵氏宗族基本都是由迁西县大黑汀村迁出)。历史上大黑汀村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其中以明成化年间封侯的先祖大明左都督太子太保兼太子太傅昌宁候赵胜公历史功绩及影响为最。赵胜墓遗址在今大黑汀村东0.5公里,滦河岸边,敕葬。唐山大地震及文化大革命前,有石人石马石猴石羊等石像生和石门甬道御赐的碑刻等。一直是大黑汀及附近赵氏祭祖的地方。现将先祖赵胜公生平事迹发布出来,供各位赵姓后人或友人参考,看看是否与赵能公有宗族上的联系,按年代,赵胜公天顺初年就已经进入明朝核心政治舞台,历经三位皇帝,卒于明成化二十三年,当时他已经是很老的人,年龄应该比赵能要早很多,而且同为永平迁安人,他们之间极有可能有宗族上的关系。赵胜 字克功,永平府迁安人(今迁西大黑汀村人)世袭永平卫指挥使。明正统末年,在北京西直门抵御敌寇有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天顺初年,与孙镗等人参加废景帝扶英宗复位的"夺门之变”有功,被越级提升为都督佥事,后又与孙镗等人击败造反的曹钦,晋升为都督同知。孛来犯甘肃,赵胜与李杲任左右参将,与白圭西征至固原,攻打并击溃了敌寇。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负责鼓勇营训练。成化元年,山西告警,赵胜被拜为将军,出兵到雁门关,敌寇撤退,于是班师回朝。第二年又去延绥抵御敌寇。敌人纳贡投降,于是凯旋回师。不久负责指挥耀武营。成化四年,任总兵,镇守辽东。成化七年被皇帝召回负责指挥五军营,不久改为指挥三千营。后来加思兰进犯宣府,皇上下诏命赵胜为将军,统领京城的士兵一万人前去抵御,敌寇闻讯逃逸。后来赵胜升任左都督,加封太子太保。成化十九年被封为昌宁伯。公元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明宪宗的万贵妃去世,宪宗非常悲痛,“辍朝七日”,命令赵胜负责修建天寿山万贵妃陵墓,由于工期紧迫,导致赵胜在巡视工地时坠崖受伤而亡。死后,朝庭追封他为昌宁侯,授予"壮敏"谥号,并敕葬。《畿辅人物考》评论:赵胜不但克敌之功很多,而且负责建筑营造之功也不少,建筑营造之功犹可因人成事,但克敌之功则在生死之间建立,所以后世讨论其功劳的人,应该很清楚。文化大革命前,大黑汀祖坟有石门、石人、石马、石牌楼、石相生、明代御赐碑刻,皆因赵胜先祖贵为侯爵,且皇帝亲命敕葬。见明史卷173,列传第六十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6 22:23:29编辑过] 永平府志摘录《畿辅人物考》对赵胜先祖的记述有了更详细的描述:摘录其中一部分翻译如下:原文节录:胜系出汉充国之裔,世居河朔。至伯父赤,考再兴徙家永平之迁安。胜袭职秩,甫髫龀,赖母王氏矢节育教,克志励行,事母极孝。译文:赵胜是汉代名将赵充国的后裔,世代居住在河朔地区。赵胜父亲赵再兴和赵胜伯父赵赤在明代初年举家迁到永平府迁安(今迁西县大黑汀),赵胜世袭职位的时候才刚刚是个小孩,母亲守节对他进行了良好教育,赵胜克志励行,长大后对母亲极为孝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6 22:24:06编辑过] 汉 赵充国传:终汉武帝时代,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名将的其实并不多。早期的韩安国、程不识、李广,中期的卫青、霍去病,后期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说得上来的人物了。而李广利,此人除了和李广名字差不多之外纯粹就是庸庸碌碌。后来所封的大将军霍光,更是从来就没有上过战场。幸运的是,有一颗未来的希望之星正在升起。他,就是后起的名将——赵充国。 赵充国,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西汉著名的军事家。他历经汉代三位帝王,对汉代中国经营西域居功至伟。 赵充国为人沉勇有大略,纵观赵充国一生所经历的大大小小战役,除非没有选择,否则都是以稳为主。无论敌人是强大还是弱小,赵充国都是一幅不动若山的形象,他非常懂得在战略方面来压制敌人,最后釜底抽薪,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赵充国的少年时代正好处于汉朝向匈奴开始反击的年代,在少年人心中,卫青、霍去病、李广这些英雄的名字熠熠生辉,“从军”成为了许多少年男子心中的渴望。于是赵充国就努力学习兵法,练习武艺,并且留心边防事务,幻想有一天能够率领大军横扫大漠。长大之后,赵充国就参军当了一个骑兵,童年的刻苦练习终于有了效果,赵充国超强的骑射能力让领导很满意,所以很快就被调入了精锐的皇宫卫队——羽林军中。进入羽林军后,当时汉武帝刘彻派遣李广利率领部队攻击匈奴,赵充国也得以随军出击,代理司马的职位。结果李广利指挥无方,连吃败仗,匈奴右贤王纠集大量的匈奴骑兵,将李广利的部队团团包围。汉代的步兵依据车仗,以弓箭防御,并不害怕匈奴骑兵的攻击,所以一时半会匈奴也奈何不了汉军。但是死守并不能够带来胜利,即使是以防守而著称的大将军卫青,也要凭借骑兵出击来获得胜利。所谓骑兵出击,就是要有那种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勇气才能做的事情,试想,在大草原上面对一生生长在马背上的匈奴人,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而李广利显然没有这样的勇气。另一方面,匈奴右贤王和汉军作战多次,知道强攻汉军阵地将会伤亡惨重,所以就围而不打,等待汉军粮食耗尽而崩溃。摆在汉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缴械投降,二是突围。这时赵充国出来建议由自己率领敢死队向匈奴突击,然后李广利率领大部队跟随突围。李广利思前想后,也就同意了这个意见。于是赵充国特别挑选了一百多名骁勇的骑兵,向匈奴的阵地发动了突击。那一仗,是赵充国毕生最最危险的一仗。赵充国率领这一百来人犹如利刃般插入匈奴阵地,赵充国和他的部下们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和匈奴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匈奴人发现汉军要突围,也是全力出击,将赵充国这一群人包围起来。血战中,后面李广利率领的大部队一头就撞了上来。汉军的战斗力很强,面对占有绝对人数优势的匈奴骑兵毫不畏惧,一场大战之后成功突围,此战匈奴虽然获胜,但也仅仅是惨胜。 此战赵充国身被二十余创,终于帮助主力打开了一个缺口。回来之后,李广利对赵充国是非常感激,就向汉武帝刘彻推荐他。汉武帝刘彻当即特别召见赵充国,让他脱下衣服,察看他的伤口,大加赞扬,然后就是升官为中郎(皇帝的侍卫官),过两天再升为车骑将军长史(军队幕僚的长官)。但后来在汉武帝时代,赵充国并没有再获得什么像样的表现机会。或许是因为推荐他的李广利后来倒台的缘故,赵充国就在汉武帝心中被划为另类了。是金子总会闪光,明白人不会放着这样的一员大将不用的。汉武帝刘彻去世之后,许多为少数民族开始蠢蠢欲动,就在元凤元年春,也就是汉昭帝刘弗陵刚刚继位的时候。氐族人在武都(今甘肃西和西南)造反。——就是这个氐族,后来出了伟大的苻坚,建立了前秦王朝。在汉朝廷乱成一团的时候,赵充国奉命出兵镇压,当时汉军的战斗力要远远强于各位少数民族的弟兄,加以赵充国深通韬略,很快就派平了叛乱。平定叛乱后赵充国升官为中郎将,兼任水衡都尉,负责上林苑,同时兼管皇家财物以及负责铸钱等工作。此时赵充国俨然已经是汉王朝中流砥柱的角色了。同年冬,匈奴部队约二万骑兵入侵汉朝,赵充国很快乐的领兵出战——本来汉朝就苦恼找不到匈奴的主力,你现在来不是讨打吗?在训练有素的汉军面前,匈奴骑兵被打的溃不成军,被斩首、俘虏九千多人,带头的大哥西祁王也被活捉了。于是赵充国,被任命为后将军(汉代有前、后、左、右将军,位同上卿),在军队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光。同时,赵充国仍然水衡将军这个中央地区重要的职务,充分说明霍光对赵充国是非常信任的。 英明睿智的汉昭帝刘弗陵不幸于元平元年(前74年)去世之后,赵充国明智的和大将军霍光站在一起,参与拥立刘询为汉宣帝,被封为营平侯。过了两年,匈奴与西域的车师国联合进攻乌孙国(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在许多网络上的架空小说中,号称这个乌孙国就是传说中项少龙带着乌家老少跑到西域去建立的国家),乌孙是汉朝的友好国家,就向汉朝求援。汉宣帝不顾路途遥远,派遣赵充国率领三万骑兵前去救援。由于救援乌孙的战场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所以就任命赵充国为蒲类将军(还记得李广利那个土人的将军名号——贰师将军吗?这个得名方式有点类似)。赵充国率领三万骑兵出酒泉,走了一千多里才遇到匈奴的各位弟兄。赵充国就在蒲类海地区和匈奴开战,匈奴被斩杀数百人后,不得不撤退。赵充国也不追赶,完成任务之后顺顺利利的引兵退回汉朝。匈奴还是不死心,过不久又聚集十万多骑兵,大有入侵之势。汉朝还是老方一贴,派遣赵充国统领四万余骑兵,驻屯于北部边境九郡(指:五原、朔方、云中、代郡、雁门、定襄、北平、上谷、渔阳等地区)。匈奴见到又是赵充国,简直快要精神崩溃,于是引兵远去,放弃了这次的进攻企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经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个朝代,赵充国已经七十多岁了。此时的赵充国,早已是名满天下,是到了该功成身退的时候了。但是,在一件棘手的事情摆在汉王朝面前的时候,还是要用到他老人家出山。元康三年(前63年),在汉宣帝派千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羌族部落的时候,先零羌族的首领杨玉请求朝廷允许他们渡过湟水(黄河上游支流,位于青海省东部)游牧,实际上就是要扩大自己的地盘,但是又怕汉朝不同意,所以所做的试探。义渠安国这个笨蛋就同意了这个要求,并奏请朝廷要答应其所求。老辣的赵充国立即识破了羌族的险恶用心,于是向汉宣帝上书指出羌人有诈。于是汉宣帝立即下令召回义渠安国,同时拒绝了羌人的要求。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就必须通过武力得到,先零羌族不肯善罢甘休,立即联合本族各部落,强渡湟水,占据了汉朝边郡地区。接下来事情越闹越大,以先零羌族为首,二百多位羌族部落酋长在一起,他们发誓以往彼此的一切冤仇一笔勾销,然后订立攻守同盟条约并且交换人质。不久,羌族的一位酋长狼何,派使者向匈奴借兵,企图进攻鄯善、敦煌,切断汉朝通往西域的交通线。这起叛乱事件是对汉王朝权威的全面挑战。义渠安国的部队首先和羌族战士交手,号称取得了斩杀千余人的战果(其实是滥杀了许多站在汉王朝这边的羌人)。但是羌族人越聚越多,义渠安国的指挥能力又成问题,所以很快就在行军途中遭遇伏击,损失惨重。事情越发不可收拾,羌族人袭击汉朝统治的各个边疆要塞,很快的汉朝就失去了对整个湟水地区的控制。 神爵元年(前61年)春,汉宣帝决定要派军队平定羌人的叛乱。这时赵充国已七十三岁了,作为汉代的“民族问题专家”、“著名的军事家”当然会被征求意见。于是汉宣帝派遣御史大夫丙吉去询问赵充国,应派谁担任统帅。赵充国知道事关重大,思考再三,回答说: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了。面对赵充国这样一个七十多的老头请缨出战,汉宣帝心里面也是没有底,害怕一旦赵充国失败,不但会让他本人一世英名尽丧,而且还会挫动大汉将士的锐气。于是就询问赵充国的应敌方案。赵充国回答:百闻不如一见(这就是这句成语的出处),军事上没有所谓必胜的方略。我要看到实际情况之后才能因地制宜的决定如何对付敌人。在我看来,羌族其实人数并不多,不必太过担心,皇帝把任务交给我之后就可以放心了。汉宣帝听到赵老头如此有把握的说法,心里很高兴,就赋予赵充国全权来处理这次事件。赵充国就率领了一万多骑兵先到了金城,准备渡过黄河向北进军,为了防备羌兵在汉军渡河时突然出击,他先派出三个分队趁夜偷渡过河,在对岸建立滩头阵地,以掩护全军过河。第二天全军过河后立即构筑营垒严阵以待,不久,便有一百多个羌族骑兵到汉营附近来寻衅挑战。见到羌族人如此轻视自己的大汉铁骑,众位将领非常愤怒,都建议出阵迎战——如果是李广在,一定就是自己出去单挑了。但是赵充国下令不准出战,他认为汉军远道而来,人马疲惫,不可驰驱。敌一百多骑都是轻装精兵,也可能是专门来引诱汉军的小股前锋,既然大军出征,应以全歼敌军为目的,而不要贪图局部的小胜利。羌族骑兵卖力的表演了半天,见汉军毫无反应,实在有些无聊,要进攻汉军营地?什么?一百来人进攻严阵以待的一万来人,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没办法,各位羌族弟兄只好悻悻的离开。接下来赵充国派人到咽喉要道四望峡侦察,确认那里没有敌人之后,便率众连夜穿过四望峡,一路上总是远远的派出斥候,最后终于安全抵达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晏)。 赵充国进驻西部都尉府后,还是不出战,而是每天搞搞文艺体育活动,或者设宴摆酒号称是在犒劳将士,汉军休息了很多天每个汉军战士都是两眼放红光,斗志旺盛。但是赵充国无论羌兵怎样挑战,还是不予理睬,禁止汉军出战,让人以为他们是来度假的。其实,赵充国按兵不动,是有长远战略意图的。第一,在羌族各部落中,先零羌最为顽固,一些弱小的部落如罕、秆等部,都是在先零羌的胁迫之下与汉朝为敌的,先零谋反之初,罕、秆部首领靡当儿曾派其弟雕库来见西部都尉,陈述其本不愿反的立场,但恰遇部分罕、秆部落的人参与了反叛,西部都尉便将雕库扣留。赵充国到来之后,下令释放雕库,并当面抚慰他说:汉朝大军只杀有罪的人,你没有参与叛乱,是没有罪的人,我们就放你回去,望你转告各部,速与叛乱者断绝关系,以免自取灭亡。现在天子有诏,对于参与反叛而能投案自首的人,或者协助官军逮捕斩杀叛匪的人,都一律免罪,凡能捕杀一个有罪的大贵族赏钱四十万,中等豪绅十五万,小富豪二万,壮年男子三千。雕库听了十分高兴,当即表示唯命是从,而后返回部落。这种策略就是以攻心为上,通过安抚的办法分化瓦解敌人,打破其部落间的联盟,等到他们只剩少数顽固分子时再出兵歼灭。第二,汉朝要安定的统治这块地盘,没有羌族人这伙地头蛇的配合是不行的,如果赵充国全力出击,把羌族人杀个血流成河当然可以平定叛乱,但是民族的仇恨一旦埋下,是很不容易消除的,这不利于西部都尉府的长治久安。所以赵充国看得很清楚,这次平定叛乱要尽量的少死人,无论是汉军战士还是羌族叛乱者。 面对赵充国的大军,羌族各位酋长们都是心里面没有底,不禁开始相互埋怨,觉得这次完蛋了,一时之间是军心大乱。 但是,远在长安的汉宣帝和大多数朝廷官员不了解实际的情况,都反对赵充国的做法,认为这样和羌族野蛮人作战简直是有辱大汉的威名。酒泉太守辛武贤一向仰慕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也想玩一把千里骑兵突击,就想向汉宣帝提议说:如今边防部队都集中在南山,北边空虚,而且塞外地区苦寒,内地人马很不适应,已经明显瘦弱,不如在七月上旬出兵,各带一个月的粮草,从张掖、酒泉分路出发,征讨鲜水(今青海湖)一带的罕、秆羌人,虽不能消灭羌兵,也能掠夺大量牲畜,俘虏他们的妻儿,然后退兵,伺机出击。这样一来,必能震慑羌虏。年轻的汉宣帝对辛武贤的意见表示赞同,于是一面向陇西调集军队,一面把辛武贤的意见转交赵充国,命他与部属讨论。 见到这样的意见,赵充国顿时吓了一跳,立即就与长史董通年共同提出反驳意见:辛武贤这个人自以为是霍去病在世,轻率地想带领一万人马,绕道千里去攻击罕、秆羌人,这完全是纸上谈兵。如果一匹马驮上三十天的粮食,再加上武器服装,就很难快速前进了。况且,即使汉军辛辛苦苦地赶去了,飘忽不定的羌兵或者逃匿,或者据险扼守,截断汉军的粮道,汉军必然师劳力竭,白白耗费人力、财力。然后赵充国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议汉朝坚持采取一拉一打、软硬兼施、刚柔相济的策略,团结、争取罕、开,讨伐先零。因为只有先把先零这个祸首加刺头搞定,才能震慑罕、秆等部落,使之“悔过反善”,这才是“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汉宣帝收到赵充国从边防前线送回的报告后很是扫兴,未曾认真分析就予以否定。他认为先零之所以兵势强盛,是由于得到了罕、开的帮助,不先攻击罕、秆,就无法对付先零。汉宣帝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之后,就下诏书谴责了赵充国,指责他因为年纪大而失去了破敌的锐气。同时任命许延寿为强弩将军、辛武贤为破羌将军,率兵征讨罕、开羌人,而且要求速战速决。 赵充国收到宣帝表示责备的诏书后,心里很着急,倒不是计较个人得失。他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才是对皇帝对国家尽忠的事。于是再次上书陈述军事上的得失利弊,劝宣帝收回成命。赵充国指出:先零羌起兵为叛是有罪的,罕、开羌并未入侵边境,现在放开有罪的一方,而去讨伐无辜的一方,势必增加一个仇敌,形成两处祸害。如果先打罕、秆,先零必然发兵援助,这样就会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联盟关系,敌兵也就成倍地增加,攻战难以奏效,甚至事倍功半。赵充国实事求是、词恳意切的报告送到汉宣帝身边,汉宣帝毕竟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他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分析,觉得赵充国说的有道理,终于作决定停止了对罕、秆的用兵。至此,汉家朝廷上下统一了对这次平叛战争的战略思想。 不久,见到羌族部队开始懈怠,赵充国突然率领部队抵达先零羌占据的地区,先零猝不及防,望风而逃,丢下了所有的辎重物资,争先抢渡湟水。由于道路狭窄,人多拥挤,敌军乱作一团,毫无秩序。按理说,这正是聚歼敌人的大好时机,众将领都建议穷追猛打,全歼敌人。可是赵充国却回答说:“此乃穷寇,不宜追击。”然后慢慢驱赶,放弃了这次全歼敌人的大好机会。结果,先零羌除淹死、被杀和投降汉军的几百人外,七八千人的主力都安全地渡过了湟水。接下来,赵充国带兵到了罕、秆地区,严令士兵不准侵扰,部落首领靡当儿到汉军营地说:“汉兵果然笃守信义,不打击我们。”一再表示愿听约束,仍回故地。——关于这个事件,从军事角度上来讲是一个重大失误,但是从政治上来看,就很难讲。赵充国放弃这样的机会之后,让这次平叛的战争继续延迟了很多年,但是从长远来看,一直到汉朝离开中国的历史舞台,羌族都没有大的叛乱发生。 赵充国虽然打败了先零羌族,但是对方主力仍在,并没有被彻底征服。先零的部队屯集在湟水以西,时刻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时赵充国染病在身,需要休养,为了确保边防的安全,他向皇帝上奏“屯田之策”,即撤退骑兵,留一万步兵在边郡屯驻,并且从事农垦,以农养战,以战护农,兵农一体,安边自给。 但是,这一正确的建议又遭到多数朝臣的反对,赵充国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就是要以死来坚持自己的主张,对国家对皇帝效忠,我想对圣明的皇帝来说是应该以忠言相告的。于是赵充国又向皇帝呈上关于屯田于边的奏章,详细阐述了国家、军队和边防的关系。他指出:就经济而论,现在我的军队,每月需要谷子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一千六百九十三斛,干草和麦秸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全靠内地转运,战事一天不解决,征税、劳役就停止不了;就边防而言,目前的紧张局势不仅仅是羌族问题,羌族问题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四邻小国还会一个影响一个地发生变乱。我们的军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贵在运用谋略,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即实际交战;战场上的百战百胜,也不是善于用兵者的最高理想,应先造成敌人必败的条件,我们才能稳操胜券。如今羌军内部离心离德,想来归降的人与日俱增。英明的皇上如能在这种时候决定罢兵屯田,威德并用,那么,用不了多久就可取得全面的胜利。 与此同时,赵充国提出“班师罢兵,万人留田”的建议,具体陈述了屯田的十二条好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万人留兵屯田以为武备”,可以产生震慑敌人的重大影响,同时可减轻国内劳役,使百姓获得喘息的机会;二是经济上,屯田士兵生产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节省国家巨大的开支,不仅不用朝廷“千里馈粮”,还可以有剩余粮食输入国库作为储备;三是军事上,以往由于供给不足,北部边陲一万余里的防线上只有几千将士,现留一万步兵屯田,有效地增强了边防力量,“执及并力,以逸待劳”,可以随时抵御外族袭扰。总之,留兵屯田之举,对内有不花钱的好处,对外有防备敌人的作用,是个不必作战就能取胜的计策。 赵充国为坚持屯田之策,秉笔直书,极言利弊,三次上书皇帝。他的奏章送到朝廷后,皇帝每次都要召集群臣讨论。表示赞同的人第一次不足十分之三,第二次达一半,第三次则有十分之八。最后于是汉宣帝终于批准了他的屯田之策。赵充国终于以一种顽强的坚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得到了汉宣帝的支持之后,赵充国举家西迁,开始实施屯田之策。他亲自率领士兵拓荒垦田,在“地势平易”的青海河两岸开垦了数以千顷的荒地。在寓兵于农,拓荒垦田的同时,赵充国还修水利、建桥梁、筑亭塞,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赵充国首创的屯田戍边、开发边疆的策略成为后世仿效的榜样。而他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不畏强权的精神也让人充满了敬意。一千多年之后,毛泽东主席在一次阅读《汉书》时曾感慨地说: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我们都要学学赵充国啊!而新中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亦兵亦农、开发边疆的做法,无疑也是沿袭了赵充国的屯田之策。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就是《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在《送魏大从军》的诗中,以“六郡雄”的美誉赞扬了首创屯田戍边、怀有雄才大略的赵充国。诗曰: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所以,在后世赵充国被称为“屯田将军”,这种屯田耕战的模式也被许许多多的后世军事家所采用,比如说曹操。 这时,许延寿和辛武贤仍然主张进击羌人,汉宣帝也予以批准,两策并用,命许、辛和中郎将赵印会师进剿。结果,许延寿收降羌人四千多名,辛武贤斩杀二千,赵印斩杀,收降二千多人,唯有赵充国兵不出营而收降五千多人。于是赵充国又上奏章说:“羌人约有五万军兵,已经斩首七千六百级,投降三万一千二百人,淹于湟水和饥饿而死的也有五六千人,现在逃跑的充其量不过四千兵马,况且罕羌首领表示,要杀死先零羌的首领杨玉,于是请求回军。宣帝答应后,赵充国于神爵二年(前60年)“振旅而还”。当年秋天,先零羌首领杨玉果然被部下杀死,其部属四千多人全部归降汉军。年纪大了,八十多岁的赵充国终于告老请退,汉宣帝赐予安车驷马,免官归第。甘露二年(前52年)十二月病逝,享年八十六岁,谥号壮侯。 赵充国善于治军,爱护士兵。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在平叛战事中,他坚决采取招抚与打击相结合、分化瓦解、集中打击顽固者的方针,能和平解决的,决不诉诸武力。正所谓孙子兵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不战而屈人之兵。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正确的主张受到朝廷大臣和皇帝一致反对时,赵充国无所畏惧,反复上书说明这一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终于为皇帝和大多数朝臣所接受。其次,赵充国的留兵屯田之策确为深谋远虑之议,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因此他不仅是一代名将,而且是享有盛誉的军事家。 最让人敬佩的是,赵充国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做一个名将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做一个七十多还能独当一面,战胜强敌的名将,那更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注:全文八千余字,其中有一千五百余字采纳了《军事网》上关于赵充国的评论,特此声明。赵充国的屯田主张,既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又适应了边疆战事的需要。同时,给羌、汉人民在连年战乱过程中创造了休养生息的条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赵充国的业绩,尤其他的屯田之策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他八十岁时告老还乡,宣帝赐驾驷乘,黄金六十斤,以之慰劳。逝世后谥壮侯,并将其金像置于麒麟阁功臣之列,位居丞相之前。在稍后于赵充国时代的文学家扬雄撰颂,歌其功绩。曹操曾予以借鉴募民屯田,效益“得谷百万斛”。《资治通鉴》评价:“遇敌则战,寇去则耕;屯田一开,西域即通;屯田废置,西域便塞”。这是十分贴当的评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有所发挥,他说:“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确实抓住了要害。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赵充国的“屯田是千古之策”,言其真理不朽也。开边生产,自给自足的养兵之道,我们党在延安大加提炼,上升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一运动既保障了军队的供给,又减轻了边区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培育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延安精神。建国之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亦兵亦农的新体制当然与赵充国时代的“屯田”有本质的区别,但可以看作是我们党对中国古代优秀军事战略思想很好的继承和淋漓尽致的发挥。因之,1958年夏,毛泽东对历史学家周谷城说过这样一番话。他说:“(赵充国)这个人很能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主张。他的意见在开始时,赞成者不过十之一二,反对者达十之八九。后来相反了,赞成者十之八九,反对者十之一二。真理要人接受,总要有个过程,无论在过去历史上还是现在。可见,研究赵充国其人是很有意义的”。赵充国逝世,归葬于邽山之阳今清水县永清镇李崖村石佛坪。墓址汉代大加兴建。其后,历代都有增建,并勒石刻碑。仅清代遗存墓碑证之,嘉庆十二年至道光五年十八年间就增建两次。1962年,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有关赵充国的文字记载也比较多。《汉书》专列《赵充国传》。元代赵孟頫曾书扬雄《后汉将军赵充国颂》。福建人民出版社出有专著《西汉名将赵充国》。中央电视台曾派拍制组专程拍摄赵充国专题片,在军事频道播出。黎丙一先生曾将赵充国事迹编成秦腔剧本在清水县秦剧团演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清水县政府在墓地修建赵充国陵园,牌楼,重建了墓冢和碑亭,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2004年,由天河酒业集团公司捐助18万多元雕造赵充国像一尊,基座配以仿汉栏杆,周围通过16块浮雕,展示赵充国生平重要业绩。霍松林先生亲笔撰写“西汉名将赵充国”。4月,清水县各界群众举行了纪念西汉名将赵充国诞生二千一百四十周年暨雕像落成仪式和公祭活动。原任清水县县长,现任甘肃省副省长李膺,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及市上有关部门的领导因在清水调研工作,应邀出席公祭活动。原中共清水县委副书记王腊喜主持仪式,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薄海明致祭文。县政协主席刘怀珍、县委副书记王锦江等四大组织领导向雕像敬献花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6 22:24:44编辑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