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胡同 发表于 2011-10-29 18:05:00

【转帖】海淀镇的胡同

<p style="TEXT-INDENT: 2em" class="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font face="宋体"></font></span></font><font size="5" face="黑体">对海淀镇胡同历史的初探</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font size="5" face="黑体"> </font></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class="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font size="4">&nbsp;<wbr>&nbsp;<wbr>“<font face="宋体">海淀镇甸”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元朝王恽著的《中堂记事》一书云:“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赴开平,三月五日发燕京,宿通玄北廓,六日午憩海店。”“宿通玄北廓”,在金中都城北墙开辟三座城门,会通门以东便是通玄门。海淀镇店在元朝以前,还是一片自然沼泽地带,当时还没有形成很大的居民点。从目前海淀镇甸地形看,大体仍可看到740年前所遗存的地形,即是今天海淀镇甸三处高台地带和三处低洼地带,三处高台地带即西上坡高台地带;老虎洞高台地带;辛庄大胡同、前辛庄、前后官园胡同高台地带,三处低洼地带即是泄水湖;大坑沿;三角地低洼地带。此外,在镇甸之西部,还遗存一片河网沟渠地带。从镇甸西部遗存港沟、银丝沟、大河庄等胡同名字可证。还有在西大街南口至南栅栏北口,建有龙凤桥一座,桥为南北走向,说明昔日桥底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这里要提出一个问题,河水是由东向西流?还是由西向东流?假设其河由西向东流,那么这条小河床又流向哪里?若推断这条小河床址,即今天南大街以北一带地方还是可信的,这是其一。其二是海淀镇设有三座马圈,一座官马圈,建在宏德堂老药店后面;一座建在堆房居;还有一座御马圈,建在大河庄北面。可见清初,海淀镇甸的几条街道绝不是今天所见到的现状。由此可见,几条买卖街的形成,可能先有老虎洞买卖街的形成;其次是西大街买卖街的形成;再其次是南大街买卖街的形成。为什么说南大街买卖街的形成而晚于老虎洞买卖街?其主要原因是自清雍正时,皇帝就不在畅春园,而移至圆明园、临朝。而龙凤桥不再是主要通行的御路,又因圆明园的水系需要大量的水源注入,将万泉河的水源节流供给圆明园需要之因,使龙凤桥的河床变成旱河,后逐渐被废掉。而南大街北面的店铺修建是在这条河床被废后才开始的,为此,泄水湖成为一座死水湖,它不以调节龙凤河的水量为主要功能,而变为每年夏季泄镇甸洪水之功能了。再说宏德堂后面的官马圈,马圈中饲养的马匹,主要是为镇甸官军饲养马匹之所。堆房居官马圈是专为文武大臣上朝所乘轿车、坐骑喂马之所。康熙驻跸畅春园时,文武官员随之来海淀镇甸居住,故这座官马圈系专为他们圈喂马匹之所。大河庄御马圈,主要是为皇帝圈养马匹之所。70年代基建挖地时,发现了地下铺砌有花岗岩条石、饮马食槽、马粪等遗物。根据发现的实物,考察这座马圈,一,它相距畅春园最近,二,从地下发现石料规格,可断定此处即昔日畅春园御马圈。京戏窦尔墩盗御马的马圈,是否就发生在这里?</font></font></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class="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font size="4">&nbsp;<wbr><font face="宋体">海淀镇形成京西重镇时间,约在清康熙朝中叶。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自畅春园建成后,康熙皇帝每年要在园中居住七八个月,朝中文武大臣,开始时每天要从北京城里来西郊上朝议政,因当时交通工具不是骑马,就是坐轿,来往要行四五十里路程。为了临朝之便,文武大臣们纷纷在镇甸设法居住,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有钱大臣择地修建宅园;二、有的因经济条件所限,在镇甸租赁庙宇房屋居住;三、一般职位较低官员,住在官办公所中。当时在镇甸及附近地方,有的王公开始修建邸园,如大学士明珠在水磨修建了自怡园,康熙皇帝为铁帽子代善之三子索额图修建的御园,赐名为、“澄怀园”;还有康熙帝为其胞弟郑亲王赐建的鄂辉园;以及后来礼亲王后代在镇甸修建的礼王园等等,围绕在畅春园周围,邸园犹如众星捧月般的在镇甸兴建起来。这时海甸的人口猛增起来,为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有的商家在镇甸高台地带开设店铺。以此可见,镇甸的商业从此也逐渐得到发展,宅院有格局的兴建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胡同,到北平解放时,约有五十余条。据清震钧著《天咫偶闻》一书记云<u>:“海甸,大镇也。自康熙以后,御驾步步幸园,而此地益富。王公大臣亦均有园,翰林有澄怀园,六部司员各赁寺院,公事毕,或食公厨,或就食肆。其肆多临河,举纲得鱼,付之酒钱。……当时百货非上者不往,城中所用,乃其次也。……旧日士大夫居第,多在灯笼库一带,朱门碧瓦,累栋连甍,与城中无异,以后渐颓废。”以上所描述,系公元1860年以前海甸镇全盛时之情景。</u></font></font></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class="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font size="4">&nbsp;<wbr><font face="宋体">海甸镇的胡同由来久远,而胡同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而每条胡同的命名,又有它一定的历史缘故。首先要弄清胡同的历史渊源。我国古代行政机构分中央、郡、县三级,县以下则分为乡、亭、里。如秦汉时,乡有三老,亭有亭长,里有里正。这个“里”就是最基层的居民聚落名称,直到现在,我国城乡的很多街道仍然以“里”命名。后至唐宋以后,又出现了坊、巷、街名称,而<u>北京叫作胡同,这是北京街道的一个特色,而海淀镇街港的名称也不例外,均以胡同而命名</u>。据元末明初学者熊梦龙所著《析津志》一书云:“京师二十九衡通,衡通同本方言。”而实际上这个方言,就是蒙语。若根据其语音考证,即水井之意,所谓乡有乡井,市有市井,除了河道、湖泊之外,井泉一般是居民活命之源。从胡同这个语汇也可以找到蒙汉人民多年来文化交融的佐证。</font></font></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class="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spacerun: 'yes'"><font size="4">&nbsp;<wbr><font face="宋体">从海淀胡同名称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历史渊源形成的名称:一系由海淀历史上的沼泽地带遗存形成的,如西上坡、大泡子、南海淀、北海淀、下洼子、龙凤桥西岔、泄水湖、大坑沿、大河庄、银丝沟、三角地、港沟;二是以街巷形成的,如双桥东、后马路、西栅栏、西大街、老虎洞、果子市、驴市口、绒线、南栅栏、南大街、南小街;三是以庙宇形成的,如娘娘庙、观音阁、苏公家庙;四是以象征吉祥如意形成的,如金龙馆、辛庄、前辛庄、永辛庄、善缘桥、彩和坊、太平院、太平庄;五是以清代军机章京内外值卢形成的,如军机处;六是以水井形成的胡同,有双井、杨家井、大井、前官园、后官园;七是以皇室名义形成的,如灯笼库、菜库、买卖街、苏州街、官用冰窖;八是以妇女贤孝贞节形成的,有贤孝牌;九是以动物形成的,如莺房、南羊圈、北羊圈、兽医桩;十是以树形成的,如槐树街、榆树林、桃林。总之,海淀镇历经七百四十年发展的历史沧桑,文化内涵的沉积是十分丰富的。</font></font></span></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9 18:44:42编辑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海淀镇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