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后寝故宫往事成云烟,寻幽探秘旧闻趣谈对渔樵
<p>2011年10月19日《北京青年报》C2版《地理寻踪》</p>
<p> </p>
<p>中轴线地理变迁之五</p>
<p>前朝后寝故宫往事成云烟</p>
<p>寻幽探秘旧闻趣谈对渔樵</p><br/>
<p>撰文:食烟火斋 摄影:蓟风</p>
<p> </p>
<p></p>
<p> </p>
<p>(编者按)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工程启动仪式,已于6月11日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那天举行。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贯穿着元明清三朝的42座古建筑,串联着宫苑坛庙和胡同街巷。本版特约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理事陆原,为读者讲述中轴线上曾经发生的系列故事。</p>
<p> </p>
<p><br/></p>
<p> </p>
<p>故宫还能谈出什么新鲜事吗?我来试试看。</p>
<p>我曾多次去过故宫,但是今年的故宫有着不同的意味。1421年新春,永乐皇帝首次登上奉天殿举行贺岁典礼,是明朝故宫建成以后开始启用的标志,距今恰是590周年。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朝统治结束,距今已是100周年。 “故宫”这个称谓,意味着这座“过去的皇宫”作为行使皇权的场所已经成为历史。这些历史的痕迹,如今就积淀在故宫的各处角落。</p>
<p> </p>
<p></p>
<p> </p>
<p> </p>
<p>一、三大殿五次重建变形制,天启帝捆打巨石留笑谈</p>
<p>午门是故宫的南门,“午”字的含意就是南方。走进午门,过了太和门,面前是宽阔的太和殿广场,这是朝廷举行典礼时排列百官和仪仗队的场地。</p>
<p>我站在太和门高大的台座上边北望广场,看到在地面铺砌的灰色大砖之间,镶嵌着两排一尺见方的白色石块,形成了北窄南宽呈“八字形”敞开的两条虚线。我数过这些石块的数目,东边现存84块,西边现存87块,这是当年仪仗队定位用的基石,仪仗队的校尉们只须各自占据一块基石,队形自然就会排列整齐。《国朝宫史》记述,康熙皇帝说过广场铺砌的大砖共有“横竖七层”,我想这个说法若是属实,那么取出下层的大砖用于铺砌已经残坏不平的广场地面,倒是符合“利用旧料、修旧如旧”的古建修复原则。</p>
<p>旧时在广场中心的石板御道两旁,还排列着四行铸铜的品级山。那些品级山高约一尺,形状如山,每行18个,分别铸有正一品、从一品至正九品、从九品总共十八个级别的字样,是百官列队行礼的定位标志,现在陈列在故宫的展室里。</p>
<p><br/> </p>
<p><br/></p>
<p> </p>
<p> </p>
<p>人们通常会用“高大雄伟”形容三大殿,可是在我看来其中颇有蹊跷。我的朋友金先生在故宫博物院研究宫廷消防史,他告诉我三大殿自建成以来曾经5次被火灾焚毁,重建以后的形制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建筑体量已经比永乐时期缩小了三分之一。三大殿最初称为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永乐十九年初(1421年)启用以后不久即于四月遭雷击焚毁。当时为了免受火灾殃及,将存放在广场东侧文楼上边的《永乐大典》紧急转移到东华门里的内金水河岸边,但是被打乱次序的书籍过了两年之后才整理完毕。</p>
<p><br/> </p>
<p></p>
<p> </p>
<p>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了三大殿,到了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再次遭雷击焚毁,五年以后重建工程完成,但是三大殿的体量被缩小了三分之一。嘉靖皇帝认为“奉天”是个神圣的字眼,不宜再用于宫殿的名称,因此将重建后的三大殿更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我注意到现在的三大殿全都不在台座的中心,而是前殿偏南,中殿和后殿偏北,沿袭了嘉靖年间改建后的格局。因为缩小以后的前殿若不南移,从广场望去就会被高大的台座隐没于视线以下。</p>
<p><br/> </p>
<p></p>
<p> </p>
<p>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三大殿第三次焚毁,迟至天启七年(1627年)才重建完工。天启皇帝之所以喜欢做木匠活取乐,就是因为他亲历了三大殿重建工程。清朝的康熙皇帝八岁即位时,皇宫里还有明朝的老太监,给他讲过许多明末的宫廷轶事,其中有这样一段:建极殿后边那块巨石在运进皇宫之时,被太监参奏说它不肯进入午门,皇帝竟然下令将巨石捆起来责打六十御棍。康熙皇帝认为这是明朝皇帝自幼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因而不明事理的缘故,我想这个不明事理的皇帝应该就是年少贪玩的天启皇帝。这个故事所讲的巨石就是现在的保和殿后边那块丹陛,上边有九条巨龙盘旋在祥云之间,是在乾隆年间由石匠高手重新雕刻过的。</p>
<p><br/> </p>
<p></p>
<p> </p>
<p>1644年李自成撤离北京时纵火焚宫,三大殿第四次被焚毁,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以后将三大殿改称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康熙十八年(1679年)太监在西膳房做饭起火蔓延成灾,太和殿第五次被焚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和殿是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余年。</p>
<p>太和殿的地位最为尊贵,因此在飞檐上边安装的琉璃脊兽数量多达十只。这些脊兽的名称和寓意依次是:一龙,水族之王,能够震慑火灾,也是皇权的象征。二凤,百鸟之王,龙的伴侣,古人说是明君在位有凤来仪。三狮,百兽之王,因其威武勇猛,用来镇守宫殿。四海马,能够披波踏浪的神马。五天马,生有双翅的神马。六狻猊,相传比狮子更凶猛的巨狮。七押鱼,遍体鳞甲,长着鱼尾,是统辖鱼类的水神。八獬豸,善于辨别忠奸的神羊。九斗牛,遍体鳞甲,是牛头龙身的水怪。十行什,排行第十,是长着翅膀的神猴。</p>
<p><br/> </p><br/>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1-10-20 0:09:00的发言:</b><br/>
<p>大漠孤狼善若水</p>
<p>身不由己牛老者</p>
<p>革命后代孟祥连</p>
<p>景山东街指南树</p></div>
<p> </p>
<p>陆老师七步成诗也,哈哈!</p> <font size="5">文妙、图精、故事新。<font size="5">真正</font>精品贴!</font>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5">中轴线系列故事之五,完整的叙述着历史的精髓和风流韵事。</font> <p><font size="6"></font> </p>
<p><font size="6"> 拜读,收藏。</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天山</i>在2011-10-21 23:43:00的发言:</b><br/>
<p>很喜欢这个公园,就是门票太贵,去的次数不多。</p>
<p>而且每次去,都是带着外地来的同学、朋友、亲戚一起,都不能专心拍照</p></div>
<p>就算您一个人专程去,也没有办法专心拍照,因为游客太多了。遗憾。</p> <p>很喜欢这个公园,就是门票太贵,去的次数不多。</p>
<p>而且每次去,都是带着外地来的同学、朋友、亲戚一起,都不能专心拍照</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1-10-20 0:09:00的发言:</b><br/>
<p>大漠孤狼善若水</p>
<p>身不由己牛老者</p>
<p>革命后代孟祥连</p>
<p>景山东街指南树</p></div>
<p>呵呵呵!感谢还提到我!很荣幸。</p>
<p>四、养心殿小窑溥仪拴爱犬,翊坤宫铁环婉容荡秋千</p>
<p>人们常说雍正皇帝的皇位来路不正,我看也是颇有疑点。本来乾清宫一向是皇帝的正寝,但是雍正皇帝却说因为父亲康熙皇帝生前住过不忍占用,遂移居至养心殿,然而养心殿还是雍正皇帝的祖父顺治皇帝去世的地方呢。</p>
<p><br/></p>
<p></p>
<p> </p>
<p>我在养心殿看到了几处有趣的设施。一是在殿顶与抱厦卷棚顶连接处的天沟下边,那根红漆立柱底下的石雕柱础竟然有一个出水口。我端详多时终于发现原来这是暗藏的排水管道,那根立柱顶端有一个覆盖着锡板的水槽,承接着天沟淌落的雨水,雨水落入空心立柱里边的排水管道,然后从柱础的排水口流出。</p>
<p> </p>
<p>二是养心殿台座侧面镶嵌着几个砖块,雕刻着“金钱眼”形状的透孔,原来这是地炕的排烟口。故宫很多宫殿的台座底下都有暗藏的地炕,冬季在地炕里边燃烧木炭,用烤热地面的方式为宫殿取暖。有的地炕排烟口开在台座侧面,也有的开在墙头上边。</p>
<p><br/> </p><br/>
<p>三是养心殿后窗的雨罩,顶棚居然是用云母片铺砌的,这在玻璃普及之前真是一个有利于采光的好办法。</p>
<p> </p>
<p> </p>
<p></p>
<p> </p>
<p>四是养心门外对面的墙根底下有一个砖砌的小窑,它的用途我问过几位故宫的朋友也未得到答案。经过一番考证,我认为这是喜欢养狗的末代皇帝溥仪拴狗的地方。溥仪住在故宫的时候虽然年少贪玩,可是也注意分寸,例如他为了方便骑自行车曾将许多宫院的门槛锯断,但是他自己居住的养心殿和婉容居住的储秀宫就没有锯断门槛。我想溥仪也不会把爱犬带进养心殿大门,于是就在养心门外的墙根底下砌了一个小窑作为临时的狗窝。</p>
<p><br/> </p><br/><br/>
<p>养心殿北边是西六宫,其中的储秀宫与翊坤宫被打通为相连的宫院,慈禧太后早期住在储秀宫,她的儿子同治皇帝就是出生于储秀宫的后殿丽景轩。现在的储秀宫和翊坤宮,随处可见慈禧太后五十岁生日那次豪华装修遗留的祝寿色彩,回廊上嵌有《万寿无疆赋》,楠木殿门上雕有“万福万寿”纹饰,在体和殿的东西配殿屋檐下还有祝福长寿的“海屋添筹”彩画。体和殿前廊进深较浅,室内阳光充足,是慈禧太后冬季起居的地方。在一个冬季的上午,慈禧太后在体和殿里将自己的侄女选为光绪皇帝的皇后,同时入选的还有珍妃和瑾妃。 </p>
<p> </p>
<p><br/><br/><br/></p>
<p><br/> </p>
<p>末代皇后婉容居住储秀宫时期将正殿作为寝宫,在套间里安装过洋式浴盆,后殿丽景轩被布置成西餐厅,陈设了西式餐桌和餐具,体和殿是中餐厅,翊坤宫则是婉容的书房,婉容看过的书有一本是《美人风雅大观》。我在翊坤宫前廊的檐下看到了一些铁环,那是婉容荡秋千的地方。</p>
<p> </p>
<p></p>
<p> </p>
<p>北京皇宫自明朝就有荡秋千的先例。“秋千”是“鞦韆”的简写,“鞦”字意为皮革制成的绳索,与“秋天”无关。明朝太监刘若愚所著《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述:“清明,则鞦韆节也”,“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一架”。在翊坤宫前廊檐下的两根横梁上留有两组6个铁环,安装过两架秋千。秋千悬挂在横梁下面的大铁环上,不用时则卷起来挂在横梁侧面的小铁环上以免妨碍走道。我想秋千安装在檐下可能是为了避免婉容被日晒,同时也省去了搭建秋千架子。当年侍候过婉容的太监孙耀庭回忆说,婉容荡秋千时要让两个太监帮着推动,玩到高兴时还会在踏板上站立起来。有时她叫宫女也上去荡,看到胆小的宫女被吓得尖叫婉容就会开心地大笑。</p>
<p>1922年12月1日婉容来到故宫,1924年11月5日婉容离开故宫,此后再未返回。那些铁环如今依旧留在翊坤宫前廊的檐下,已经是锈迹斑驳,物在人空。</p>
<p><br/> </p>
<p><br/><br/><br/></p>
<p>谢谢您的观览</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1-10-19 14:11:00的发言:</b><br/>
<p><a href="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0/201110191495281290.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oldbeijing.org" style="WIDTH: 700px; CURSOR: pointer"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0/201110191495281290.jpg" border="0"/></a><br/></p></div>
<p>“陆老与马”</p>
<p> </p>
<p>指陆(鹿)为马,谁敢说不是!!</p> 很精彩!很细致!十分感谢! 人头马
<p>二、撤斜廊造假房阻隔火路,扣铜缸架柴炭烧烤皇叔</p>
<p>明朝的北京皇宫是参照南京皇宫和中都凤阳皇宫设计的,沿用了宫殿之间使用游廊连接的做法。在炎热多雨的南方,游廊可以遮阳避雨方便往来,缺点是一旦起火容易蔓延。现在的太和殿是面阔九间,但是在左右两端还各有一个较窄的梢间,那就是边廊的遗迹。在明朝,边廊两翼还有向台座下方延伸连接到中左门和中右门的斜廊。清朝改变了宫殿格局,采取了许多防火措施。</p><br/><br/>
<p>一是分隔,撤消了边廊和斜廊,在太和殿两侧依着三层台座的轮廓建造了“锯齿状”的防火墙,虽然看起来很不协调,但是分隔了火灾蔓延的通路。现在的乾清宫和坤宁宫两翼都有类似轮椅专用坡道那样的斜坡,那也是原来斜廊的遗迹。</p>
<p> </p>
<p> </p><br/><br/><br/>
<p>二是包围,建造高大的围墙将彼此靠近的宫殿包围成独立的小院,防止火灾蔓延。例如乾清宫两侧的昭仁殿和弘德殿,坤宁宫两侧的东暖殿和西暖殿,都被高墙包围在小院之中。</p>
<p><br/></p>
<p> </p>
<p>三是阻断,例如乾清宫院落,是一座四面环绕着廊庑的大四合院,在东西两排连檐通脊的廊庑之中,各有两间用砖石砌筑的实心假房,一旦发生火灾,火势燃烧到实心假房就会被阻断,不致蔓延至整座院落。我在乾清宫东侧廊庑的龙光门旁边看到了一间这样的假房,虽然它与整排廊庑浑然一体,但是仔细观察屋檐上边油漆彩画脱落的地方,就会发现它的檐檩和椽头都是雕刻成仿木结构的石头构件,石头表面还留有雕凿的痕迹。</p>
<p><br/> </p>
<p><br/></p>
<p> </p>
<p>在故宫里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穿宫而过的内金水河引起了我的兴趣。查阅史料得知,这条河流并非是为了“鱼游在藻以资游赏,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而是为防范火灾引入的水源。河水来自神武门以西护城河南岸的涵洞,从紫禁城底下进入故宫,然后流向西北角的城隍庙,再向南流经武英殿,向东流经内金水桥、文渊阁、东华门里,最终在紫禁城东南角穿城而出,又注入护城河。</p>
<p><br/> </p>
<p><br/><br/></p>
<p><br/> </p>
<p>故宫里边也有很多水井提供水源,经常有人疑惑那么小的井口如何会使珍妃被投入井中?其实这些井口并不小,而是上边覆盖的井口石的口径比较小,这是为了防止宫女或太监投井自尽,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失足落井。旧时宫女汲水使用直径不到一尺的小桶,因为她们提不动大桶。</p>
<p> </p>
<p></p>
<p> </p>
<p>故宫里边还有许多用于贮水防火的金属大缸,因其摆放位置多在门前所以又叫门海,有铸铜鎏金的金海,铸铜的铜海,铸铁的铁海。这些大缸有明朝遗留的,有清朝铸造的,还有54个铁缸是从和珅府邸收缴来的。大缸架设在石块围成的圈足上,其中有一个石块移开以后就形成了灶膛,冬季在缸底燃烧木炭防止冻冰,所以有些大缸的圈足内侧留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内壁也积有厚厚的水垢。嘉庆皇帝从和珅府邸收缴来的54个铁缸外观较为粗糙,被安放在比较次要的地段,至今在景运门外还可以看到其中的一对。</p>
<p><br/> </p>
<p><br/><br/><br/><br/></p>
<p> </p>
<p>明朝宣德元年(1426),宣德皇帝的二叔汉王朱高煦在山东乐安州发动叛乱,被擒以后关押在皇宫归极门外的逍遥城。四年以后宣德皇帝到逍遥城察看时,竟然被桀骜不驯的朱高煦伸腿跘倒。本不想落个杀叔之名的宣德皇帝再也压不住心头怒火,命人将朱高煦扣在归极门外的大铜缸底下,架上柴炭活活地烤死。归极门就是现在的熙和门。</p>
<p><br/> </p><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9 13:51:42编辑过]
<p>三、武英殿康熙擒拿权臣鳌拜,文渊阁乾隆入贮四库全书</p>
<p>熙和门以西就是武英殿。康熙皇帝八岁登极,十六岁擒拿了权臣鳌拜,此事流传甚广,但是擒拿鳌拜的场所就在武英殿却一向鲜为人知。</p>
<p> </p>
<p> </p><br/>
<p>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占领北京皇宫之后曾在武英殿办理军务,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回北京以后,于6月3日仓促举行的称帝典礼也是在武英殿举行的。6月4日凌晨,李自成撤离北京时下令火烧皇宫,武英殿幸免于难,所以10月19日顺治皇帝由沈阳迁都到北京时,一度就住在武英殿里。顺治皇帝后来搬入修复的保和殿(当时称为位育宫)住了10年,康熙皇帝八岁即位之后也在保和殿住了8年。康熙八年(1669年)二月因为开工重建太和殿,康熙皇帝要迁出保和殿以避开喧闹的工地,他的祖母认为保和殿是用于举行典礼的庄重场所,此后不宜再用作寝宫,决定将乾清宫修复以供皇帝居住。康熙皇帝在十一月乾清宫修理完工之前暂居于武英殿,擒拿鳌拜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五月十六日,正是康熙皇帝暂居于武英殿的期间。</p>
<p> </p>
<p> </p>
<p></p>
<p> </p>
<p>与武英殿遥相对应的文华殿在协和门以东。文华殿过去是皇帝举行经筵讲求学问的场所,现在是陶瓷陈列馆。我绕到文华殿庭院后边,隔着矮墙看到了一座黑色琉璃瓦绿色剪边屋顶的楼房,那就是曾经贮存过《四库全书》的文渊阁。乾隆皇帝在全国各地建造了七座用于贮存《四库全书》的藏书阁,最先建成的是圆明园里的文源阁,但是最先启用的是皇宫里的文渊阁。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二月,乾隆皇帝亲临文渊阁举行第一部《四库全书》入藏典礼,他在阅览了纪晓岚撰写的《四库全书告成表文》以后,极为赞赏地说道“此表必出自纪昀之手”,这一年乾隆皇帝已经七十二岁了。</p>
<p><br/> </p>
<p><br/><br/><br/></p>
<p> </p>
<p>此前在乾隆皇帝六十三岁的时候,因顾虑《四库全书》编成以后卷帙浩繁不易检读,更担心自己来不及见到大功告成,决定先编纂一部浓缩精华本的《四库全书荟要》。这部《四库全书荟要》比《四库全书》提前四年编成,贮存在御花园的摛藻堂中。面阔五间的摛藻堂在西套间里安设着木炕,是乾隆皇帝当年读书的地方,楠木门框上边题刻着乾隆御笔对联“左右图书静中涵道妙,春秋风月佳处得天和”。摛藻堂现在是故宫书店,在贮存过《四库全书荟要》的楠木书架上边,还能看到刻着“经史子集”等字迹的书籍编号。有趣的是我在这些乾隆皇帝用过的书架上边,发现了自己前几年的作品《消失的胡同》。</p>
<p><br/> </p>
<p><br/><br/><br/><br/></p>
<p> </p>
<p>御花园的正式名称是宫后苑,也叫琼苑,所以它的两座旁门称为琼苑东门和琼苑西门。御花园的南边是坤宁门,但是在明朝初期却将御花园的北门称为坤宁门。尊崇道教的嘉靖皇帝认为,坤宁门算是皇后居住的坤宁宫的后门,御花园里的钦安殿供奉着真武大帝,若被圈入坤宁门内就是人神混杂有失恭敬,因此将坤宁门的名称置换给了御花园南边的大门,表示内廷宫院到此为止,而将御花园的北门另行命名为顺贞门。</p>
<p><br/> </p>
<p><br/><br/></p>
<p> </p>
<p>崇祯皇帝曾经将坤宁门内的北围廊命名为游艺斋,他在这里散心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将购物说成“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呢?大学士周延儒认为按照五行的说法,南方属火,北方属水,《孟子》说过“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水和火可以无偿索取不须购买,所以不说“买南北”。崇祯皇帝听了解释颇为满意,但是周延儒并未解释“买东西”。相传乾隆皇帝也向纪晓岚提出过同样的问题,纪晓岚的解释是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商品多为属木的植物类和属金的金属类,所以会说“买东西”。到了纪晓岚这里,“买东西”的说法就解释圆满了。</p>
<p><br/> </p> 学习了。 <p>大漠孤狼善若水</p>
<p>身不由己牛老者</p>
<p>革命后代孟祥连</p>
<p>景山东街指南树</p> <p>拜读完一遍,俺这人脑子笨,记不住,以后有时间再细嚼慢咽!谢谢陆老师!</p> <p><strong><font color="#008080" size="4">陆老师介绍的详尽,刚看完今天的北京青年报,留下了陆老师的这片文章,漫漫细读和体会。</font></strong></p> 看完了。 <p><font size="5">哈哈,,</font></p> 内行说门道 <p>搬个板凳,看陆老师妙笔生花。</p> 感谢王利发先生、孟子老师、电报员的传人、文丞相、旧电影等先生身不由己的观览,还有景山先生,下集就要说到您那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9 22:03:26编辑过] <p>先顶一下,慢慢学习!</p>
<p> </p>
<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9 20:34:44编辑过] <p>厚积薄发、图文并茂,学习之。</p>
<p> </p>
<p>得找个小笔记本做读书笔记:)</p> 先搬个凳子,占个地儿慢慢看!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布衣亮子</i>在2011-10-23 21:38:00的发言:</b><br/>
<p>慢慢学习!多谢陆老师的好文章!</p></div>
<p><strong><font color="#008080" size="4">发来原文,点击可放大阅读。</font></strong></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7 12:03:15编辑过] <font size="4"> 写的好、摄的也好~拜读~</font> 认真拜读了一番,写得很精彩!受益匪浅啊! <p>慢慢学习!多谢陆老师的好文章!</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