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历代帝王陵寝[图库] ◤◢◤◢◤
<p><em><font size="6">明太祖的祖先陵墓</font></em></p><p>图册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623822/" target="_blank"><font color="#0909f7">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623822/</font></a></p><p><font color="#ff3300" size="7">1 明祖陵</font></p><p> 明祖陵是朱元璋祖先的葬地,在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朱元璋祖籍江苏沛县,后来迁徙至江苏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为躲过元代繁重的淘金苦役,其祖父又率领全家迁居到安徽泗州城北。祖父死后,就葬在离家不远的杨家墩。 <br/> 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font color="#f70909">重葬其<font color="#3d11ee" size="5">祖父</font>朱初一、<font color="#5cbb44" size="5">曾祖</font>朱四九和<font color="#aa8855" size="5">高祖</font>朱百六三代帝后</font>,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1413年)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到明代中叶以后,淮水泛滥,祖陵时被淹没,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祖陵沦入洪泽湖。1961~1962年间,南京博物院趁洪泽湖水位下降时,对露出湖底的祖陵遗迹和石刻作了调查。 <br/> 明祖陵的修建,前后历时近30年,营建时间之长、体制之宏伟,在诸代明陵中名列前茅。其陵枕岗临淮,基本仿唐宋帝陵的规制,但已废止了唐宋诸陵的上下宫制,显得更加紧凑。陵园总平面呈长方形,筑有城墙三重:外为土城,周长3公里;中为砖城,周长1.1公里;内为皇城,建有正殿、县服殿、神厨、斋房、库房、宰牲亭、金水桥等。 <br/> 陵前神道两侧,共有21对石像生,自北向南排列在850米长的中轴线上。石刻体形硕大、雕琢精细,其中最大者重达20多吨,小者亦有5吨以上。计有麒麟2对、石狮6对、神道石柱2对、马官2对、石马1对、拉马侍卫1对、文臣2对、武将2对、内侍2对。这些石刻规模宏伟,技艺高超,线条流畅,整体风格既不同于凤阳皇陵,也不同于孝陵和十三陵,倒与宋陵石刻的风貌相近。皇城内外遍植松柏7万多株,郁郁苍苍,气势非凡,壮丽森严。 <br/> 明祖陵虽崇丽无比,遗憾的是它不处在高山大阜之侧,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明弘治七年(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使南支夺淮入海后,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不断遭受水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后,在陵东不断增修堤防。到(1680年),明祖陵和泗州城终于被滔滔洪水吞没。经过湖水长期的浸蚀和冲击,坟丘已被荡平,原先地面的砖木建筑大多毁坏,仅余下棂星门、正殿、东西两庑遗址和残存的30多个大型柱础、砖砌拱顶建筑3座,但神道两侧的21对石像大多完好。 <br/> 为了严防明祖陵再度被洪水吞噬,现已在祖陵东、北、西三面筑了防洪堤,陵区内专门开挖了截岗沟,建立了排灌系统,使明祖陵遗址遗物再不遭受“灭顶之灾”。<br/> 据《朱祖璋系年要目》介绍,朱元璋祖居江苏省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元朝元年,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携带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带,居住在古泗州城北13里的孙家岗。《泗虹合志》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杨家墩家有个洼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经常卧于其处。有一次,一个道士路过此处,年了这个地势说,“葬于此处,后代可出天子。”朱初一把道士的话告诉了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十年后,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朱初一病死,如道士所言,葬于此。半年后,朱世珍妻陈氏即怀了朱元璋。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 <br/>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上皇位后,便追尊他的高祖为玄皇帝,曾祖为恒皇帝,祖父为裕皇帝,父亲为淳皇帝。朱元璋的强烈的光宗耀祖思想,促使他不惜代价筑祖陵,似乎非此不能达到巩固大明王朝的目的。于是,公元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杨家墩,开始修建祖陵。以后陆续增修,经过28年,耗费大量资金,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杨家墩改称明祖陵。 <br/>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年明祖陵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十分壮观。陵墓长方形,南北走向。有皇城两道,外面土城周长9里30步;里面砖城周长4里10步。城门四座各三间,正殿五间,具服殿六间,红门一座,燎炉一座,棂星门一座,神厨三间,东屋三间,西屋三间,直房十八间,斋房三间,库房三间,宰牲亭一所,水金桥一座。从陵西门进去,北到积水亭还有石桥三座。后有神厨、宰牲亭、享殿、配殿。明亭神道两旁,从南往北,并行相对排行着麒麟两对,狮子六对,华表两对,马倌两对,拉马侍者一对,马一对,文臣三对,武将两对,太监两对,一共有二十一对大型石刻。周围植树七万余株。明祖陵建成以后,每年清明时节,朱元璋都要亲自带御林军从南京出发,浩浩荡荡,前往祭祖。一条长达二十华里的下马道,道两旁 明朝中叶以后,黄河再次夺淮,尽管朝庭几度筑堤卫陵,但明祖陵还是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被特大洪水所淹没,沉入洪泽湖底。 <br/> 1963年,洪泽湖水位下降,明祖陵遗址逐渐露出水面,遗物零乱地分布在全长250米的中轴线上,其中有倒在泥水中的20对石象生。大水塘下隐约露出的几个拱形门,那是墓穴,下面并排有六口棺木。当中是朱元璋的祖父母,两旁则是曾祖、高祖。六口棺材中装的都是蟒袍、玉带,凤冠霞披,这是衣冠冢。而朱元璋祖父母的尸体葬在离此不远的高埂上,当年修建陵墓时,朱元璋不敢移动其祖尸骨,怕挑断龙脉,坏了风水,因此在旁边造了衣冠冢。从1997年以来,明祖陵几经修复,现周围已筑起2706米的防洪大堤,其中600米危区段全部用块石护坡,四周栽上了松柏、水杉、梧桐等6万余株树木。还新建了文物资料陈列室、抽水机站等。尤其是21对高达丈余的大型石刻,已全部复位并修整一新,现整齐地屹立在神道两旁,恢复了当年的风姿。那气势,宛若君王临朝时,文武排班一样。为首的是两对低首侧的内侍臣,接着是两对手按宝剑、气宇轩昂的武将和三对手持牙笏的文臣,下面依次是马倌两对,石马一对,拉马侍从一对......。只见那文官头戴乌纱,身着蟒袍,腰扎玉带,脚登朝靴,胡须垂胸,相貌堂堂;武官穿甲戴盔,手按宝剑,双目圆瞪,威风凛凛。走近细看,不仅狮子嘴上、马嘴上的细毛根根可数,而且连马镫上的一扣一环也都清清楚楚。这些精雕细镂的石刻,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据考古专家介绍,石刻规模之宏大,刻工之精细,造型之优美,线条之流畅,在国内少有。这些石刻群与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相互媲美,名殊其妙。目前,下筹备开挖地下陵墓。不久,明代第一陵——明祖陵的全貌将展现人们眼前。 </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4 3:11:41编辑过] <p><font color="#3809f7" size="7">2 明皇陵(中都皇陵)</font></p><p> 南京、北京是明朝先后建都的地方,颇有帝都之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也是早为人知。但在明朝开国之初,太祖朱元璋曾经在自己的家乡安徽凤阳,营建过一个都城——明中都,却不甚知名,这是因为城垣宫殿刚具规模,就迁都南京,以后逐年荒废,渐被遗忘。然而,明中都宫殿城垣的遗址至今依在,其规模制度并不亚于南北两京,有些地方还在二京之上,对于南北两京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br/> 在营建凤阳中都城垣宫殿的同时,还修建了朱元璋父母的皇陵,现在遗址保存尚好,尤其是陵前神道上的一套完整的“象生仪仗队”石人石兽,造型优美,雕工极精,有极高的价值,曾被列为凤阳八景之一。 <br/> 朱元璋的父亲早年从句容迁居凤阳,以务农为业,家境十分贫苦,难以为生。后来又遇上天灾,他的父母兄长连续遭难丧命,当时元璋只能向人借钱借地埋葬父母,而其父母之坟也只能是黄土一抔。 <br/> 朱元璋当皇帝以后,便开始追封祖宗,修建陵寝。他在泗州修建了其祖父朱初一的“祖陵”,在凤阳修建了他父母的皇陵。此陵原来曾称作“英陵”,是后来朱元璋立皇陵碑撰文时才改称皇陵的。 <br/> 明皇陵是明朝建立后修建的第一个帝王规模的陵墓,其豪华侈丽的规制继承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开创了明清两代的风格,在我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r/>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西南八公里,中都城旧址西南十里的太平乡,朱元璋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和两个侄子的坟墓也附于此。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历时10年。陵冢高大雄伟,呈平顶覆斗式,长约60米,宽40米,高10米,上植松柏,郁郁葱葱。登上陵顶环顾四周,南有丘陵绵亘数百里,北临淮河滔滔东去,东、西二隅地势逐渐内低。皇陵头枕山峰,足登淮水,犹如仰卧在巨大的躺椅之中。原来的建筑规模相当宏大,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城垣。皇城高近7米,内有正殿、大金门、御桥、左右庑碑亭和石像生。砖城周长6里多,开四门,内有具服殿、膳厨、官厅、棂星门、红桥、神厨、神库、天池、鼓房等。土城周长28里,内有神路、官厅、铺舍、水关、皇堂桥、下马坊等。当时设有皇陵专司防卫,置陵户3342户,分为64社,进行日常的供祭、看守、洒扫等。关于皇陵的建筑在《中都志》和《凤阳新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br/> 一般帝王陵墓的朝向总是背山面水或是坐北朝南,但明皇陵却是朝北,而且道路还略有歪斜。考其原因,是由于中都城垣宫殿在皇陵的东北方,为了使皇陵朝向中都,只得如此处置。从中都的南门出来,一条松楸交映的十里大道直达陵的北门。进入北门以后,又是一条松柏夹道的神路通向皇陵,路旁排列着32对华表、石人、石兽等,气氛庄严肃穆,有“重门列戟园陵肃”“壮哉兹陵从古无”的赞语(唐顺之《皇陵行》)。但是,这一辉煌壮丽的皇陵建筑,在崇祯八年(1636年)時,尽杂喋民起义军报复性的焚毁,荡然一空。乾隆年间曾有项樟的《旧陵》五律诗一首云: <br/> 旧陵南郭外,一径短垣中。 <br/> 雷雨天成幻,风沙夜聚空。 <br/> 荒碑歌蔓草,石马卧幽宫。 <br/> 极目平原上,残阳几树红。 <br/> 这正是皇陵被焚后的写照。即使如此,它还是以“明陵风雨”被列为当时的凤阳八景之一。解放后,皇陵的古建筑和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修复,四周重新栽植了松柏,并对原来砖城重建了围墙,初步展现出原来的肃穆、壮观的面貌。 <br/> 目前,32对华表和石人石兽仍保存完好,在砖城的北门内自北向南排列着。它们的顺序是:麒麟二对,狮子四对,虎四对,华表二对,马和引马者六对,豹四对,羊四对,文臣二对,武臣二对,内侍二对。 <br/> 这些石刻体形高大,其雕刻艺术的精美,是全国少见的。虽是洪武初期的作品,但是雕刻的工匠还是元代的人,元代帝王的埋葬是不起坟头的,地面上都没有任何石刻存在,象这样大规模的具有元代艺术风格的石雕群,可说是绝无仅有。不仅如此,明皇陵石刻还是现存帝王陵墓中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陵前石刻甚少,唐代仅高宗武则天乾陵稍多,宋陵石刻虽较多,但亦无此数量。即使石刻较多的明、清帝王陵,也仅12对或18对,仍相去甚远,不论在历史或艺术价值上,均不能与之相比。 <br/> 从保存下来的《皇陵碑》的碑文撰写过程和碑文中可以看到,出身贫贱,靠参加农民起义而登上帝王宝座的朱元璋,还保留了一些不忘过去贫穷生活的本性。在开国的第二年(1369年)修建皇陵的时候,他就立了一块大碑,记述父母的情况和自己的历史。他唯恐一些词臣为了奉承他,有意褒扬朱家的历史,就亲自作了手录,然后吩咐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文。撰后他仍不满意,最后只好自己动手。碑文叙述了他一生创业经历,文字通俗,感情真挚,是研究明史的珍贵文献。至洪武十一年,文成后重建了《皇陵碑》,叫江阴侯吴良督工刻上。此外,还立了一块“无字碑”,寓意父亲功德无量,难以用言辞表达。 <br/> 附录:《皇陵碑》碑文 <br/>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 <br/>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曰: 昔我父皇,隅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徬徨。俄而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br/>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br/>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道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泪笔以述难,谕嗣以抚昌…… <br/>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p><p> 朱元璋年幼时,家乡流行瘟疫,父母病死,朱元璋家穷的连棺材都买不起,向地主借钱买棺材准备埋葬父母,但遭到地主的拒绝.朱元璋和哥哥只好将父母的尸首用草席包裹埋葬,没想到刚埋好,天降大雨,山体滑坡,将土坟冲毁,朱元璋的父母被埋在一个大土堆下.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立即为父母修建豪华的陵墓,并追封父母为"皇帝","皇后".<br/> 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今凤阳)为中都。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没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 <br/> 明皇陵位于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朱元璋出身贫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继去世。朱元璋年仅10余岁,无力大办丧事,仅以“被体恶裳,浮掩三尺”之礼,安厝亲人。20多年后,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缮父母陵寝。洪武二年,他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总体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 <br/> 在陵墓的外围,有3道城垣,形成3城包裹陵墓的平面布局。由于皇陵地处明中都城的西南,为了使皇陵与中都城连为一体,所以皇陵的3道城门都是以北门为正门,而皇陵也因此是坐南朝北,神道与神路置于陵墓之北。皇陵的第1道城是夯土城垣,周长达28里。第2道城是青砖砌起的城垣,高2丈,周长6里多,四边开四门,皆有高大的城楼。第3道城是皇城,青砖垒砌,周长75丈。皇城平面长方形,它改变了过去帝陵内城平面方形的做法,为了将神道石像生移置城里,突出陵前享殿的地位,因此改为南北纵长的形状。皇陵的3道城中轴线两旁,建设了不少祭祀、护卫、住所建筑,形成规模宏大,森严壮观的皇陵建筑群。经过精心的设计、规划、施工,建成后的皇陵,气象巍峨,被誉为“重门列戟园陵肃”,“壮哉斯陵从古无”。 <br/> 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边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257米、宽6.3米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32对石像生。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独角兽卧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立像4对(现缺一对);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不仅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艺上也有独到之处。均用整块石料雕琢,无论是人像,还是动物,均造型生动,刻琢精细,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们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br/> 神道南端紧连金水桥遗址,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皇皇大著,堪称一绝。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br/> 明皇陵一直受到明王朝的悉心保护。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为之涂炭,之后又屡遭毁坏。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大肆砍伐陵园松柏,使郁郁葱葱的陵园变成光秃秃的土堆,荒芜不堪。 <br/> 新中国成立后,中都城和皇陵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经过努力,中都城和皇陵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治理,现有文物古迹也得到了妥善保护。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r/> 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及长侄相继身亡,幸邻人刘继祖惠地葬此。他称吴王后,元至正二十六年返里议欲改葬,但又恐泄山川灵气,故增土以培其封。即皇帝位又追尊父母为淳皇帝.淳皇后,并将其坟墓按山陵之制建成皇帝陵。<br/> 皇陵神道全长257米,两侧对称排列着32对石像生仪仗队,它们自北向南依次为麒麟2对,狮8对,华表2对,马官,马及控马人共6对,虎.羊各4对,文臣.武将.内侍各2对。数量之多,为历代帝王陵之冠。<br/> 这些石像生为明初所制,皆用整块石料雕成,造型浑实,比例准确,刻工精细,栩栩如生。其形象与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可以说它们是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p><p><br/> 皇陵碑</p><p> 大明皇陵之碑,高6.87米,由碑座.碑身.碑额三部分组成。<br/> 碑文为朱元璋亲自撰写,全文共1105个字,主要记述了他的卑微身世.僧侣生活.戎马生涯以及夺取大明江山的全部过程,阐明了昌运兴盛的道理,以作为子孙后代的训典。<br/> 对研究明初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p> 明皇陵无字碑</p><p> 无字碑位于明皇陵神道南端东侧,形制与大明皇陵碑相同。<br/> 立无字碑的用意从美学上讲是为了布局对称的需要;从感情上讲,朱元璋认为自己成就的帝业是父母累善积德所至,无上伟大,无法用文字表达;作为农民出身的父母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大书特书。这种寓意曲达,意味深长的匠心设计,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p><p> 享殿遗址</p><p> 享殿又称正殿.祭殿.皇堂,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地方。<br/> 始建于洪武十一年,为皇陵的主要建筑之一。<br/> 据明代志书记载:"正殿九间,丹陛三级,黄琉璃,青碧绘彩"。<br/> 崇祯八年,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凤阳,焚皇陵享殿。现在殿基上黄琉璃瓦屑遍布,还保存着大小石础各一块,石雕的螭首.望柱各一件,其中大石础埋头边长1.6米,小石础1.3米,可见当时皇陵享殿的规模与现存的北京十三陵中陵恩殿相当。</p><p> 明皇陵墓</p><p> 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及长侄相继身亡,幸邻人刘继祖惠地葬此。他称吴王后,元至正二十六年返里议欲改葬,但又恐泄山川灵气,故增土以培其封。即皇帝位又追尊父母为淳皇帝.淳皇后,并将其坟墓按山陵之制建成皇帝陵。<br/> 历经600余载,现墓冢尚存,为一椭圆形土丘,东西长60米,南北宽40米,高若岗阜,其上建国后栽植的柏树已蔚然成林。<br/></p> <p><font face="隶书" color="#cc3370" size="7">明太祖孝陵</font></p><p>图册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630156/" target="_blank"><font color="#0938f7">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630156/</font></a></p><p>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陵垣周长达22.5公里。朱元璋的陵墓 化了十七年时间建成。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神道上立有石兽、石人,陵园 的宜城有遂逍可登其顶,顶的正中有石刻"此山明太祖之墓", 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门内四方城有朱棣为其父 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br/>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布局宏雄,规 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 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宝城等古迹, 纵深2.62公里, 当年围绕的红墙22.5公里现存遗迹,尚可窥见皇家陵园的气势规模和我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br/> 一个距今六百多年,重约八十吨的明代巨 型石龟,近日被一部大型吊车从地下吊起,运到了位于明代开国皇帝朱 元璋的陵墓明孝陵附近的红楼艺文苑。巨型石龟是在南京中山陵美 龄宫山后的一条满是茶树的山沟中发现的。石龟身长六点二米、宽二点 五米,为青石雕成。虽然整体粗糙,但轮廓清晰。据专家介绍,此石龟 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大的石龟。<br/> 下马坊是明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为一间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坊高9米、宽6米,柱横截面作抹角方形,两柱前后及外侧抱以砷石,柱端饰以云板、云罐,内侧雕梓框,镶入大额坊,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当年,朝拜孝陵的大小官员到这里以后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与尊崇。 <br/> 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朝廷下令:车马过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这座牌坊当遵此命令而设。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书体工整,是明初石刻建筑的精品。根据记载,从下马坊向西北行755米就是大金门。 <br/> 但是现在的下马坊早已不是当年的下马坊了。因为在1949年南京解放前,下马坊就倒塌了,柱断额裂。原先下马坊横跨在宁杭公路上,汽车来往由坊下经过。民国时期,蒋介石常由此去汤山。1948年3月,首都警察厅东郊警察局给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发公函,大意是因下马坊横跨公路,恐有车辆撞触危险,请予以拆卸。 <br/> 当时的陵园管理委员会接到此函后,辗转委托南京市工务局下属的一家工程处办理。在拆除过程中,推土机将石牌坊推倒,横额裂成两段,两根石柱折成4段,堆放在公路两边,石柱础遗留在公路上。 <br/> 1979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在原来位置北移了20米,离开了宁杭公路,按照原貌复原。不过,碎裂的门额虽然被拼接在一起,但伤痕依然。 <br/> 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朱厚将孝陵所在地 钟山与北 京十三陵所在地天寿山并称为二岳,特封钟山为“神烈山”。并在下马坊东侧立“神烈山” 标志碑,建碑亭。碑高4、宽1.46、厚0.46米,上楷书“神烈山”为阴文线刻,碑额刻“ 圣旨”二字,边刻“嘉靖十年岁次辛卯秋九月吉日”及“南京工部尚书何诏侍郎臣张羽立石 ”。碑身无座,系用两巨石凿槽镶嵌。<br/> 禁约碑,系明崇祯十四年 (1641 年) 所立。当时农民起义席卷全国,明王朝为保住孝陵“龙脉”,重申严格保护孝陵的条例,违者立即处死。 禁约碑为卧碑,高 1.41 米,宽 5.25 米,厚 0.43 米,碑文前为序言,后为禁约九条,阴文楷书。 碑额正面雕双龙戏珠,碑座为须弥座式,四周有云纹.现保存基本完好。<br/> 大金门是孝陵外廓城的正门,也是正式进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门向南,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有券门三洞。大金门下部,为石造须弥座,束腰部分浮雕花,体现了明初国家建筑的创新风貌。大金门的东西两侧现还留有连接外廓红墙的痕迹。<br/> 碑亭中壁(四方城)四方城,四周围墙形如壁垒。城内有一大石兽,昂首曳尾,宛然若生,背上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正楷,长达2746字,字大如拳,历述了明太祖一生的功德,是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碑通高8.84米,碑身高4.78米,宽2.24米,厚0.83米,是南京地区地面现存石碑中最大的一个。<br/> 石象路前半段两侧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石兽尽端立石望柱(又称华表)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孝陵石人、石兽均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生动粗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p><p>帝业消沉,留得孝陵空葱郁。 <br/>石象巍峨,胜地重游溯前史。 </p><p>这是后人游览孝陵时留下的一副对联。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玩珠峰下,这一带林木苍苍,浓荫蔽日,溪涧蜿蜒,流水潺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独龙阜北依钟山主峰,阜高150米,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雾山色,朝夕多变,自古就有“此地多奇岭,千云非一状”的美誉。古代许多著名的寺观和重要的墓穴多建于此。 </p><p>朱元璋出生农民家庭,幼年时孤苦无依,在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后来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并继而成为农民军领袖,推翻了元朝的统治。1368年登基称帝,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为选择帝陵基址,看中了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这一陵址的选择,是经刘基、徐达、汤和等大臣讨论后提出,由朱元璋最后同意确定的。独龙阜原是六朝开善寺的旧址,宋元时改称蒋山寺。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派人逼使蒋山寺的和尚将寺址从独龙阜迁到紫霞洞的南面。但当新寺即将建成的时候,又有风水先生说新寺址于陵园不利,和尚只好再次搬到了现在的钟山东麓灵谷寺。灵谷寺名由朱元璋亲赐,号称“天下第一丛林”,最盛时曾经有过一千名和尚。现在灵谷寺里的无梁殿,就是那时候建造的,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p><p>陵园经过五年建设,到洪武十四年(1381年)初步建成。第二年葬入皇后马氏,因皇后谥号“孝慈”,所以将陵定名为“孝陵”,也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两年后规模巨大的孝陵大殿落成,负责建陵的官员李新,也因建陵有功被封为崇山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葬皇太子朱标于孝陵之东,称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朱元璋崩于西宫,与马皇后合葬此陵,殉葬的嫔妃46人。但陵墓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三年(1405年)最后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为止,才算全部完工,前后共历时三十年之久。 </p><p>明孝陵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较大的几处帝王陵墓之一,自最前面的下马坊至后部的方城,纵深达2620米。据记载,孝陵的红墙周长22.5公里,相当于当时京城城墙长度的三分之二,可见规模之庞大。主要建筑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六百年来,所有木质结构的殿堂早已焚毁,但从遗存的石质基础仍能看出当年的布局规模。它与北京十三陵的布局和建筑形式相同,但要比十三陵中的帝陵大得多,可见明代诸皇陵都是以此为蓝本的。 </p><p>当时的孝陵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陵内植松10万株,养鹿千头,每鹿颈间都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号称“长生鹿”。为保卫孝陵,专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军士5600人。若有樵夫误入山陵,即被“正法”斩首。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2员,4O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了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现存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石像翁仲、大石桥、宝城、墓冢及清末所建碑亭、享殿等,仍然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凝聚着不散的帝王之气。 </p><p>过去,曾有明太祖死后从都城十三个城门同时抬出棺材的传说,因此,人们常常怀疑朱元璋是不是真的葬在孝陵里面。有人说朱元璋葬在皇城的万岁殿下,有人说葬在城西朝天宫三清殿下,还有人说葬在北京的万岁山等等。这些传说大概是由于朱元璋的性格多疑,再加他生前杀人太多,怕人掘墓报仇的心理所引起的。传说的内容很象三国时代曹操死后造了七十二座疑冢的模式,很有可能是从古代某些帝王的“疑冢说”移植过来的,均无充分的根据。因为孝陵在朱元璋去世以前已经建成,到了朱元璋死的时候,陵墓的一切设施都已就绪。而且,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死的,南京地区当时已经进入夏季,停灵七天以后,就立即葬入了孝陵。如果在别处另造新陵,在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再者,孝陵的位置紧靠宫城,北倚钟山,南有皇墙,内有神宫监,外有孝陵卫的官兵日夜巡逻,其安全的程度远较别处为高。所以,朱元璋是不会遗命舍此而他葬的。此外,朝天宫的地下早年经过部分发掘,确有一座六朝大墓,但明故宫的范围内从未发现过任何明代大墓的痕迹。至于南郊、西郊和北郊,解放后曾清理发掘过几百座古墓,还没有一处值得怀疑是明太祖的葬地。因此,今日的明孝陵应该说就是埋葬朱元璋的地下宫殿的所在地。当然,最准确的答案,还有待于将来对明孝陵的正式考古发掘的结果。 </p><p>明孝陵的建筑共分两大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主体建筑的陵寝。 </p><p>诸司下马 </p><p>下马坊即孝陵入口处,是陵城的起点,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字。谒陵的文武官员由此下马步行,它是陵寝威严的标志。下马坊旁有一件刻着“神烈山”三个大字的石碑,是嘉靖十年(1531年)树立的。还有一件“禁约碑”,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在农民大起义已经席卷全国,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进北京的前三年(1641年)匆忙树立的。碑中重申严加保护孝陵的条例,不许任何人破坏“龙脉”,违者处以极刑。他企图依靠明太祖的亡灵,来维持摇摇欲坠的明朝政权,但大河毕竟东流,无人能挡住历史的脚步。 </p><p>神功圣德 </p><p>由“禁约碑”向东北行约5O0米,过明孝陵第一道大红门,即正门大金门,即到四方城,四周围墙,形如壁垒。城内峙立一高大碑亭,亭内有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一通,螭首龟趺,通高8.78米,石碑高耸,碑文正楷,洋洋270O余字,字大如拳,历述明太祖一生功德,是南京地区地面现存石碑中最大的一个。明成祖为立此碑,曾命在南京麒麟门外阳山开辟巨材,如今此碑虽已堪称碑林之中巍巍巨制,但它的体积却仍只是阳山碑材的1/5O,可见当初碑材之大。 </p><p>獬豸辨奸 </p><p>从四方城再西北行不远,经过御河桥,就是通向陵墓长达3里的宽阔神道,称石像生路。神道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各2对4种,2立2蹲,共12对24座。传说獬豸是一种神兽,能辨善恶忠奸:忠臣谒陵,无声放行;奸臣谒陵,一口咬住不放。石兽中最大的立象高3.47米,重达80吨。所有石兽造型生动,体态壮观,栩栩如生,给皇陵增添了几分庄严气氛。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有高大的汉白玉雕云纹望柱(又称华表)1对。继为巨大的石像4对,2文2武,武将和文臣中各有一对年轻无须者和一对年老有须者。武将身穿介胄,手执金吾,腰佩宝剑;文臣头戴朝冠,手秉朝笏,皆背靠松林,体态高大,恭敬肃立,威武雄壮,神态肃穆。石兽和翁仲(石人)全部用整块石料雕成,威严列队,是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珍品。 </p><p>吴帝看门 </p><p>穿过石象生路的神道,即到棂星门前,门已坍毁,现只有六个石雕柱础。经棂星门绕孙陵岗(今梅花山)的北麓,来到一条御河前面,上有并列的三座石板桥(原有五座)。从御河桥往北到方城宝顶,建筑物开始按南北中轴线固定下来,不再变更方向。人们一定要问,孝陵的神道为何如此曲折,不象唐宋皇陵那样平坦笔直呢?这一方面是为了延长神道的长度,使之曲折深藏,一眼望不到头,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另一方面梅花山是三国吴帝孙权的陵墓,以它作为屏障和门户,实现朱元璋生前许下的让孙权为他看守大门的愿望。 </p><p>康乾颂碑 </p><p>过御河桥缓坡而上约200米,迎面有一道红粉围墙,正中大门上书“明孝陵”三字,即是明孝陵正门,称紫金城大门。有墙垣由门的左右伸出向北围拢,直将独龙阜围住,孝陵殿、明楼、宝城等主要建筑都在里面。门内,陈列着清代皇帝谒陵时留下的墨迹碑刻。其中以御碑亭内康熙皇帝手书的“治隆唐宋”碑和乾隆皇帝的行书诗碑最为突出。内容均是康熙、乾隆二人为了当时政治上的需要,对朱元璋所作的颂词。 </p><p>九五之尊 </p><p>过御碑亭向北就是孝陵的主建筑“祾恩殿”,即孝陵殿。原为重檐九楹,规模宏伟,石饰精美。现存3层须弥座台基之上的殿基,长67.5米,宽28.5米,有大型柱础56个,推断当年的享殿应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形制。三层殿基上有龙凤纹云柱,绕以石柱,嵌以栏板,雕刻精巧,气象不凡,酷似北京故宫太和殿外之露台石栏。殿前后各出踏跺3道,中央踏跺居中置陛,饰有浮雕图案,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现存享殿为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原地上重建,规模已大为缩小。殿内挂有明太祖及马皇后像。 </p><p>山乃祖墓 </p><p>过“祾恩殿”徐步而上,是一座高约20米的方形城墙,就来到明太祖地下宫殿前的最后一重宏大建筑——全部用巨型条石堆砌而成的方城。中间一条拱形的墓门隧道,斜坡五十四级石阶直达墓门。行走其间,阴暗清凉,隧道尽头,豁然开朗,一碑耸立,上书“此山乃明太祖之墓”。遍山草木,郁郁葱葱,完全是自然景色,一点也看不到人工修建的痕迹。沿方城城墙边缘小道,攀石级而上,原有明楼,楼顶已于早年坍毁,只存柱基和围墙残迹。经近年整修,已可看见当年的轮廓。 明楼为明孝陵首创的建筑形制,建造在方城顶部,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楼顶重檐九脊,覆黄色琉璃瓦,南面开三孔拱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孔拱门,方砖墁地。清咸丰年间,楼顶毁于兵火,现仅存砖墙四壁。</p><p>定有奇观 </p><p>方城后面就是当年有名的“独龙阜”,上有宝顶和宝城,即明太祖地下宫殿所在地。宝顶是直径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周围缭以砖砌宝城约一公里许。宝顶上植松柏,古木葱笼,浓荫蔽日,形胜天然,其下为明太祖的地下宫殿,据传地宫全系按照南京明故宫大内规模建成,若果真如此,将是今世又一奇观。 </p><p>自古形胜 </p><p>明孝陵神道绵长起伏,石雕整齐森严,红墙肃穆回环,隐现于万翠丛中,规模宏伟,堪称中国古代帝陵之杰作。孝陵的建制和布局较前代有很多创新,如改方丘为圆坟,外建圆形宝城,新创明楼,神道依山势回转等。此外还将唐、宋诸陵寝上、下二宫制合二为一,自陵门以内到神厨、神库、殿门、享殿,与东西庑纳入平面长方形的方城之中,对后世的明清陵墓有重要影响。1980年,明孝陵经过修复,对游人开放,与位于其北的中山陵一起成为古都南京的旅游胜地。 </p> <p><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33" size="7">明成祖长陵</font></p><p>图册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636007/" target="_blank"><font color="#3809f7">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636007/</font></a></p><p>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p><p>墓主生平</p><p>(一)明成祖朱棣一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br/>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七日封燕王,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就藩北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永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征漠北,十八日病逝于榆木川,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十二月十九日葬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br/> 朱棣在明代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文献记载,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早在当燕王时,就曾屡帅诸将出征,并节制沿边士马。<br/>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太祖朱元璋去世,因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是个优柔寡断,缺少从政经验的年轻皇帝。朱元璋在世时,为了监视各地的将官,把军政大权牢靠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曾先后三次封建诸子,把23个亲儿子分封为亲王,驻全国各战略要地,并赋予了极大的军事指挥权。这些亲王在太祖死后,自恃尊属,多拥重兵而不法,尤其不把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为此,建文帝采纳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意见,采取了“削藩”措施。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到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建文帝先后削除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的爵位。朱棣见削藩就要轮到自己头上,就一面称病,一面在北平招募武士,训练军马,准备起事。后来,燕山百户倪谅告发了朱棣的阴谋。建文帝下令削夺燕王爵位,拘捕燕王府所有官员。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出动了驻扎在北平的所有军队,将燕王府团团围住。朱棣利用官兵不敢伤害自己的弱点,用诈降的计谋,把张、谢二人骗进王府杀死,遂率800守卫亲军杀出王府大门,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攻克九门,占领了北平城。并上书建文帝,说齐泰、黄子澄都是奸臣,他要遵照朱元璋所定的《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道,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话,为朝廷铲除奸臣。又自称其师为“靖难”,意思是为皇帝解除危难。经过四年的激战,朱棣打败了建文帝,攻克了当时的都城南京。当朱棣率兵进城时,皇宫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在宫中与后妃自焚身死,也有人说他从地道跑出,出家当了和尚,远游滇、黔、巴、蜀。至今仍是明史的一桩疑案。<br/> 燕王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宝座。第二年,改元“永乐”。朱棣即位后,为了避免藩王为争夺皇位而发动战乱,继续采取了削藩措施。先后把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徙南方,并解除诸王军权,使军政大权完全归于皇帝。永乐十九年(1421年)他毅然将京师由南京迁至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使明王朝北部边塞的军事防御力量得到了有力的加强。<br/> 他还先后五次率兵出塞,亲征漠北,打击蒙古贵族的侵扰活动,使长城以内环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br/> 在他统治时期,国家的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治绩。<br/> 在经济方面,他继续贯彻了洪武以来奖励农桑的政策,多次从南方移民到北方,开垦荒地,对战争中破坏较为严重的地方,还发给部分耕牛和农具,使生产迅速发展,出现了国库充实的繁荣局面。<br/> 在文化事业方面,他先后在永乐元年(1403年)和永乐二年(1404年),委派翰林学士解缙和姚广孝等人编辑了《永乐大典》一书。该书汇编了大量文献资料,是我国历史上卷帙最为繁浩,内容最为广博的综合性大类书之一。<br/> 在发展对外交往和贸易上,他在永乐初年派遣“三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满载金银绸缎和瓷器等珍贵货物,远航西洋各国,换取海外奇珍,发展了中国与西洋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提高了明王朝在世界的声望。</p><p>(二)仁孝文皇后徐氏<br/> 仁孝文皇后徐氏,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谥“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长陵玄宫落成,葬入陵园。 </p><p>明长陵的陵宫建筑</p><p> 长陵的陵宫建筑,朝向为南偏西9о,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br/> 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br/>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br/>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裬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裬恩殿”,殿门名之为“裬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裬”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裬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稜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这些精美的石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现在已无法查考。但北京市大兴县老君堂东曾出土明朝一位工部营缮所所副父亲的墓志。墓志中记载,墓主毛贵二有三个儿子。其第二子名叫毛荣,继承父业,擅长石雕技艺,在兄弟三人中他“尤有能名”,而且其技艺精湛,“超其朋俦”。永乐十一年随驾来北京,咸推其琢造精坚,俾之把总众役。十九年擢为工部营缮所丞。洪熙元年承命从事长陵,进授所副”。据墓志文可看出,毛荣不仅是个技艺超群的石雕艺人,而且因从事长陵营建有功而进授为工部营缮所所副。长陵精美的石雕刻或许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br/>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br/> 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裬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br/> 我国古代的陵园祭祀,西汉时陵中设有寝殿和便殿,陵旁设庙。时有“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之说。唐宋二代,陵园设有上下二宫。上宫设寝殿(又称献殿),用于举行隆重祭献仪式。下宫,即寝宫,是供奉墓主灵魂日常饮食起居的场所。<br/> 明朝从孝陵以后,陵寝祭殿有享殿、陵殿、献殿、寝殿、香殿等不同称呼。殿内日常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器。朝延遣官致祭时,殿内再增置陈设祭品用的正案、从案、三牲案匣等。这些陈设说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举行大规模祭献活动,和平时司香火、四时供献、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双重功能。它兼有西汉陵寝寝殿、便殿或唐宋陵寝上下二宫祭祀用殿的功用。<br/> 长陵的这座裬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称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珍贵遗物,其珍贵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br/> 一是规模大,等级高。此殿制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明代又称奉天殿、皇极殿)修建,面阔9间(66.56米),进深5间(29.12米),柱网总面积达1938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顶为古建中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式,覆以黄色琉璃瓦饰。正脊至台基地面高25.1米。上檐饰重翘重昂九踩斗拱,下檐饰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拱。六排柱前后廊式的柱网排列方式规整大方。殿内“金砖”铺地,殿下有3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总高3.215米。台基前出三层月台。每层月台前各设三出踏跺,古称“三出陛”。其中,中间一出踏跺的御路石雕由上、中、下三块组成:最下面的一块与祾恩门图案相同,上面的两块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图案。台基上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形制也与裬恩门相同。此外,月台两侧还设有祭陵时供执事人员上下的旁出踏跺。台基之后也设有三出踏跺,其形制同月台前踏跺。<br/> 二是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名贵的优质楠木加工而成。各构件在殿内部分(除天花外)无油漆彩画,显得质朴无华。支撑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壮,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别是林立殿内的32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均在一米上下。其中,明间中间的4根金柱最为粗壮。左一缝前金柱底径达1.124米,两人合抱,不能交手。文献记载,天寿山各陵及北京宫殿所用楠木,采自四川、湖广一带的深山密林之中。那里人迹不到,“毒蛇鸷兽出人山中,蜘蛛大如车轮,垂丝如幻絙,罥虎豹食之。采者以天子之命,谕祭山神,纵火焚林,然后敢入”。伐倒的楠木,也往往是“一木初卧,千夫难移”,明万历年间,四川一带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谚语。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六记明代运图,自蜀运木有“山川险恶”、“跋踄艰危”、“蛇虎纵横”、“采运困顿”、“飞桥度险”、“悬木吊崖”、“天车越涧”、“巨浸飘流”等险恶经历。而结筏水运时,每筏运木604根要用竹4405根,此外,还配有运夫四十人,自蜀至京,不下万里,其运送周期通常都在三年左右。由此可知,明朝时采伐楠木确实十分艰难。而一木至京,费银竟达万两。<br/> 三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我国的古建技术,宋代有《营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官修的建筑工程用书。但处于宋、清两代之间的元、明两代却都没有官修建筑用读书。因此,元明二代遗留下来的古建,就成为建筑史学界研究元明两代建筑法式、特点的基本素材。特别是像长陵裬恩殿这样的高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这座大殿从结构上看,属叠梁式构架体系,不推山。宋元时期的叉手、托脚等构件已不采用,宋元时期的襻间斗拱也按照“檩、垫、彷”的组合方式由垫板代替。整体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由于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失之外,柱头科斗拱的机能发生了变化。但如果挑檐檩因受力向下弯曲,平身科斗拱仍能起到悬挑的作用。平身科斗拱的形制采用了宋元两代都没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后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真假昂并用(上层长陵裬恩殿明间断面图(据国民北平市政府工务局编辑《明长陵修缮工程纪要》)昂为真昂,下层昂为假昂。假昂的昂头,从交互斗斗口处斜向下伸,没有“假华头子”雕饰,很有特色),下檐斗拱上层昂昂尾等构件挑起的斜杆直伸至博脊枋下,并有三幅云、蔴叶头、菊花头等装饰构件。它既不同于宋式真昂形式的斗拱,也与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的假昂式鎏金斗拱有别。此外,斗欹有 ,角科斗拱鸳鸯交首拱的继续采用,以及斗拱比例的减小,平身科斗拱排列的相对丛密,而各间攒档在尺度上又大小不等等特点,都体现了由宋到清在法式特点上的过渡。<br/> 祾恩殿的左右两翼,明朝时曾建有左右配殿(又作“廊庑”)各十五间,清代中叶毁坏并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其制均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炉身正面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br/> 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br/> 两柱牌楼门,为柱出头式牌坊,又称棂星门(又作“二柱门”)。其两石柱,截面作方形,顶部各雕一坐龙(两龙相对),前后戗抱鼓石。柱间木构部分仍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时仿景陵制增构。其制,单檐一间,黄琉璃瓦顶,两山面各置博缝板,檩枋之下置重翘五踩品字斗拱六攒,其里外拽的拱头、耍头均作三幅云形式。斗拱之下依次安装平板枋、大额枋、花板、小额枋、门框、上槛(安装门簪四枚)、余塞等构件。<br/> 两柱牌楼门后为石几筵。它由石供案和五件雕刻精致的石供器组成。石供案,须弥座形制。其上下枋均浮雕串枝花卉,上下枭刻仰俯莲瓣,束腰部分刻椀花结带图案,四角雕刻玛瑙柱之形。案体规整大方,基本完好。案上五供器俱全。中间的石香炉,作三足鼎形,炉身和炉盖各用一整石雕成。炉身部分腹部圆浑,三足外侧各雕云纹饕餮。炉耳、炉沿则分雕回纹图案;炉盖,底径大小同炉沿,顶圆,下雕一周海水江牙图案,上雕云纹及一头部前探的盘龙。烛台,形状略似古祭器中的“豆”,烛盘下雕仰莲瓣一周,下雕云纹。花瓶,小口大腹,两耳各雕衔环。<br/> 陵园的宝城建筑构成了“后圆”部分。其前部与第三进院落相接,形成一个整体。宝城,明代文献中又作“宝山城”,因城内覆盖玄宫(墓室)的封土称为“宝山”而得名。从外观上看,它就像一个封闭的圆形城堡,城高7.3米,外侧雉堞(垛口)林立,内侧置宇墙,中为马道,宽1.9米。宝城周长约2华里。宝城之内是埋葬帝后的玄宫(墓室)建筑,上面堆满封土,中央部分隆起,像一座小山陵,故称“宝山”。我国古代的陵冢,秦、汉以来,多作覆斗形状,其周围的陵墙平面也作方形,而明朝的帝陵,自南京孝陵始,则创制为圆形的陵冢,外护以圆形宝城墙的制度。<br/> 宝城的前部,沿轴线方向建有方城和明楼。方城高12.95米,下设平面走向呈“T”形的券洞,该券洞,《大明会典》中又作“灵寝门”,其实际作用相当于进出宝城的城门洞。券洞内原建有随墙式黄琉璃屏和前、左、右三道门扇对开的城门(现黄琉璃屏和门扇均已不存)。从琉璃屏前东西分驶,可出方城而达于宝城内。方城之上,建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明楼。<br/> 这座明楼,明朝及清初时曾是前、后、左、右四面对称设置红券门,不仅楼体外檐斗拱系木结构,内部也都是木质的梁架结构,因此《帝陵图说》有“栋梁楠梗”的记载。但因多年失修,到了清朝中期,明十三陵的明楼凡“搁架木植者皆糟朽坍卸”,所以,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缮各陵明楼时,管工的大臣们特向乾隆皇帝上奏说:“今若就其形势仍用木植修换,恐难持久”,并提出各陵明楼的修复,应按照永定二陵明楼的起券方式,“一律改发石券”。长陵明楼在该次修缮中,因此改变了结构。首先,明楼内砌起了石券顶,楼顶因此变成了砖砌的实心顶结构,其次,左右两个红券门亦用砖封死,故此,现在前后券门通畅如故。而明楼的外观则形制基本如旧其中,上下檐四面均各显三间,上檐饰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饰重昂五踩斗拱,斗拱后尾均砌于砖体内。明楼的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有华带式木榜额,书“长陵”两金字,亦仍如明朝旧制。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其中,“成祖”,是朱棣的庙号;“文”是朱棣的谥号(寓意“经纬天地”),文字旧时泥金,碑身用朱漆阑画云气,故又有“朱石碑”的俗称。<br/></p> <p><font color="#f70909" size="7">洪熙宣德</font></p><p>图册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12972/" target="_blank"><font color="#0909f7">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12972/</font></a></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1111ee" size="6">1 明仁宗洪熙帝 献陵</font></p><p> 明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寝。<br/><br/> 明仁宗朱高炽,成祖长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初一日生于安徽凤阳;二十八年(1395年)闰九月二十一日,册立为燕王世子。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四日,立为皇太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洪熙。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逝于饮安殿,享年48岁。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九月六日葬献陵。</p><p> 仁宗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却是个较能体恤民情、处事宽和的帝王。</p><p> 他被册立为燕王世子不久,朱元璋命他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武士。其他三位世子很快检阅完毕,只有他回来最晚。太祖问他晚归的原因。他说:早晨冷得很,士兵们还没有吃完饭,我让他们吃饱饭才检阅,所以回来晚了。后来,朱元璋命几位世子分阅大臣奏章,仁宗向朱元璋禀报的都是与军民利益相关的大事,奏章中的错字从不挑剔。朱元璋拿着奏章对他说:“孩子,你疏忽了,这几处毛病你没看出来。”他说:“孙儿没有疏忽,这不过是小毛病,不足以渎天听。”朱元璋又问他:“尧、汤时水早严重,老百姓靠什么生活?”他回答说:“靠圣明天子的恤民之政。”太祖听了高兴地说:“孙儿有君人之识矣。”</p><p> 仁宗当了皇帝以后,能够任用贤臣,虚心纳谏。他曾先后赐明仁宗画像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以及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刻有“绳愆纠缪“(意思是纠正过错)的银章,让他们同心协力,赞襄政务,凡朝廷处事失当,可写好奏章,密封后加盖此章,转达皇上。有一个大理寺卿,名叫戈谦,上疏仁宗时,言词激烈,仁宗颇有些恼火。许多官员也说他诬罔圣上。仁宗虽然没有降罪于他,每当他言事时,都对他怒目而视。于是,杨士奇对仁宗说:“戈谦是根据您的号召陈言的,如果这样对待他,今后谁还敢说话?仁宗觉得有理,马上改变了对戈谦的态度。不久,因为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大臣们很少言事,仁宗越发后悔对戈谦的态度不好,又下诏自责过错。后来,有个太监在四川采办木料扰害百姓,仁宗特命戈谦为副都御史前往查办。</p><p> 仁宗对百姓的疾苦也比较关心。通政使曾向仁宗提议,将四方雨泽奏章送给事中收贮。仁宗不同意,说:祖宗令天下奏雨泽,是想得知水旱情况,以便对受灾地区进行救济,奏章积压在通政司已经不对了,怎能再收贮到给事中那里呢?他还规定,受灾地区的官员如不为受灾百姓申请赈济,就要治罪。有一次,他听说山东及徐一带遇灾,老百姓没有吃的,地方官却照常催征夏税,就召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去当年夏税及秋粮的一半。杨士奇提出先让户、工两部知道。仁宗说:“救民之穷,就像救人于水火之中一样,不能迟疑。如再让户、工两部商议,他们顾虑国用不足,一定会议论不决。说着,赶快让太监拿来文房四宝,让杨士奇就地草诏,盖上玺印,付诸实行。</p><p> 由于仁宗在位期间推行了较为开明的政策,史书评论他:“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又说,如果他能多年在位,政绩可与汉代的文、景二帝相比。</p><p> 仁宗去世后有五妃殉葬。按《明宣宗实录》记计有:贵妃郭氏,谥恭肃;淑妃王氏,谥贞惠;丽妃王氏,谥惠安;顺妃谭氏,谥恭僖;充妃黄氏,谥恭靖。其中,贵妃郭氏身份颇为特殊。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宫闱》“仁庙殉诸妃”条记:“贵妃(指郭氏)所出有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三朱邸,在例不当殉。岂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按《大明会典》记,明朝的殉葬诸妃,俱“从葬”,也就是说是与皇帝一同葬进了山陵。</p><p> 诚孝昭皇后张氏,仁宗元配,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 诚孝昭皇后画像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葬献陵。</p><p> 张皇后,在明代诸后中颇为精明能干。文献记载,她平时对中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仁宗死后,每遇军国大事,宣宗都禀明母后再决定。张氏也常询问宣宗处理朝政的情况,并经常提示宣宗,注意体恤百姓疾苦。 </p><p> 宣宗死后,9岁的英宗朱祁镇继皇帝位。有的大臣认为皇帝年幼,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她却说:“以我寡妇,坏祖宗家法,不可。”遂委政于仁、宣时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老臣,而自己从中主之。当时掌管司礼监的太监王振,是个善于玩弄权术,专门引导皇帝走邪道的家伙。由于该监掌管皇城内一应礼仪,替皇帝管理章奏文牍,有时还代皇上批答大臣的奏章。皇帝的口述圣旨,也由该监用朱笔记录,然后交内阁撰拟诏谕正式颁发。为了防止这些人欺蒙皇上,胡作非为,张皇后特别申令,无论什么事,都要先由内阁大臣议定,才能施行。她常派中官去司礼监检验,如果没有照她说的去做,就把王振叫来责问。</p><p> 正统二年(1437年)的一天。张氏御便殿,召英国公张辅及三杨、胡氵荧 等五位大臣入内,女官各佩刀剑侍立左右。英宗站在东侧,五位大臣站在西侧。张氏对英宗说:这五位大臣都是先朝留下的忠正大臣,今后遇事一定要与他们商量才能去办。过了一会儿,又派人把太监王振叫来,王振跪在地上,太后突然脸色一变,厉声喝道:你侍候皇上不循规矩,应当赐死!女官们应声而起,将刀放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深身乱抖。这时,英宗和五大臣都跪下为王振讲情,太后才饶了他。接着警告他说:你们这种人,自古多误人国,皇帝年幼,哪里知道!现在因为皇帝和大臣为你讲情,且饶过你这一次,今后再犯,一定治罪不饶。</p><p> 由于张氏在朝廷政务的处理上,倚重忠实正派的大臣,协调君臣之间关系,限制内宫对朝廷政事的干预,正统初年,王振虽有宠于英宗皇帝,却没有达到专权擅政的程度。再加上仁、宣旧臣的协力辅政,朝廷政局大体稳定。</p><p> 以上介绍的是献陵基主的简要情况,下面再介绍献陵的营建及陵侵制度和历史沿革情况。</p><p> 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p><p> 宣宗朱瞻基即位后,遵照仁宗遗诏营建献陵。他召尚书蹇义、夏元吉至皇宫,对他们说,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之圣帝明王皆从俭制。作为孝子也只是想使亲人体魄永久保存,并不想厚葬。秦、汉时期厚葬的弊病,足为明戒。何况皇考遗诏从俭建陵,天下共知,今建山陵,我认为应遵皇考先志,卿等以为如何? 蹇义等回答说:圣见高远,发于孝诚,这是对千秋后世都有益处的事。于是,宣宗亲定陵园规制,并委派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理修陵事宜。从洪熙元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成,埋葬仁宗,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地面建筑也陆续营建。八月,行在工部奉命营建门楼、享殿、左右庑配殿和神厨。正统七年(1442年)十二月建造明楼,次年三月,陵寝建筑全部完工。</p><p> 参加陵园营建的有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统领的万名军士,南京海船厂附近江北府卫旗军工匠118000人,以及河南、山东、山西、直隶、凤阳、大名等府州征调的民夫5万人。</p><p> 建成后的献陵,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并且没有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现存碑亭为嘉靖年间增建)等建筑。陵宫建筑与长陵比较,同样非常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o,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门楼(祾恩门)则仅为3间;方城、明楼不仅不像长陵那样高大,而且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照壁则因之不设于券洞内而设于方城之后,墓冢之前。上登明楼的礓石察 量路则改为设于宝城之内的方城左右两侧。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p><p> 明献陵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前面以祾恩殿为主,建有一进院落,殿前左右建两庑配殿和神帛炉。院的正门,是祾恩门,也即陵园的大门,门前出大月台,院后设单座门一道。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院内建两柱棂星门、石供案。院门为三座单檐歇山顶的琉璃花门。二院之间,隔一座小土山。那么,选择中隔小山这种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这与陵园的风水有关。</p><p> 献陵宝城前的这座小山,名为玉案山,它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是献陵的龙砂。因其屈曲环抱陵前,所以,又是献陵的近案。风水中,“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抱,近案当前”,当论内明堂格局。献陵玉案山以及龙砂、虎砂和来山范围内的小格局,正是风水术士们所鼓吹的完美的内明堂格局。所以,修建献陵时只在明堂范围之内修建了宝城、明楼和一进院落。而将举行祭祀仪式的梭恩殿修在了玉案山前。经过这样的经营设计,不仅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山重水复、殿台参差,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美。使几何形体陵园建筑在山、水、林木的映衬下,更加错落有致。这是迷信的封建帝王和风水术士们所不能预想的。</p><p> 献陵的陵寝建筑在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间曾得到修缮。在该次修缮中。明楼,外形未改,但内部木构梁架改成为条石券顶结构。方城下的甬道被封死,右侧增筑了一道可由方院上登宝城的礓石察 路。 两庞配殿及神厨等附属建筑大多被拆。祾恩门则缩小了间量,且顶部由歇山式改成了硬山式。神功圣德碑亭被拆除了四壁,仅于台基之上,石碑的四周砌以齐胸高的宇墙。以后祾恩殿、祾恩门又相继在清末民初时毁坏。日军侵华期间,为修炮楼取砖,第一进院落的围墙及祾恩门、祾恩殿的山墙又被拆毁。现在,除宝城、明楼及第二进院落陵墙经修缮保存较好外,其第一进院落的建筑已全成遗址。</p><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9 20:54:18编辑过] <p><font face="隶书" size="6"><strong>2 明宣宗宣德帝 景陵</strong></font></p><p>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p><p><br/> 明宣宗朱瞻基,仁宗长子,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三日生于燕王府。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日,立为皇太孙;二十二年(1424年)仁宗即位,十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宣德。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日,逝于乾清宫,享年37岁。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六月二十一日葬景陵。</p><p> 宣宗在治国方面颇有成就。他继承了前代与民休息的政策,多次下诏开仓赈济受灾百姓,益蜀 免受灾地区的田赋。他亲撰《织妇词》赐给朝臣,命人画成画儿悬挂宫内,使内外之臣了解农家的艰苦。</p><p> 在宫廷生活上,他注意节俭,反对奢糜。即位不久,锦衣卫指挥钟法保,建议派人到广东东莞采珠。宣宗听了生气地说:“这是扰民以求利”,将他关进监狱。工部尚书吴中奏称制造御用物料,需到民间采买。宣宗说:“汉文帝服御帷帐无文绣,史称恭俭。联饮食器用,当从简朴。”遂命从库藏物中取用,不再重新购买。</p><p> 在用人行政上,宣宗亲贤臣,远佞倖。重用仁宗朝的蹇义、夏元吉以及三杨等老臣。对不称职的官员,不论关系亲疏,一概斥而不用。如,内阁大学士陈山、张瑛系宣宗东宫(太子)旧臣,因不称职,宣宗也把他们调出内阁。所以,史称其时为“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并把仁、宣两朝的统治合称为“仁宣之治”。</p><p> 宣宗皇帝还是个能书善画、精于骑射的人。《万历野获编》记载,该书作者沈德符,幼年时曾见过宣宗画的一个扇面,上画折枝花和竹石,题有宣宗御制诗:“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扇面的画,渲染设色直追宋人,书学颜真卿,而微带沈度姿态,是一件上乘的艺术佳品。宣宗青年度时代,曾习武于方山,练就了娴熟的骑射技艺。宣德三年(1428年),蒙古贵族兀良哈部骚扰会州。宣宗北巡,亲率3000精兵出喜峰口进击,在宽河与敌交锋。宣宗引弓搭箭,接连射倒敌人的三个前锋,两翼明军奋出追击,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望见宣宗的黄龙旂 (一种旗子)就跪地请降。</p><p> 宣宗去世后,有10妃殉葬。按《明英宗实录》卷三记,分别是:惠妃何氏,赠为贵妃,谥端静;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定;诸氏为恭;谥贞静;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谥文中说为他们上此徽称,是因为他们“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p><p> 景陵内埋葬的皇后是孝恭章皇后孙氏,他是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被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中,常常入宫说孙忠有个好女儿,遂被选入宫内,当时年仅10余岁,成祖命养在张氏宫中。后宣宗(当时为皇太孙)到了结婚年龄,济宁人胡氏,被选为皇太孙妃,孙氏被选为嫔。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p><p> 按照旧时的宫廷礼制,皇后被册封后赐金册宝(印),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孙氏入宫后,极受宣宗宠爱,宣宗遂破格于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向太后请示,制金宝赐与孙氏。此后,明代诸帝贵妃被册封,均册、宝俱备。</p><p> 胡氏、孙氏,一皇后,一贵妃,虽受恩宠,却都没有生儿育女。孙贵妃暗地里将其他宫女所生的孩子(即英宗)据为己有,伪称是自己所生。从此恩宠更在胡后之上。胡后身体不好,常常有病,渐被宣宗冷落。宣宗为立孙氏为后,命胡后上表辞位,以早定国本(太子)。宣德三年三月,胡后辞位,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贵妃孙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p><p> 英宗即位后,孙氏被尊为皇太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太后命郕王监国。景泰帝(郕王)即位,尊孙氏为上圣皇太后。英宗被囚,孙太后多次派人送御寒衣裘。英宗被放回,幽居南宫,太后常去看望。后来,大官僚石亨等人导演的“夺门之变”,也是先秘密征得孙太后的同意才动手的。英宗复辟后,为孙氏上徽号“圣烈慈寿皇太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四日,孙太后去世,谥“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合葬景陵。</p><p> 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随即派人赴天寿山陵区卜地。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陵寝营建正式动工。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国公朱勇、新建伯李玉、都督沈清及内府各衙门、锦衣卫等共发军民工匠10万人兴役。六月二十一日,葬宣宗。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陵寝工毕。其间断断续续共历28年的时间。</p><p> 陵园制度,一遵献陵俭制。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o,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p><p> 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二十七日,明世宗朱厚熜亲阅长、献、景三陵,见景陵规制狭小,对从臣郭勋等说:“景陵规制独小,又多损坏,其于我宣宗皇帝功德之大,殊为勿称。当重建宫殿,增崇基构,以隆追报。“根据《帝陵图说》记载,增崇基构后的景陵祾恩殿,“殿中柱交龙,栋梁雕刻,藻井花鬘,金碧丹漆”,殿中有暖阁三间,黼座(帝座)地屏直到康熙年间犹有存者。此外,嘉靖年间还在陵前增建了神功圣德碑亭。</p><p> 现在,陵内的祾恩殿台基,仍是嘉靖年间改建后的遗物。从遗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础石分布可以看出,该殿原制面阁五间(31.34米),进深三间(16.9米),后有抱厦一间(面阔8.1米,进深4.03米),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龙戏珠图案,比献陵一色云纹,显得更为精致壮观。</p><p> 清乾隆五十——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廷曾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为省工省料,景陵的祾恩门、祾恩殿均被缩小间量重建,两庑配殿及神功圣德碑亭因残坏而拆除。现在,祾恩门、祾恩殿的台基上还有清代改建后遗留的柱础石。神功圣德碑亭仅存石碑及台基。<br/></p> <p><font color="#0000ff" size="7">正统景泰</font></p><p>图册地址: </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17255/" target="_blank"><font color="#ff0033">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17255/</font></a></p><p><font face="隶书" color="#5ea26b" size="6">1 明英宗正统帝 裕陵</font></p><p> 明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p><p> 明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统。</p><p> 英宗登极,年方9岁。由于太皇太后贤明,注意约束内官,委政三杨老臣,开始几年还能一遵仁、宣旧制,政事犹蔚然可观。</p><p> 后来,太皇太后因年老多病,对朝延内外的事过问渐少;三杨中,杨荣于正统五年(1440年)病故,杨士奇因儿子杨稷被言官所纠,坚卧不出,只有杨溥一人在阁,年老势孤,其余内阁大臣均资历较浅。于是,司礼监太监王振倚恃英宗的宠信,渐渐地控制了朝政。</p><p>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故,杨士奇也于次年病死,王振更加肆无忌惮,遂把持了朝廷大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的瓦剌部诱胁其他部落大举南犯。瓦剌太师也先亲自率兵攻打大同,紧急的边报纷纷飞到紫禁城。王振企图侥幸成功,劝英宗御驾亲征。兵部尚书邝埜、侍郎于谦等人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也率百官谏止,都不被采纳。</p><p> 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于七月十六日,率京营50余万人马,仓促出征。途中,大臣们一再劝英宗返驾回京,王振还是不听。待他们知道了前方战败的惨状,英宗和王振才惊慌失措,决定班师回京。但又没有认真周密的计划,途中多次徒劳往返。由于明军迂回奔走,到了八月十二日,才达到距怀来城20里的土木堡。第二天,瓦剌军到,将土木堡团团围住,数十万明军全部被歼。英国公张辅以下50余名文武大臣阵亡,英宗被瓦剌军俘虏。护卫将军樊忠,愤怒地举起铁锤,将王振打死。史称这次事件为“土木之变”。</p><p> 八月十七日,土木败报传到北京。文武百官聚于朝堂号啕大哭。皇太后孙氏下诏,立英宗的两岁儿子朱见深(当时名为见浚)为皇太子,命英宗弟郕王朱祁钰监国,总理朝政。九月,廷臣合辞呈请郕王即皇帝位,得到皇太后的同意。出使瓦剌的都指挥岳谦回来,也口传英宗圣旨,命郕王“继统以奉祭祀”。郕王遂于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次年改元景泰。景泰皇帝在兵部尚书于谦等人的支持下,布置了北京的城防。在于谦的指挥下,军民同仇敌忾,打败了攻到北京城的瓦剌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辉煌胜利。</p><p> 也先原想以英宗为奇物,要挟明廷赔款,见明朝又立了新皇帝,便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将英宗放回。</p><p> 英宗回到北京后,虽然名义上还是太上皇帝,实际上却被幽居南宫,时时都在被监视之中,根本不能预政。景泰帝还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己子见济为皇太子。不久,见济夭亡。景泰帝也在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得了重病。武清侯石亨见景泰帝病危,就与都督张车兀、左都御史杨善、太监曹吉祥、太常卿许彬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密谋迎立英宗。</p><p>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边关有警报,他们以增加皇城守备为名,带领家兵混同守御官军来到皇城。正巧第二天景泰帝也要临朝,大门开得很早,于是,他们顺利地进入皇城。黎明,到达了英宗所居的南宫。南宫门禁锢,打不开。徐有贞忙命众人手举大木猛撞宫门,又命勇士翻墙而入,与外面的人一起拆毁宫墙。墙坏门开,徐有贞等人扶英宗上辇,匆匆奔往皇宫。东华门的守卫拦阻,英宗说:“我太上皇帝也”,遂夺门而入。进入奉天殿后,众人将御座居中放置,英宗登上御座,鸣钟击鼓,召见百官。大臣们正在奉天殿前等待景泰帝升朝,听到殿内一片喧哗,徐有贞突然走出殿外,对大臣们高声喊道:“太上皇帝复位矣”,催百官入贺。英宗再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史称这次宫变为“夺门之变”。</p><p> 英宗复辟后,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年)。废景泰帝为郕王,迁居西内。杀害抗击瓦刺有功的于谦。又用香木刻王振像,招魂以葬。从此,朝廷政治日趋腐败。</p><p>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五月,陵寝玄宫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p><p> 孝庄睿皇后钱氏,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部所俘,为迎英宗回朝,她把自己宫中的全部资财输出,每天悲哀地呼天号地,祈求神灵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卧,以致伤残了一条腿。终日哭泣,又哭瞎了一只眼睛。</p><p> 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故。谥“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九月四日葬裕陵。</p><p> 孝肃后周氏,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号“圣慈仁寿”。孝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p><p> 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后的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黄福、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蒯祥、陆祥奉命督工。参加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8万余人。</p><p> 蒯祥和陆祥是明代初年两位技艺高超的匠师。</p><p> 蒯祥,江苏吴县人,原为香山木工,后授职营缮所丞,官至工部左侍郎。他技艺超群,能主大营缮, “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者。能以双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每修缮持尺准度若不经意,既造成,不失厘毫。宪宗时,年八十余,犹执技供奉,上每以‘蒯鲁班’呼之”,正统年间曾主持重建皇宫三大殿的工程。</p><p> 陆祥,江苏元锡人,洪武初,朝廷鼎建宫殿,与兄陆贤应召入都。陆贤授官营缮所丞,陆祥授郑王府工副。郑王就藩后隶工部,以石工绝技升工部营缮所丞,擢工部主事进郎中,后官至侍郎。他“有巧思,尝用石方寸许,刻镂为方池以献,凡水中所有鱼龙荇藻之类皆备,曲尽其巧。”</p><p> 在这些朝廷大员的督理下,裕陵工程进展很快,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地下玄官建成了。天顺八年五月八日,奉英宗皇帝梓宫人葬;六月二十日,陵寝工程全部告竣。《明宪宗实录》记载当时裕陵的规制为:“金井宝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楼、花门楼各一座,俱三间,香殿一座五间,云龙五彩贴金朱红油石碑一,祭台一,烧纸炉二,神厨正房五,左右厢房六,宰牲亭一,墙门一,奉祀房三,门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宫监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马房马房二十、砖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四株”。</p><p> 陵园从营建到完成,仅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p><p> 裕陵的建筑曾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缮,情况同献陵。</p><p> 民国年间,祾恩殿在战乱中被拆毁,祾恩门则于民国六年(1917年)被焚。现该陵殿门均成遗址,其余建筑保存尚好。</p> <p><font face="隶书" color="#f70909" size="6">2 明代宗景泰帝 景泰陵</font></p><p>明朝前后有14位皇帝在北京执政,但是昌平区的“十三陵”只葬着13位明朝皇帝。明代宗皇帝朱祁钰(1450—1457年在位)的陵墓以他在位时的年号称呼,即“景泰陵”,它不在十三陵,而在颐和园去香山沿途路北的金山口,现在公共汽车站站名叫“娘娘府”。</p><p>这里风景很美,抬头看马路南边,玉泉山高耸,也是最佳的观看山上两座古塔的地点。这地方真清静,半天才看到个把人和几辆过往客车。路南边还有许多蜂箱,可以购得现成的蜂蜜。沿着马路北边的路口上去百十米,豁然间一片开阔的绿地展现在眼前,除了花草,最多的是白杨和椿树,许多柏树簇拥着一座黄色琉璃瓦顶的古代碑亭,这就是景泰陵。现在这座陵墓处于一所军队干休所内。</p><p>亭正中,竖有一块石碑,正面书有“恭仁康定景皇帝之陵”九个大字;背面是清乾隆皇帝手书诗一首:“迁都和议斥纷陈,一意于谦任智臣;挟重虽云祛恫喝,示轻终是薄君亲。侄随见废子随弃,弟失其恭兄失仁。宗社未之真是幸,邱明夸语岂为淳。”这里四周空无一人,只有亭里的长凳上坐着一对谈恋爱的情侣,他们真找对了地方。</p><p>乾隆皇帝的诗相当概括地追溯了发生在5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率兵出征讨伐进犯的蒙古瓦剌部,结果在怀来县土木堡一带全军覆没,他本人被俘。敌军兵临北京城下,英宗之弟朱祁钰继承皇位,年号景泰,遥尊其兄为太上皇,此为“土木之变”。新皇帝提升的兵部尚书于谦,指挥北京十分有限的兵力,在老百姓的支援下,终于坚守住北京城,并打退了敌人。景泰皇帝在保住大明国体和抗击侵略方面是有功的,但是他一旦当上皇帝就产生了保住皇位的心态,对于谦等人敦促瓦剌部放人不上心;英宗被放回后,仅仅因为怕他的影响而断绝与英宗联络的各友好的蒙古各部落的关系;后来,又废英宗的太子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结果其子早夭,造成国无皇储。1457年,正当景泰帝重病、于谦等力谏恢复原太子之位时,在石亨、徐有贞(当年兵临城下时他主张都城南迁而受到斥责)等大臣的协助下,英宗复辟,即为“夺门之变”。景泰帝重新成为郕王,不久死去;而于谦等六位大臣则在石、徐等人的诬陷下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既然不再是皇帝,朱祁钰被以王礼葬于现在的墓地。英宗之子宪宗朱见深继位后,不记当年太子位被废的旧事,于1476年恢复了其叔叔的皇帝称号,谥号代宗,但是陵墓没有迁到现在的十三陵一带。嘉靖年间,陵墓的绿瓦换成了只有皇陵才有的黄瓦。原来为代宗建陵地,百年后埋葬了他的第六代侄孙、只当了29天皇帝的明光宗朱常洛,即现在十三陵中的庆陵。</p><p>景泰陵因为原来是王陵,规模很小,陵碑比十三陵任何一个陵(包括思陵)的碑小得多。碑亭后约20米的隆恩门还算大,但是灰瓦顶。门内的隆恩殿早已不存,现在院落内花草布置得错落有序,宝顶也变成了老干部打门球的一块平坦之地。既然是皇陵,它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借军队干休所的光,这里被保护得不错。《长安客话》记载:“陵前坎窗,树多白杨及樗。凡诸王公主夭殇者,并葬于金山口,其地与景皇属。”如果发思古之幽情,到这里颇为适宜,可以先翻翻古书,然后来踏踏青,查寻一下某位夭折王子或公主埋在哪里,还是挺有意思的。</p> <p><font color="#ee11ee" size="7">成化睿宗</font></p><p>图片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26114/"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26114/</font></a></p><p><font face="隶书" color="#ccae33" size="6">1 明宪宗成化帝 茂陵</font></p><p>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p><p> 明宪宗朱见深,初名见浚。英宗长子,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一月二日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二日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二日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年)三月六日,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八年(1464年)正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成化。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41岁。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同年十二月十七日葬茂陵。</p><p> 宪宗皇帝初即帝位,恢复景泰帝帝号,为于谦等景泰旧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顺应民意的事。但后来他失政之处颇多,有损于明王朝的长治久安。</p><p> 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宪宗命中官传旨,用司礼监匠人姚旺为文思院副使。此后,内批官员相继不绝,一次最多达上百名。其中,仅文武僧道得官者就有上千名。此种官,不经科举,也不由吏部铨选,而是由皇帝直接内批任命,史称为“传奉官”。传奉官的出现,说明宪宗皇帝已把官爵视为自己手中的私物,由此助长了官场上营私舞弊和卖官蕾爵现象的蔓延。天顺八年十月,宪宗又命把抄没太监曹吉祥的庄田收归皇宫。从此,在明代出现了“皇庄”。给事中齐庄上言:“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与民争利?”宪宗不听。于是上行下效,皇亲国戚、中贵豪强多指民地为闲田,请求赐给,请赐土地数额动辄成百上千,以至数千顷。由于大量民田被侵占,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日趋激化。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宪宗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又增设了“西厂”特务机构,命太监汪直提督。汪直诈阴险,作恶多端。他经常在京城内外易服私房,制造冤狱,残害正直的文武官员。以致时人“只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在汪直的控制下,西厂迅速扩充,所领缇骑(军役)比东厂还多一倍,势焰更在锦衣卫之上。当时,西厂、东厂和锦衣卫,以皇家侦探自居,交互为恶。势力所至,遍及南北边腹各地。以自亲王、大臣府第,下至乡间茅屋小店,随意诬陷栽脏,捕风捉影,重刑逼供,搞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于是,大学士商辂等官员上章弹劾汪直。兵部尚书项忠也倡九卿奏汪直罪状。宪宗勉强同意解散西厂,但不久又恢复。厂、卫沟通,继续为非作歹,搞得京城内外一派恐怖气氛。商辂等数十名正直的大臣只好辞官回家。</p><p> 宪宗在宫内,则一直钟情于比他年长17岁的贵妃万氏。万氏宠冠后宫,权倾内外。内宫中的梁芳、韦兴等佞僖之臣,为取得宪宗信任,费尽心机讨万氏欢心。们以贡献为名,苛敛民财,任意挥霍内库银两。</p><p> 宪宗一生对佛道之说极其推崇。僧人道士投其所好,飞黄腾达,官运亨通。如江夏僧继晓,以秘术通过梁芳得到宪宗赏识,被授为僧录司左觉义的官职,后进右善世,并被封为“通玄翊教广善国师”。他诱帝为佛事,建大永昌寺于西市,逼迫上百户居民迁徙他处。宪宗一朝,被封为法王、大智慧佛、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的西番僧人更是不可胜计。他们执有宪宗所赐的诏命和金印,服饰器用均按王的等级配给,出入乘棕舆,前有军卫手执金吾开道,随从人员多达数千人。此外,京师之下,还有很多被封为真人、高士的道人。真人被赐有玉冠、玉带、玉珪、银章,享有极高的待遇。终宪宗之世,正直的官员不见信任,而佞僖之臣、佛道方士却是恩宠有加,朝政被搞得乱七八糟,日趋腐败昏暗。 孝贞纯皇后王氏,上元人,中军都督追赠阜国公王镇之女。为宪宗皇帝第二位皇后(第一位吴氏于天顺八年八月被废)。孝宗时,她被尊为皇太后,武宗时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尊号“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武宗好出宫游玩,王氏常涕泣相劝。她在宫内待人仁和,从不误罚一人。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十日,王氏去世,谥“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六月十六日葬茂陵。</p><p> 孝穆皇后纪氏,孝宗生母,广西贺县人,是当地少数民族土官的女儿,成化时南征,俘人宫中。因她机警通文,被授为女史,管理皇家典籍。一次,宪宗偶然来到内藏,见纪氏对答合意,就在内藏私幸了她。纪氏从此有了身孕。</p><p> 而当时已被封为贵妃的万氏,因为自己所生的儿子不满周岁而死,遂对其他宫妃生子怀忌恨之心。宫妃中凡有孕的,都想方设法让她们饮药堕胎。柏贤妃生有一子,已立为太子,最终被万氏害死。纪氏怀孕,自然不会被万氏放过。万氏曾指使宫婢暗中下药,想使纪氏堕胎,但没有成功。后来,宫婢撒谎,说纪氏不是怀孕,是腹内长了痞积(痞块),被安置在静乐堂养病。数月之后,生下孝宗皇帝。万贵妃得知后,又密令门监张敏将孝宗抱出淹死。张敏暗自吃惊:“上未有子,奈何弃之?”遂发一丝善念,假报淹死,暗中抱回静乐堂,每天喂些粥糊。废后吴氏居西内,与静乐堂相邻,也时常过来照料哺养。</p><p> 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孝宗年已6岁,胎发还没有剃过。有一天,宪宗召张敏梳理头发。宪宗对镜叹息说:“老将至,而无子。”张敏脆下说:“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宪宗惊愕地问:“子在哪里?”张敏说:“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太监怀恩也说:“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宪宗大喜,即日亲去西内,迎接自己的儿子。使者来到静乐堂,纪氏抱着孝宗哭着说:“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使者给孝宗穿上小红袍,抱上小舆,拥至阶下。孝宗胎发长垂至地,跑着投入宪宗怀抱。宪宗把他抱到膝盖上,看了又看,悲喜交集,哭着说,“我子也,类我。”命太监怀恩到内阁说明原委。第二天,群臣入贺,并颁诏天下,移纪氏于永寿宫,宪宗多次召见。万贵妃得知后,日夜怨泣。六月二十八日,纪氏突然死去。宫里传说是万贵妃乘宪宗召见纪氏时,在酒中下毒,纪氏被毒害而死。也有的说是自缢而死,莫得其详。张敏也吞金而死。</p><p> 纪氏死后,被谥为“恭恪庄僖淑妃”葬京西金山。孝宗即位后,追谥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皇太后”,迁葬茂陵。</p><p> 孝惠后邵氏,昌化人,邵林之女,小时候因家贫,卖给了杭州镇守太监,由此被送进皇宫。邵氏“知书,有容色”,初居外院,一天晚上,皓月当空,邵氏即兴吟咏她所作的《红叶诗》,宪宗偶然从那里经过,隐约听到,遂召幸,册立为宸妃,进贵妃,生兴王朱祐杬及岐、雍二王。世宗入继大统后,邵氏已因年老双目生翳。她听说自己的孙子当了皇帝,拉世宗到自己跟前,从头摸到脚,非常高兴。世宗将她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1522年)上尊号“寿安”,十一月十八日去世,谥“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在确定邵氏葬地时,大臣们都说橡子岭(又名祥子岭,在今定陵稍北)地形高敞,可以卜葬.而世宗则主张在茂陵左右附近的地方卜建山陵。经再三考虑,才于嘉靖二年二月二十五日,葬邵氏于茂陵。</p><p> 茂陵的陵名定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十五日.同日,嗣皇帝孝宗朱祐樘下旨建陵。陵址由礼部右侍郎倪岳及钦天监监正李华等人卜定。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奉命提督军士工匠营造。</p><p> 九月十九日,山陵启土动工,所役京营军将达4万之众.十二月十七日,葬宪宗及孝穆太后。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二十四日,茂陵陵寝工程竣工,共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陵寝制度大体如裕陵,但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可上登宝山,又与其他各陵均不相同。</p><p> 陵园建成后的第三天,天寿山-带突然降大雨,雷电风雹铺天盖地而来,各陵楼、殿、厨、亭及各监厅屋兽吻、瓦饰击碎很多。于是,大臣们交章上奏,请新登极的孝宗皇帝亲贤勤政,修德爱民,以回天意。</p><p> 二十九日,礼部尚书周洪谟等上言: “灾不于他所,而于祖宗陵寝之地;不于他时,而于茂陵工完之初。伏望陛下延访名德,讲求治理,诘政灾之由,究弭灾之道,仍敕两京文武群臣同加修省。”</p><p> 五月十四日,内阁大学士刘吉等也上言。显然,大臣们是用“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解释灾异的由来,警示新登极的孝宗皇帝,在今后的执政期间,不要抑贤用邪,不要听信谗言,否则,上天还会降下灾异,以示惩罚。</p><p> 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康熙年间茂陵的情况是: “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虡之属犹有存者。”</p><p>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茂陵曾得到修缮.其修缮情况,除祾恩门连同台基一同缩建外,均同裕陵。至清朝末年,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民国年间祾恩殿本已残坏,又被拆毁。其现状情况同裕陵。</p> <p><font face="隶书" color="#3333cc" size="6">2 明睿宗(兴献王) 显陵</font></p><p> 世界文化遗产地明显陵构筑了中国最大的单体帝陵——湖北省钟祥县城北显陵和气势恢宏的明代建筑群。显陵,原名献陵,是明嘉靖皇帝的生父朱佑杭、生母蒋氏的合葬墓,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br/> <br/> 显陵,于正德十四年(1519)开始修建,嘉靖四十五年(1566)建成,前后断断续续修了47年。为修建显陵,朱厚熜动员了全国力量,从城墙大砖上可清楚地看到九江、安庆、荆州等地名和监修官名字。外围高城云南、贵州二省监修的地段,因银钱来迟而遗缺,二省使者当即被杀。朱厚熜为保存其随葬的黄金、白银、珠宝、玉器,竟下诏把参加修建的工匠役夫和送葬的彩女宫娥全部杀害,埋在城后山上。陵内修宫殿223间,显陵卫房宅1593间,打井12眼,还辟有东果园、西菜园。陵园占地面积180.3公顷,供事者达388人。耗资之巨令人瞠目,仅重修显陵旧邸就花了白银48万余两,约合当时40万农民一年的口粮钱。 <br/> <br/> <br/> 嘉靖皇帝为葬其母,于嘉靖十八年二月十六日离京南下湖北钟祥考察葬地,三月二十四日返回京城。嘉靖皇帝的钟祥之行,往返1个多月,护驾8000多人,马3000匹,耗费白银20万两。五月十七日,母后梓宫引发离京,自通州登舟,乘水路经汉口至钟祥,闰七月庚申,与其父合葬于纯德山显陵。<br/> <br/> 显陵的墓主朱佑杬,为明宪宗第四子,生前为兴王,就藩安陆,死后谥兴献王,葬于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慈寿皇太后与首辅大学士杨廷和遵奉“兄终弟及”之祖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年号为嘉靖,后朱厚熜为自立体系,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其间廷杖致死17人,入狱、夺俸、充军、戎边、革职等官员达115余人,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重大事件历史上称之为“大礼仪”之争。此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便将其父追尊为恭睿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br/> <br/> 建筑风貌:显陵围陵面积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长3600余米,墙高6米,墙体厚1.8米,红墙黄瓦、金壁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逻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棱思殿、陵恩门、神 厨、神库、陵户、军户、神宫监、功德碑楼、新红门、旧红门,内外明塘、九曲御河、龙形神道等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其布局构思巧夺天工,殿宇楼台龙飞凤舞,工艺浮雕美绝伦、一陵双冢举世罕见,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p><p> 显陵是明朝追谥恭睿献皇帝朱佑杬的陵墓,在湖北省钟祥县城北7.5公里的纯德山。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开始修建,至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成。朱佑杬系明宪宗朱见深次子,成化年间册封为兴王,食邑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县),正德十四年(1519年)卒,谥号献,称兴献王,同年葬此,陵称献陵。两年后,因武宗朱厚照无子而终,佑杬之子厚熜得以继承皇位,改元嘉靖。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熜追尊其父为恭睿献皇帝,改献陵为显陵。 <br/><br/> 陵规划占地183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在这广阔的区域内,所有的山体、水系、林木植被都作为陵寝的构成要素来统一布局和安排。陵区后部的自然山丘为祖山,作为陵寝的依托,两侧的山体作为环护,中间台地安排建筑、九曲河婉蜒其间,前面山丘为屏山,构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体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br/> <br/><br/> 过御桥为正红门,正红门红墙黄瓦,歇山顶式,面阔18米,进深7.8米,有券门三洞。进正红门神道正中毫立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布局为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3米,占地334平方米,汉白玉台基,下设石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门,正中立龙首龟蚨睿功圣德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三座。过桥便是陵区最主要的墓饰建筑,迎面为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为方形须弥座,柱身为六棱形,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有云龙纹浮雕望柱头。望柱后排列着石像生群、计有狮子、懈貂、卧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各一对;武将二对,文臣、勋臣各一对,造型生动,排列有序。 <br/><br/> 石像生其后为龙风门(棂星门),作为石像生的依托,龙风门设计十分精巧,为六柱三门四楼冲天式牌楼,方柱上悬出云版,上覆莲座,莲座上各雕有一尊朝天吼、正身立火焰宝珠,石墩,坊身仿木作设额枋、花板、抱框,上额枋设有门簪,方柱前后夹有抱鼓石,影壁墙下设须弥座,上盖黄色琉璃瓦,整个龙凤门不仅洁白耀眼而且金碧辉煌。从龙凤门再越御桥便是一条长达290米的神道,该神道一反左右对称和通直的原则,作弯曲龙行状,是为龙形神道。 <br/><br/> 接龙形神道是最后三座御桥。九曲河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而过,河道为砖石结构,河中根据高差建有九道拦水坝。过九曲河最后一道御桥为内明塘,内明塘为圆形,直径 33米,周边砌有青石护岸。塘两边各设有碑亭一座,分别为“纯德山祭告文”碑亭和“瑞文碑”亭。内明塘后,为祾恩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建有月台,前后三出云龙丹陛,门两边有琉璃影壁,影壁正面为绿色琉璃的蟠枝图案,背面为双龙腾跃,喻意藏龙护生。祾恩门外东侧,建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西侧建有神宫监,礼生乐户直房等。祾恩门后,左右为配殿,面阔五问,进深二间,前出廊。 <br/><br/> 再后为裬恩殿,歇山后抱厦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出月台,石雕须弥座台基,雕栏龙风望柱。祾恩殿后为陵寝门,面阔三间、砖石琉璃结构。陵寝门后为二柱门,现仅存石柱,蹲龙战鼓,木构无存。二柱门后为石五供,现存供案和部分石雕供器。供案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分别为御赐祭文碑亭和御赐谥册志文碑亭。供案后是方城明楼,方城面阔、进深皆为22.2米,设券门一道,门前有御道踏跺。门后左右设有御道台阶以供上下。方城上建有明楼,面阔、进深均为17米,重檐歇山顶,石须弥座基础,四道券门。内供“大明睿宗献皇帝之陵”圣号碑,通高4.69米。方城后左右连接着前后宝城,前宝城呈椭圆形,东西宽112米,南北长125米。<br/> <br/> 宝城内为宝顶,宝顶下为1519年(正德十五年)所建玄宫。宝城与方城之间建有月牙城,内有琉璃影壁一座。前后宝城由瑶台相连。瑶台为长方形,面阔11.5米,进深40.5米。后宝城为圆形,直径110米。内为宝顶,宝顶下为1539年(嘉靖十八年)所建地下玄宫,玄宫内停放着恭喜献皇帝和皇后棺停。后宝城与瑶台之间建有月牙城,内有琉璃影壁一座。两座宝城上共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设计精巧,为独特的排水系统。陵区外围沿祖山、东西砂山、案山建有显陵卫、东果园、西菜园、更铺及巡山铺等。 <br/> <br/><br/> 显陵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皇帝陵墓,因其修建时间长,用工巨大,从而形成了高水平的建筑。同时,显陵的建造是明中叶重大事件“大礼议”的产物,关联着嘉靖初年的社会思想、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1988年明显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明显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br/><br/>一、一陵两冢</p><p> 在明代帝陵中,前后两个宝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显陵前后两个宝城的形成与其墓主人的身份的变化紧密相关。前宝城建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朱祐杬死后按藩王规制建兴献王坟时建造的。后宝城建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是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与其妻合葬时修建的新宫。两宝城之间用很长的平台连接称为“瑶台”,整体呈哑铃形状。同时,由于皇权的加强,宗法礼制的完善,在新旧地宫间,型制发生重大变化。新地宫,即后宝城,平面从前七陵,即长、献、景、裕、茂、泰、康,采用的长圆形变为正圆形,这是后期永、昭、定、庆、德五陵宝城变为圆形的转折点,是显陵在明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标志。</p><p>二、内、外罗城</p><p> 作为独立的陵区,显陵在陵区周围建有高6米,宽1.8米,长3500米,呈“净瓶”形状的外罗城,与陵官区围墙相对,分别称为外罗城和内罗城。显陵的建筑系仿天寿山七陵之制,而此七陵只有陵宫区围墙,每座陵寝并无单独的外罗城,只是在天寿山陵区周围建有防卫森严的城墙。显陵之后,世宗在为自己修建永陵的时候,在陵官区围墙之外,加建了外罗城一道,并为后世的定陵所仿效,形成了独特的帝陵制度。因此,可以说显陵的外罗城是永陵、定陵外罗城的先声,这也是显陵的重要特点。</p><p>三,龙鳞神道</p><p> 显陵是明代帝陵中唯一整体保留神路龙鳞道具体做法的陵寝。中间铺筑石板谓之“龙脊”,两侧以鹅卵石填充,谓之“龙鳞”,外边再以牙子石收束,总称为“龙鳞道”,全长1360米。这种做法既满足陵寝建筑的功能需求,又经济可行,充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p><p>四、琉璃影壁</p><p> 棱恩门两侧的琉璃影壁,呈八字形,为明代帝陵中的孤例。从现存墙体看,为琉璃仿木形式,上部为瓦檐,檐下是琉璃仿木构件,下部为须弥座,花心正面为琼花图案,背面为双龙图案,其做工非常精美。</p><p><br/>五、碑亭众多</p><p> 显陵的砷亭远远多于天寿山各陵两座碑亭的数量。从敕封纯德山碑算起,已经发现或有文献记载的还有山曲碑、睿功圣德砷、纪瑞文碑、纯德山祭告文碑、加上尊谥记文碑、御赐祭文碑和御赐谥册志文碑、明楼碑等九通之多,除建于棱恩殿内的加上尊谥记文碑外,皆建有碑亭(楼),远非明代其它各陵可比。嘉靖皇帝在显陵多建碑亭的目的,从碑的名目就可大体识别出来。除山曲碑主要记载陵区土地和建筑数量等管理内容外,皆为嘉靖皇帝本人和臣下(如严嵩)为朱祐杬歌功颂德之作,无非是出于私亲的目的为那位从未临御的兴献皇帝正名。</p><p>六、九曲御河</p><p> 全长近2000米,砖石结构,是显陵陵区主要的排水设施。虽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视陵区的排水、泄洪,开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沟,然而显陵的九曲河以其排水体系之完善、体现风水理论之完美,与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成为显陵文物的重要特色。</p><p>七、内外明塘</p><p> 明塘是风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原意为陵区内部开阔空地,靠近核心----“穴”的为内明堂,不宜太宽阔,可“藏风聚气”;靠近外围的,为外明堂,要宽阔而忌狭窄,以为长久发展之计。显陵在规划布局中.於明塘的位置设计了两个大水池,内明塘位于棱恩门前的广场中心,正圆形,直径22米。外明塘位于新红门西侧的轴线上,呈椭圆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90米。内、外明塘的建置为天寿山各陵所无,同时也是现在已知明代陵寝中的孤例。</p><p>八、新、旧红门</p><p> 红门是帝陵建制的主体建筑之一,是进入陵区的第一道门,一般帝陵只有一道红门,即大红门,而显陵出于风水理论的考虑和修建外罗城的需要,建有两道红门,这在明陵中别具一格。旧红门,即大红门,建于嘉靖六年,新红门建于嘉靖十九年,实为外罗域城门,由于外明塘的修建,新红门与旧红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形成了显陵又一重要特色。 </p> <p><font color="#ff0066" size="7">弘治正德</font></p><p>图册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28500/" target="_blank"><font color="#7b6699">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28500/</font></a></p><p><font face="隶书" color="#3809f7" size="6">1 明孝宗弘治帝 泰陵</font></p><p>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br/><br/> 明孝宗朱祐樘,宪宗第三子,成化六(1470年)七月三日生,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八日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逝于乾清宫,享年36岁,谥“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十月十九日葬泰陵。</p><p> 孝宗是明代中叶唯一的较为励精图治的贤君。他即位后,首先裁抑宦官及佞倖之臣,太监梁芳、外戚万喜及其党羽均被治罪。又淘汰传奉官2000余人;罢遣禅师、真人等240余人;佛子、国师等780人,被追回诰敕印仗,遣归本土。并调整内阁班底,罢免了不学无术、依附权要的阁臣万安、尹直等人。</p><p> 孝宗在位期间,勤于理政,选用贤臣,当时被任用的徐漙、刘建、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等人,都是正直忠诚的大臣,在弘治一朝发挥了较大作用。孝宗常召阁臣至文华殿,让大家共议大臣的章奏,写出批词后,自己再批改颁发。所以,阁臣李东阳高兴地说: “天顺以来,30余年间,皇帝召见大臣,都只问上一二句话,而现在却是反复询问,讨论详明,真是前所未有啊!”弘治十三年(1500年),大学士刘健上奏说,晚朝散归后,天色已黑,各处送来的文件往往积压内阁,来不及处理,如有四方灾情,各边报警等事务,就有耽搁的可能。于是,孝宗特定除早、晚朝外,每日两次在平台召见有关大臣议事。从此出现了“平台召见”这一新的朝参方式。</p><p> 孝宗对臣下宽厚平和。早朝的时候,孝宗亲御奉天门,大臣们言事,要从左右廊庑人门内面君而奏。有的大臣因地滑,行走失仪,孝宗从不问罪,奏本中有错字也不纠问,经筵讲官失仪,他还宽慰数词,不使其慌恐。有一年冬天,孝宗夜晚坐在宫内,觉得天气寒冷,就问左右内臣:现在官员有在外办事回家在路途的吗?左右回答说:有。他又说: “如此凛冽且昏黑,倘廉贫之吏,归途无灯火为导,奈何?”遂传下圣旨,命今后遇在京官员夜还,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令铺军执灯传送。这些事虽不算大,但作为一个封建皇帝能如此曲体臣下,也确属不易了。</p><p> 孝宗在生活上也能注意节俭,不近声色。弘治元年(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卢思慎,曾对朝鲜的国王说: “先皇帝(宪宗)或于用人,间以私意,今皇帝(孝宗)则铨注登庸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宝玩之物,虽风雪不废朝会,临群臣皆以丧服(居丧期间),惟祀天祭用黄袍,臣等慰宴时不奏乐,不设杂戏,劝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张矣。”宪宗生前爱穿用松江府所造大红细布裁制的衣,每年要向那里加派上千匹。而这种织品,用工繁浩,名虽为布,实际却用细绒织成.孝宗当时还是太子,内侍给他送来新裁制的衣服。他说:用这种布缝制的衣服,抵得上几件锦锻衣服。穿它,太浪费了。遂谢而不用。他当了皇帝后,下令停止为皇宫织造此布。</p><p> 由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监乱政的现象,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挽救危机的治国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史称其时为“弘治中兴”。</p><p> 然而,孝宗的“中兴盛世”,不但短暂,而且孝宗的魄力也远不及明初几帝为大。例如,太监李广,曾用符箓祷祀等左道之术蛊惑孝宗,又假传圣旨,授传奉官,接纳贿赂,擅夺民田,大兴土木建造府第,还引来万泉山水环绕四周。御史张缙、给中叶绅交章论劾,孝宗却置之不问。后李广惧罪自杀。又如,后家张氏,横行霸道,孝宗命司礼监官萧敬及侍郎屠勋前往查处,他们秉公办事,触怒了张家,张皇后便大发雷霆。孝宗不对后家裁抑,却只是委屈其间,从中和稀泥。由于孝宗处事优柔,不能果断地惩治豪强,弘治年间,王公、勋戚侵吞民田的情况仍比较严重。据弘治二年(1489年)统计,顺天府的各项庄田总数达332座,占地33000余倾。 </p><p> 尽管如此,孝宗皇帝的朝政,较之前后几帝,还是比较清明的。</p><p> 孝康敬皇后张氏,孝宗元配,兴济人,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张峦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武宗立,尊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尊号“慈寿皇太后”。世宗入继大统,称“圣母”,加尊号“昭圣慈寿”。嘉靖三年(1524年),加“昭圣康惠慈寿”,改称“伯母”,十五年(1536年),复加上“昭圣恭安康惠慈寿”。二十年1541年)八月八日去世,谥“孝康端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十月九日葬泰陵。</p><p> 张氏私心比较严重,她有两个弟弟,鹤龄封寿宁侯,延龄封建昌伯。二人开店肆,截商货,强取人田舍子女,干了许多违法的事。张氏不但不加约束,反而姑息纵容。当时凡揭发张家兄弟罪行的官员,都被罢官或下狱。内官何鼎,因得罪张氏兄弟二人,张皇后竟指使太监李广将何鼎活活杖死,从而助长了鹤龄兄弟二人的骄横势焰。扬州府同知叶元,曾污辱过张氏家人。一次,叶元进京,张氏族人竟直奔吏部,将叶元抓走,痛打一顿。后孝宗皇帝游南宫,鹤龄兄弟二人入侍,酒喝到一半儿,趁张后、太子、及张皇后母金夫人更衣的机会,孝宗将鹤龄兄弟二人叫到一边,温语规劝, 鹤龄兄弟才免冠叩头谢罪,稍有收敛。</p><p> 泰陵陵事的筹画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明武宗实录》记载,武宗即位后,即着手筹办孝宗丧事。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和司礼监太监戴义对武宗说: “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是个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寝可以在那营建。”工科右给事中许天锡也向武宗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他还提议: “如有疑,亟移文江西等处。广求术士,博访名山,务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着,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礼部亦赞成这个提议。于是,武宗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前往施家台看视,最后确定在那里营建孝宗陵寝。</p><p> 弘治十八年六月五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太监李兴、新宁伯谭祐、工部左侍郎李钅遂 提督工程, 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历时四月,玄宫落成,于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将孝宗葬入陵内。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整个陵寝建筑按《明武宗实录》记载包括:“金井宝山城、明楼、琉璃照壁各一所,圣号石碑一通,罗城周围为丈一百四十有二,一字门三座,香殿一座为室五,左右厢、纸炉各两座,宫门一座为室三,神厨、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桥五座,神宫监、神马房、果园各一所”。</p><p> 泰陵营建虽然只有10来个月的时间,但却不是一帆风顺。祝允明《九朝野记》和孙绪《无用闲谈》曾记载,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吏部主事杨子器亲眼看到,如实上奏朝廷。在古代的风水观念中,金井出水,被视为不祥。这样一来,泰陵非改址不可。当时的督工太监李兴,为武宗所宠信,势焰薰灼,不可一世。他见有人对他主管的修陵事提出了意见,十分气恼。工部左侍郎李钅遂 ,希望陵寝尽快工成,也认为杨子器多言。他们偷偷命人堵住泉眼,上疏说杨子器“诽谤狂妄”,武宗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将杨子器关进了锦衣卫大狱。其他知情官员见状再也不敢提这件事,更不敢为杨子器分辨求情。恰巧,这时有个新被起用的知县,莆田人邱泰,来到京城,见京城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就上疏说:“子器比奏甚有益,盖泰陵有水,通国皆云。使此时不言,万一梓宫葬后有言者,欲开则泄气,不开则抱恨终天。今视水有无,此疑可释。”武宗觉得有理,命司礼监太监萧敬押解杨子器前往泰陵,一同察看验证。杨子器料到李兴、李钅遂 会堵住泉眼,自己此去凶多吉少,早晨临行时赋诗一首:</p><p> 禁鼓元声晓色迟,午门西畔立多时。<br/> 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国忧天竟是痴。<br/> 群议已公须首实,众言不发但心知。<br/> 殷勤为问山陵使,谁与朝廷决大疑。</p><p> 他自比战国时代向楚王进献美玉的卞和,认为自己做了杞人忧天的傻事儿。现在,不知朝中谁能为自己雪清这不白之冤。众官员也为杨子器担心,怕他惨遭李兴毒手。</p><p> 萧敬押着杨子器到了秦陵,李兴果然率领一群打手赶到。他们见了杨子器先是痛骂,接着又要鞭打。萧敬连忙阻止,对他们说:“水之有无,视之立见,何必如此?”又对李兴说:“士大夫可杀,不可辱也。”</p><p> 回到朝廷,萧敬禀报了泰陵金井无水的情况。太皇太后王氏(宪宗皇后)在宫内听说这件事,传旨说:“无水则已,何必罪人!“杨子器才官复原职,避免了一场杀身大祸。</p><p> 其实,泰陵金井即使没有出水,但从“风水”的角度看,该陵所见位置的确存在不少不合于“吉壤”条件的地方。如梁份在《帝陵图说》中就曾这样评论泰陵的风水:“山颠巨石,土山戴之。而灵域之脉实生其下,盖天寿山外之山。淆然杂乱,地气不正,穴结无情,非可为弓剑之所也。况乎黑岭南障,一无所见于前。贤庄,灰岭之水出其左,锥石之水出发其右,二水虽合,环绕南流,流而散也。……则皇堂之地不可言,概可知矣!”谈迁在《国榷》中也说:“泰陵临溪水,直流若干里,制又卑隘,识者知其地之不吉矣。”</p><p> 泰陵在清康熙时有的建筑即已残坏。《帝陵图说》记泰陵祾恩门情况,“今左右两门坏,垒石以塞门”。</p><p> 此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陵园建筑曾经修葺,修葺情况除三座门由琉璃花门改建成砖砌冰盘檐式门楼外,余同茂陵。其现状较茂陵残坏最为严重。 </p> <p><font face="隶书" color="#b34d76" size="6">2 明武宗正德帝 康陵</font></p><p>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br/><br/>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二十四日生,五年(1492年)三月八日立为皇太子。十八年(1505年)五月十八日即皇位,次年,改元正德。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逝与貂房。谥“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宏文思孝毅皇帝”,九月葬康陵。</p><p> 武宗朱厚照是明代最昏庸荒淫的皇帝之一。他15岁即皇帝位,从小养成贪图玩乐的坏习惯。孝宗临终曾叫顾命大臣“教之读书,辅导成德”,但武宗却荒淫不理朝政。大臣谏劝,他不采纳;宠信佞悻,专事游乐;大肆建立皇庄,收罗库藏;滥用民力、财富,在西华门外太液池附近别构院落,建起豹房、宫室、寺观,整日花天酒地,与美女歌舞淫乐。并召教坊司乐工入室唱戏,后因乐工承应不及,又到河间诸府挑选精于技艺的乐户,于是优伶进京日以百计,而群小趋前求幸者更不可胜数。其朝政腐败,宦官擅权,厂卫横行,生民涂炭为历史所罕见。</p><p> 皇后夏氏,武宗元配,庆阳伯夏儒女。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册立为皇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被尊为“庄肃皇后”。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去世,谥“孝静庄惠安肃温诚偕圣毅皇后”。袝葬康陵。</p><p> 明十三陵康陵主体建筑修复 </p><p> 明十三陵康陵,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但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康陵的陵园建筑损毁已十分严重,急需抢修。经过近半年大规模修缮,目前,十三陵康陵主体标志性建筑明楼已抢修完毕。康陵抢修工程于2003年4月15日启动,已经完成的修缮项目包括登城马道及方城墙体的剔补;方城垛口墙、字墙的砌筑、地面铺墁补配、方城压面石的归安、补配;明楼屋顶落架大修以及补配残损斗拱等大木构件及琉璃构件。抢修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800万元人民币,整体修缮工程预计2004年竣工。下一步抢修内容包括:归整无字碑石构件;修复裬恩门,规整月台、裬恩殿遗址等。2008年以前,北京还将陆续对明十三陵的其余5座残破陵寝进行修复。 </p><p> 传说故事——明武宗与恋花山</p><p> 康陵是明武宗朱厚照的陵墓。孝宗朱由樘临终前,曾说过:东宫年幼,好逸乐,即指他的儿子,当时皇位的唯一继承人朱厚照。虽然孝宗望子成龙,但希望终于落空。朱厚照即位后,恣意玩乐,对朝政毫无兴趣,国事日糜。最受他宠幸的宦官刘瑾在朱厚照的放任纵容下,横行无忌,造成了明史上最为黑暗的宦官统治时期。后来刘瑾势败被凌迟,有人以钱买刘瑾之肉生食。朱厚照一生嬉游无度,结果在游乐中生病,最后病死于供他淫乐的豹房,年仅31岁。与对国事的倦怠形成鲜明对比,朱厚照生前喜好佛法,以至在正德年间出现了佛满京师的怪现象。康陵后五峰陡峭,称为“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但当地人却称这里是“恋花山”。朱厚照多次微服巡行民间,据传他在山西大同抢得美女李凤,回京途中在居庸关将李凤抛弃。后来李凤在居庸关生下一男孩后,郁闷而死。当地百姓为李在居庸关南山坡上立坟,因坟上长满白草,故称“白凤冢”,至今此冢仍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著名的京剧《游龙戏凤》表现的就是这段故事)朱厚照死后无嗣,大臣们想起当年的李凤,便到居庸关找到那个男孩回京即位,就是嘉靖皇帝。陵后的山峰为“恋花山”,是对朱厚照生在花丛,死在花下的嘲讽,而明廷为了皇家的脸面,就把“恋花山”改称“莲花山”了。</p> <p><font color="#5ea26b" size="7">嘉靖隆庆</font></p><p>图册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31232/" target="_blank"><font color="#a2945e">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31232/</font></a></p><p><font face="隶书" color="#ff3300" size="6">1 明世宗嘉靖帝 永陵</font></p><p>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br/><br/> 明世宗朱厚熜,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十日生于兴王府,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于乾清宫,享年60岁,谥“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次年三月十七日葬永陵。</p><p> 世宗在位45年,其为政为人有三个特点。一是喜怒无常,残酷严厉,内外结怨皆深。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紫禁城内曾发生过一起宫女谋杀皇帝的事件。那天深夜,世宗正熟睡于曹端妃宫中,以杨金英为首的16名宫女密谋趁机把他勒死。其中一名宫女用布蒙住世宗的脸,另一宫女把绳索系在世宗的脖子上,大家一拥而上,将世宗按住,用力拉住绳套。可惜宫女们误把绳套挽成了死扣,不论怎么拉,绳索都不能收紧。这时宫外隐约有一些响动。宫女张金莲见事不成,偷偷向孝烈皇后告密。孝烈皇后闻讯起来,将宫女们拿下。可怜这些宫女,一个个被“凌迟处死,剉尸枭首,示众尽法”,家属也被逐一查出,依律处决。宁嫔王氏、端妃曹氏,均牵连案中,被处以极刑。这次宫变的直接原因,朝鲜《李朝实录·中宗实录》曾作如下评论:“盖以皇帝虽宠宫人,若有微过,少不容恕,辄加箠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二百余人。蓄怨积苦,发此凶谋。”可见,“宫婢之变”,实则是一次妇女们反抗黑暗,反抗压迫的斗争。同时,也是对封建帝王残酷暴戾的揭露。</p><p> 二是一意玄修,崇奉道教,无心理政。世宗在明代诸帝中,是最热衷于神仙方术的一个。嘉靖二年(1523年),世宗在暖阁太监崔文的引诱下,在乾清宫等处建醮祷祀。不过时仅一月,就在大学士杨廷和及言官们的劝谏下停止了。但没过几年,世宗就又堕入其术之中。方士、道士们利用世宗梦想长生不死和对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对他百般愚弄。</p><p> 由于世宗信奉道教,那些平时和他在一起的道士们便一个个加官晋爵,成了红人。道士陶仲文竟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少傅、少保、礼部尚书、恭诚伯,兼之大学士俸,成为一身而兼三孤的显赫人物。世宗还赐他大量金银财物。当政的大臣们也纷纷迎合世宗的癖好,为建斋醮进献诗章,撰写青词。大量的祷祀活动,使宫廷费用有了很大增加。但斋醮并没有使世宗长生不死,也没有使他羽化登仙,最后终于在过多地服用丹药后病逝于乾清宫。</p><p> 三是忠奸不分,政治腐败。世宗刚刚即位时,大学士杨廷和总理朝政。他利用为世宗草拟即位诏书的机会,以世宗的名义,尽革武宗时留下的弊政,裁汰锦衣卫、内监局旗校工役10余万-雇人,减少漕粮153万余石。武宗的义子以及由奉迎恩幸得官的小人均被罢斥。朝野上下都称颂新天子圣明,杨廷和功高。但实际上世宗却是个忠奸不分,喜欢谗谄,不纳忠言的昏君。杨延和因敢于直言,在议礼问题上违忤了世宗的旨意,被迫于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辞官。此后内阁大臣均在世宗面前唯唯诺诺,在政治上无所建树。特别是后来严嵩专权,使朝廷政治日趋腐败。</p><p> 孝洁肃皇后陈氏,世宗元配,元城(隶河北大名府)人,都督同知陈万言女。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二日病故。世宗下令丧礼降等,谥“悼灵”,葬天寿山袄儿峪。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上奏说:“先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七岁,夭崩谥悼,虽侔古法,而灵义有六,类非美称,请下翰林更谥。”于是,改谥为“孝洁”。穆宗登极后,上尊谥“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迁葬永陵。</p><p> 孝烈皇后方氏,世宗第三后,江宁人,左都督安平侯方锐女。世宗即位10年,尚未得子。大学士张孚敬上言:“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隆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为子嗣计。”世宗遂于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选方氏(即方皇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杜氏、九人册封为九嫔。 </p><p> 方氏被册封为嫔后的第三年,世宗的第二位皇后张氏被废。方氏因“端慎不怠,甚称帝意”,被册立为皇后。并册僖嫔沈氏为辰妃,丽嫔阎氏为丽妃以副之。</p><p>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十八日,方氏逝世,世宗因她在嘉靖二十一年的“宫婢之变”中救过自己的命,下令以元配皇后礼仪葬永陵,并命将其棺椁停放于皇堂(玄宫主室)棺床上左侧,经礼部大臣建议,仍命放置右侧。谥孝烈皇后。隆庆初,上尊谥“孝烈端顺敏惠供诚袛天卫圣皇后”。</p><p> 孝恪后杜氏,穆宗生母,大兴人,庆都伯杜林女。嘉靖十年(1531年)封康嫔,十五年(1536年)进封为妃。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十一日去世,赐谥“荣淑”,葬金山。穆宗即位,上尊谥“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太后”,迁葬永陵。当时,孝洁陈皇后、世宗皇帝的棺椁一同葬入陵内。其安葬的情况有“依次列袝”的记载,这说明,永陵一帝三后系同葬一室。</p><p>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极后的第十五个年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p><p>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嘉靖十五(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长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p><p> 在营建过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长陵的规制进行营建,却有不好把话说明,就虚情假意地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联所常念之。”大臣们对世宗的话心领神会,送给世宗御览的陵寝设计图只比长陵规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p><p> 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建成后的永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独特之处。</p><p> 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的由来:“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帝登阳翠岭顾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于是周遭甃砌,垣石坚厚,壮大完固。虽孝陵所未尝有,其后定陵效之。”当然,这段文字系出自传闻。因为按《明世宗实录》卷一八七的记载,当时夏言等人拟定的永陵陵寝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把皇妃从葬之式与陵园制度一体考虑的。更确切的说,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们也葬在自己的陵园内(虽然不是一个玄宫内),于是,夏言等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亦即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后来,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外罗城则按原定计划修建了。</p><p> 永陵的砖石结构的明楼,造型新颖的圣号碑,别具一格的宝城城台设计,以及宝城墙花斑石垒砌的城垛, 裬恩殿、裬恩门“龙凤戏珠”图案的御路石雕也都是以前各陵没有的,这些作法后来为定陵所效法。</p><p> 由于永陵用料考究,规制宏阔,明隆庆《昌平州志》称其“重门严邃,殿宇宏深,楼城巍峨,松柏苍翠,宛若仙宫。其规制一准于长陵,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永陵的建成,耗费了大量国库银两。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当时参加营建永陵的三大营官军有4万人,再加上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陵区内新行宫和圣迹亭的兴工,以及皇宫内外工程,每月费银不下30万两。但当时工部库贮之银仅有百万两,修陵经费十分困难。为此,世宗只得采纳大臣们的意见,用广纳事例银的办法,以济陵工。</p><p>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时,永陵也得到了修整。当时永陵的裬恩门和裬恩殿虽然“头停椽望尽属破坏,柁、檩、枋、垫亦有糟朽”,但由于初建时用材宏壮、施工精细,其大木构架尚无大损。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工部尚书)、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应建议按原制修缮,可是,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至乾隆年间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的情况,经过商议,提出了这样一个拆大改小的建议:“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均匀配用。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他们认为,"如此转移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这个建议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的,但在当时,也只能采取这一方式,因为乾隆皇帝下令修缮十三陵,目的在于怀柔汉满两族关系,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政治目的是居于首位的。只要政治目的达到,陵园是否符合原制并不重要。而按照这一建议实施,则会压低修陵的经费。所以,金简等人的奏折呈到宫廷内,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永陵的裬恩门、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 裬恩殿由面阔七间(通阔50.65米)、进深五间(通深27.72米)。缩为面阔五间'(通阔25.91米)、进深三间(通深14.4米),殿顶由重檐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五间(通阔26.26米)、进深二间(通深11.26米),缩为面阔三间(通阔12.3米)、进深三间(通深8.7米),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p><p> 民国年间,乾隆时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门相继塌毁。至今台基上还完整地保留着改建后门、殿的柱础石。明代门、殿的柱础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体量明显大于改建后的柱础石。其中, 裬恩殿现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础石鼓镜部分直径达1.2米,比长陵的仅少2厘米。可以想象明朝时永陵裬恩殿的楠木柱也是十分粗壮的。</p> <p><font face="隶书" color="#5e5ea2" size="6">2 明穆宗隆庆帝 昭陵</font></p><p>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p><p>墓主生平</p><p>(一)明穆宗朱载垕<br/> 明穆宗隆庆朱载垕,世宗朱厚熜第三子,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生于皇宫,十八年二月封裕王,四十五年十二月继皇帝位,次年改元“隆庆”,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日于乾清宫病故,享年36岁。谥“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九月十九日葬昭陵。</p><p> 朱载垕共有兄弟八个,均非嫡出。其兄长哀冲太子、庄敬太子我们将在后文中介绍。穆宗排行第三,为孝恪杜太后(初为康妃,嘉靖十五年封康妃,穆宗即位后追谥为太后)所生。穆宗还有五个弟弟,大弟景恭王朱载圳,为卢靖妃所生,与穆宗同岁,仅小一月,嘉靖十八年被封景王,四十四年死于德安(湖北安陆)王府,二弟颖殇王朱载 ,江肃妃所生;三弟戚怀王朱载 ,赵懿妃所生;四弟蓟哀王朱载 ,陈雍妃所生;五弟均思王朱载 ,赵荣妃所生(四王均未满周岁而死)。</p><p> 按照明朝的礼制,哀冲、庄敬二位太子死后,就应立穆宗为太子。但世宗认为,穆宗的两个哥哥被立为太子后都过早死去,所以不敢再立太子。这样一来,穆宗的异母弟载圳,倚恃其母卢靖妃有宠于世宗皇帝,时有夺取皇太子位之意。当时君臣上下议论纷纷,世宗遂于嘉靖四十年命景王就藩德安。四年后景王死去,世宗对大学士徐阶说:我这个儿子平素总有夺嫡之心,现在总算死了。</p><p> 穆宗即位之初,颇有节俭之行。在朝政的处理上,穆宗初登政坛,也不乏振兴之举。面临世宗朝遗留下的严重的财政危机和不安定因素,他在宫内信任比较正派的内官监太监李芳,在大臣中,任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些出色的政治家,朝延政治出现了新的起色。</p><p> 临政之初,内阁首辅大臣徐阶在草拟世宗遗诏和穆宗即位诏书时,提出了为嘉靖年间因建言(规劝皇帝)而获罪的官员平反,将遇弄世宗的方士交付法司治罪,停止斋醮活动,罢织造,停采买珠宝香料等无益之举,大赦天下,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以前各地所拖欠的田赋,减免明年天下田赋之半,赦免并启用被囚于狱中的原户部主事海瑞及吴时来、赵锦等33名官员,为遭严嵩迫害的杨继盛等45名官员昭雪平反。这些大得人心的做法实施后,“朝野号 感激”,对消除世宗朝的种种弊端产生了一定作用。</p><p> 穆宗登基后,政事虽有振作,但毕竟是在王府的花天酒地中生活惯了,其初政之美仅维系了不足一年的时间,便沉醉在后宫的享乐之中。</p><p> 他不顾当时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的经济形势,多次取太仓银入内府。又下诏户部四处购买猫睛石、祖母绿及各色珠宝,大兴土木修建宫苑等,在位六年中,传旨取银竟不下数十万两。</p><p> 在宫中,滕祥、孟冲、陈洪三名太监,“争饰奇技淫巧以悦帝意”。太监李芳切谏,穆宗竟解除其内官职务。陈皇后因劝谏而被出之别宫。大臣们也纷纷上疏劝谏,但穆宗根本听不进去,许多人被廷杖削籍。</p><p> 穆宗终日沉醉于声色玩乐之中,对朝廷政治遂觉厌烦。他长年不上朝问政,更不愿走出皇宫,体察民情。</p><p> 幸运的是,隆庆年间的几位内阁大臣,如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一些颇有作为的政治家。穆宗皇帝对朝政不感兴趣,却也能采纳内阁的意见。因而隆庆一朝,虽因时间暂短,没有形成“中兴盛世”的局面,却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世宗朝所遗留的一系列政治危机的形势。</p><p>(二)孝懿庄皇后李氏<br/> 孝懿庄皇后李氏,北京昌平人,锦衣卫百户李铭(后以女显贵,官至锦衣卫副千户,封德平伯)之女。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九月,世宗传谕礼部,皇三子(即穆宗)、皇四子(景王)年已长成,理宜婚配,命将京城凡年龄在14至16岁的未婚女子全部送至二王馆以备选取。三天后,礼部奉诏选得良家女1200人,李氏被选为裕王妃,暂住宫内,第二年二月行迎亲礼,正式册为裕王妃。</p><p> 成婚两年后,李氏生子朱翊 ,嘉靖三十六年正月复生皇长女,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病故于裕王府。世宗皇帝为其亲定丧仪规制。同年七月葬于京西金山丰裕口。穆宗即位后,于隆庆元年(1567年)二月追谥为孝懿皇后。隆庆六年七月,神宗又上尊谥为“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迁葬昭陵。</p><p>(三)孝安皇后陈氏<br/> 孝安皇后陈氏,北京通州人,国子监监生陈景行(陈氏入选裕王继妃后,授中城兵马指挥司指挥,后改授锦衣卫副千户,封固安伯)之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九月选为裕王继妃,隆庆元年(1567年)册立为皇后。</p><p> 陈氏无子,且多病,颇受穆宗冷落。隆庆二年,穆宗沉湎酒色,陈氏微谏,被责令迁居别宫。隆庆三年正月,御史詹仰庇巡视皇城,遇医官从皇宫出来。医官透露宫内情况,说皇后居处别宫,病情十分沉重。詹仰庇随即上疏对穆宗说:皇后是先帝为陛下所选,是宗庙、社稷之主,也是四方家人效法的榜样。现在皇后迁居别宫已近一年,以致抑郁成疾,皇上却从来不闻不问,将来一旦传扬出去,岂不有损于皇帝的圣德,被天下的人讥讽吗?请陛下收回成命,让皇后回到中宫(坤宁宫)调养。穆宗却说:皇后侍联多年,没有生子,最近又得了病,移居别宫,是为了有个安适的环境,以便养病。给事中王之垣也劝穆宗,穆宗仍固执己意。</p><p> 穆宗死后,神宗继位,尊陈皇后为“仁圣皇太后”,居慈庆宫。万历六年(1578年)加尊号“贞懿”,十年加“康静”。史载,神宗对这位非亲母亲也十分孝敬。神宗早在当太子时,每天早晨 过奉先殿(皇宫内祭祖之所),拜见过父母之后,总要到陈皇后哪里去问候一下。陈皇后每听到神宗走来的脚步声,就十分高兴。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十三日,陈皇后病故。神宗上尊谥为“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葬昭陵。</p><p>(四)孝定后李氏<br/> 孝定后李氏,通州永乐店人,神宗生母,初为宫嫔,待穆宗于裕王府中,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封皇贵妃,万历元年(1573年)被神宗尊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九日病故,谥“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 圣皇太后”,享年70岁,葬昭陵。 </p><p><br/>明昭陵的陵宫建筑<br/>(一)祖陵孙用,大峪葬穆宗<br/>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日,穆宗在乾清宫病故。</p><p> 礼部左侍郎王希烈奉神宗之命往天寿山为穆宗选择陵地,选得了永陵左侧的潭峪岭(今德陵所在位置)。同年六月,神宗又命大学士张居正与司礼监太监曹宪于即位礼后再去陵区审视。张居正对神宗说:送终的事情重大,寻找陵地的风水理论又十分微妙。事情重大,在处理上就应考虑详尽;道理微妙就应广集众言以便做得恰到好处。他建议参照嘉靖年间选永陵时事例,派遣礼、工二部大臣及科、道官各一员,钦天监通晓地理官员、阴阳人等,再推举廷臣中精于地理堪舆之术的官员一人,一同前往察看。</p><p> 于是,神宗命户部尚书张守直、礼部右侍郎朱大 、工部左侍郎赵锦、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江西道御史杨家相、工部主事易可久等官员与张居正一同前往天寿山察看。回来后,在张居正等人的建议下,神宗决定采用大峪山做为穆宗陵寝的修建地点。</p><p> 为什么选好了潭峪岭不用,而用大峪山呢?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原因有两个。</p><p> 第一,大峪山的“风水”优于潭峪岭。张居正对大峪山有过一段描述。他说那里“山川形势结聚环抱……诚天地之隩区,帝王之真宅也”。而潭峪岭,则人多认为不吉。如清梁份就曾说那里是“孤峰独峙,左右界水中群山一起一伏参差不一”。又说那里“主山峻峭,气脉全无”。建在那里的德陵则是“左肩受风于北之东,右肩受风于西之北”。明代中叶,虽然有对“风水”之说不再过分讲究的情况,但尽量择吉而葬,却是情理之中的事。</p><p> 第二,张居正是个务实的政治家。大峪山有现成的玄宫和部分地面建筑,稍事增筑,陵园就可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省时省力,节省开支。</p><p> 大峪山为什么会有现成的玄宫建筑呢?这还要回顾一下世宗朝的一些历史。</p><p>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荒淫无度的武宗朱厚照在他的淫乐窝——豹房病死。武宗无子,遂由兴献王世子朱厚熜(武宗堂弟)继承帝位,即世宗皇帝。</p><p> 世宗皇帝即位后,经过“大议礼”之争,于正德十六年十月,追尊其父原兴献王朱祐杬为兴献帝,尊母蒋氏为兴国后。嘉靖三年(1524年)四月,又追尊其父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尊其母为本生章圣皇太后。同年修葺陵庙,荐号“显陵”。九月,有的大臣为讨好世宗,提出将埋在湖北安陆(今钟祥县)显陵的献皇帝改葬天寿山,这正中世宗的心意。他命工部办理。尚书赵璜认为不能改葬,理由是:皇考体魄所安,不可侵犯;山川灵秀所萃,不可轻泄;国家根本所在,不可轻动。他主张像太祖不迁皇陵,太宗(即成祖)不迁孝陵那样,不把显陵迁往天寿山。礼部尚书席书等大臣也极力反对,世宗只好作罢。</p><p> 事隔十几年后,世宗的母亲章圣皇太后于嘉靖十七年十二月病故。世宗忽然又下诏在天寿山营建显陵,打算把父母合葬于天寿山。他亲自到天寿山陵域选择陵址,见大峪山“林茅草郁,冈阜丰衍”,是个建陵的好地方,马上命令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人提督内外员役,开始建陵。又命令大学士夏言和礼部尚书严嵩作“献皇帝梓宫启行图”及奉迁仪注。不久,世宗又变卦了。他说:“迁陵一事,联中夜思之。皇考奉藏体魄将二十年,一旦启露风尘之下,撼摇于道路之远,联心不安。”</p><p> 打算把母亲章圣太后南袝显陵。他命锦衣卫指挥赵俊去湖北显陵,开启玄宫,审视大内“。但回报说玄宫内有水。于是,世宗亲自去显陵察看,命重建玄宫,以待合葬。世宗在回京的路上,途经庆都尧母墓,他灵机一动,又想仿尧父母异陵而葬的故事,不迁父亲的棺椁,而将母亲葬于大峪山。嘉靖十八年(1539年),他亲自去大峪山阅视陵工,又说:“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显陵后面的山)完美,决用前议奉慈宫南袝。”由于世宗犹豫不定,变幻无常,几经周折之后,这座新建好的玄宫便空了下来。穆宗生前没有预建寿宫,此时正好用上。</p><p> 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工部尚书朱衡从工地回来,向神宗叙述了玄宫内的情况。他说,肃皇帝为睿祖(献皇帝庙号“睿宗”)修建的玄宫“内紫光焕发,和气郁蒸,门堂干净,宛若“暖室”。神宗听了十分高兴,随即命礼部议定发引事宜。八月二十二日,迁孝懿皇后李氏棺椁葬昭陵,九月十九日,穆宗皇帝的棺椁也葬入陵内。像这样利用为别人所建的玄宫埋葬帝后的,在明代还是第一例。</p><p>(二)两度兴工,耗银百万</p><p> 自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十五日,神宗下诏在大峪山建陵,声势浩大的地面建筑工程就开始了。工部尚书朱衡被委任总督山陵事务,工部左侍郎赵锦负责督催木石,工部右侍郎熊汝达和内宫监太监周宣等在工所提督施工。另外还有锦衣卫左都督朱希孝、佥书杨俊卿等在现场往来监工。</p><p> 工程进展十分迅速,仅仅一年时间,昭陵的工程就全部结束。为此,神宗特赐工部尚书朱衡等人银币若干,还恩准侍朗熊汝达一子入国子监读书。</p><p> 但好事多磨,由于施工不细,才过了一年的时间,陵园建筑便出现了地基沉陷的问题。万历二年(1574年)七月,昭陵神宫监官陶金等上奏说:“六月以来,阴雨二日,本陵裬恩门里外砖石沉陷。”工部主事王淑陵奉旨查看,回来后与陶金反映一致。并说裬恩殿、明楼、宝城等紧要处没有损伤。于是,工部又向神宗反映,陵寝重地,鼎建未及一年便出现事故,内外经管官员都应究治。辅臣张居正也引湖北显陵殿阁渗漏,降罚经管官员的事例,要求对此进行查处。为此,神宗对王淑陵的回奏进行了批评,说陵寝重地,怎能说沉陷处不紧要?并决定对欺慢误事,造作不精的提督工程太监周宣、左监丞郭全革恩一等,管工主事易可义、员外郎石汉降俸一级,官匠王宣等下法司提问。</p><p> 事情还没处理完,工科给事中吴文佳又对神宗说:“裬恩门、殿等处沉陷甚多,至于宝城砖石翻塌损伤,更为可虑。”神宗随即命工部侍郎陈一松、给事中胡汝钦再去陵园察勘。回来后报称:陵园沉陷严重,裬恩殿丹陛、方墙等处都有程度不同的沉陷、闪动,与陶金、王淑陵所奏相差悬殊。神宗览奏十分生气,马上命都察院会同工部对肇事人员进行参处。这次处罚比上次更为严厉,周宣、郭全各降三级,革去管事职务;熊汝达已致仕,着冠带闲住,恩荫罢革;易可义、石汉各降三级,调外任;等法司从重问拟;朱衡着以尚书致仕;杨俊卿等监工人员四人各降一级,郭元相夺俸半年;马录等法司提问。</p><p> 陶金、王淑陵因报告的时间与陈、胡二人察看的时间相差一月,其间大雨连绵,沉陷陆续增多,免以虚报处罚。</p><p> 由于昭陵裬恩门、裬恩殿、垣墙等处严重沉陷,万历三年(1575年)正月,神宗不得不委派工部左侍郎陈一松等提督再修昭陵。七月,陵工告竣。</p><p> 由于昭陵多次兴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第一次兴工(指地面建筑),万历元年十月工部盘查营建所用钱粮数,计用库银390932两,还不包括其中神木等三厂的木植用银、大通桥厂的白城砖用银、大石窝等厂旧石料的折银及户、兵二部雇抵班军工食行粮等用银。万历元年十二月,巡视厂库工科给事中梁式等查盘营建昭陵所用钱粮数,除工部上述实用银外,又有户、兵二部银110119两,总计用银50105O两有奇。其中;营缮司用银204422两,虞衡司13145两,都水司118854两,屯田司164628两。</p><p> 第二次接修用银数,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据《明熹宗实录》记载,前后两次修建共用银150余万两。这还不算嘉靖时营建玄宫的费用。如算上嘉靖年间营陵的费用,其总用度至少在200万两以上,几乎相当于隆庆时一年的财政总收入(隆庆年间岁入约230余万两)。由于营建昭陵需要庞大的钱粮开支,工部库银匮乏到了极点。万历二年八月修缮涿州桥,工部拿不出银两,兵部派不出军匠,不得不由辅臣张居正请求万历皇帝恳请母亲解囊捐银,雇工修建。</p><p> 陵园建筑的特点与修复开放<br/> (一)十三陵中首创“哑巴院”之制<br/> 昭陵的陵寝制度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其神道的设置,从长陵神道七孔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公里。途中建有五孔、单孔石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碑亭一座,亭后建并列单孔石桥三座。陵宫建筑,朝向为南偏东38o占地约3.46万平方米。其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宝城前设两进院落,方城下甬道作直通前后的方式,以及裬恩殿、配殿为五间,裬恩门为三间的规制均如泰、康诸陵制度。</p><p> 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明朝的帝陵从献陵到康陵前后六陵。宝城内的封土都是从宝城内环形排水沟以内开始夯筑“宝山”(墓冢)的,其形状呈自然隆起之态。《昌平山水记》记之为“甬道平,宝城小,冢半填”。昭陵则不同,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人们俗称为“哑巴院”,并称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月牙城”。</p><p> 宝城封土的排水系统也十分讲究。宝城为前低后高形式,城内的封土则是中高外低。宝城的内侧设砖墁凹形水槽,左右两侧稍前处又各设方井两眼,井上覆盖凿有漏水孔的水蓖子,井下有暗沟前通哑巴院内的两侧排水孔道。每当大雨降后,城内雨水能顺利地从哑巴院两侧的排水暗沟排出,有效地保证了玄宫上面封土的干燥。</p><p> 方城后的琉璃影壁也改泰、康等陵依墙而建的方式,为一半嵌入墙体之内的随墙而建的方式。</p><p> 昭陵的宝城与泰、康等陵宝城模式相比较,显得更加精致壮观。 那么,为什么昭陵会采用这种“哑巴院”的形制呢?这还要从昭陵宝城培土一事谈起。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九年(1581年)五月十五日,工部上一道奏章。说:“永陵宝城黄土,自嘉靖十八年以来,至今四十二年,不为不久,乃十分尚亏其八。”还提出六条意见请神宗批答。神宗览奏后下旨说:“皇祖宝城培土如何四十余年尚未完?就这工程重大,若用陵军、班军未免耽延时月,终无完局,依拟通行雇募,刻期报完。”又说:“朕前恭 陵寝,见昭陵宝城亦欠高厚,着一体加培,俱不许苟且了事。”这样一来,永、昭二陵宝城的黄土同时加培,大臣们恐洛下“苟且了事”的罪名,自然就按同一规制培筑了。这就是昭陵宝顶与永陵相同,却与长、献、景、泰等陵都不同的原因。由于封土的培高,冢前拦土墙、排水系统、照壁形式,与宝城、方城的关系都要重新考虑,于是形成了陵区内第一座“哑巴院”。这种形制由于冢前拦土墙的大幅度增高,不仅可以满足以永陵位模式在宝城内填满黄土的需要,而且方城下的甬道和宝城内通向明楼的左右转向礓 也可以继续使用,而不致被封土掩埋。这种月牙城、哑巴院的方式为后来的庆、德二陵所沿用。</p><p> 也许有人会问,昭陵的月牙城、哑巴院会不会是原设计就是这样,是原来拟定好的创新之举呢?</p><p> 从昭陵营建的历史背景看,不会是这样的。因为从整个陵寝建筑的规制看,昭陵是按泰、康等陵形制建造的。而且昭陵营建时,正是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执政期间。张居正受孝定皇太后李氏之托,辅佐年幼的神宗皇帝,正身体力行以务实的精神锐意改变时弊,他虽对先帝陵寝的建造态度也十分认真,但却绝不会将精力花在陵制的创新上。因为这样的创新只会增加陵工的工程量,加大用度,而当时张居正却是千方百计在考虑着如何开源节流,从各个方面节省国家的财政支出。这点从神宗隆庆六年七月 谕工部尚书朱衡的内容也可看出。神宗的 谕说,昭陵的营建“固不可因陋就简,以天下而俭其亲,亦不宜浪费糜财,饰文而鲜实……”可见,昭陵“哑巴院”是在一个偶然因素影响下形成的。</p><p>(二)陵园的残坏与修复开放<br/> 明朝灭亡后,昭陵先后遭到两次破坏。公元1644年,战乱中明楼遭火焚;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大雨滂沱,列颠交加,陵恩殿和两庑配殿又遭雷击起火,陵卒拼命扑救,只救下了两庑配殿,陵恩殿被彻底烧毁。随着岁月的推移,到了乾隆年间,两庑配殿和陵恩门又相继残坏。</p><p> 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为缓和民族矛盾,重新修葺明十三陵。昭陵也在修葺之中。从遗址分析,当时修茸的项目只有明楼、裬恩门、裬恩殿三项工程。这次重修,虽然使陵园制度稍趋完备,但却改变了原有建筑的规制。</p><p> 明楼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p><p> 祾恩门、裬恩殿虽然重建时间数没有大的变动,但都缩小了尺度。裬恩殿,原制面阔五间(30.38米),进深四间(16.77米);清代重建后,面阔间数没有改变,尺度却缩小为23.3米。进深改为三间,尺度缩小为11.92米。裬恩门,原为面阔三间(18.44米),进深二间(8.04米);清代重建后面阔缩小为12.52米,进深缩小为6.77米。陵内的两庑配殿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不仅没有重建,而且残垣断壁也被拆除。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此后,长达200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修缮。昔日壮丽的陵园建筑满目凄凉,只剩下残坏的明楼和陵墙了。</p><p>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开辟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经有关部门批准,十三陵特区从1985年6月开始筹备昭陵的复原修缮工程,1987年4月正式动工。修缮的主要工程有:明楼木架结构和瓦饰的更换,裬恩殿、裬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神库的复原修建等。</p><p> 1990年8月,完成了宰牲亭、神厨、神库以外的全部工程,9月1日,做为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宰牲亭、神厨、神库也相继竣工。按《昌平山水记》:“十三陵各有宰牲亭,在陵恩门之左,西向,厅五间,厢各三间,亭一座,有血池。外有周垣黄瓦,惟长陵止一亭,无厅厢。”遗址清理的情况表明,昭陵宰牲亭、神厨、神库的规制与文献记载一致。其中,厅五间即神厨正房,厢即神库。《大明会典》记昭陵以前各陵神库“或二座,或以左”,昭陵则为两座。重修后的昭陵建筑宏伟,金碧辉煌,具有陵制完整的特点。裬恩殿内还举办有“明昭陵秋季复原陈列”,</p><p> 昭陵石桥与新复建的神功圣德碑亭再现了明代秋祭时殿内供品丰洁、乐器齐备的隆重场面。左右配殿分别有“明昭陵帝后史料陈列”和“明代皇族墓葬史料陈列”介绍埋葬在昭陵内的隆庆皇帝和孝懿、孝安、孝定三皇后的有关情况,以及明代亲王、妃嫔的墓葬规制。<br/></p> <p><font color="#e6941a" size="7">万历泰昌</font></p><p>图片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35844/"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35844/</font></a></p><p><font face="隶书" color="#9e4db3" size="6">1 明神宗万历帝 定陵</font></p><p>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相当于万历初年两年的全国田赋收入。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神宗朱翊钧病逝,十月葬于定陵。300多年以后,他的坟墓定陵被发掘。1958年,在考古学大师夏鼐的指挥下,神宗的梓宫(棺椁)被开启。在厚厚的龙袍下面,掩藏着神宗的尸骨。尸骨复原后的结论是:“万历帝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从骨骼测量,头顶至左脚长1.64米。”1966年8月24日下午,“地主阶级的总头目”神宗的尸骨被砸烂、焚烧。这位曾经统治中国48年的驼背皇帝,终于化作一缕青烟远去。</p><p><br/>墓主生平</p><p>(一)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p><p> 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八月十七日生,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三月十一日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六月十日即位,次年改元万历。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驾崩,享年58岁。九月上尊谥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十月三日葬定陵,庙号“神宗”。明神宗是明朝享国最久的帝王,也是典型的荒淫怠惰的君主。</p><p>(二)孝端显皇后王氏<br/> 神宗元配,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伟之女,生于京师。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册立为皇后。王氏性格宽厚温和,对神宗生母孝定皇太后侍奉特别用心;对光宗朱常洛也很爱护,调护备至。而对万历帝的宠妃郑氏的争宠,她也从不计较。所以,《明史·后妃传》中称其“性端谨”,“正位中宫者四十二年,以慈孝称”。孝端皇后万历四十八年四月病故,谥孝端。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光宗朱常洛继位,上尊谥为“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十月三日葬于定陵。</p><p>(三)孝靖皇后王氏<br/> 光宗生母。宣府都司左卫人,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王朝寀之女。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初二选入皇宫,初为慈宁宫宫人,侍奉孝定皇太后。后被神宗私幸有孕,于万历十年六月册封为恭妃,同年八月生光宗朱常洛。万历三十四年四月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病故,上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其坟园建于天寿山陵区东井左侧。光宗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即皇位,下诏追谥生母为皇太后,但其礼未行,他自己先于同年九月初一驾崩。熹宗朱由校即位,才为孝靖王氏上尊谥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并补充了一些随葬品。</p><p>明定陵的陵宫建筑</p><p> 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图说》对这道外城成作过这样的描述:“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谓:“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檐牙玲珑嵌空,光莹如玉石。甲申之变,寸寸毁之,而不能尽毁也。”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p><p> 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其平面接近标准圆形,直径约230米。宝城墙的垛口均采用打磨平整的大块花斑石垒砌。内环砖砌宇墙,宇墙与垛口之间为铺砖马道。宝城墙的前部设有城台(又称“方城”),城台下承石刻须弥座,上建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明楼的建造极为考究,不仅楼内采用砖券顶,无木构梁架,而且上下两层檐的檐椽、飞子、望板、斗拱(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式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式斗拱)、额枋、平板枋及上下檐之间的榜额(刻“定陵”两字)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然实无片木寸版。楼壁前、后、左、右四面各辟券门,楼内树圣号碑一通,高6.195米,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正面有篆额“大明”两字。碑身正面刻“神宗显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碑趺采用上小下大五级方台式,其上面四级自上而下,分别雕刻双龙戏珠、云、宝山、海浪等图案。<br/> 城台的下部无券门之设,无月牙城和琉璃屏。但城台左右各有冰盘檐式石刻门楼,由门楼进入,有礓石察 道由城前上达宝城、明楼。宝城之内封土满填,中部有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上小下大圆柱形的“宝顶”。据《明熹宗实录》记载,天启元年(1621年)闰三月,因定陵帝后人葬后隧道回填完毕,工部曾奏请议定宝顶规制,熹宗皇帝(神宗之孙)下旨说:“定陵宝顶规制乃皇祖(指神宗)亲定……。著照永陵丈尺培筑。”但实际上定陵宝顶却筑得比永陵还大。宝城的排水采用墙外设石刻排水螭首和墙内设排水方井的方式(排水方井的底部设有通于宝城墙之外的排水暗沟)。</p><p> 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p><p> 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一座,制如外罗城门,为陵寝第二道门,又称重门。其左右各设有随墙式掖门一道。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外罗城之内)左侧建有神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p><p>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五间(通阔26.47米),进深二间(通深11.46米),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按《帝陵图说》所记,祾恩门台阶的形制为“中平(指雕刻图案的御路石)外墄(指台阶),中为御道”, 则明朝时该门台基也应有御路石雕。祾恩门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建左右配殿各七间(《昌平山水记》记为七 间,《帝陵图说》记为九间,本书据遗址分析从前者)及神 炉左右各一座。</p><p>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字——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通阔50.6米),进深五间(通深28.1米),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故台基的后面亦设踏跺式台阶一出。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雕。刻龙凤戏珠(左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牙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一座)、烛台(二座)、花瓶(二座)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p><p> 由于宝城的隧道门设于宝城墙的右前方(详见《地下宫殿的考古发掘》),帝后棺椁在享殿(祾恩殿)内举行“安神礼”后,必须途经外罗城内能进入宝城的隧道门入葬玄宫,同时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对称性,在第三进院落左右两墙又对称地设有随墙式掖门各一座。</p><p> 此外,定陵外罗城之前,左侧还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侧建有神宫监、神马房等附属建筑。定陵卫的营房则建于昌平城内。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筑布局是,中为公座(办公用的正厅),后为官舍,前为门。神宫监有重门厅室,房屋多至300余间。</p><p> 地宫是陵墓的主要部分,开掘于1956年,是十三陵中第一个被发掘出的帝王陵墓。1959年正式建成定陵博物馆。</p><p> 定陵为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及永陵(嘉靖)的第三位,其地宫结构是可代表明陵规制。墓室以一个主室和两个配室为主体,主室前有甬道,门三重,地宫结构为石砌拱券。除石门有檐楣雕饰外,朴素无华。</p><p> 地宫在地下27米,由前、中、后和左右5个厅组成,构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全部用石头起券,殿高7.1米,宽6米,长为26米,各自中间有一个用汉白玉垒起的棺床,长17.4米,宽3.7米,高0.4米,棺床平面用金砖平铺,中央有一长方形孔穴,内填黄土,称为“金井”。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进入中殿,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一副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云龙大瓷缸。缸中原盛香油,油上的小铜瓢和灯芯有铜管相通,即“长明灯”。后殿是地下宫殿最大的一个殿,是地宫的主要部分,高9.5米,长30.1米,石券最大跨度达9.1米;施工质量好,迄今完好无损。地面铺磨光花斑石。棺床正中央放置朱翊钧的棺椁。孝端、孝靖两皇后的棺椁,分别置于朱翊钧棺椁的左右两侧。三具棺椁的周围,放着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p><p> 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门,门的结构相同,是全部用石头构筑成的券门。</p><p> 前、中殿由地面至券顶,各高7.2米,宽6米,共长58米,地面是“金砖”铺地。“金砖”又叫澄浆砖,是明代宫特地在江南烧造的一种方砖。</p><p> 对万历怠政之原因,一说是染上鸦片瘾。但因发掘定陵对未作尸检即火化而无从证实。见岳南《风雪定陵》。另:严复也于晚年染上鸦片瘾而不可自拔。<br/></p><p> 明朝万历皇帝,其在北京十三陵的定陵,50年代被挖开后,发现老皇帝身高只有164cm,是个驼背。后来万历皇帝尸骨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复原,但当时人们认为,这个罪恶的皇帝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复原出来的样子是:头戴瓜皮金丝小帽,横眉怒目,鹰勾鼻子下挂着意长血盆大口,首乌皮鞭侧身站立,两个皇后则窗红带绿。涂脂抹粉,妖冶而凶残,完全一副地主婆形象。</p><p> 这还没有完,1966年8月24日,在“打倒地主阶级头子万历”的口号声中,十几个红卫兵冲进定陵地下博物馆,把三具尸骨拉出来摆放在博物馆大红门前广场上,进行批斗,批斗中,有人抱起石块向尸骨猛烈砸去,三具尸骨被击得七零八落。有人喊了一声:烧了他们!一声令下,烈焰腾起,广场上木柴燃起熊熊大火,尸骨被扔进火堆,烟灰纷纷扬扬,四散漂落……<br/></p> <p><font face="隶书" color="#000000" size="6"><strong>2 明光宗泰昌帝 庆陵</strong></font></p><p> 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p><p> 光宗朱常洛,神宗长子,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八月十一日生,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立为皇太子,四十八年八月初一即皇帝位。九月一日逝于乾清宫,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享年39岁。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九月四日葬庆陵。熹宗即位后,改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p><p> 光宗朱常洛再为29天,是明代享国最短的一个皇帝。他一生经理坎坷。首先,神宗皇帝不喜欢他,不愿立他为太子。其次,不重视他的入学问题,朱常洛13岁才入学。再次,郑贵妃不择手段的谋害。明朝后期三大疑案中的“挺击案”、“红丸案”即发生在这一时期。</p><p> 皇后郭氏,顺天府人,博平伯郭维城之女。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册立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去世。停尸宫中两年后再天寿山泰陵园后长岭之前建坟葬之。熹宗即位,尊谥“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p><p> 皇后王氏,熹宗生母,顺天府人,新城伯王钺之女。初为选侍,因生熹宗,封为才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去世。熹宗即位,尊谥“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附葬庆陵。</p><p> 皇后刘氏,崇祯帝生母,宛平人,瀛国公刘应元之女。初为淑女,后被打入冷宫,病逝后葬京西金山。光宗即位后,尊谥“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p><p> 庆陵的地下玄宫自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定穴营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龙门,历时四个月,耗帑银150万两。且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约2.76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方院,彼此不相连接,在二进院落之间有神道相连,并于第一进院落后建单空石桥三座。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神帛炉两座。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驻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满填黄土,中央夯筑上小下大的圆柱形体为宝顶,底部直径约28米。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成一个平面近于“月牙”形状的院落——哑巴院,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零工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p><p> 庆陵的排水系统独具特色。对于宝城两侧山壑间的流水,其他各陵都是用明沟排水的方式从陵前绕道排出。而庆陵则是在明楼前修建了一个平面为“T”形的地下排水涵洞。宝城两侧的水流从左右宫墙下的地下涵洞流入,在明楼前的地下汇合后向前排出,从地下躲过环抱于前的龙砂,然后注入砂前的排水明沟,经祾恩殿后的三座石桥,从前院的右侧绕过陵前注入河槽。</p><p> 据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金简、户部侍郎曹文植、礼部尚书德宝上疏:庆陵的明楼、享殿、宫门,“头停瓦片、檩、枋脱落,椽望柱木倾欹”。于是在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间,清廷下令秀奇。修葺时,将陵前神攻圣德碑亭拆去墙垣,只留石碑,并于碑外四隅补修齐胸高的宇墙。祾恩殿、祾恩门均缩小规制复建。拆除了左、右配殿。封塞了宝城的方城券洞,并在城台右掖增构了礓石察 路直达城台之上。明楼由木质梁架结构改为石券顶结构。</p><p> 因年旧失修,现陵园建筑残毁严重。陵墙墙体顶部瓦件损坏较多。祾恩门、祾恩殿台基石构件损坏残坏,走闪严重。三座门过木糟朽,瓦件脱落。石桥栏板坠落,宝城墙垛墙、宇墙大多损毁。明楼斗拱瓦顶几乎全部残坏。另内河宝城两侧排水不畅。</p><p> 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此次,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迎接2008年的“人文奥运”,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及有关部门和文物古建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对庆陵进行抢险修缮。</p> <p><font color="#ff0066" size="7">天启崇祯</font></p><p>图册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43769/" target="_blank"><font color="#0938f7">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43769/</font></a></p><p><font face="隶书" color="#a2875e" size="6">1 明熹宗天启帝 德陵</font></p><p>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p><p> 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启。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23岁,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哲皇帝”。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p><p> 明熹宗在位七年,并没有为自己筹建陵寝。崇祯皇帝即位后才开始着手为熹宗建陵,由于当时朝廷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因此根本拿不出一大笔钱来修筑皇陵。崇祯皇帝只得带头捐款,后妃,大臣们也都与捐助,德陵工程才得以继续,但整个德陵的规模还是不大,而且工程质量低劣。</p><p> 德陵与诸陵不同的是,明楼内的龟趺图案不是采用云龙图案,而是采用了道教的“八宝”、“八吉祥”的图案,这也算明陵中的一个特例吧。 </p><p><br/> 熹宗朱由校是个昏愦不务正业的皇帝。文献记载“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造”。他曾操斧锯凿,自制小阁楼“雕镂精绝,即巧工亦莫能及”,干得高兴时,甚至解衣裸体,随地盘坐。他“不爱成器,不惜天物”,随意拆改,以供片石之乐。而对于朝廷政务,不管不顾,尤其宠信乳母客氏和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致使二人在宫内外横行霸道,朝政日趋黑暗。</p><p> 懿安皇后张氏,熹宗元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被册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白成农民军入京时自缢。南明弘光朝为她上尊谥“孝哀悊皇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王朝将她葬人德陵。</p><p> 明德陵陵园建筑</p><p> 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皇城陵,修建时熹宗刚刚过世不久。崇祯皇帝登基时,明王朝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营建德陵遇到了不少难题,最主要的是财政匮乏、资金短缺,营造定陵、长陵时所需白银都在800万两以上,而崇祯皇帝只拨给50万两白银,这对营造一座皇陵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工部向皇帝建议向各州县加派,"大者派二百二十两,中者一百几十两,小者派一百两。"同时开纳事例银,各府、州、县的官员因政绩不佳、办事疲软被查处的,都可以纳银官复原职。明朝修建皇帝陵墓,最初取于国库,中叶出现"场面官营陵",到了营建德陵时,捐助、加派等各种手段全部上阵。营陵费用的这一变化,是明王朝由盛而衰的缩影。</p><p> 德陵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9月,历时5年,于崇祯五年(1632年)二月竣工,占地50库存,耗资白银200万两。建有无字碑、三座门、棂星门、陵墙、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地面建筑和其它附属建筑以及排水系统,在十三陵各陵墓中为中等建筑规模。德陵的总体布局仿效昭陵,但宝城内的琉璃照壁和牌楼门前的三座门都是仿效庆陵。德陵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明楼一些建筑图案别具特色,别的皇帝陵都是云龙图案,而德陵则上雕二龙戏珠,下雕佛道两家的吉祥宝物,包括犀角、珊瑚、法螺、宝伞、莲花等。</p><p> 历史上,德陵是个多灾多难的皇陵。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派兵大举进犯,攻陷昌平州,并摧毁了德陵,此后崇祯帝对德陵进行了重新修缮。清乾隆年间修缮德陵时,把德陵规模缩小,与明朝原制发生了较大变化。1920年,乾隆时改建的禧恩门被当地村民烧毁,社恩殿也在此后的战乱中被拆毁,残迹至今历历在目。</p><p> 崇祯为其兄在潭峪岭选定陵址。因前朝几十年的挥霍和官僚的贪污,国库匮乏,预计200万两的修建费用只能拨出50万两,其余只得由在朝大臣捐献,在陵工未完之时即将朱由校入葬。陵中附葬有懿安皇后张氏,张皇后有贤名,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张在宫中自缢,后被清摄政王多尔衮入葬德陵。</p><p><br/> 德陵的抢修</p><p> 明熹宗皇帝朱由校的陵寝经历300多年风雨后开始抢修,记者昨天在德陵墓看到,破败的明楼塔上了脚手架,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2003年3月,德陵抢修工程正式启动。十三陵特区的同志说,历时一年半的德陵抢修耗资3800万元,修缮后仍然实行封闭管理,暂不对外开放。<br/> 明十三陵德陵于昌平天寿山陵区,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该陵墓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9月,历时5年,占地50亩,耗资白银200万两。建有无字碑、三座门、棂星门、陵墙、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地面建筑和其它附属建筑以及排水系统,在十三陵各陵墓中为中等建筑规模。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德陵的损坏程度已经十人严重。 <br/> 德陵以及其它几座皇帝陵的抢修将怎样进行呢?文物专家告诉记者,十三陵的大规模抢修并不是让它"返老还童",而是让它"益寿延年"。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凌恩殿等将不再恢复。此次抢修德陵项目包括规整加固前石桥内券和无字碑底座,规整月台、大修明楼、修复宝城墙、哑巴院等。<br/> 此次抢修明德陵工程只是十三陵抢修工程计划的第一步,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的同志介绍,从现在开始到2008年计划用7年的时间,对尚未修缮的七座残破陵寝进行抢修。</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3d11ee" size="6">2 明思宗崇祯帝 思陵</font></p><p> 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br/><br/> 崇祯皇帝朱由检,光宗第五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二十二日封信王,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即皇位于中极殿。次年改元崇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自缢身亡。同年四月四日入葬。崇祯皇帝在明代诸帝中是个比较注意恭俭和颇为勤政的皇帝。文献记载,他即位后,以封疆多事,“罢苏杭织造”,又“禁衣饰侈僭及妇女金冠袍带等”,自己的御用之物,也用铜锡或木制品。他还经常召对群臣,“非盛暑祁寒,日御文华殿与辅臣议政”,批阅章奏,议论时政常至深夜。由于崇祯帝比较勤政,而其他各代亡国之君,多荒淫无道或不理朝政,故历史上的一些史学家认为,崇祯皇帝的亡国是“有君无臣,祸贻邦国”所致。崇祯皇帝自己也认为,自己不是“亡国之君”,而大臣们都是“亡国之臣”。其实通观崇祯帝治业的失败,其亡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p><p> 崇祯帝临国之初,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还把持着朝政。朝廷上下,吏治腐败,贪污成风,政治十分黑暗。所以,崇祯帝初入皇宫,保持了较为清醒的头脑。他先翦除魏忠贤的羽翼,最后惩治魏忠贤。紧接着,崇祯帝又调整了内阁班底。他先后罢免了依附魏忠贤的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榗四名内阁成员。同时,“大计天下吏”,痛扫阉党余孽。崇祯帝还根据翰林院编修倪元璐的建议,为遭迫害的东林党人平反翻案,下令尽撤各处镇守内沉,改由督托专理边政。崇祯帝的这些政治措施,使阉党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朝端渐见清明”,对巩固崇祯初期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作用。</p><p> 但崇祯帝即位时,由于内忧外患的严重,明朝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了。东北地区,后金势力日益强大,辽东重镇已经失陷。西北地区,更是连年干旱,蝗虫遍地,颗粒无收。老百姓不得不吃蓬草,剥树皮,甚至以泥土、石粉充饥,出现了“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的情况,各地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特别是王喜胤、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城陷地,声势越来越大。</p><p> 面临这严峻的形势,加之崇祯帝为扭转危局过于急躁,对吏治的整治不当,以及心胸狭窄,喜奉迎,恶直言和任人不当,多猜疑,重诛杀等缺点,终于使他励精图治,中兴明室的愿望彻底破灭。风雨飘摇的明朝政权,也被农民起义推翻。</p><p> 崇祯帝死后,南明弘光政权(福王),为他定庙号为“思宗”,谥“烈皇帝”。后以“思”非美谥,改庙号为“毅宗”。隆武(唐王)时,又定庙号为“威宗”。清军人关,初定崇祯帝庙号为:“怀宗”,谥“端皇帝”。后以“兴朝谥前代之君,礼不称,,数不称宗”,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去其庙号,改谥为“庄烈愍皇帝”。</p><p> 皇后周氏,崇祯帝元配,大兴县人,嘉定伯周奎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时生。天启七年(1627年)二月初卯时迎娶,册立为信王妃。崇祯帝即位,册立为皇后,周氏遵旨自缢身亡。南明弘光朝曾为她上尊谥为“孝节烈皇后”,清朝人定中原后,为她上谥号为“大明孝敬贞烈慈惠庄敏承元配圣端皇后”,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一月改谥为“庄烈愍皇后”。</p><p> 皇贵妃田氏,陕西人,左都督田弘遇女。崇祯元年(1628年)封礼妃,进皇贵妃。田氏“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尤善抚琴,生皇子四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所生皇五子病逝,田妃从此忧郁患病。崇祯十五年(1642年)七月去世,谥“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二十三日葬入坟园内。</p><p> 思陵虽为帝陵,但这却是清朝时的事,明朝时它只是一座妃墓——皇贵妃田氏之墓。一座皇贵妃墓是怎样升格为帝陵的呢?这还要从崇祯帝自缢身亡那段史事开始谈起。</p><p> 明朝自朱元璋开国历270余年,到了崇祯年间社会已极度不安。后金政权崛起东北,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p><p>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到北京城。十八日,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投降。当天夜里,崇祯帝登万岁山(即今景山)四望,见大势已去,易服带佩刀,欲夺正阳门而出。守门军不明情况,以为皇宫内变,遂返炮拒击,崇祯帝未能出城,返回皇宫,对皇后周氏说:“大事去矣,尔为天下母,宜死!”皇后也相对恸哭说:“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所恨。”皇后周氏遂自缢而死。崇祯帝自知日暮途穷,连喝数杯酒,下令两宫及懿安皇后自尽,传太子及二王改装出走,又人寿宁宫,剑砍长平公主左臂,杀昭仁公主于昭仁殿。天将曙明,崇祯帝御前殿鸣钟集百官,想孤注一掷,作最后挣扎,但大臣们一个也没到。崇祯帝走投无路,只好登上万岁山,在寿皇亭旁的树下自缢而死。死时“披发跣左足,右朱履,衣前书曰:‘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联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之误联也,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联尸,勿伤百姓一人。”太监王承恩随崇祯帝一同上山,遂再拜恸哭,在崇祯帝前跪缢而死。</p><p> 十九日午,李自成农民军攻入皇宫,在清宫过程中,没有找到崇祯帝。李自成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二十日午,才发现崇祯帝己自缢身亡。李自成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装入柳木棺内,搭盖了临时灵棚。二十三日重新改殡,以红漆棺殡帝,黝漆棺殡周后。崇祯帝头戴翼善冠,身着衮玉渗金袍,周后亦依制加袍带。</p><p> 帝后棺椁在东华门所设灵棚连停数日,明朝的官员都不敢去看。只有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农民军将他抓住见李自成。他“以头触阶,血流被面”。李自成劝李国桢投降。李国桢说:让我投降必须答应三件事:一是明代帝王陵寝不能发掘破坏;二是用天子礼葬崇祯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成一一答应。但难办的是崇祯帝生前并没有预建陵寝。其原因按清查继佐《罪惟录》记载是这样的:“崇祯初年,徧求天寿,无吉壤。至十三年,始召刘诚意孔昭(诚意伯刘孔昭)及张真人甲(真人张甲),协视地,得蓟州凤台山(清代又作“昌瑞山”或“丰台岭”,即今河北遵化清东陵所在地)。云地善而难得治陵起工之吉,吉在甲申(崇祯十七年)以后,不及事。”于是李自成农民军只好决定将崇祯帝、后葬入田贵妃的墓中。</p><p> 田贵妃,即前述的皇贵妃田氏,其坟园建筑由工部待郎陈必谦负责营建。但地面建筑未成,而明朝已经灭亡。</p><p> 三月二十五日,大顺政权顺天府官李票(或作李纸票,文献记不一)为开田贵妃墓室一事,责令昌平州官吏“即动官银催夫速开田妃圹,合葬崇祯先帝及周皇后梓宫。四月初三日发引,初四日下葬,毋违时刻。”可是,因为当时昌平州“钞库如洗”,而葬期又十分紧迫,时任署昌平州吏目的赵一桂,只好与监葬官礼部主事许作梅商议,带上工房人员冯朝锦入京禀报顺天府。经再三请示,府官始朱批:“着该州各铺户捐挪应用,事完再议。”</p><p> 赵一桂回州后,随即组织募捐。先后有十人捐钱共350千文(约合银233.6两)。其中,刘汝朴60千文,王汝朴50千文,白绅30千文,邓科50千文,徐魁30千文,李某(佚名)50千文,赵永健20千文,刘应元20千文,杨道20千文,王政行20千文。几乎只有这点钱钞,就完成了崇祯帝后的整个葬仪。其中,雇夫头杨文包揽开挖、掩埋隧道,用银200两;搭盖薄棚三间、小棚两间,用银四两五钱;从纸铺买纸用银一两八钱;从猪户买猪用银四两五钱;从羊户买汤羊二只,用银一两六钱;从攒盒铺买素供二桌,用银一两;从饭铺买面及大米饭,用银一两;犒赏夫役,用银二两四钱;打造开启玄宫石门用的拐钉钥匙及石匠开门,用银五钱;伺候送柩员役酒饭等,用银五两五钱;买细连绳用银四钱;木匠工价用银四钱;打扫灵棚人夫用银二钱五分;顺天府来人饭钱用银一两一钱。</p><p> 田妃墓隧道长十三丈五尺,宽一丈,深三丈五尺,督修四昼夜至初四日寅时始见地宫石门。用拐钉钥匙推开头层石门,里面是三开间的香殿,中间悬挂两盏万年灯,内灯油仅二三寸深,缸底都是水。陈设的祭品,前有石香案,两边列五彩绸缎侍从宫人。田妃生前所用器物衣服盛贮在大红箱内。东间石寝床上铺裁羢羶,上面叠放着被、褥、龙枕等物。由于地宫内潮湿,衣、被等物多浸泡黬黑,被褥仅一面用锦绣,其余都用布缝合,金、银器皿也都是用铅铜冒充。打开第二层石门,里面是通长大殿九间,石床长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阔一丈,上面停放着田妃棺椁。</p><p> 初四日申时,帝后棺木送到,停放祭棚内,棺木前陈设猪羊金银纸劄等祭品,众人举哀祭奠。祭毕,将田妃椁(棺外木套)打开,先将田妃棺移于石床右侧,次安周后棺于石床左侧,最后将崇祯帝的棺木放入田妃椁中,停放在石床正中位置。棺椁之前各设香案祭器,点起万年灯,遂将两座石门关闭,将隧道填平。</p><p> 初六日,赵一桂率捐葬乡耆人等再赴葬所祭奠。祭毕,于附近西山口等三村拨夫百名,各备锨筐,舁土为崇祯帝堆起了坟冢。赵一桂、孙繁祉又捐银五两,买砖在冢周修筑了五尺高的围墙。</p><p> 崇祯帝后,在大顺农民军政权的命令下就这样葬入了田妃墓中。</p><p>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延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p><p> 按《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p><p>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思陵的改葬开隧和营建却是举步维艰。首先是工程组织不能迅速落实。该工程本应由工部及内官监负责,但工部却因缺员而不能分任。内官监虽已责成总理冉维肇,管理高推、王应聘三员内官专司督理,但大概是由于“故君之事,既无赏可冀,又无罚可畏”,所以,虽经原任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屡次劝勉,三人却总是置若罔闻,三秋已过,冬至将临,开工仍杳无日期。为此曹化淳不得不在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上奏说:“礼,为旧君有服,不知诸臣何以置念?且时虽寒冱,地气尚暖,及今犹可开挖隧道,先妥梓宫,其立碑建亭,姑俟来春举行,倘再悠忽,是迟一日之工作,即虚一日之旷典,如作速报竣之明纶何?伏乞夭语严饬该监刻期赴陵,先开隧道,来春亟建亭碑,万勿藉词缓诿沉阁(搁)……庶恩旨信而大义昭垂,芳万世而无斁矣。”顺治皇帝览奏朱批:“思陵作速经营,已奉有旨,该监何得玩泄?冉维肇等姑且不究,著即刻期赴工,先开隧道,其余俟来春报竣。如再延诿,定行重治。”</p><p> 其次是工程所需银两不能及时到位。在顺治帝的严旨切责下,负责思陵营建的冉维肇等人只得尽快趋赴工所,并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兴工开挖隧道,思陵采石等工也正式开始。十二月初,思陵营建所需石碑、石座,均运至北京城北安门外西步梁桥东,并号有“锦壁山(鹿马山别名)工用”字样。当时,本应同时并举的工程计有三项:一是思陵营建,二是葬张皇后于德陵,三是葬万历妃刘氏于银钱山。三项工程估价为3000两白银。银两的来源,原奉旨赐陵地租银1500两,文武百官及内臣捐助1500两。但事实上,直到该年十二月,陵租虽已征收,但工程所须银两却不知从何处关领。多方劝捐的650两虽早在九月初四汇交给工部营缮司,但文武大臣捐助之银却差一半有余。所以,工程开始时,工部所掌握的银两只有1000两,而开工时督送至工所的银两又只有110两。为此,曹化淳以及原任秉笔太监车应魁、王德化,随堂太监王之俊、卢维宁等人只得于该年十二月移文内院,催办银两解送事宜。他们在移内院文中说:“工饭乃日用必需, 似此零星接续不及,何以措用。乞为总解,方能克济。今值暮冬,时日有限,倘工饭银迟滞,束手停工,无米难炊,必致稽误。……所有石碑、石座……趁此地气坚固,必需车价觅运到工,不误明春建立之用。……人匠毕集,工饭诸费,每日必需,势难停手,矧起运碑石,值兹地坚,正可拉运,所欠捐数仍望内院一为传谕。至于此工所注赖者尤在一千五百之陵租……伏乞垂念急需,万难少缓。”</p><p> 在曹化淳等人的催促下,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等工终于完成。十日,工部尚书兴能上奏,请示以余剩银两,建造香殿。十二日,顺治皇帝批示:“知道了,余银修造事宜,工部看议具奏,钦此。”十月二十七日,平西王吴三桂又捐银千两,助建思陵,思陵的工程才暂告一段落。顺治十一年八月,清代著名学者谈迁曾赴思陵拜谒,他在《北游录》一书中记述了当时思陵的建筑规制:“周垣之南垣博六十步。中门丈有二尺,左右各户而钥其右。……垣以内左右庑三楹,崇不三丈。几案供奉明怀宗端皇帝神位(此处当指享殿内)。循壁而北,又垣。其门、左右庑如前。中为碑亭,云‘怀宗端皇帝陵',篆首‘大明'。……进此垣,除地五丈则石坎,浅五寸、方数尺,焚帛处。坎北炉瓶五事,并琢以石。稍进五尺,横石几,盘果五之,俱石也。蜕龙之藏,涌土曰三四尺,茅塞榛荒,酸枣数本。”同书《纪文·思陵记》又谓,思陵享殿为“三楹”(三间),“奉先帝木主”;碑亭(文中称“内殿”)有额,有金书“思陵”二字。亭内石碑“大明”亦为金字。碑刻“怀宗端皇帝陵”。</p> <p> 顺治十六年,思陵的建筑又稍有变化。该年三月,陵前增碑亭一座。十一月,去崇祯帝“怀宗”庙号。并改谥“庄烈愍皇帝”。陵内石碑、神牌字迹随之而改。十二月,顺治皇帝下《谕修明崇祯帝陵诏》,其具体修建项目不详于文。但从康熙年间谭吉璁《肃松录》所记思陵制度看,思陵虽经顺治十六年的修建,但并无大的变化。该书所记思陵的建筑情况是:“碑亭南北四丈八尺,修三丈。享殿,距门十三步,阶三,无台,殿三楹,广七丈二尺,修四丈二尺,内香案一,青琉璃五,器全设。一神牌,高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龙边,以金泥之,题曰‘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宏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中楹为暖阁,长槅六扇,中供木主三,中则庄烈愍皇帝,左则周后,右则田妃,外俱用椟冒之。周后神主题曰 ‘大明孝敬贞烈慈惠庄敏承天配圣端黄后’,田妃神主仅存‘恭懿'二字,余被人磨去矣。配殿三楹,俱黑瓦。殿前大杏树一株。陵寝门三,距殿址四步,穴墙为门,中广二丈四尺,修一丈二尺,傍则户矣。明楼距门十一步,不起楼,阶四,中开一门,左右夹窗二。碑石广一丈六尺,修六尺,雕龙,方座,高丈许,题曰‘庄烈愍皇帝之陵'。石几距楼十步,长五尺,博二尺。几前石器五,俱高八尺,方式雕龙。中一方鼎,与诸陵异,皆列于地。宝城距几甚近,无城,周围用墙,高六尺。中以石灰起冢,高四尺,缭以短垣,左松八株,右松七株。”</p><p> 清乾隆年间,思陵先后两次修缮,陵园建筑规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p><p> 乾隆十年(1745年)九月,刑部左侍郎钱陈群奉命祭祀思陵,发现思陵因长期失修,风雨剥落,殿庑倾圮严重,遂奏请修葺,并提出:遵世祖章皇帝奢靡不尚之谕旨办理。乾隆帝从其所请,下诏修缮思陵。直隶总督那苏图奉命督办该项工程。昌平州知州胡大化估报,修缮享殿三间,建造配殿六间,加上大门、二门、碑亭、甬路等工程共需工料银及烧造琉璃瓦银13900余两。后又经保定府同知永寿实地复核,认为“享殿三间虽久已倒塌,旧存木植砖块尚敷凑用,似应添补修葺,其余墙垣等项酌量粘补。其配殿六间久经倾圮,且地基窄狭,毋庸重修,以省靡费”。此议于乾隆十一年十一月经那苏图奏请乾隆皇帝同意后遂只将思陵享殿、垣墙修好,配殿废而未修。</p><p>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三月,修葺十三陵,思陵是其中之一。因“顺治年间改建思陵,而一切明楼、享殿之制未大备”,特命“重为修葺,悉如别陵。并普立神牌木主供奉,以妥享祀”。</p><p> 修陵大臣工部尚书金简等人经实地勘察提出,思陵“仅有享殿三间、碑亭一座,规制颇觉狭小。伏思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即命以帝礼改葬,兹复仰奉谕旨,不惜帑金修葺诸明陵寝,似应就现在地势加筑月台,将旧碑亭移建月台之上,后墙略为加高,宝顶随墙添土,并将原建享殿三间改造五间,宫门一间改造三间。用彰恩施优渥”。于是,思陵的陵门改建成了硬山顶式的三间门楼,享殿建成了面阔五间(通阔17.3米),进深三间(通深8.5米)的单檐歇山顶式建筑。石雕五供之后也建起了无马道、宇墙的单面墙式的宝城墙,和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p><p> 在陵园的管理上,思陵和其他明陵一样,在清代设置有司香内使(守陵太监)二名、陵夫八名,照役给予香火地亩。每年春秋二季,分由太常寺差官至陵致祭。清廷每年还委派工部堂官一员,赴陵检查陵园建筑,时加修葺。</p><p> 思陵,虽然终清之世一直是崇祯皇帝的陵名,但在顺治、康熙年间,一些知识分子却不称其为思陵而称之为“攒宫”。</p><p> 如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就直称思陵为“攒宫”,并加以解释说:“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帝陵图说》的作者梁份亦云:“烈皇帝殡于田妃墓,国耻未雪,不谓之攒宫不可也!以陵称不可也!以思称尤不可也!”显然,他们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认为明朝的国耻未雪、君父之仇未报,因此,崇祯帝虽葬于田妃墓中,但却不能称“葬”,思陵也不能称“陵”。他们拒不接受清朝为崇祯帝墓所定的陵名,反映了他们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明朝的怀念。</p><p> 清朝灭亡后,军阀连年混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又蹂躏了祖国大好河山,思陵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地下墓室曾先后两次被当地土匪盗发。 1947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思陵已是满目凄凉,只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下来。</p><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思陵的珍贵文物得到应有保护。</p><p> 现在的明思陵,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古陵残碑,松涛阵阵,仍别有一番意境。特别是残存下来的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颇引人入胜。</p><p> 石五供,分为前后两套。前一套,是五个相互独立的供器,正中为香炉,雕为四足两耳的方鼎形,上面浮雕饕餮纹。左右为烛台,台腹四面雕刻人物故事;最两边的是花瓶,瓶腹、瓶项略呈圆形,亦浮雕饕餮纹。五供器各施以石座,与明代其他各陵共用一祭台不同。后面的一套,祭案的案端作翘头式,案面浮雕绳纹,下作闷户橱形状,四腿因项部内收而随势弯曲,足部外翻,还保留着明式家具线脚优美、雄浑大方的特色。案上放有石雕供果五盘,一盘为桔,一盘为柿,一盘为石榴,另外两盘分别为寿桃和佛手,形象十分逼真。</p><p> 碑石雕刻也别有风趣。碑首作“四螭下垂”式,碑身左右雕升龙,碑座前雕五龙,后雕五麒麟,左右雕母狮背负小狮图案,母狮前还有小狮或作戏球状,或伏于母狮身下作哺乳状,形态极为生动,据说,这是象征古代官爵中“太师、少师”的一种吉祥图案。</p><p> 明楼内的圣号碑碑阳篆额“大明”二字,下刻“庄烈愍皇帝之陵”七个大字。前面的神道碑碑阳篆额“欶建”,下刻清顺治年间大学士金之俊奉欶撰写的碑文:</p><p> 皇清敕建明崇祯帝碑记:</p><p> 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臣金之俊奉敕恭撰。臣尝观古今治乱之迹,邦国兴替之由,使后之人得而考焉,以为法戒者,其义莫详于史。<br/> 大约国之兴也,创业开基之君,莫不有应夭顺人之举,积功种德,为累叶之所凭藉。其亡也,必未季之主或天资刻薄,残民以逞,或黯弱昏庸,太阿旁落,或甚而纵欲败度,灭裂纲常,种种失德,难以枚举,皆有自取灭亡之道。即国祚之修短不同,而覆败相寻,异世一辙。<br/> 《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非虚语也。我皇上聪明睿智,典学惟勤。涵泳六经之暇,尤研精史书。举前代之是非,往事之成败,靡不溯原穷委,一一究其指归。而于明朝兴亡本未,更了如指掌。于是,深晰崇祯帝之所以失天下者,厥咎有在,非未世亡国之君可同年而语也。但当时既无《实录》,日后虑多传疑,每厪睿怀之悯恻,于顺治十四年二月爰谕工部立碑表章。恭绎夭语一则曰:明崇祯帝尚为孜孜求治之主,只以任用非人,卒致寇乱,身殉社稷。再则曰:若不亟为阐扬,恐千载之下,竟与失德亡国者同类并观。呜呼!宸鉴及此,不能不令人低徊叹息,颂我皇上之明并日月,发幽光于几沉,德迈兴王,昭公评于隔代,真前此纪载中未有之盛事也。兹工部遵谕,石龙石成,皇上特命臣之俊为文,以勒之碑。<br/> 臣系故明累臣,矢殉沟壑,幸遘永清之会,再续余生。既捧徽纶而感涕,益惊专命而彷徨。以谫陋昏髦如臣,何能追阐遗媺,仰副皇上表章之盛心?然不敢不就见闻所及,谬述其概,以窃附史官之职也。当即位之始,正孽珰煽乱之余,中外危疑,独能不动声色,芟夷大憝,如秋风振稿。因目击人心蛊坏,尽属如醉如梦之流,法纪废驰,酿成不痛不痒之习。锐意更弦,猛图法祖,恤民隐,畏天灾,尝蔬食布衣,痛自贬损。讲幄之咨询不辍,平台之召对屡勤。一段宵旰,靡宁想望太平之意。诚有如上谕所云,孜孜求治者。假令当日有先忧后乐之臣,同心一德,匡济时艰,小康犹可坐致。即或中材之佐,警戒绸缪,尚得弥缝岁月。其如怙媮积玩,贪黩成风。下史之精神,专用以钻营结纳。大僚之好上,唯在乎位高多金。以致民穷盗起。然发难之初,不过西陲一隅,亦何难以国家全力制之?而上下相蒙,以贼为讳,啸聚之势日炽月盛。攻城掠邑,有同破竹。然后举国张皇,纷纷议选将,议抽兵,议加派,议设总理、总督重臣。临渴掘井,毫无成算。以言剿,则挫衄屡闻。以言抚,则招徕无术。至于骄兵悍将,及借贼势披猖为护身符,来不能御,去不肯追,遂蔓延流毒。秦、晋、楚、豫、巴、蜀暨大江以北,所在骚然。而朝端之上,方争洛蜀之党,日构玄黄之战,厝火怡堂,独以贼遗君父忧。间有一二耿介特立之士,以公忠体国为念,又往往不安于其位。一时内外文武事权在握者,无一实心办贼之人矣。致令仁明锐治之主不幸而丁中叶陵替之后,起弊扶衰,万难措手。兼之孑然孤立于上,四顾盈庭茫无可倚。譬如尩赢之夫,病之初中尚在肤膜腠理之间,中医犹能按脉而治。及躭延日久,深入膏肓,虽有卢扁救疗安施,岂非天之所废莫能兴之,而人谋不臧,适任其咎者耶!<br/> 考史传所载,凡未季亡国之君,覆车之辙,崇祯帝并无一蹈焉。乃身殉宗社,不引天亡之言,亦烈矣。嗟乎伤哉!有君无臣,祸贻邦国,竟若斯哉!此明代往事之可为痛哭流涕者也。我皇上深用悯恻,而欲亟为之阐扬,是即孔子当年作《春秋》之心。褒贬出乎至公,瑕瑜毋令相掩,俾天下后世读明史者,咸知崇祯帝之失天下也,非失德之故,总由人臣谋国不忠所致。庶后之为人臣者悚然知所戒,为后之为人君者亦知慎于用人也已。然则煌煌睿谕,明乎制治,保邦勿玩小寇,而弭寇必以安民为本,安民则又以知人为本。此匪直昭一时之信史,实著万世之常经,盖永为君若臣民宝镜哉!</p><p> 顺治十有六年,岁次己亥,春三月壬辰朔十五日丙午建。</p><p> 碑文全系楷书,残坏极少。</p> <p><font face="隶书" color="#55aa55" size="7">总图杂图</font></p><p>图册地址:</p><p><a href="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46821/" target="_blank"><font color="#cc3370">http://photo.163.com/photos/aappaapp1/62846821/</font></a></p><p>明十三陵陵名,墓主情况一览</p><p>陵名,墓主名,庙号,年号,在位期间/年,享年</p><p>1、 长陵,朱棣, 庙号:成祖,年号:永乐,(1403~1424,22,65岁)<br/>2、 献陵,朱高炽,庙号:仁宗,年号:洪熙,(1425,1,48岁)<br/>3、 景陵,朱瞻基,庙号:宣宗,年号:宣德,(1426~1435,10,38岁)<br/>4、 裕陵,朱祁镇,庙号:英宗,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22,38岁)<br/>5、 茂陵,朱见深,庙号:宪宗,年号:成化,(1465~1487,23,41岁)<br/>6、 泰陵,朱佑樘,庙号:孝宗,年号:弘治,(1488~1505,18,36岁)<br/>7、 康陵,朱厚照,庙号:武宗,年号:正德,(1506~1521,16,31岁)<br/>8、 永陵,朱厚熜,庙号:世宗,年号:嘉靖,(1522~1566,45,60岁)<br/>9、 昭陵,朱载垕,庙号:穆宗,年号:隆庆,(1567~1572,6,36岁)<br/>10、定陵,朱翊钧,庙号:神宗,年号:万历,(1573~1620,48,58岁)<br/>11、庆陵,朱常洛,庙号:光宗,年号:泰昌,(1620,1月,39岁)<br/>12、德陵,朱由校,庙号:熹宗,年号:天启,(1621~1627,7,23岁)<br/>13、思陵,朱由检,庙号:思宗,年号:崇祯,(1628~1644,17,35岁)</p><p>明亡后历代对十三陵的修葺情况<br/>清顺治4年(1647年),修葺各陵;<br/>清乾隆11年(1746年),修葺思陵;<br/>清乾隆52年(1787年),修葺各陵;<br/>民国24年(1935年),修葺长陵及陵区附属设施;<br/>1955年,修葺长、景、永三陵;<br/>1956~1957,发掘定陵;<br/>1982年,修缮定陵;<br/>1983年,修缮长陵;<br/>1986年,修缮永陵;<br/>1987~1991年,修复昭陵;<br/>1992年,修复思陵陵墙;<br/>1994~1995年,修缮献陵;<br/>2003年~2007年<br/>北京市政府将斥资2.5亿元对裕、茂、泰、康、庆、德、思陵7处残陵进行抢修,目前德、康、庆、思陵的抢修业已完成。目前残存未修复的陵墓只有裕、茂、泰三陵,泰陵抢修工程也于年内开工。<br/></p> <p><font face="隶书" color="#ee1169" size="6">明十三陵的陪葬墓</font></p><p><font face="隶书" color="#ee1169" size="6">—兼论东西二井陪葬墓的墓主人</font></p><p><br/>位于北京昌平县的十三陵,在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保存比较完整,从现存地面建筑及发掘的定陵地宫来看,规制严整,建筑规模宏伟壮丽.</p><p>十三陵北,西,东三面环山,层峦起伏,因山为城,建有十口,山口砌城碟,水口垒水门,形成天然的屏障,南面连接华北大平原,十分开阔,西北各口山水相汇出东山口奔流而下,整个陵区山水秀丽,景色壮观.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自然就成为统治阶级最为理想的"寿域"之地.在这广裹约4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除埋葬着自明代第三帝成祖(朱棣)永乐皇帝至第十六帝思宗(朱由检)崇祯帝(其中第七帝景泰葬于北京西郊的金山)的十三座帝后陵墓外,尚有七处陪葬墓,它们分别是东井,西井,万贵妃墓,郑贵妃墓,神宗四妃墓,世宗妃太子墓,世宗三妃墓(即悼陵).据文献记载明代凡诸王,公主夭伤者并葬金山,诸妃亦多葬此.那么这些墓的主人是以什么身份得以陪葬帝王陵区内呢?我们查阅了有关文献,并进行了实地调查与访问,本文试图将调查所获得的实际资料与文献记载相对照,来阐明这批陪葬墓的性质.</p><p>一,东井,西井</p><p>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地面残存有陵园建筑遗迹,整个陵园呈前方后圆,类帝陵规制.东西长197,南北宽97米.享殿柱础石犹存,排列整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长27.60,宽16.10米,明间宽7.05米,次间宽4.90米,稍间宽4.30米.殿两侧有围墙,距外垣墙24.80,墙高2,厚0.8米,以大小城砖垒砌,里外抹有厚1厘米的灰泥,并涂有红色粉子.殿前左右庞各三间,今基址不存.殿后22米处立无字碑一座,碑高2.23,宽0.91,厚0.25米,碑额雕云凤纹,此碑立于嘉靖时.碑后坟堆残高约8,径24米.宝城建于山腰处,部分保存完好,墙高2.8,厚1米,里皮用城砖,外以山石碎砖垒砌,内填以灰泥,内外墙皮抹灰泥刷红粉与内墙相同.据村内老人刘顺讲,解放前当地土匪程老六曾在坟顶,坟前,享殿前挖了三个盗洞,顶部一洞挖至地宫券顶石条,但均未打开.西井位于定陵的西南,昭陵西北,坐北朝南.规制与东井相同.南北长233,东西宽115.30米,门三道,其上堆有碎砖残瓦,享殿五间,进深三间,殿基及柱础石尚存,东西长29,南北宽17米.围绕享殿建有内墙,残留部分高2,厚0.55米.左右两房已垦为农田,基址不存.殿后21米处立无字碑一通,悉如东井之碑,碑高2.10,宽0.90,厚0.28米.坟残高约10,直径25米.园墙宝城部分建于山腰处,后部保存尚好,依山建筑,内高外低,残高2.50-3.50,厚1米.墙体以大小城砖垒砌,内填灰泥及碎砖,内外表皮涂一厘米厚的灰泥,再刷以红色粉子.据说西井在解放前被盗.</p><p>《昌平山水记》载:东井,西井"并重门,门三道,殿三间,两庞各三间,绿瓦周垣."经实地查看,东井,西井现存享殿基址俱五间.东井,西井建于何时,墓主人是谁,史书均无详细记载.《明会典》言长陵十六妃俱从葬,但溢葬皆不可考,唯有《昌平山水记》提出葬之东西二井,但也不无问题(后面详论).</p><p>二,万贵妃墓</p><p>昭陵西南约1公里处的苏山脚下,建有万贵妃之墓,门东向,偏南44度.今为万娘坟村.园寝呈人头状靶形,前寝呈方形,后部两边内收呈半圆形,与东西二井略异.外墙,门楼保存基本完好,东西通长197.80,南北宽138.50米.门三重,第一道门,正门一道,上建有门楼,通高5.35,宽3.23,进深2.10米.两侧距正门6.15米处各设一掖门,门宽2.77米.前寝南北长138.50,东西宽106.70米,园墙以大城砖砌成,顶部平砌四层出檐,檐外挂黄琉璃瓦滴水,墙高4.30,厚1米.园墙围绕享殿及两庞建有内墙,长71.2,宽47.58,墙高2.35,厚0.75米.前后设门.重门宽16,进深3.60米(重门可能为三道)享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柱础石保存完好,两庞基石不存,已垦为农田.第三重门通园寝后半部,门一道,宽2.88米. 园寝后部形如二井,宽89,通长90.80米.距门6.35米处立照壁一座,宽5.1,厚0.5,高2.10米.下以绿琉璃砖砌作束腰形座,上部为琉璃砖砌出屋檐,中间以三层方砖嵌心.其后立无字碑一通,高2.2,宽0.93,厚0.27米,碑额雕出云凤纹.碑座束腰形,前后两面各雕二凤,中间为一断字云,束腰部分亦雕二凤,两侧各一0;云凤纹.其后置石供案,长2.23,宽1.05米,大部分已陷人地内,五供已失.再后为坟堆,残高2.5,直径约14米.后部园墙高3.50米,厚1米,下部两侧以大城砖垒砌,中间夹石块灰泥,高1一1.35米,上部用山石垒砌,顶部平砌三层砖出檐,脊中间立一横砖,两边填碎砖抹灰泥作成屋脊形.坟园内外墙墙皮均抹厚一厘米的灰泥,再刷以红粉.</p><p>万贵妃为宪宗(年号成化)皇帝的宠妃,山东诸城人,四岁选人宫内,初为孙太后(宣宗的皇后,宪宗祖母也)宫女.正统十四年宪宗三岁立为东宫太子时,妃年已二十岁,选人东宫侍太子,宪宗十八岁即皇帝位,万贵妃年已三十五岁,体胖,貌雄,声巨类男子,善媚,机警而又奸诈,帝每出游,妃常戎服侍左右,初封昭德妃.次年生皇长子遂进封为贵妃,皇子未满周岁而卒,嗣后也未再生子.吴皇后刚立不满一月,贵妃进谗言废去皇后,益加骄横,凡宫中妃殡有孕者即用药使其堕胎.</p><p>万贵妃于成化二十三年春,暴病而死,宪宗十分痛悼,七日不上朝,并感叹地说:万氏已死,我也活不长了,遂于同年八月亮.贵妃死后溢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贵妃溢六字为前所未有,并赐葬帝陵内,足见对她的殊宠.</p><p>三,郑贵妃墓</p><p>自万娘坟村而南约1公里处为银钱山,有郑贵妃墓.座北朝南,北偏东35度.坟园形制与万贵妃墓基本相同,但多一重外罗城,整个基址大部分尚有遗存,外罗城后部及内城东西墙保存较好.坟园南北通长287,东西宽218米.二重门.外罗城周长812,基部宽1.60,上宽0.6,残高1.90米,以卵石加灰泥垒砌,内外墙皮涂灰泥.门道仅存铺地条石.</p><p>内城南北长140,东西宽193米,城墙高4.10,厚约1米.基部砌山石,其上砌大城砖,高1.70-3米,上部砌卵石,但每隔0.45-0.55米便砌城砖一层.重门宽2.40米.门内左右两侧各有长方形基址一处,残留部分柱础石,面阔三间,长13.40,进深7.3米,可能为神厨,神库遗址. 内城里又有一个二道院,以殿门,享殿,左右庞组成.殿门面阔三间,东西两侧保留有柱础石,长18.65,宽8.70米.享殿基址上堆满碎砖石瓦块,仅存个别柱础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基址长32,宽18.50米.殿前接有月台,长16.70,宽6.5米.左右房各三间,柱础石残存较多,基址长15.40,宽6.40米.</p><p>坟园后部围绕坟墓建半圆形围墙一周,类似宝城.前面碑喝仅存碑座长1.60,宽0.72,高0.91米.前后上部雕龙凤戏珠纹,下部为海水江崖和云纹,两侧一为龙戏珠,一为风戏珠.碑座后为一石供案,长2.50,宽1.34米,束腰形,雕仰筱莲纹,上部为串枝莲纹,台面周有栏框,内雕卷草纹,纹饰流畅精美.其后为坟堆,残高约3,直径11米.据当地老人讲,郑贵妃墓解放前曾被盗掘,在墓的后部打一盗洞直通地宫券顶,60年代时还有人进人墓内,据说仅剩有石供器.</p><p>郑贵妃,大兴人.万历十年三月,封为淑殡.十一年八月册封为德妃.十二年八月进封为贵妃.十四年正月,生皇三子常询,三月册封为皇贵妃.崇祯三年五月莞,溢"恭格惠荣和靖",葬银泉山.</p><p>贵妃善媚,有权术,处处迎合帝意,得以专宠.在万历一朝的政治生活中,发生的几件重大政治事件,都直接或间接与她有关.在万历中,晚年,朝中围绕帝位继承问题的斗争十分激烈,恭妃无宠,郑贵妃阴谋夺长子常洛的嗣位权,万历也有意立常询."群臣争言立储事,章奏累数千百,皆指斥宫闹,攻击执政.帝概置不问',.并一再借口"欲候中宫生子",再三拖延.后在廷臣屡争及其母李太后坚持立长子常洛的情况下,不得不在万历二十九年十月立为皇太子.</p><p>常洛立为皇太子后,皇位之争并未结束,此后连续发生的所谓"三案'.就是郑氏阴谋夺嫡立己子的继续和发展."挺击"虽未得逞,但"红丸"一案却将朱常洛置于死地.足见郑贵妃阴险狠毒.神宗死时遗诏还要将她封为皇后,未及行,光宗崩.死后得以葬在天寿山帝陵区域内,且陵墓规制宏大,地面建筑之多,远远超过其他陪葬墓,完全是出于后世子孙对神宗遗言的尊重</p><p>四,神宗四妃墓</p><p>四妃墓位于郑贵妃墓南约0.5公里,俗称东小宫.坟园坐北朝南,北偏东35度.园墙二重,重门.南北通长123,东西宽60米.内外城仅存部分残垣,建筑遗迹无存.外罗城以山石垒砌,内填灰泥.墙下部宽0.88,上宽0.72,残高2.55一2.95米.内城用砖垒砌,残高第一道门宽5.65,重门宽1.50米.门内24米处置一石供案,长2.20,宽其后为坟堆,残高3.30,直径约16米.坟园内已垦为农田,墓渐被侵剥,日久将不存矣.</p><p>《昌平山水记》指此为"二李,刘,周四妃之墓,神宗妃也".有关四妃册封丧葬情况今依《万历起居注》,《国榷》,《明史》等史籍查得: </p><p>敬妃李氏,万历二十二年十一月册为敬妃,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亮,追封皇贵妃.溢日恭顺荣庄端靖.营葬事宜,万历以她"侍奉敬慎,诞生皇子,著葬于寿宫右穴,"可见对她的殊宠.阁臣以"寿宫乃国家万年储祥吉琅,灵气锤萃似不宜轻有动泄"为由,拟于天寿山悼陵左右相择地.后择得万贵妃坟之右,悼陵坟之左葬焉..依地望观察,亦相符合.《明史 诸王传五》载:"李贵妃生惠王常润,桂王常滚",即敬妃李氏.</p><p>顺妃李氏,册封于万历三十二年八月.天启三年闰十月,衬葬银钱山恭顺荣庄端靖皇贵妃旁..</p><p>昭妃刘氏,于万历六年二月册为昭妃.天启,崇祯时居慈宁宫,掌太后印,称太妃.崇祯十五年奠,年八十六,溢宣摊康昭..刘妃在妃殡中最贤而又有威望,崇祯选周后,多赖其赞助之力.</p><p>端妃周氏,于万历二十二年十一月,册封为端妃,生皇子瑞王常浩.亮葬溢号皆不可考.母以子贵得以葬在天寿山陵区内.</p><p>五,世宗妃,太子墓</p><p>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座北朝南,北偏东40度.规制同神宗四妃墓,但无外园墙.南北通长93.60,东西宽57.40米,墙体以卵石垒砌,脊用横砖平铺两层出檐,内外墙皮涂沫灰泥.墙高2.70,宽1.1米.门宽2.82,进深2.15,残高2.15米.</p><p>门内7.70米处建照壁一座,长4.50,宽0.65,高3.12米.其北13米处有石供案,束腰形,长2.20,宽1.07,高1.18,束腰宽0.86米.供案后有坟堆五座,中间一座,左右各二座.《昌平山水记》载神宗妃墓南"为澳儿峪,有四妃,二太子墓,中阎妃,王妃,左马妃,次左哀冲太子,右杨妃,次右庄敬太子,世宗妃太子也". 按阎妃初封丽妃,嘉靖十二年八月生皇长子,十三年正月进封为贵妃..十九年正月芫,追封为皇贵妃,赐溢荣安惠顺端禧,葬于孝洁皇后陵侧..</p><p>贵妃王氏,指挥金事王隆女.嘉靖十四年二月,册为昭殡,十五年十月生皇次子载壑,十六年四月进封为贵妃.十九年正月,进封皇贵妃.二十九年十一月亮,溢端和恭顺温嘻.三十年正月柑葬阎贵妃墓..</p><p>哀冲太子,名载基,母阎贵妃.生于嘉靖十二年八月,十月病死,溢哀冲太子.葬金山..</p><p>庄敬太子,名载壑,母王贵妃.生于嘉靖十五年I一月.四岁立为皇太子.嘉靖二十八年,年十四.三月行冠礼,将出阁就学,骤疾,越二日而死,溢庄敬太子.六月,葬金山..</p><p>皇贵妃王氏死于嘉靖二十九年十一月,次年正月葬于阎贵妃墓.幼子随母,嘉靖三十年十月,改葬哀冲,庄敬二太子于天寿山懊儿峪,衬母妃墓两侧.</p><p>贞妃马氏,嘉靖四十四年七月亮,赐溢日荣安.葬天寿山之陵次,丧葬礼仪同阎贵妃..</p><p>荣妃杨氏,嘉靖四十五年六月奠,以宫人追封为荣妃,溢恭淑安值.闰十月,丧葬礼仪视皇贵妃阎氏例稍减,葬于贵妃莹侧.</p><p>荣妃所以受到嘉靖皇帝的特殊恩宠,盖因宫中遭火灾护卫有功.后又赠其父朝宗为镖骑将军锦衣卫指挥使,授其兄廷美为锦衣卫</p><p>另据《世宗嘉靖实录》卷一八五载:嘉靖十五年三月己未,"贤妃郑氏亮……已追封为贤妃,溢日怀荣,衬葬于悼灵皇后陵侧."《国榷》卷五十六记载相同.《明史 后妃传二》载嘉靖十年三月,册九殡中首为郑氏.又查得《世宗嘉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载:嘉靖十九年九月甲寅,"葬贵妃周氏于孝洁皇后陵次".因此,我们认为《昌平山水记》所说"四妃,二太子墓"内,可能埋葬了六妃,二太子..</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9 21:35:04编辑过] <p>六,世宗三妃墓(悼陵)</p><p>六妃二太子墓稍南为悼陵,俗称大宫.座北朝南,北偏东35度.陵园呈长方形,南北长169,东西宽86.30米.陵园园墙保存基本完好,享殿,左右庞基址柱础石俱存园内松柏茂密,郁郁葱葱.陵墙南面全部用大城砖垒砌,东,西,北三面下部平砌城砖,高1.10米;上部以山石填抹灰泥垒砌,里外墙皮抹沙子白灰,并涂成红色.墙宽1.10,高3.70米,顶部用四层平砖铺砌出檐.陵门外左为神厨,右为神库,基址长33.40,宽21.70米.神库北墙残存一段,厚0.65,高2.35米.</p><p>陵门宽18.90米,门三道.享殿距陵门40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基长29.60,宽16.20米.左,右庞各三间,长14,宽5.80米.殿后置石供案,束腰形,长2.51,宽1.23,高1.07米.上部雕串枝莲纹,下部雕卷草纹,束腰上下雕仰覆莲纹,中间为云头飘带纹.坟堆残高4.40,直径约15米.</p><p>悼陵原葬世宗孝洁陈皇后.陈氏,元城人,父万言,授都督同知,封太和伯.嘉靖元年册立为皇后,七年十月,因嘉靖皇帝发怒,受惊悸,坠胎而死,初溢"悼灵".建陵于袄儿峪,八年三月安葬于悼陵.嘉靖十五年,改谧曰"孝洁".隆庆元年三月,葬世宗于永陵,同时迁葬孝洁后合葬永陵.旧域犹存.</p><p>万历九年十月,嘉靖皇贵妃沈氏蓖,以孝洁肃皇后遗址为扩域..沈氏于嘉靖十年三月册为九殡之一.</p><p>卢氏,嘉靖十年三月册为靖缤,十六年三月生皇四子,景恭王载圳.十六年四月进封为靖妃..</p><p>敬妃文氏,嘉靖四十五年八月进封为贵妃.</p><p>靖妃卢氏,敬妃文氏,溢葬皆不可考.今从《昌平山水记》:"孝洁皇后陈氏,初溢悼灵,葬此.世宗崩,迁永陵,而其封兆尚存,旁有沈,文,卢三妃之葬,至今犹曰悼陵云".据实地调查及《神宗万历实录》所载,其坟墓不在原址旁边,而以旧域为之.</p><p>此外,在悼陵之东为鹿马山,有田贵妃墓.田氏生时备受恩宠,封为皇贵妃,死于崇祯十五年七月,十七年正月葬此.崇祯十七年三月农民起义军攻人北京,明王朝覆灭.崇祯自隘于万寿山.四月初四日安葬于田贵妃墓内,后遂称为"思陵".,故不详加论述.</p><p>七,结语</p><p>综观这七座陪葬墓的坟园规制,地面建筑基本上大同小异.均建有前方后圆的园墙,但园之大小,建筑多寡不一.嘉靖三妃沈,文,卢葬悼陵旧域.六妃,二太子墓,神宗四妃墓规制较简,墓前仅设供案.东西二井地面建筑相同,享殿五间,左右庞各三间,重门,门三道.万贵妃墓,郑贵妃墓规模最大,建置相同,计殿门,享殿,左右庞,神厨,神库等.郑贵妃墓在园墙之外又建重垣,盖仿定陵建外罗城之制.贵妃坟园拟帝陵建造,足见其生前受庞,地位至尊.</p><p>关于妃殡墓的墓室构造,通过1951年对北京西郊董四墓村两座明墓的发掘,得以清楚了解.一,二号墓都有地下"宫殿".一号墓为熹宗(年号天启)的三个妃子墓,地面上有坟堆,地面以下是一座平面呈工字形的宫殿式建筑,由墓门,前室和主室构成,前室和主室之间有两扇石门,门上刻着铺首.门顶为琉璃瓦门楼,两端各有三个龙头形鸥吻,檐端的瓦当饰龙纹.主室的屋顶是四阿式,顶坡全铺着方砖,垂脊上有琉璃瓦脊饰.二号墓是神宗的七个缤墓,地面下由墓门和前后室组成.前后室都是拱形建筑,中间有石门相连,前室石门两侧各置宝座一座,石座前放置有五供(香炉一,蜡台,香瓶各二)和长明灯.后室有高出地面的棺床,其上放置七具棺.另外田贵妃墓(即后来的思陵)在崇祯及周皇后葬人时也打开过,地宫前有隧道,长十三丈五尺,阔一丈,深三丈五尺.有石门,内有自来石顶住.门内享殿三间,陈设祭器,万年灯二盏,石寝床一座.二层石门内有通长大殿九间,有石棺床,田妃棺撑置其上..地宫结构颇类定陵地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皇贵妃坟墓墓室构造的实际例证.</p><p>陪葬墓的墓主人除东西二井外,5座墓中共埋葬17人,其中2人为太子,另外15位妃殡中有7人生过皇子.明朝妃殡中尊称贵妃,地位已极.宣宗时又加一"皇"字,此后以皇贵妃位号最高,次为贵妃.15人中,有4人生前进封为皇贵妃,Z人为贵妃,Z人死后追封为皇贵妃.有的虽生前或死后没有进封或追封为贵妃,但丧葬礼仪视同贵妃.足见死后得以陪葬陵区内的生前多为皇帝的宠妃,或虽未受宠,但生育皇子,地位也相应提高.</p><p>下面我们来探讨东,西二井的墓主人究系何人.《昌平山水记》提出:"宫人从葬之令,至英宗始除.故长陵有东西二井,……会典言长陵十六妃从葬,位号不具.其曰井者,盖不隧道而直下,故谓之井尔.或言《越绝书》有禹井,井者法也,禹葬以法度,不烦人众,当时命名之意,岂有取于此舆!"梁份在《帝陵图说》中亦云:"东井,西井当天寿山正东,正西之地,永乐间所置.取金井之义,下定穿扩不隧,为成祖十六妃殉葬之所,以次而附也".东西二井为成祖殉葬卜六妃之墓一说,我们认为尚难以论定,理由如下:</p><p>残酷野蛮的殉葬制度,出现于原始社会的末期,最初表现为妻妾殉夫,随着阶级的出现,奴隶制国家的确立,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加剧,殉葬制度有所发展扩大,殉葬人的身份由妻妾扩大到近臣近侍,人数也大为增加.奴隶制的崩溃,残酷的人殉制度也逐渐受到遗责,春秋以后已不多见,虽然在某一时期某些地区仍有个别生殉事件.但作为一种制度自汉唐以后已不存在..到了明朝,这种制度又一度死灰复燃,历太祖,成祖,仁宗,宣宗,代宗五朝皇帝死后皆以妃殡宫女殉葬,诸王大臣也间或用人殉葬,至英宗遗诏始罢宫妃殉葬..</p><p>考古发掘证明,殷商时代贵族奴隶主墓葬,不论大型墓或中小型墓,殉人大多数放在墓室中,有放人掉室内的,掉顶的,二层台的以及壁完,腰坑中的,亦有放在墓道中的..明代的殉人情况尚无发掘资料可证,依传统习惯而言,亦当葬人陵内.</p><p>《明会典》载:"孝陵四十妃殡,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长陵十六妃俱从葬.献陵七妃,三葬金山,余俱从葬.景陵八妃,一葬金山,余俱从葬.裕陵以后妃,无从葬者..',《万历野获编》卷二《英宗敬妃丧礼》条内说:"按太祖孝陵,凡妃殡四十人,俱身殉从葬,仅二人葬陵之东西,盖洪武中先段者.至太宗长陵,则十六妃俱殉矣."其他有关记载长陵殉葬妃殡情况的史籍如:《罪惟录》志十六《陵志》;《嘉靖祀典》;《长安客话》卷四等,俱言成祖十六妃,谧葬皆不可考.由以上引文可知:殉葬诸妃凡未葬在陵内者,均指出所葬地点,如孝陵"惟二妃葬陵之东西,';献陵"三葬金山";景陵"一葬金山".这一推理如若不误,那么东西二井如果埋葬的是长陵殉葬的十六妃,似应作长陵殉葬十六妃,葬东西二井;或言葬陵之东西.不当言十六妃俱从葬.再说,长陵十六妃殉葬如不在陵内,献景二陵从葬诸妃又当葬在何处 既不见于史籍记载,实地调查又无遗迹可寻.</p><p>葬于十三陵内的诸妃如上所述,又多数为皇帝的宠妃,生前备受恩遇,被封以皇贵妃,贵妃之尊称.有的虽不受宠,但诞育皇子,地位也非一般缤妃.殉葬诸妃中虽有贵妃,但多为一般殡妃和宫女..丧葬礼仪亦当与之有别.东西二井规制与其它陪葬墓相同,甚至比神宗四妃墓,世宗六妃二太子墓规格还高,似不当为殉葬妃殡墓.长陵诸妃殉葬详细情形明代史籍具不载,仅从朝鲜《李朝实录》中略知一二.《世宗庄宪大王实录一》:甲辰六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一四二四年)十月戊午,"使臣言:前后选献韩氏等女,皆殉大行皇帝.""及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晌之于庭,铜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逐去其床,皆难径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日:'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诸死者之初堂也,仁宗亲人辞诀".乙已七年(明仁宗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十月甲戌,"许稠启曰:' …而今太宗皇帝之葬,殉以宫女十五人'.',.一说30余人,一说15人,所言人数不同,或为使臣误听误传,盖因宫禁秘密,内情很少为外廷所知,但皆言为宫人从葬,似不误.亦与《明会典》等史籍所言,长陵十六妃溢葬皆不可考相符.宫人殉葬不在陵内,单独建置坟园,视同贵妃,似乎不大可能.</p><p>据成祖《永乐实录》卷六十一载:"永乐七年二月己卯,册立张氏为贵妃,权氏为贤妃,任氏为顺妃,命王氏为昭容,李氏为昭仪,吕氏为捷好,崔氏为美人."在这受封的7人中贤妃权氏,朝鲜人.为永乐所宠,随驾北征,次年十月南还至临清,以疾病死,溢恭献,葬于峰县.贵妃王氏,苏州人,永乐七年封贵妃.有贤德,侍帝后恭谨,为帝所重.徐皇后死后,欲立以为后,在宫内颇受尊重.永乐十八年七月以疾藉,溢昭献.送葬之日百官送至路祭所,皇亲附马,公,侯,伯,文武大臣,命妇各设祭坛.下葬,掩扩,迎灵轿至享堂..其葬仪之隆重仅次皇后一等.不言葬于何处.史载明初各陵俱一帝一后合葬,不言有妃殡葬人者.这里讲"迎灵轿至享堂","掩扩",理当应有玄宫.</p><p>《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妃溢》条载有永乐间先后死去的九妃,皆溢四字,不谓不尊,亦不言葬地.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受到永乐皇帝宠爱的殡妃死后理应葬在天寿山,陪葬帝陵.</p><p>综上所述,历代殉葬者多葬人墓主人墓室内或墓道中.考之明代诸文献记载,俱言长陵十六妃从殉,溢葬皆不可考.如东西二井葬成祖殉葬诸妃,仁,宣二帝殉葬诸妃何不言葬地 又太祖孝陵殉葬诸妃,既言二妃葬陵之东西,他妃如不葬在陵内,亦当言葬于何处.证之十三陵内宪宗万贵妃以下诸陪葬墓,墓主人多以生前受宠,死后得以陪葬陵区.东西二井规制与其它各坟园基本相同,推测其墓主,亦当为永乐诸贵妃,妃殡埋葬之所,不当为殉葬妃殡宫女之葬地.</p> <font face="隶书" color="#3809f7" size="6">十三陵12座无字碑之谜揭秘</font>
<br/> <br/> <br/> 明十三陵有一个怪现象,这就是除思陵外,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十二陵虽然都是明朝时建造的,但是每座陵都有一座当时没有镌刻文字的石碑,人们称之为“无字碑”。<br/> 这些石碑为什么当时不刻文字呢?历史文献没有详细记载其原因。清朝乾隆皇帝觉得此事蹊跷,在他御制的《哀明陵三十韵》中提出了疑问。他说:“明诸陵,唯长陵有圣德神功碑文,余俱有碑无字。检查诸书,唯徐乾学《读礼通考》载,唐乾陵有大碑,无一字,不知何谓?而明诸陵效之,竟以为例,实不可解也。”<br/> 其实,乾隆皇帝没有注意到,不仅十三陵中,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十一陵有无字的神功圣德碑,长陵院内的一座圣绩碑也是没有字的。而且,各陵无字碑的形成原因也并非是不解之谜。<br/> 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各陵无字碑的形成是有不同原因的。<br/> 献、景、裕、茂、泰、康六陵陵前原来没有神功圣德碑及碑亭,长陵第一进院落内也没有圣绩碑及碑亭。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世宗召大学士夏言等面谕:“前在陵工曾谕卿,独长陵有功德碑而六陵未有,无以彰显功德,今宜增立,示所司行。”但是,只为六陵增建神功圣德碑,世宗觉得还没有完全展示出他这位出身于兴王世子、帝系旁支的帝王对祖先的尊崇和孝思心理,又下令在长陵陵宫内为成祖修建了圣绩碑亭及石碑。<br/> 竖碑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彰显功德,彰显功德自然要通过对功德的陈述文字来表达。所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六陵碑亭及长陵这座碑亭刚刚落成,礼部尚书严嵩就上奏说:“查得成祖文皇帝圣德神功碑文乃仁宗昭皇帝御撰,今长陵等陵碑文,伏请皇上亲御宸翰制文,镌石以记述列圣功德,垂示于万万世。”严嵩的请求是符合明代帝陵碑文撰写原则的。因为,早在朱元璋撰写皇陵碑碑文时就说过“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所以,他废掉了洪武二年(1369年)翰林学士危素撰写的皇陵碑文,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亲制文,命江阴侯吴良督工刻之。”此后诸帝以此为定制,成祖朱棣撰写了孝陵神功圣德碑文,仁宗朱高炽撰写了长陵神功圣德碑文,帝陵功德碑文出自嗣帝之笔便成了明朝后世帝王遵守的定则。基于这个原因,世宗将兴献王坟升格为显陵,在显陵陵前建造睿功圣德碑亭,其睿功圣德碑的碑文就是世宗亲自撰写的。<br/> 世宗皇帝既然为父陵撰写了睿功圣德碑文,则新建的长、献、景、裕、茂、泰、康七陵碑文自然也应该由世宗撰写。但奇怪的是,碑文一事却始终不见下文,各碑竟都成了“无字碑”。<br/> 有人推测,这是因为世宗认为碑上无字,可以表示祖先功德无量。也有人认为,世宗迷信道教,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导致了世宗认为无字之碑较之有字之碑在等级上更高一筹,是更高、更伟大的意境表现。<br/> 显然,这些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世宗如果那样以为,为什么不在显陵前面也立一通无字碑呢?又何必劳心费力撰写碑文,而使父陵石碑降下一等呢?<br/> 那么,会不会世宗原来就想在七陵分别立个无字陵,无字碑的竖立,只是取“彰显功德”的象征意义呢?其实,这种可能性也不存在。因为,如果是这样,严嵩就不会奏请世宗撰写七陵碑文了。而且,这种“彰显功德”的方式,如果说对长陵以外其余六陵尚可敷衍的话,那么,对长陵来说便是毫无意义了。因为,长陵早已立有神功圣德碑,而且碑上是有文字的。<br/> 显然,七陵碑没有文字的结果并不符合世宗立碑的初衷。那么,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世宗立碑本意是要刻字的,但后因碑文的撰写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才不得不搁笔不写。<br/> 那么,对世宗来说撰写七陵列圣碑文难在哪里呢?<br/> 首先,是难在仁宗撰写的长陵神功圣德碑文早已赫然镌刻在长陵神道上的神功圣德碑上,且文长3000余字,将明成祖一生的“功德”推崇到了极点。世宗要撰写出在颂词的水平上超出仁宗的碑文来实在是太难了。而且,新立一碑,文字、文意都要有新的创意,否则后世如何看待这一碑文呢?<br/> 其次,世宗要撰写七陵碑文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就是世宗对献、景、裕、茂等陵的墓主情况缺少生动而有感受的资料。虽然,宫中有诸皇帝的《实录》,也有奏章档案材料,但是要在堆积如山的案卷中查阅,皇帝为一国之君,哪有这个时间?况且《实录》系儒臣编纂,御制碑文反以儒臣之文为据,这是否也有“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之嫌呢?况且,各帝政绩不一。仁、宣二宗政绩明显,为其撰文,可以大抒一番;而英宗则先是宠宦官,丧师土木堡,被瓦剌俘虏,丢尽颜面,后则兄弟反目成仇,发动政变。为这样的皇帝撰文,不仅难以找出真正的“功德”去彰显,而且还要在文字上做些手脚,“为尊者讳”。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困扰世宗撰写碑文的又一难题。<br/> 故此,七陵碑文,世宗由想写而未写,确有其不得不如此的原因。既然七陵石碑都是无字的,后来的永、昭、定、庆、德五陵遂沿用以为制,均在陵前建造了无字的神功圣德碑和碑亭,也就造成了明朝十三陵中的十二陵均有一通“无字碑”的出现。<br/> <p>门票价格: <br/>景点名称 淡季 旺季 <br/>定陵 40元 60元 <br/>长陵 30元 45元 <br/>昭陵 20元 30元 <br/>神道 20元 30元 <br/>居庸关长城 35元 40元 <br/>银山塔林 15元 20元 <br/>(淡季、旺季时间:淡季为当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旺季时间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p><p>优惠措施:<br/>(定陵、长陵、昭陵、神路) <br/>1、1.2米以下儿童免票。<br/>2、离休人员免票;<br/>3、大中小学生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br/>4、老年人持老年证半价优惠;<br/>5、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证半价优惠;</p><p>售票时间<br/>定陵:8:00-17:30<br/>长陵:8:00-17:00<br/>昭陵:8:00-17:00<br/>神路:8:00-17:30<br/>居庸关长城:7:30-16:30<br/>银山塔林:7:00-17:30 </p><p><br/><font face="隶书" size="7">十三陵概述</font></p><p></p><p>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距今已五百多年,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二年被列为世界之最,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朝十六帝,除了这13个外,太祖朱元璋的陵寝位于南京孝陵,建文帝则在战乱中不知去向,景泰帝死后,被明英宗以亲王的规格另择地方安葬。</p><p> 神路长达7公里多,约为南京孝陵的五倍。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象生,龙凤门等组成。石牌坊(嘉靖十九年建),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石制牌坊,全部是仿木结构,共五间六柱十一楼,为南京孝陵所无的创制,其他各陵神道都是从长陵的主神道上分出。</p><p> 大红门,制如宫门,两侧各有下马碑一座,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是皇权至高无尚的象征。</p><p> 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内竖碑一座,龙首龟缺,高8.1米,碑阳刻明仁宗朱高炽撰写的碑文,三千余字,碑阴刻清高宗乾隆“哀明陵三十韵”,碑东侧是乾隆五十二年刻的御制诗,西侧是清仁宗嘉庆九年的御制文。碑亭四角,各有汉白玉华表一座,表顶各有异兽一尊,面南者称望君出。面北者称望君归。每座华表上共刻有四十一条龙。</p><p> 碑亭北依次排列大型石雕。有望柱二尊,坐立狮二对,坐立獬豸二对,立卧骆驼二对,立卧麟麟二对,立卧马二对,持瓜盔甲将军二对,朝衣冠文臣像二对,朝衣冠勋臣像二对,北接三门六柱式的棂星门,清代改称龙凤门。象生造型生勤,雕工精细,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艺术债值。(獬豸:傅说中的神兽,古代法官的帽子曾作獬豸冠,以表是非分明,善断邪正。石人: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卫。石兽:象征吉祥和辟除邪秽的神兽。)</p><p> 目前开放陵寝的有长陵、昭陵、定陵。</p><p> 十三陵地面建筑以长陵的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但东西配殿各15间和神厨库无存,均为清代时期因破损而拆除),其裬恩殿,重檐面阔九间,计66.75米,超过太和殿,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柱,最大四柱直径达1.17米,高约23米,质量之高形体硕大,为历史仅见,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其明楼直径达300米,特为宏伟,为明清陵墓之冠,原本是前、后、左、右四面对称设置红券门,不仅楼体外檐斗拱系木结构,内部也都是木质的梁架结构,清代修缮中,变成了石券,左右两个红券门亦用砖封死。十三陵中,只有长陵的神道立有石牌坊、大红门、望柱、石像生(共18对,比南京孝陵多勋臣2对)和棂星门,也只有的长陵的神功圣德碑上刻有嗣皇帝记述先帝一生功绩的碑文(3500多字)。长陵共耗费白银800多万两,相当于当时两年全国田赋的收入。目前,除长陵外,其余陵寝的裬恩门、裬恩殿、东西配殿、神厨库等均毁坏无存,神功圣德碑亭仅存石碑,且是无字碑,某些陵寝连三座门、明楼都残破不堪。</p><p> 献陵是继长陵之后修建的第二座陵寝,它有一个特点,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二院之间,隔一座小土山,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由于献陵陵制不追求奢华,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裬恩殿单檐面阔五间,东西殿各五间,它为此后的绝大部分明清陵寝建筑所沿袭(明永、定二陵除外)。</p><p> 景陵制如献陵,嘉靖十五年重修地面建筑,增崇基构,乾隆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廷曾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为省工省料,景陵的祾恩门、祾恩殿均被缩小间量重建,两庑配殿及神功圣德碑亭因残坏而拆除。</p><p> 裕陵陵园从营建到完成,仅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民国年间,祾恩殿在战乱中被拆毁,祾恩门则于民国六年(1917年)被焚。</p><p> 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清乾隆年间修缮茂陵,祾恩门连同台基一同缩建。至清朝末年,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民国年间祾恩殿本已残坏,又被拆毁。</p><p> 泰陵营建虽然只有10来个月的时间,但却不是一帆风顺。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有人提出改换陵寝位置,但被武宗宠臣太监李兴强行阻挠。清乾隆年间修缮,除三座门由琉璃花门改建成砖砌冰盘檐式门楼外,余同茂陵。其现状较茂陵残坏最为严重。<br/> <br/> 康陵明楼,明末被起义军焚毁,清代重建,但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康陵的陵园建筑损毁十分严重,抢修工程于2003年4月15日启动,主体标志性建筑明楼已抢修完毕。<br/> <br/> 永陵曾因嘉靖帝打算按照长陵规制建造,仅比长陵规模略小,但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大于长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独特之处。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裬恩殿现存明代重檐楠木柱的柱础石鼓镜部分直径达1.2米,比长陵的仅少2厘米。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打算将皇妃们埋葬于外罗城之内,但后来未能如愿。清乾隆年间修缮永陵,因当时楠木已经采伐殆尽,无力购求,所以拆大改小,裬恩殿由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缩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顶由重檐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缩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民国年间,裬恩殿、裬恩门相继塌毁。献、景、裕、茂、泰、康六陵陵前原来没有神功圣德碑及碑亭,长陵第一进院落内也没有圣绩碑及碑亭,均为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世宗下令修建,此后各帝陵寝也均在裬恩门外修建神功圣德碑亭,但只有长陵的有碑文。</p><p> 昭陵原址本是嘉靖帝为其生父兴献王修建的陵寝,后因大臣阻挠作罢,被改造成明穆宗的陵寝,仅仅一年时间,昭陵的工程就全部结束,但不久便出现了裬恩门、裬恩殿、垣墙等处严重沉陷问题。万历三年再修昭陵,两度兴工,耗银150余万两。如算上嘉靖年间营陵的费用,其总用度至少在200万两以上,几乎相当于隆庆时一年的财政总收入(隆庆年间岁入约230余万两)。张居正请求万历皇帝恳请母亲解囊捐银,雇工修建。昭陵首创“哑巴院”之制,清乾隆年间修缮昭陵明楼、裬恩门、裬恩殿,都缩小了尺度。此后,长达200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修缮。昔日壮丽的陵园建筑满目凄凉,只剩下残坏的明楼和陵墙了。1987年4月开始昭陵的复原修缮工程,主要工程有:明楼木架结构和瓦饰的更换,裬恩殿、裬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神库的复原修建等,目前成为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完整的陵寝。</p><p> 定陵为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及永陵(嘉靖)的第三位,工程精細程度在十三陵中堪稱第一。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相当于万历初年两年的全国田赋收入。模仿永陵规制,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大于长陵,裬恩门面阔五间,裬恩殿面阔七间,东西配殿各七件。地宫在地下27米,由前、中、后和左右5个厅组成,构筑面积1195平方米。陵墓修成后,万历皇帝还曾在这个“地宫”里饮酒作乐。定陵开掘于1956年,是十三陵中第一个被发掘出的帝王陵墓。1959年正式建成定陵博物馆。十三陵除永、定二陵以外,其余诸陵明楼的楼顶部分全是木质结构,因此经不起风雨剥蚀,都已严重损坏。今天看到的长、景、献三陵明楼,则于1935年和解放初期修缮而成;而唯独永、定二明楼,虽历经四百余年而安然无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整个明楼顶部,包括额枋、斗拱、飞子、檐椽以及又宽又长的角柱,全是由全白石所雕琢的预制石件组成。这种由预制石件建造的明楼,在明朝的所有陵墓中,仅此两座。</p><p> 庆陵历时四个月,耗帑银150万两。排水系统独具特色,其他各陵都是用明沟排水的方式从陵前绕道排出。而庆陵则是在明楼前修建了一个平面为“T”形的地下排水涵洞,现陵园建筑残毁严重。<br/> <br/> 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皇城陵,国库匮乏,预计200万两的修建费用只能拨出50万两,其余只得由在朝大臣捐献,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天启帝的张皇后在宫中自缢,后被清摄政王多尔衮入葬德陵。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派兵大举进犯,攻陷昌平州,并摧毁了德陵,此后崇祯帝对德陵进行了重新修缮。清乾隆年间修缮德陵时,把德陵规模缩小。1920年,裬恩门被当地村民烧毁,裬恩殿也在此后的战乱中被拆毁,残迹至今历历在目。2003年3月,德陵抢修工程正式启动,历时一年半,耗资3800万元,已经不存在的凌恩殿等将不再恢复。文物专家说,十三陵的大规模抢修并不是让它"返老还童",而是让它"益寿延年"。<br/> <br/> 思陵是清代修建的,李自成攻破北京,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投降,崇祯帝在景山上吊自尽,太监王承恩随在崇祯帝前跪缢而死。李自成攻入皇宫,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装入柳木棺内,搭盖了临时灵棚, 崇祯帝生前并没有预建陵寝,于是将崇祯帝、后葬入田贵妃的墓中。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等工终于完成。享殿、配殿均面阔三间、灰瓦,不起明楼,无宝城。清乾隆年间重修,陵门改建成了硬山顶式的三间门楼,享殿建成了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式建筑。石雕五供之后也建起了无马道、宇墙的单面墙式的宝城墙和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石五供(分为前后两套)。清亡后,思陵遭到了军阀和日本侵略者的破坏,地下墓室曾先后两次被当地土匪盗发。1947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p> <font size="7">全文完</font> <p>楼主能提供有关明代藩王和公主陵墓的资料吗?</p><p>明初鲁王的墓在山东,据说现在保存的还很完整;明代许多公主的墓葬就在北京,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遗存。</p>
[原创] 坐看云起(北京的云)
最近刚出过一本介绍明代王陵的书籍,作者走遍了中国所有明代王陵,书后还有所有明代王陵位置的列表~ 请问斑马,书名是什么?哪里有卖的?谢谢 介绍详细,并有大量照片,很珍贵的资料。 再次请问斑马,楼上说的那本书书名是什么?哪里有卖的?谢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