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村原名畏吾村
<p> 京报网 </p><p>徐莹 </p><p><br/> 今天的魏公村已成为繁华的市区,而在解放初,这里只有十几户居民,是一个小村落。<br/> 说到魏公村,这一名称的来历和古代畏兀儿人(即今维吾尔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疆维吾尔人在北京一带的活动,始见于唐代的记载。他们“多为商买与燕……尤能别珍珠”。到了元代,当时维吾尔族的首领臣附于蒙古汗国。蒙古族的统治者从维吾尔族人那里吸收了不少先进的文化技能和比较完整的典章制度,并在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大量擢用维吾尔族人。大都西的畏吾村,成为维吾尔族兄弟聚居的地方,清人乔松年《萝 亭札记》载:“畏吾村,盖京西直门外村名,本西域畏兀部落,元太祖时来归,聚此于地,以称村焉。”他们或经商或制酒,或冶炼镔铁。元人黄文仲在《大都赋》中赞“平则为西贾之派”,“平则”指平则门,即今天的阜成门。<br/> 明代成化年间,太监墓志铭称这个村“谓务村”。正德年间,太监墓志铭称“委兀村”。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畏吾村”。万历二十一年刊刻的《宛署杂记》称“苇孤村”,有如下记载:“(宛平)县之西北,出西直门一里曰高良桥,又五里曰篱笆房,曰苇孤村,又二十里曰鞑子营。又十里曰北海店,其旁曰小南庄、曰八里沟、曰牛栏庄……”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畏吾村的异名,也说明畏吾村的具体位置与今天的魏公村是一致的。所有这些称谓都是维吾尔族称的译音,只不过依照语音,略有改动。到了清代,这个村子仍叫畏吾村。清人查礼《畏吾村考》中写道:“京师西直门外,有村名畏吾。”直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这里仍称做畏吾村。<br/> “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北京市的许多旧地名被纷纷代之以新的称谓。民国四年(1915年)绘制的《实测京师四郊图》标称“魏公村”。“文革”期间被改为“为公村”,1982年又恢复“魏公村”原名。至今魏公村附近的一座立交桥仍称做“为公桥”。 </p><p></p> 早就知道魏公村这个地,但第一次听说名字的由来,了解了. 谁给说说民族大学西门哪个庙呀!想了解一下! <p>那是 法华寺,明代万历年修的,现在是一个幼儿园,大夜里的曾经组织过飞哥、油油、寒江雪、小狐狸等夜游法华寺~</p> 有印象,晚上多少有点恐怖. 大家补牙建议去魏公村口腔医院哦~哈哈 不错。我就在这儿。可惜不知道维吾尔村就是魏公村,长学问呀。 <p>真是长见识了 了解</p><p>谢谢了 </p> <p>原来民院北墙外就是新疆人聚集</p><p>很乱</p><p>现在是高档商品房</p><p>民院西门的新疆馆子很好吃</p> <p>我姥姥家就在这</p><p>打小,寒暑假我就这片混</p><p></p><p>哈哈哈</p> 我是在民院家属院长大的,法华寺的幼儿园我上过,还是旁边的民院附小毕业的。文革前民院家属院里挖防空洞挖出来好几个坟墓,据考证是法华寺方丈的和尚坟,我曾亲眼看见过地宫里的大石门和门楣上刻的字,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早已忘记那上面写的是什么了。原来家属院里还有一座挺大的土山,山上还有五颗巨大的白皮松,少说也有两百年以上了,那土山就是修和尚坟挖出的土堆积而成的。可惜后来民院盖宿舍楼把土山铲平了,那几颗老松树也刨了。不过那些和尚坟的地宫还都留下来了,改成了楼房的地下室了,其中有一座坟的地上部分现在还能看到。记得那是一座一丈多高的用白灰和糯米汤煮起来的坟头,70年代由民院的新疆学生用大油锤砸了两个多礼拜才将白灰部分砸掉,但用砖砌成的穹顶现在还有,那里面是用彩料画的非常好看的天花板。 <p>魏公村那个牙科医院一般啊</p><p>一个增光路的新疆村一个魏公村的新疆街,不是一般的乱,经常看见维族同胞在草坪席地而坐往胳膊上扎针……</p><p></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9900"><font size="4"><font color="#ff3300">魏公村考——元大都一个“畏兀儿”聚落的历程</font><br/> </font></font></p><p align="center">来源:北京文博 作者:党 宝 海 编辑:</p><p> 魏公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东南部,包括白石桥路和学院南路交叉路口西南隅。著名的中央民族大学就在魏公村一带。今天的魏公村已成为繁华的市区,而在解放初,这里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只有十几户居民的小村落。 </p><p> ① 魏公村这一名称的来历是耐人寻味的。它和古代畏兀儿人(即今维吾尔族的前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清代开始到本世纪80年代,一直有学者注意这个问题。并作了初步探讨。 </p><p> ② 笔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地名变迁的脉络,探明这一聚落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进而说明古代北京城市发展及民族关系的某些特点。 </p><p>一、地名的变更</p><p> 从现存文献来看,魏公村在元代就已形成,经明清延续至今。与今天不同的是,它在明清时被称作“畏吾村”。</p><p>明人李东阳《怀麓堂集》卷75《合葬告考妣文》: </p><p>呜呼痛哉!自我先祖葬曾祖考妣于畏吾村,吾母之墓实在右穆。墓地狭隘,不过二亩。(下略)</p><p> ③ 据此,在李东阳曾祖之时已有畏吾村。又据《怀麓堂集》卷68《曾祖考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府君在国朝洪武初,以兵籍隶燕山右护卫。携先祖少傅府君以来,始居白石桥之傍。后廓禁城,其地以入北安门之内,则移于慈恩寺之东,海子之北。生三子,其二仲曰雷、曰孔。皆生于京师。始居北方,风土不相宜,因病告解,未几而卒。阅三世百有余年,乃得以官职封赐,一命而跻于极品。 </p><p> ④ 文中提到李东阳曾祖在洪武初年就移居北京,由于“风土不相宜,因病告解,未几而卒”。由此可以断定,李东阳曾祖的葬地畏吾村在洪武初年就已经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畏吾村最早的形成时间就是在洪武初年。我们知道,一个聚落的形成往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畏吾村的最早起源当在明洪武之前的元代(笔者将在下文详考)。</p><p> 尽管畏吾村在元代就已形成,但由于元代文献、特别是北京地区地方志的缺佚,我们很难找到元人关于畏吾村的直接描述。而到了明代,有关畏吾村的记载开始多了起来。</p><p> 除上引二文外,李东阳还曾多次在文中提到畏吾村,如《复畏吾村旧茔告先考墓文》、《安葬告兆先文》等。 </p><p> ⑤ 清人乔松年曾专门撰文提及李东阳与畏吾村的关系,“李西涯(按,即李东阳,号西涯)或自署畏吾。盖京师西直门外村名……西涯以居址相近而署号”。</p><p> ⑥ 虽然这段文字稍有错误,</p><p> ⑦ 却正确指出了李东阳与畏吾村之间存在着联系。由于李氏祖坟在畏吾村,李东阳死后也安葬在那里, </p><p> ⑧ 而且他的墓地还成为后世文人凭吊抒怀的一景。 </p><p> ⑨ 明正德八年,太监张雄修建大慧寺,地点就在畏吾村。李东阳为之撰写真武殿铭。 </p><p> ⑩ 明代官修《顺天府志》也提到“大慧寺,在畏吾村。</p><p> 嘉靖年间这里仍称畏吾村。一方作于嘉靖三十四年的墓志写到,“墓在城西畏吾村之原”。</p><p> 到万历年间,这里除了称作畏吾村外,又称作“苇孤村”。万历二十一年刊刻的《宛署杂记》有如下记载: (宛平)县之西北,出西直门一里曰高良桥,又五里曰篱笆房,曰苇孤村,又二十里曰鞑子营。又十里曰北海店,其旁曰小南庄、曰八里沟、曰牛栏庄…… </p><p> 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畏吾村的异名,也说明畏吾村的具体位置与今天的魏公村是一致的。 明末这里称“魏吴村”。魏公村出土明人刘继祖及妻李氏等合葬墓志,其中提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9月11日“葬于西直门外魏吴村。” </p><p> 到清代,畏吾村这一名称依然沿用。康熙朝名诗人王士祯,康熙、雍正时期的查嗣?,乾嘉时期的法式善,同治时期的乔松年均在文中提及畏吾村。在康熙年间,畏吾村也称“魏吴村”,乾隆年间又称“卫伍村”。据清人查礼《畏吾村考》: 京师西直门外八里,有村名畏吾。明大学士李东阳墓在焉。村前有大佛寺,予家祖垅未迁榆垡时,俱葬此村。案畏吾,元时西域国号也,太祖四年归于元。或称畏吾,或称畏吾儿;或称畏兀,或称畏兀儿……此村密迩郊甸,意即其聚族地乎……畏吾之名,当始于元。今之人或以其地近郊甸,兵卫所居,遂称之曰“卫伍”,殊失其义。 </p><p> 虽然在清代畏吾村有“魏吴村”、“卫伍村”等不同写法,但直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这里仍称作畏吾村, 这意味着,直到十九世纪后期“畏吾村”之名尚未改作“魏公村”。</p><p> 畏吾村何时改为魏公村,具体时间已难查考。笔者认为当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北京市的许多旧地名被纷纷代之以新的称谓。</p><p> 现有的文献表明,至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畏吾村已经改称魏公村。 这一名称的改动,显然是根据读音,换上了发音相近的字,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p><p> 明代畏吾村称苇孤村,清代称魏吴村、卫伍村。文化大革命时期又称“为公村”,</p><p> 至今魏公村附近的一座立交桥仍称作“为公桥”。所有这些都是依照语音,略作改动罢了。<br/></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4:27:23编辑过] <p>论坛的程序也太"智能化"了?!</p><p>前文中,凡是"<font size="5"> *</font> "号都是论坛程序的BU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4:33:57编辑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