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1-7-12 10:32:00

什刹海(二)

(二)<br/>&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说到广义的什刹海,就要从今天的积水潭(也叫西海或鸡石潭)开始,它是后三海中面积最小的,但是周围有著名的古寺,因此名声甚大,并成了什刹海的代名词。积水潭诸寺观中最为著名的是四面环水的汇通祠,里面有一块径有丈余的陨石,不知何年所存,下有石座,上有铭文,观者住足抚摩,多有留连之意,而今此碑已被保护起来。积水潭南岸有高庙,高庙并非本名,而是因位置高踞水畔的俗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中国扣为人质的英国使者巴夏礼曾关押在这里。此事前些年被电影《火烧圆明园》大书了一笔,当时不知道奉了哪一级的要求,各学校都须组织学生观看,据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看了几次,每每演到英人被清将领僧格林沁以蒙古以大背挎丢出去时都会引起风暴般的掌声,是宣扬了爱国还是无知,自然是见仁见智。我以为,中国人自古的规矩是两过交兵不斩来使,何况,当时签定的条约不管怎么不平等不合理,你的政府也是签了字的啊。<br/>&nbsp;&nbsp;&nbsp;&nbsp;&nbsp; 高庙后来被毁坏,据说当年庙旁有一块石碑,刻着“梁巨川殉道处”,是为了纪念后来因为敢于为农民请命而与毛泽东多次冲突的大名鼎鼎的梁漱铭先生的父亲梁巨川。梁老先生生前居住在积水潭小铜厂一号,为清官员,酷爱读书,清亡后,曾写下“忠于清所以忠于世,惜吾道不敢惜吾身”的自勉联。他热中于变法维新救民强国,当看到袁世凯误国时,决心以死醒民,于是留下《敬告世人书》后于生日当天投湖自尽。梁氏旧居在上世纪70年代改建总政排练场。<br/>&nbsp;&nbsp;&nbsp;&nbsp;&nbsp; 明初,堵塞了和义门(西直门,老北京熟悉的“高亮赶水”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这里)的西北诸泉进入京师的通道,在德胜门西汇通祠北另设铁棂闸,水经该闸注入积水潭。清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中记载:“其水汇西山一亩、马眼诸泉,经高梁桥,穴城址而入,为都城水源来路。故立关为之限,俗名铁棂。闸则以闸口密置铁棂,防人出入,仍无碍于行水也”。正是因此,积水潭一直给人以神秘之感。我对积水潭并不十分熟悉,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积水潭四周的一部分处于封闭状态,所以除了去游过几次泳,和五年级时与同学响应号召去水边挖废铁外,对于它的了解大多见于书籍。<br/>&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年后海以西、积水潭以北直到德胜门一带,历史上曾经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市场,叫做什刹海早市,这里的货源来历复杂,或者是家道没落的官宦之家不肖子弟,缺钱花却丢不起人,放不下架子,或者是打小鼓收破烂的要到这里趁天黑“出货”和“抓货”,或者是偷盗来的赃物,或者是自产自销的小手艺人,前三类人的货物总是要趁天色未亮出手,交易时按规矩不说话,以手相握,以出示手指和翻覆手掌告知价格和砍价,讲究的是“漫天要价,立地还钱”,一百块的东西可能十个铜子就能拿下。早市的规矩,只要天色放亮立即收摊。旧时传说,鬼怪通常在夜间作祟,黎明闻鸡鸣就闪了,所以早市也被叫做“鬼市”。又云这里的主顾和卖家在灯笼风灯的光亮中显得人影憧憧,故曰“鬼市”——京城的另一处鬼市在南城金鱼池一带,二者并称南北鬼市。鬼市虽因时常出售纸板的“皮靴”、汉白玉的“玉石”和马口铁的“洋炉子”而遭人非议,却也有慧眼者得到真货,只看你有没有特别的本事,书法家张伯英曾得王羲之《此事帖》,难怪连胡适、鲁迅这样的大家也时不常到小市逛逛——查鲁迅日记,他曾多次到什刹海一带吃饭请客逛小市。没能耐的,花钱打水漂儿也别怪人家,只能骂自己走了眼,自认棒槌,绝没有找卖家儿说理算帐的道理。涉足早市,真谛在于“逛”,买不买东西另说,小市上确有你想也不敢想,见也没处见的稀罕货色:金银首饰、珠宝玉器、古玩字画、小五金、小商品、小工具,应有尽有,真假先甭说——类似今天号称假冒而不伪劣的天津塘沽洋货市场,所以要面子的北京人无不号称:“吃小馆、听小戏、逛小市”。<br/>&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到后海积水潭的市场,附近的百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这样的顺口溜:“穷德胜门,恶果子市,不开眼的绦儿胡同”。德胜门一带不但居民穷,而且是与安定门驰名的北城乞丐聚居地。以“杆儿”为核心形成势力的花子们,白天倾巢出动,或板砖擂胸或铁钉穿额,或坐地静候或沿街讨要,或敲着牛肩胛骨唱数来宝,或扯着嗓门叫号丧歌,各显神通。一到夜晚,这些有着不同路数和能耐的八仙便糜集于被人遗弃的破房烂屋,点起篝火以度寒夜。这些叫花子颇为多少有些资财的老北京市民不齿,但也不过贬之为“穷”、“贱”,而与“恶”并不沾边。不过虽可以贬低叫花子,但招惹是万万不敢的。开业或操办红白喜事的日子口,一旦主家儿没给前来讨赏钱唱喜歌的叫花子几个小钱甚至恶脸相向,他们便会有各色各样的手段恶心得你比死还难受,比如把正桶的大粪抬到你铺子门前叫没有顾客愿意上不的门,或者把腮帮子用大号钉子钉在你家门面上叫你下不了板,甚至可能呼朋引类,叫你开不了张办不成事。<br/>&nbsp;&nbsp;&nbsp;&nbsp;&nbsp; 鼓楼曾有北京两大果子市之一——另一个在花市南,北果子市坐落于积水潭到鼓楼之间的后海北岸一带,专营干鲜果品批发零售,逐渐形成了若干操纵市面的大买卖家,而北京人喜欢的山楂专利向来为马氏所独占,据说这是靠坐烧红的饼铛得来的——因为没有人比马掌柜的屁股更结实,所以大家乖乖地认输,马掌柜的也就成了红果马爷。<br/>&nbsp;&nbsp;&nbsp;&nbsp;&nbsp; 绦儿胡同的居民则专门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老虎活”:他们从打小鼓的手中弄来破布(北京人叫做“破铺衬儿”)稍加洗染,再添上败絮做成“棉袄棉裤”卖给更穷的人,就是老舍先生笔下丁约翰找马老太太做的那种活计,不过倒还不至于象马老太太那样,以烂纸代替棉花。东绦胡同明代设有枪局,曾因地震失火,籍载“延烧草垛,其烟如灵芝、如云、如浪,移时方散”,古人善使笔墨,连一场火灾也描得如此出神入化,居然烧出了动态的灵芝。解放以前这一带的市场已经萧条,商业区的地位也不复存在,解放后更成了一条普普通通的大街。不过上世纪后期,这里又开设了地摊性质的早市,不少旧书报杂志、鱼鸟用品、手工艺制品和小商品云集于此。后来因为维持清洁的需要被取缔。<br/>&nbsp;&nbsp;&nbsp;&nbsp;&nbsp; 积水潭隔着德内大街与后海相连,原来这里有单孔砖砌石拱桥,叫德胜桥,桥洞刻有同治年间永泉庵住持法明和西真武庙僧人捐资的镇水兽“镇海神牛”,它与汇通祠下的“镇海石螭”及崇文镇海寺的“镇海铁龟”并称北京的镇海三宝。德胜桥已经没了,代之以一座普通的水泥桥,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德胜桥东面就是后海。明代开始,德胜桥东曾有大面积的稻田,至清尚有记载,称后海有“稻田八百亩,以供御用,内官监四十人领之”。桥两侧“缥萍映波,黍稷稉稻”的风光在北京城内十分鲜见。从明代起,达官显贵便纷纷在这里兴建私园,如定国公园、米氏漫园、杨园等,但今俱无遗迹可考,正所谓“荒烟蔓草故侯家”。释家对这里的环境亦颇感兴趣,“桥东有永泉庵,北有佑圣寺,唐遗刹也。少东为寿明寺”(《光绪顺天府志》)。康熙曾游后海北岸的瑞应寺,据说看到寺内“文光果实忽并蒂骈颗,青荧光泽”,认为是灵光凸现,遂作诗曰“喜雨滇黔有此种,花从贝梵待春融。龙章瑞应题真境,载笔欣瞻近法宫。内白皮青多果实,丛香叶密待诗公。冰盘光献枫宸所,更喜连连时雨中。”<br/>&nbsp;&nbsp;&nbsp;&nbsp;&nbsp; 对于我来说,与积水潭相比,后海则比较熟悉。后三海中以后海的面积最大,形状狭长。我小的时候在后海北岸的幼儿园里度过了一年多时光,后来才知道,其园址名曰敕建大藏龙华寺,俗称小龙华寺,清末成为醇亲王府的家庙,清灭亡后,早已失了业的摄政王及其幼子溥任开的净业私立小学校。其东就是占地八十亩的末代皇帝溥仪家的府邸醇亲王府——溥仪称之为北府的所在。这里原本是清初重臣、协助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的明珠的住宅,明珠即满族文人纳兰性德的父亲,后因为明珠受御史严劾而不再被授以权柄,所以在家安度二十多年,其子以独树一帜的纳兰词出名,至今网上仍有一批纳兰迷。明珠宅后来一度是和坤的别墅,和坤死后其子仍承袭爵位,之后一部分作为和孝公主府,一部分为成亲王府。由于成亲王不是“铁帽子王”,因此内务府在他死后将府邸收回。原来在宣武门太平湖的醇王府(南府),因为出了光绪而成为“龙潜地”,不能继续使用,皇帝便把这个收回的宅子赐予醇亲王建府。边袖石《什刹海诗》云“平泉花木翠回环,相国楼台占此间”,解放后王府的花园经过改造为宋庆龄居住,宋庆龄去世后即对外开放,府邸部分是卫生部,后来几经转手最终成为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龙华寺西边有市第二聋哑学校(现已搬迁),最初是醇亲王府的马号。醇亲王府往东有一个规模不小的煤厂,为附近居民制造出售各种煤炭制品,我小时候曾多次到那里订煤买炭。印象尤其深的是,附近的马路以及河边的土,全是黑乎乎的,怎么扫也没用。<br/>&nbsp;&nbsp;&nbsp;&nbsp;&nbsp; 从后海幼儿园往西,居民不多,环境极为清幽,且与前海最不同的是后海两岸多为粗大的柳树而不是杨树,风中婆娑而动,婀娜娇态,惹人心醉。转而走向同样清幽的南岸,高坡上有一个小小的花园,然后可以直接沿着古代叫做“柳堤”的河岸到达银锭桥。不过说可以直接到达银锭桥也是最近些年的事,很长时间,后海的南河岸有相当长的一段被封闭,称首长居住,须保障安全,偶尔从对岸远处可以看到年老的人——大约就是首长了吧——在那里钓鱼,偶尔有人游泳接近那里便遭岸上侍立汉子的呵斥。附近的居民说,叶剑英、贺龙、徐向前等均在此居住。实际上真正住在这里的是徐向前和小翔凤和珅别墅“鉴园”的杨尚昆。直至今天,“鉴园”的四、五米高的院墙仍把外界的一切神秘地阻隔开。虽然大门口的警卫没有了,但你是断断进不去的。记得小时每到深秋,便有身着胶皮工作服的人下水捕鱼,而后总有人——多为骑摩托车的军人索要,捕鱼忙不迭地把一尺多长的鱼装在摩托车旁边的斗子里,当地的老百姓说,这是“当官的”要吃鲜鱼。<br/>&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在后海南岸的大翔凤小学度过的了七年半时光——六年小学、一年初中和因为拉练而延长的半年,校园由坐落在同一胡同里的三处四合院组成,三处分别用做低、中、高年级校舍,在那里一起打闹的发小至今仍在来往。刚入学的那处极为规整的院落,据说是文绣的住宅,亦说属梅兰芳,现已为梅府菜所有。高年级的那个多进的四合院,小时候只是曾朦胧觉得肯定是什么人物的所有,因为前廊后厦的房屋、极长的进深、高大的举架以及粗大的柱子是很少见的。多年以后看了有关资料才知道,这里是清初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兆惠宅子的一部分。可惜,知道这些时已是年近半百了,前往旧日校园,原想大约物是人非了吧,没想到已改成柳荫街小学,不但人非,物也不是了——老房子被拆除干净,改成了楼房。<br/>&nbsp;&nbsp;&nbsp;&nbsp;&nbsp; 清幽的后海南沿排列着不多的院落,但这些小院多在北官房胡同西口的东面,因此并不与那高大的院墙相连,这些小院落绝不能称得上宅门,最有名气的也不过是26号那并不起眼的张伯驹故居,这个院落虽有临水的宜人环境,但格局却并不规矩。张先生乃民国初年“四大公子”之一,与貌绝美质极佳且擅丹青的潘素堪称风流倜傥的天作夫妻。张先生擅长诗词书画且酷爱收藏,为此不惜倾家荡产。解放后张将其收藏的李白《上阳台帖》、杜牧《张好好诗》卷、范仲淹《道服赞》卷、黄庭坚《诸上座帖》、赵孟草书《千字文》卷、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和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等珍贵文物献给国家,虽然换来了一张文化部长沈雁冰的奖状,但此时张先生的生活已近拮据,除了尚有住房外,日常生计只能靠潘素为书画生产合作社画扇面书签维持。可惜,张先生的拳拳之情非但没得到充分宣扬,反倒因几句并不过分的真话在1957年被定为右派,文革期间小院房屋被挤占为杂院,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得以“落实政策”。我的同学黄某家也住后海南沿,也是被挤占的私房,张家落实政策后黄家找到房管局,称为什么潘素的房子可以腾退?房管局称:中国有几个潘素啊!还不错——还知道潘素。<br/>&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些和小时候有关系的不愉快印记,并没有妨害我对后海的关注,说关注似乎有些抬高自己,只是因为小时候没有格外留意过。长大了,特别是上大学后,越发地喜欢这片地方了,而且年龄越大,对这里的无法描述的情感也越深厚,已至于每年不多的几次经过这里,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后海与前海的风光迥然不同,我因为见识不多,才思不敏,笔头又劣,故虽早就注意却表达不周。忽读《天咫偶闻》,顿开茅塞,其记云:后海“较前海为幽僻,人迹罕至。山势亦宽,树木丛杂,坡陀蜿蜒。两岸多古寺、多名园、多骚人遗迹。……湖上看山,亦此地最畅。”读毕击案,寥寥几笔,实乃生花之句!过了银锭桥就是前海的地界了,因为我的注意力是那里,所以暂时略去。

梦惊客 发表于 2011-7-12 12:00:00

<p><font size="5">有古籍,有回忆,有今景,倘非久居之人,断不能得此文</font></p>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1-7-13 10:14:00

<p>跟个技术贴</p>
<p>&nbsp;</p>
<p>---------------------</p>
<p>1:留连---一般不这样用,因为这个词来源于 流连忘返。</p>
<p>2:大背挎---背胯。</p>
<p>3:梁漱铭---梁漱溟。</p>
<p>4:梁氏旧居在上世纪70年代改建总政排练场---脱一&nbsp; 为&nbsp; 字。</p>
<p>5:穴城址而入---我对引用中&nbsp; 址 字的用法有疑惑,请楼主再对一下原文告诉我好嘛?</p>
<p>6:或者是家道没落的官宦之家不肖子弟,缺钱花却丢不起人,放不下架子,---参考上一句 这句话好像没交代清楚,仿比句子少宾语一样。</p>
<p>7:黎明闻鸡鸣就闪了---这 闪&nbsp; 一字,加“”号或许更好。</p>
<p>8:附近的百岁以上的老人---拗口,改为:附近百岁以上的老人&nbsp; 如何?</p>
<p>9:铁钉穿额---这个我也有点疑惑,似应当是 穿 腮 比较合理,好早以前看过一本《中国江湖录》,模糊记得。</p>
<p>10:把正桶的大粪抬---录入有误:整。好像办事之前有个拜花子头 类似的规矩。</p>
<p>11:上不的门---上 你的门。还是录入错误。</p>
<p>12:北京人喜欢的山楂专利向来为马氏所独占---山楂专利 模糊不清,以专营权 替代专利 可能好点。</p>
<p>13:象马老太太那样---像。</p>
<p>14:边袖石《什刹海诗》云---边袖石 我不太懂,请楼主帮忙解惑一二。</p>
<p>15:赵孟草书《千字文》卷---是否有脱字呢?</p>
<p>-----------------</p>
<p>问候您!!</p>

老猪871 发表于 2011-7-13 11:18:00

此文有景有情,有史有忆,其实前海也有很多的故事,盼着您的下一篇。

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1-7-13 13:02:00

<p>回复技术贴:</p>
<p>谢谢如此详细的纠正,也谢谢置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篇东西最早写于1982年底。当时天天泡在老北图查找斯大林的资料以备写毕业论文,累的时候就借几本北京风俗方志之类的书消遣。那时候这类书很少,所以觉得很珍贵,顺手就把关于什刹海的东西记了下来,论文写毕,副产品也就完成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对这篇东西很有感情,并非好到哪里去,而是奇特的“出笼”经历。因此将其中明显错误的和过时的内容修改贴出来。因当时没有复印机,需要的资料全靠手抄,因此难免有误,真追究出处,一时倒说不清楚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1、铁钉穿额:的确打错了,要是穿了额就玩儿完了,哪还有可能讨要!应该是穿腮,即把腮帮子钉在人家门板上。旧社会倒是有一种乞丐,将大号铁钉子钉在前额正中间——那里长一肉疙瘩,据说是常年如此的结果,钉子插入后任鲜血流下,以此为讨钱手段。</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关于边袖石的疑问,因为时间久远,所以忘记是从哪里引文了。边袖石应该是清代诗人,我没找到其生平,但从网上找到如下文字做为旁证:“渌水亭是否有遗迹可寻?嘉庆年间,任丘诗人边袖石曾到什刹海寻访过渌水亭遗址而未果,写下了‘鸡头池涸谁能记,渌水亭荒不可寻’的诗句。”边袖石应为人名。<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赵孟应是赵孟頫,缺一字。<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穴城址而入”一句是从哪里引的早忘了,一时无法回复,待找到出处后答复。</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其他意见同意。有时间会修改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3 15:56:14编辑过]

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1-7-13 13:15:00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5"> 4楼说得是,前海的确有好多故事,可惜开发出来的不多,而且当下瞎编乱造的故事也不少,恐怕过两年便会以加为真了,正如这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前几天在网上又看到一个头一回听说的故事:说古代男女须牵手从银锭桥上过方的白头偕老!</font></p>

老猪871 发表于 2011-7-13 14:06:00

说来好笑,一个人找我说,有政府部门让他编纂什刹海的资料,听说我有很多这样的照片,想和我和作。我倒无所谓,就问了一句,您指的什刹海的行政区域是哪呀,结果他说不出来。我也没当面让他下不来台,让他看了一些我拍的片子,说等有消息,咱再联系,结果肯定是泥牛入海。但从此之后,我一直在想,真要是有人再写点什刹海的文字,咱也长点知识,把手里的这些图片缕缕顺,也是件乐事。

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1-7-13 15:37:00

<p><font size="4">不知您手上的照片是新的还是老的,要是老的,能不能往图说北京上贴两张啊!?</font></p>
<p><font size="4">前几年出了一本《什刹海志》,挺贵的,但还是买了一本,资料性很强,是很有价值的工具书,可惜照片太少了。什刹海研究会出版过系列资料汇编,其中只买到了第四集,也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好象还出过一本《<font size="3">什刹海诗选</font>》,可惜不是公开出版。至于反映</font><font size="3">什刹海地区风物民俗的文章书籍,现在已经出滥了,左不过你抄我我抄他,真有价值的不多。</font></p>
<p><font size="3">如果不是带着感情去写而只为赚钱,那东西怎么好的了。</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3 15:42:45编辑过]

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1-7-13 15:54:00

<p>喜欢老照片。比如那张1984年重修前的银锭桥</p>
<p>&nbsp;</p>

shieldzhang 发表于 2011-7-18 15:21:00

顶~~~~~~~~~~~~~~~

老北京850 发表于 2011-9-23 16:11:00

<font size="4">作者美文脍炙人口。汉语拼音是孙玉民,见面应该认识。我也是大翔凤的。那个学校有三处院子,西面路北是1年级,路南的是2、3、4年级,东面顶到头那门是本校,5、6年级。我对大翔凤小学里的教地理的古老师,印象很深,他能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图都印在脑子里,随手画到黑板上。</font>

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1-9-25 15:57:00

<p>您说的那位古老师名字是古连生,相信凡是上过咱们小学的都会对他有深刻的印象。可惜那老头在办公室里经常被欺负,不知道是为什么,有个叫张丽瑞的女老师,东北口音,我遇到两次她呵斥古老师。毕业后我听说古老师去世,当时还挺难过的。我班主任叫彭世洁,也是……</p>
<p>看见您的留言很感动,咱们应该认识。很想知道您是哪位,也很想和老街坊联系,方便的话给我信箱来信。</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5 16:01:10编辑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刹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