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客 发表于 2011-7-3 18:14:00

回忆“露天电影”

 
<p><font color="#993300" size="4" face="楷体_GB2312">《回忆“露天电影”》</font></p>
<p><font color="#993300" size="4" face="楷体_GB2312">这几天真闷呀,本来预报的大雨也爽约了,数伏前的暑热难耐,坐在空调的屋子里喝着酸梅汤看着电视也是件享受的事,想起儿时的夏天,那时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可以避暑,家中只有蒲扇是唯一的降热工具了,夏天的夜晚人们三三两两的坐在院子里,大树下,或胡同里手中摇着蒲扇说着闲话,孩子们或是相互嬉戏或是围在大人们周围听他们神聊,不过最让孩子们爱去的地方就是周末各大公园举办的电影晚会,例如;北海、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天坛等每个公园都开设四五处露天放映点,孩子们早早的吃完晚饭三五成群结伴或跟着大人们去看电影,当时的门票是五分钱,孩子们在公园各个放映点来回奔跑找自己最爱看的电影,银幕前后都坐满了人,熙熙攘攘的很热闹,一些飞蛾不时在放映机射出的光柱里飞来飞去,盛夏的夜晚人们享受着欢乐,每个放映点不时发出哄笑与喝彩。电影晚会大约晚上十点左右结束,人们带着余兴散去,暑热的感觉也随之淡忘了。这是文革前的事了,文革后,各个公园逐步恢复了一些消夏电影晚会,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坐在空调的房间了通过网络看大片,过去的公园周末电影晚会也就无声无息的消失了,时代进步了,各个公园每天早上的晨练的人们代替了鸟儿的鸣叫,周末的公园夜晚则是静悄悄,再也没有儿时的那情景了,其实有的时候还真想在体验一次孩童时代的生活,看看周末的露天电影,那感觉比起在影城花几十块看电影来是种享受,可惜时光不在了,留下的是幸福的回忆。</font></p>

董瑞征 发表于 2011-7-3 20:58:00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nbsp; 和您有同样的经历。60年代的时候,每周末花5分钱到中山公园看电影晚会。几个孩子在公园里的几个放映点儿来回跑,哪个也没看好,玩儿的就是一个热闹。现在想起来都美!</font></strong>

老片 发表于 2011-7-3 21:03:00

<br/>

了然客 发表于 2011-7-3 22:43:00

是这样的,谢谢老片。

老大 发表于 2011-7-4 12:10:00

我一直不明白,那个反面看不也挺好!

岁月留金 发表于 2011-7-4 08:40:00

<p>&nbsp;</p>
<p>“可惜时光不在了,留下的是幸福的回忆。”</p>
<p>&nbsp;</p>
<p>&nbsp;喜欢了然客先生的纯朴小段。回忆儿时的趣事,真是一种幸福。</p>
<p>&nbsp;</p>
<p>那时虽然物质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可简单的精神享受竟是如此其乐无穷。</p>
<p>&nbsp;</p>
<p>难道陶渊明想要寻找的“世外桃源”,也是出于精神享受而不仅仅是消极避世。</p>
<p>&nbsp;</p>
<p>&nbsp;</p>

老片 发表于 2011-7-6 23:3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残荷听雨</i>在2011-7-6 19:46:00的发言:</b><br/>60年代初期,大学里周末露天电影很受欢迎,苏联电影白夜,带阁楼的房子等还有英国的雾都孤儿,孤星雪泪真是终身难忘。汽车电影院也别有风味,在东风桥附近,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 </div>
<p></p><br/>

老片 发表于 2011-7-6 23:42:00

<br/>

garyfong 发表于 2011-7-6 23:13:00

<p>想起大学里的露天电影了。</p>
<p>&nbsp;</p>
<p>有时大冷天,刮着西北风,然后一帮人拿着板凳去看电影,抑或直接把自行车停在那里,坐在后座上。脸被风吹得红红的,那种感觉现在是没有了。</p>
<p>&nbsp;</p>
<p>而今哪家电影院没有空调呀?</p>

残荷听雨 发表于 2011-7-6 19:46:00

60年代初期,
大学里周末露天电影很受欢迎,苏联电影白夜,带阁楼的房子等还有英国的雾都孤儿,孤星雪泪真是终身难忘。
汽车电影院也别有风味,在东风桥附近,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

牛老者 发表于 2011-7-6 22:07:00

我最后在露天影院看的电影好像是《末代皇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忆“露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