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二龙闸“古桥之探讨
<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color: rgb(70, 70, 70); font-family: simsun; line-height: 21px;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b></font><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颐和园“二龙闸”古桥位于颐和园文昌阁之南不足百米处的路东。</b></font></div><div></div><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 <wbr>一是名称探讨。“二龙闸”是俗称,清漪园时期叫东闸,之所以称为“二龙闸”应该是相对“青龙闸”(北闸)而言。青龙桥安河桥东南角现在有座现代的水闸,是六十年代所建(笔者曾经参加过这座闸的建设),其作用是分洪排涝。清代此处就有分洪闸,闸口处有座疑是元代所建双孔石桥,名青龙桥,青龙桥村名应该源于此,闸桥上有房屋供看闸人居住,闸桥疑是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水入西海所建。 <wbr> <wbr> <w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二是建筑年代探讨。不少书上都说此桥建于乾隆十五年,也就是说起来建造清漪园时期所建,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这座古桥的建造应该早于清漪园建造之前。</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 理由:一是建造清漪园之前翁山泊(西海)就已存在,现在的昆明湖的东半部分水面都是后挖,瓮山泊之水流向何处?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如西海,然后引入大都。当年玉泉山之水和西山之水都汇集于玉泉山养水湖,再入西海,然后顺着翁山前向东流向北海淀(这里的海淀不是地名,是水泊的名字),可参考侯仁之先生《海淀古镇与北京城》中“明代海淀水系复原图”。当时这座古桥就应存在了。</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 <wbr> <wbr> <wbr>二是乾隆建造清漪园所用材料都极为精好,纵观清漪园时期留下的石质古桥的望柱、栏板都是汉白玉或者青石的,例如:十七孔桥、玉带桥、绣漪桥、半壁桥、荇桥、知鱼桥 、清华轩八角池桥、排云殿金水桥、北宫门外石桥、苏州街三孔桥.......无一不是汉白玉石料的(知鱼桥是青石料的),唯独这座二龙闸石桥是豆渣石的(一种粗糙、不美观、廉价的石料)。</b></font></div></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 <wbr> <wbr> 三是此桥护栏是罗汉板的,没有望柱、栏板,这在清漪园石桥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样造型民间较常用,皇家园林我还没有见过。</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 <wbr> <wbr> 四是此桥面低于昆明湖水面,乾隆时期建造的话是不会的。桥的西侧五米就是闸口,昆明湖当年水大时都会漫过东堤(所以慈禧新建颐和园围墙时每隔一丈墙基处就留一个半尺宽、一尺高的排水孔),现在东堤的地面都高于此桥的护栏,可见此桥是清漪园之前的旧物。</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 <wbr> <wbr> 五是我小时印象此桥位于颐和园大墙之外(也许我记错了),当时此处昆明湖是游泳区,天天来此游泳,对此桥没有印象,是否后来圈进颐和园还是后移过来?</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此桥早在清代以前就有了,不是乾隆所建。</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 <wbr>一家之言,难免片面,还望探讨。</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wbr></b></font></div><div><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这是侯仁之先生复原的明代海淀水系图:</font></b></div><div><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r/></font></b></div><div><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r/><br/></font></b></div></span>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您好!从您的网名和对此帖的关注可看出是清漪园爱好者或者专家,谢谢共同探讨。</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寿桃、蝙蝠可以戏说,但无依据。这个看法也是有了航空摄影后演绎出来的。</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您说我的观点没错:就是此桥早于清漪园。论据不说了,拙文里都有。</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现在已经多人证实颐和园时期此桥在大墙之外,应该是76年地震之后大墙东扩将此桥圈了进来。</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个人觉得砌岸石不可与桥栏相比的,不少书和喜欢清漪园人的观点也是说这一点。我前文论据已经就此石质问题说过了。您还可以看看第一张老照片,闸口和桥洞高低的关系,就可看出此桥远远桥洞低于闸桥,如果举例还可拿高梁桥来说的:</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br/></b></font></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颐和吴老</i>在2011-6-28 17:49:00的发言:</b><br/><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您好!首先寿桃、蝙蝠等说法是后来好事者的附会。清漪园时期文昌阁往南就没有围墙的,就连玉带桥、西堤都是百姓随便行走的。我小时这个闸口还是放水的。</b></font> </div><p>谢谢吴老! 以后再也不提寿桃、蝙蝠的说法了。水关和桥并立的例子似乎很多,按常理,建桥应早于或不晚于建水关(这正是您的观点)。这桥的石料若和水关或砌岸的石头用得同一种料,就可能是与水关同时建的,或者在建水关时翻建或扩建了。</p>
<p> </p>
<p>似乎很多砌岸的石头都是豆渣石。海淀公园西门附近有个下沉的寻古广场,原来是沙坑,后来改建了一次,成了白石子坑,当初设计者说,特意保留了西花园附近原始的湖岸砌石,所谓寻古就是指这些石头(或许还有坑底露出的木桩,但那木桩也可能是砍掉的小树)。那个坑附近就有很多这样的红色豆渣石,特别是东南侧的坡上。也说不定这个桥的历史可以追到明代。联想得有点远了,呵呵。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18:57:15编辑过]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您好!首先寿桃、蝙蝠等说法是后来好事者的附会。清漪园时期文昌阁往南就没有围墙的,就连玉带桥、西堤都是百姓随便行走的。我小时这个闸口还是放水的。</b></fon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颐和吴老</i>在2011-6-28 15:49:00的发言:</b><br/><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您的疑问很好。罗汉板石桥多有实用用途的,为了车马轿辇之用,但在皇家园林内觉得不应该存在这些车马使用的石桥的。所以在颐和园东宫门外大影壁两边可见到罗汉板石桥(包括静宜园东门前),它就是纯粹的实用价值的体现吧。</b></font>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另:早清以前海淀是通航的,文人墨客在海淀游船吟诗是一大乐趣。</b></font></div>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16:38:10编辑过]</font></div></div>
<p>谢谢! 如果能找出这桥过去的名字就好了, 要是文献中还有记载, 就可以更准确推断其年代了. 海淀一带在过去水多, 所以桥也是很多的, 这桥也许算不上很有名, 可能位置也比较偏, 不在交通要道上, 所以可能不容易查找. 文人墨客的吟诗中可能留有线索. </p>
<p> </p>
<p>感觉这桥的位置很像玉泉山东墙水关外的桥, 都是在水关外面修一桥. 可能过去大路只能绕着皇家园林外面走, 遇到水关, 就得修桥. 那新的问题是: 如果先有这桥,后挖昆明湖, 那昆明湖恰好挖到这桥跟前, 也真巧, 说不定正是这桥决定了昆明湖的东界. </p>
<p> </p>
<p>如果昆明湖是故意按照寿桃的形状挖的, 那这桥也可能是后修的了. 因为在园子外面, 所以就用了罗汉板的样式. 因为石料不够好, 所以腐蚀得厉害. 因为颐和园附近不让通行, 所以也没什么人走, 所以桥面很新. 说不定这桥过去主要供卫兵巡逻用. 当然, 这纯粹都是瞎猜了. 因为附近有耶律楚材墓, 离瓮山泊也近,所以附近应该有路, 问题是这路在挖昆明湖时改道了没有? 如果有新的证据,就更好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17:42:34编辑过]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您觉得我说的在理吗?欢迎探讨。</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face="楷体_GB2312" size="3"><b><br/><br/><br/><br/></b></font></div> 专家级的分析,有道理。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桥面”燕尾铁“已无</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r/><br/></b></font></div>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二龙闸和古桥</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r/><br/></b></font></div>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这是网友的”青龙闸“图片:</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r/></b></font></div>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您客气!没有专家,只有探讨哈。</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有朋友再次证实:此桥原来就在东墙外。</b></font></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颐和吴老</i>在2011-6-28 13:33:00的发言:</b><br/><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 face="楷体_GB2312"><b>您觉得我说的在理吗?欢迎探讨。</b></font>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 face="楷体_GB2312"><b><br/></b></font></div>
<p> </p>
<p>您从这桥的石料和位置上来考虑这桥的修建年头,十分有道理。我的疑问是,这桥到底有什么用?桥面似乎很新,既无车辙,也无蹄窝,不像城门口附近日常人来车往的样子。或者当时这里人烟稀少,并无多少居民,这桥主要是供皇家游翁山泊用的?在修清漪园之前,这一带不通航,所以还是靠陆路?或者这桥后来重修过?</p>
<p> </p>
<p>我原来每次从这桥过,看那红颜色跟颐和园其他的桥不太一样,而且被风雨腐蚀得更厉害,也觉得可能这桥的年头比清漪园早。看来您说的对,先有此桥,后挖的昆明湖。</p>
<p> </p>
<p>这桥的栏杆样式在承泽园里也有。承泽园过去二门外的桥也是这样的,现在还在。</p>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您的疑问很好。罗汉板石桥多有实用用途的,为了车马轿辇之用,但在皇家园林内觉得不应该存在这些车马使用的石桥的。所以在颐和园东宫门外大影壁两边可见到罗汉板石桥(包括静宜园东门前),它就是纯粹的实用价值的体现吧。</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另:早清以前海淀是通航的,文人墨客在海淀游船吟诗是一大乐趣。</b></font></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16:38:10编辑过] <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b>昆明湖清淤91年不是第一次,文革之前就有过的,他不知道而已。好山园和此桥似乎无关的。</b></span><div><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b><br/><br/></b></span></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颐和吴老</i>在2011-6-30 11:19:00的发言:</b><br/><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谢谢您的详尽的分析和资料,费心了。</b></font>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这桥都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所建不知依据何在。</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在乾隆时期的《万寿庆典图》上可见到二龙闸,但是没有此桥,官员人等都从二龙闸上骑马而过,如果乾隆同期建这座桥其作用是什么?此《图》是写实的,所以此桥应该不属于清漪园之物。</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有其他博友怀疑此桥为元代和辽金时期的,也算是一家之言吧。</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还有此桥桥面看出没什么磨损,看来此桥很少使用过。清漪园时期不用,慈禧时期此桥在大墙之外紧挨着大墙,也不在交通要道上,实际上是座废弃的石桥。</b></font><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0 11:20:53编辑过]</font></div></div>
<p>谢谢您! 您提到万寿庆典图无此桥,又是一个新证据. 可以看出,当时水量很大. </p>
<p><br/><br/>平时不起眼的这个桥, 仔细一琢磨, 竟是一个谜. 我猜想要解开这个谜, 需要更多了解附近地方湖泊边界和道路的位置. 比较关键的是"西湖堤"的位置. 据记载,"西湖堤"直通青龙桥. 还有就是守护畅春园的"西堤"的位置. 这两堤是否同一堤? 如果不是同一个, 则两者的南段似乎重合, 北段分开了, 此桥可能在"西堤"北段上. 所以, 如果存在这样的"西堤"北段, 就支持早就存在这桥的说法. </p>
<p>又看到一个资料,在1991年疏浚昆明湖时, 在仁寿堂南耶律楚材墓西湖底发现建筑遗址, 可能是好山园遗址, 因文献记载好山园靠近耶律楚材墓. 而且好山园可能是乾隆初年修的,说不定当时顺便修了此桥,这个猜测又支持这桥后建的结论. 但清帝住在畅春园或圆明园来翁山时,似乎无必要过此桥。此桥低平,便于走车马,但影响通航,说明修桥时不考虑通航。</p>
<p>难道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慈禧给颐和园加筑围墙时, 才修此桥, 以利巡逻? 所以桥面较新, 且与万寿庆典图无此桥吻合了. 问题是这时还能从万寿山采石修此桥吗? </p>
<p>从现有材料看,现存的这桥很可能是后来修的,因为桥面较新,石料不好,万寿庆典图无此桥。但是原址是否原来就有桥有路,则还是不明了,也许原来就有。</p>
<p> </p>
<p>附: <font face="Verdana">《昆明湖上好山园》 侯瑞华 <br/> 入冬以来,颐和园内昆明湖因蓄水闸截流,干涸见底,吸引无数好奇游人下湖探秘。日前,有人还在知春亭西北湖底从一建筑遗址的三合土地基底部洞穴内掏出一只冻死的大乌龟。<br/> 说起此处遗址,确实鲜为人知。此地基之上建筑,大约被毁300余年了。因为乾隆开挖瓮山泊,“展拓湖光千顷碧”,是始于1750年。从那时起昆明湖蓄西山诸泉之水,直到1991年市政府拨款对昆明湖进行240年以来的第一次清淤。这之前,该遗址一直淹没于水下。1991年冬的机械化清淤,本人有幸经历全过程,夜间目睹挖掘机与坚硬的地基石碰触打出的火花。几天后,文物局等有关部门将遗址清理勘查,结果记载于《颐和园志》:瓮山在明末文人的诗集中曾被称为好山,这名称一直沿用到了清漪园创建时期,并反复吟唱在乾隆皇帝描写湖山景色的诗中。昆明湖清淤时,在距<strong><font color="#ff0000">乐寿堂南</font></strong>面约100米,距<strong><font color="#ff0000">耶律楚材墓西</font></strong>面约200米处的湖底发现一处建筑遗址,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场勘查有两处较完整的建筑基础(上面第一层是分口青砖,第二层是大块长方青砖,第三层是用三合土铺成的三层墁,最底层是三合土与碎石块、柏木钉混合做成的基础),也有许多柏木钉纵横排列深埋于湖泥之中。在发掘遗址的过程中,清理出许多<strong><font color="#ff0000">明朝到清初的</font></strong>青花瓷片及少量的铜钱等小件文物。根据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记载推测,此处建筑遗址是很有争议的“<strong><font color="#ff0000">好山园</font></strong>”。好山园见诸记载很少,仅在乾隆十五年御制诗《题耶律楚材墓·诗序》中有:“<strong><font color="#ff0000">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昔年营园时以其逼近园门</font></strong>……”句。(此诗镌刻于耶律楚材墓前的龟驮石碑之上)证实在建清漪园之初,于瓮山东麓、耶律楚材墓之西确有好山园,但建造年代及规模不详。许多人对该园是否存在有异议。1979年,清华大学建工系编写的《建筑史论文集》第二集“北京西北部的园林”中有如下叙述:“元世祖忽必烈采纳郭守敬建议,于至元二十九年在昌平白浮村筑堰,把神山诸泉之水先西行后转南,流经青龙桥,再绕过瓮山而汇聚于南面瓮山泊……水位得到控制。附近陆续有园林建成。好山园就是其中的一座……明正德年间,以好山园为行宫,一座改瓮山为金山,故好山园也叫金山行宫。”此文还录有文人诗咏,有清人沈德潜《西湖堤散步诗》:“<strong><font color="#ff0000">左带平田右带湖,晴虹一路绕菇蒲。波间柳影疏间密,云际山容有忽无。遗臭丰碑旧阉竖,煎茶古寺老浮屠。闲游宛似苏堤上,欲向桥边问酒胪</font></strong>。”文中说的“遗臭丰碑旧阉竖”指好山园曾一度是宦官魏忠贤的私园。1985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写《颐和园……中国园林建筑的传世绝响》中载:“关于瓮山东麓的小园林好山园的情况,<strong><font color="#ff0000">学术界有两种说法</font></strong>:<strong><font color="#ff0000">一为明代私家园林</font></strong>,曾一度归魏忠贤所有;<strong><font color="#ff0000">一说建于乾隆初年</font></strong>,位置紧邻耶律楚材墓之西北,可能是清漪园玉澜堂前身。<br/> 乾隆15年初建清漪园时的御制诗序中有:“<strong><font color="#ff0000">昔年营造时</font></strong>”之句,分析<strong><font color="#ff0000">此园的建造应在乾隆初年</font></strong>。至于好山园具体位置,于1991年昆明湖清淤时得以现场勘查。有正殿、配殿及游廊基址。可证明乾隆十四年挖湖以前,该处确有小园林建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好山园的历史提供了佐证。大湖放水前,人们游览颐和园,经过玉澜堂前的九道湾,不用下湖就可将该遗址放于视野内。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 9:01:52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颐和吴老</i>在2011-6-30 14:23:00的发言:</b><br/><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class="Apple-style-span"><b>昆明湖清淤91年不是第一次,文革之前就有过的,他不知道而已。好山园和此桥似乎无关的。</b></span>
<div><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class="Apple-style-span"><b><br/><img style="CURSOR: pointer" title="oldbeijing.org"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_asc8252.jpg<br/><a href="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6/201163014224679780.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700px; CURSOR: pointer" title="oldbeijing.org"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6/201163014224679780.jpg"/></a><br/><br/></b></span></div></div>
<p>谢谢! "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 一睹真迹, 谢谢您! </p>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谢谢您的详尽的分析和资料,费心了。</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这桥都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所建不知依据何在。</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在乾隆时期的《万寿庆典图》上可见到二龙闸,但是没有此桥,官员人等都从二龙闸上骑马而过,如果乾隆同期建这座桥其作用是什么?此《图》是写实的,所以此桥应该不属于清漪园之物。</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有其他博友怀疑此桥为元代和辽金时期的,也算是一家之言吧。</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还有此桥桥面看出没什么磨损,看来此桥很少使用过。清漪园时期不用,慈禧时期此桥在大墙之外紧挨着大墙,也不在交通要道上,实际上是座废弃的石桥。</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br/></b></font></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0 11:20:53编辑过] <p> 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 圆静寺前的石桥会不会保留了下来, 就是排云门内的那座石桥? 沿着长廊北侧, 在排云门两侧各有一溜院子, 很多院子在门外或门内都有石桥, 石桥两侧有水池, 会不会这些桥和水池都是原来河道上的旧物? 其实只要对水池底部和怀疑是河道的地方的地下沉积物取样, 就可以得到一些线索了. </p>
<p> 有很大的可能,在修清漪园时, 尽量利用了原有的堤坝和河道, 以减少工程量. 排云门前凸出一块儿来, 就有可能保留了原来圆静寺前的石桥.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0 13:33:07编辑过] <p><font face="Verdana">又从下面几个网页找到一些资料。</font></p>
<p><font face="Verdana">第一处:</font><font face="Verdana"><a href="http://www.cuyi.com/contents/2010-06-21/32245.htm">http://www.cuyi.com/contents/2010-06-21/32245.htm</a></font></p>
<p> “乾隆十五年( 1750年)三月十三日,弘历在易名万寿山的同一份上谕中正式宣布易西湖之名为“昆明湖”。 </p>
<p> 疏浚后的昆明湖,湖面往东拓展直抵万寿山东南面的一条南北走向的旧堤。利用浚湖土方堆叠、改造万寿山东半部的山形,保留原东岸上的龙王庙成为湖中的一个大岛——南湖岛。这条旧堤原来是康熙时为防卫地势较低的畅春园免受西湖水患泛滥而修筑的,以其在该园的西面故名为“西堤”。昆明湖往东拓展之后就利用这条旧堤加固、改造而成为湖东岸的大堤,改名“东堤”。于是,西堤便成了东堤,弘历特为此事写了一首名为《西堤》的诗以说明其原委:</p>
<p> 西堤此日是东堤,名象何曾定可稽。<br/> 展拓湖光千顷碧,卫临墙影一痕齐。<br/> 刺波生意出新芷,踏浪忘机起野鷖。<br/> <strong><font color="#ff0000">堤与墙间惜弃地,引流种稻看连畦</font></strong>。</p>
<p> 注:西堤在畅春园西墙外,向以卫园而设,今昆明湖乃在堤外,其西更置堤则此为东矣。</p>
<p> <strong><font color="#ff0000">东堤的北段建三孔水闸“二龙闸”,控制昆明湖往东流泄的水量。于是,堤以东、畅春园西墙以西的一大片低洼地得以受灌溉之利而开辟为水田,这就是诗中所谓“堤与墙间惜弃地,引流种稻看连畦”。</font></strong>至于弘历所说的‘其西更置堤”,则指湖中新筑的纵贯南北的一条大堤——“西堤”而言。西堤以东的水域广而深,是昆明湖水库的主体,以西的水域比较小一些,浅一些,则是辅助水库的性质。”</p>
<p> “清漪园的宫墙仅修筑在东、西两座城关之间,东起文昌阁城关,往北折而西,绕过万寿山北麓的后湖北岸,到如意门再折而南,止于西面的“宿云檐”城关。<strong><font color="#ff0000">昆明湖的东、南、西沿岸均不设宫墙</font></strong>,园内园外联成一片。因此,难于定出园林占地的确切面积,大体说来包括宫墙以内及昆明湖沿岸地段约为295公顷。”</p>
<p> </p>
<p><font face="Verdana">第二处:<a href="http://mobshh.blog.163.com/blog/static/1363462752011322113222689/">http://mobshh.blog.163.com/blog/static/1363462752011322113222689/</a></font></p>
<p>“二龙闸在颐和园东墙下,是昆明湖的两个出水闸口,<strong><font color="#ff0000">因雕有两个龙头,故名二龙闸</font></strong>,附近的村庄也就叫二龙闸村。”</p>
<p> </p>
<p>第三处:<font face="Verdana"><a href="http://www.iwhr.com/zgskyww/ztbd/cbw/swhgj/webinfo/2011/05/1306376377555854.htm">http://www.iwhr.com/zgskyww/ztbd/cbw/swhgj/webinfo/2011/05/1306376377555854.htm</a></font></p>
<p> 这个网页有一个青龙闸旧照,上面没有搭各种棚子,跟您发的那张不太一样</p>
<p><br/></p>
<p>第四处:<font face="Verdana"><a href="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536222&PostID=5942048">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536222&PostID=5942048</a></font></p>
<p>“关于乾隆帝修建清漪园,刘老提到挖湖之事,主要挖西堤和东堤之间,<strong><font color="#ff0000">造成东堤内外水位高低不一,</font><font color="#ff0000">便修了二龙闸来调节</font></strong>。”</p>
<p> </p>
<p><font face="Verdana">第五处:<a href="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4/08/content_85332.htm">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4/08/content_85332.htm</a></font></p>
<p>“昆明湖的开挖定型,结束了原来瓮山泊、西湖天然湖泊的地貌,<strong><font color="#ff0000">逐渐从地下湖演变成地上湖</font></strong>”</p>
<p> </p>
<p><font face="Verdana">第六处:<a href="http://www.bjcaca.com/bbs/viewthread.php?tid=30243">http://www.bjcaca.com/bbs/viewthread.php?tid=30243</a></font></p>
<p>“<font size="3" face="宋体">颐和园的桥(冬季赏桥)</font></p>
<div class="t_msgfontfix">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id="postmessage_154204" class="t_msg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 face="宋体"></font>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5"><font style="FONT-SIZE: 9pt" size="5"><strong>二龙桥</strong></font></font></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5"><strong><font style="FONT-SIZE: 9pt"> 离开知春亭穿过文昌阁,沿湖东岸南行,在步行道的东侧围墙下,有一处昆明湖水向东流的水道,水道上横跨着二龙闸一座,二龙桥一座,二龙桥与二龙闸并排,石桥在水闸下水方。这个设施是为了调控昆明湖输出的水量,起到对周边及附近稻田供水的作用,当时昆明湖总水量达到</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230</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万立方米,二龙闸就是控制输往六郎庄河道的水量,在近</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200</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年的时间里,附近的百姓种植京西水稻就此受益匪浅。现在河道被填堵,只剩下二龙桥和二龙闸成了“摆饰”。</font></strong></font></font></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br/></font><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5"><strong><font style="FONT-SIZE: 9pt"> 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1764)</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花岗岩石建造,桥身长</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10.5</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全长</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14.5</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宽</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4.9</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桥堍外口宽</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7.8</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桥为二方孔,方桥墩出尖呈船形。桥基础和侧墙都是用花岗岩块石砌成,桥面大方石之间原有“银锭铁”连接,可惜“银锭铁”被人撬走,现桥两头重铺桥面石,东南角地势下沉,造成桥面有塌陷现象。桥的石护栏不高,一侧为三条护栏石和二条桥头石组成,中间一块长</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3.7</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高</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0.63</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厚</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0.23</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像这样长的石料非常硬脆,稍不注意就会断裂,在运输、加工时都得加倍小心。桥头的长条护栏石把云堆抱鼓石和一段护栏花纹图案做在一起,石长</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2.3</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高</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0.6</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厚</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0.23</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米。整座石桥有个别地方破损,已被修补过,目前只是一座观赏石桥。</font></strong></font></font></font></p></td></tr></tbody></table></div>
<p>”</p>
<p><font face="Verdana">第七处:<a href="http://www.cgatc.com/index.php/Post/view/id-72068">http://www.cgatc.com/index.php/Post/view/id-72068</a></font></p>
<p>讨论颐和园的给排水系统,简单提到二龙闸。</p>
<p> </p>
<p><font face="Verdana">第八处:<a href="http://www.hdylw.com.cn/bbs/viewthread.php?tid=7613">http://www.hdylw.com.cn/bbs/viewthread.php?tid=7613</a></font></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id="postmessage_30066" class="t_msgfont">康熙:“稻谷京西泉水浇,清香万亩两桥挑。天子躬身培御米,留存国粹送君熬。”<br/>乾隆:“代有江南美扶苏,<font color="#ff0000"><strong>二龙闸上紫金箍</strong></font>。园内清漪园外秀,长春桥上滚珍珠。”<br/>晚清:“北坞景色正旖旎,蓝靛丰收入囤时。园外人欢车马闹,皇家佃户恨来迟。”<br/>民国:“民间斗转伴星移,贡米出宫入野席。京畿处处闻香味,商户天天打烊迟。”<br/>今朝:“贡米京西集大成,创新科技汗相凝。一代天骄圆旧梦,名牌旷世庆余时”<br/>两桥:青龙桥、草桥等地,都有连畦的水田。<br/><strong><font color="#ff0000">紫金箍:乾隆下江南时,带回来水稻新品种</font></strong>。<br/>清漪园,长春桥,北坞,蓝靛均是京西地名。</td></tr></tbody></table></p>
<p> </p>
<p><font face="Verdana">第九处:<a href="http://forum.rbc.cn/thread-686192-1-1.html">http://forum.rbc.cn/thread-686192-1-1.html</a></font></p>
<p> “今天的古桥游之十六,首先发颐和园的<font color="#ff0000">二龙桥</font>。这是有特殊意义的。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和许多离退休老人一起,成了颐和园的“游园锻炼积极分子”。对这座二龙桥早就产生浓厚的兴趣。<font color="#ff0000">因为当时我觉得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应该有桥。这里没有建桥的理由和必要</font>,所以还找过颐和园的管理人员询问过这座桥的历史情况。此桥并不起眼,窝在园墙旁边,又比东堤矮不少,平时人们从昆明湖东岸走过,大多不会注意这座桥,许多人甚至根本没有看到过,不会想到这里还藏着一座乾隆年间的古桥,更不会知道她的<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C3%FB%D7%D6">名字</span>和由来了。但正如梁老师所说,这是颐和园里一座很有价值的古桥。<br/> <strong><font color="#ff0000">二龙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是昆明湖的向东出水口上的水闸“二龙闸”的配套建筑。当时这里没有园墙,这桥完全是<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BD%BB%CD%A8">交通</span>用桥,所以十分坚固。至今保存着乾隆年间的原貌。二龙桥的基础,桥墩,侧墙和桥两侧的护栏石,全部用花岗岩石建造。桥全长14.5米,桥身长10.5米,宽4.9米,桥堍外口宽7.8米。这是一座二方孔桥。桥墩尖出呈船形。桥两侧的护栏石和桥头石都特别长。中间一块长达3.7米,高0.63米,厚0.23米。这样长的石料建桥,难度很大,极为少见。</font></strong></p>
<p> 二龙桥虽然在园墙旁边,地处偏僻。但却是一处极好的观景之地。站在这座桥上,遥望万寿山,如同身在画中。”</p>
<p> </p>
<p><font face="Verdana">第十处:<a href="http://youxian1505.blog.hexun.com/45294161_d.html">http://youxian1505.blog.hexun.com/45294161_d.html</a></font></p>
<p>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照完十七孔桥,沿东岸向北走,找二龙桥。<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在步行道的东侧围墙下,有一处昆明湖水向东流的水道,水道上横跨着二龙闸一座,二龙桥一座,二龙桥与二龙闸并排,石桥在水闸下水方。这个设施是为了调控昆明湖输出的水量,起到对周边及附近稻田供水的作用,当时昆明湖总水量达到<span lang="EN-US">230</span>万立方米,二龙闸就是控制输往六郎庄河道的水量,在近<span lang="EN-US">200</span>年的时间里,附近的百姓种植京西水稻就此受益匪浅。现在河道被填堵,只剩下二龙桥和二龙闸成了<span lang="EN-US">“</span>摆饰<span lang="EN-US">”</span>。一路上只顾着拍西堤上六桥的合影,居然错过了二龙桥,补拍完三孔旱桥后,又原路找了回来。这是二龙桥,右边那张能看到一点二龙闸的身影。</span></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black; 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下面是二龙闸,左图的左边是昆明湖,路面就是昆明湖东岸的沿湖路,湖水应该是通过这个闸门从路下穿过流出颐和园进入六郞庄的河道。右图看到的是二龙闸门和二龙桥的部分桥头。</span></span></span>”</p>
<p> </p>
<p>最后是吴老的:<font face="Verdana"><a href="http://bbs.8mhh.com/thread-52585-1-1.html">http://bbs.8mhh.com/thread-52585-1-1.html</a></font></p>
<p> </p>
<p>从这些网页看:此桥名叫“<strong><font color="#ff0000">二龙桥</font></strong>”,与二龙闸配套,似为同一时间所建(<strong><font color="#ff0000">1764年,乾隆15年</font></strong>)。也许这正是吴老所说文献中的说法。</p>
<p> </p> <p><font face="Verdana">下面是另一篇,对上一篇提出质疑。</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 </p>
<p><font face="Verdana">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font></p>
<p><font face="Verdana">关于确认瓮山泊东岸位置的依据——兼与岳升阳先生商榷<br/>黄成彦<br/></font><font face="Verdana">摘要:1991 年初昆明湖全面清淤,依据出露在湖区内某些地段柏木桩(钉) 的分布、形态等特征,可以确定其设置的年代在1750年后,其功能是保护清漪园西堤上的豳风桥;瓮山泊东岸(西堤)的位置应在龙王庙北侧至瓮山圆静寺山前“通道”的西侧,仅凭出露在南湖岛西北角的柏木桩,将瓮山泊东岸湖界划定在瓮山西侧缺乏科学依据。《怀麓堂集》中“左田右湖”的记载等,并不能证明翁山泊东岸湖界的位置。通过讨论,能够更好地认识颐和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科学意义。<br/>关键词:瓮山泊; “西堤”; 昆明湖; 柏木桩; “左田右湖”<br/>作者简介:黄成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北京100081)<br/></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关于瓮山泊( 昆明湖前身) 东岸位置的确认(习称“西堤”),学术界长期以来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瓮山泊东岸位于龙王庙与瓮山圆静寺之间,西岸位于功德寺(又名大承天护圣寺,西湖寺,建于1329 年) 东南方;另一种观点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双方都以文史资料和古人诗文为主要依据。<br/> 1990 年底,北京市政府决定对建园240 周年的颐和园昆明湖进行首次全面清淤,为此将昆明湖西堤东侧湖区内的湖水全部排干,致使湖底全部显露在人们的视野中。期间,有关人士对出露在湖区内某些地段的柏木桩(钉) 的分布、形态等特征进行研究,对瓮山泊东、西堤岸的位置提出新的见解。<br/> 本文讨论的焦点是:出露在昆明湖内某些地段的柏木桩的功能和设置年代,以及如何证实1750 年前,在龙王庙北侧至瓮山圆静寺之间的“通道”西面至瓮山西麓以东的那片土地,原先是瓮山泊水域一部分,还是农田? “左田右湖”、“湖在堤南”、“稻田豆场在堤北”等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如何? 作者就此提出三点见解。<br/></font></p>
<p><font face="Verdana">一、昆明湖内某些地段出露的柏木桩的功能及其年代<br/></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岳升阳先生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1995 年第1 期的《昆明湖中的瓮山泊“西堤”遗址》(以下简称《“西堤”遗址》)一文中,有关“西堤”是这样记述的:“此次发现的堤坝遗址,位于昆明湖南湖岛(龙王庙) 西北。它由南湖岛西北角向西偏北约20 至30 度的方向,向西北方延伸,在玉带桥东约150 米处转向西偏北约45 度的方向延伸,并在玉带桥东北约100 米处与昆明湖西堤汇合,全长约600 多米。”“遗址的构成,以石块和木桩为主,并伴有少量砖块和荆笆遗迹”;“在位于该段堤坝中段的豳风桥东西两侧,各出土一排木桩,桥东的木桩距桥基约2 米,仅寥寥数根,桥西的木桩距桥基约10 米,并以较密的间距沿昆明湖西堤西侧向北伸延,与今堤岸相距2—3 米,木桩内侧填以碎石,石块特征与遗址相同。这些发现表明,这里曾是瓮山泊西堤旧址”。<br/> 《颐和园志》中有关西堤是这样记述的:“经实地考察发现,南湖岛东、西两侧的西堤遗址宽约6米,是用柏木钉与碎石、三合土建筑的堤岸基础”;“南湖岛西面堤岸遗址,位于岛西北方向约100 米处,其走向始为正西,行约400米左右,曲而向北,方向正对着今日万寿山西侧的石舫,消失于距湖岸500 米处的淤泥中。从发现的西堤遗址平面分析,此堤由今日东堤岸边始,西接龙王庙,再往西北方向呈弧形状展开至青龙桥止。青龙桥是西湖的北界,湖南界在今龙王庙南,西界距玉泉山仅里许”。<br/> 对于分布在豳风桥两侧出土的木桩,作者认为它们并非是瓮山泊西堤旧址( 遗迹),而是专为保护豳风桥桥基布设的防护带。依据是,豳风桥建于1750 年后,桥西面是西山和香山,地势明显高于瓮山泊。每遇大雨或暴雨时,山洪由高处向低处倾泻,正面对着豳风桥的西侧。山洪对桥基的冲击力很大,所以桥的西侧必须布设较密木桩,同时,木桩与桥基之间的距离要远一些( 约10米),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豳风桥的桥基。而分布在桥东侧的木桩仅寥寥数根,距离桥基约2 米,是基于山洪流到昆明湖东岸受阻后形成一股“回流”,当这股“回流”返流到豳风桥东侧时,会对桥基产生一定压力。虽然这股“回流”的压力比刚从西山、香山倾泻时的山洪冲击力要小得多,为防不测,布设少量木桩是必要的。所以,在豳风桥东、西两侧的木桩不是瓮山泊西堤旧址,而是为保护清漪园西堤上的豳风桥专门布设的。这些柏木桩布设的时间与建筑豳风桥在同一时期——1750年后。<br/> 关于出露在龙王庙西北角长约500 米的木桩和龙王庙东北面十七孔桥北侧的柏木桩,我认为是在1750 年拓展瓮山泊时,为保护南湖岛西北角和十七孔桥桥基布设的。因为十七孔桥桥身长、桥面高,抗御山洪冲击力较弱,所以在十七孔桥北侧布设了二至三排的柏木桩。假设,当时瓮山泊的东岸位置如岳升阳先生在《“西堤”遗址》和《颐和园志》中所说,是从龙王庙西北角起到如今十七孔桥附近,那样就没有必要在这一带再放置二至三排柏木桩。因为从西山、香山一带下泻的山洪流到瓮山泊东岸之前,山洪的冲击力已大为减弱。<br/></font></p>
<p><font face="Verdana">二、确认瓮山泊东岸湖界的依据<br/></font></p>
<p><font face="Verdana"> 1991 年初,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先后十余次数十人( 次) 进入昆明湖清淤现场。实地测绘了三个地质剖面,用钻机采集了四个岩芯。对剖面II、CK1 和CK3 号的样品进行分辨率较高的取样,并用11 种测试手段和方法进行测试、分析。不论是现场观察、记录,还是室内综合分析结果,都证实钻孔和剖面中自下而上的沉积物特征都是一致的,都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差别之处,只是各层沉积物的厚度有所不同。另外,化学组分、粘土组分和孢粉分析等测试数据同样都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最重要的是各层沉积物中的介形虫和软体动物( 遗骸)都是水生生物,它们对确认湖区范围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br/> 综合测试探明瓮山泊形成于3 500 余年前。期间,湖区周围环境虽经历了雨水、干旱、风沙侵袭和水源改变等各种变化,沉积物中的介形虫和软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产生变化,但它们的组合面貌仍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这说明CK1、CK3 和剖面II 所处范围过去一直是瓮山泊的一部分。因此,我认为瓮山泊东岸湖界应在龙王庙北侧至瓮山圆静寺山门前“通道”的西侧。仅凭出露在南湖岛西北角的柏木桩,将瓮山泊东岸湖界划定在瓮山西侧是缺乏科学依据的。</font></p><font face="Verdana">
<p>三、旁征博引要贴切<br/> 岳升阳先生为了印证他提出的瓮山泊东岸湖界是在南湖岛西北角外侧至瓮山西麓之间,他引用《怀麓堂集》中“左田右湖”作为旁证。他认为《怀麓堂集》的作者是站在比圆静寺更高的观景处向下俯视,写下了“左田右湖”景象。这与他提出的瓮山泊东岸湖界是一致的。这种推理与人的视觉反应是不相符的,因为只有在人面对某个物体时,才存在左右之分,它不会因人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包括地势的高低)而改变。在《怀麓堂集》中提及的“左湖右田”都是以圆静寺前的左右实景而言,所以不论站在瓮山山麓,还是站在瓮山高处,“左田右湖”实景都是不可能变化的。<br/> 岳先生为了印证他在十七孔桥附近发现的一段堤坝遗址的走向和《帝京景物略·西堤》一文中的“湖在堤南”、“稻田豆场在堤北”景象是吻合的,他在《“西堤”遗址》中这样记述:“由今十七孔桥以上,南北走向的西堤转为东西走向,于是有了‘湖在堤南’‘稻田豆场在堤北’的景象。”可是在后面却又出现另一种记述:“可以认为,十七孔桥是利用了西堤基址建筑起来的。建桥前,这段堤坝的南面是瓮山泊,北面是黑龙潭。”这两段文字都是以如今十七孔桥附近的一段堤坝为主体。不同之处,是在前面一段文字中将十七孔桥附近的一段堤岸用作解释“南湖北田”,在后面一段文字中却说成这段堤岸的堤南是瓮山泊,堤北是黑龙潭。这两种解释哪一种是正确的?<br/> 另外,在《“西堤”遗址》一文中,三处提及在1983 年拍摄的航空照片中见到西堤遗址、大道堤坝等一些遗迹。经核实,这张照片是原地质矿产<br/>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现为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于1983 年拍摄很多照片中的一张(编号为83012548)。因为这张俯视颐和园全景照片的效果好,使用频率高,导致底片的某些部位有些磨损,但不影响整体效果。为慎重起见,遥感中心的有关人员将同日(1983 年) 拍摄的相关照片(包括红外照片)逐一进行观察,结果都没有见到西堤遗址、大道堤坝等遗迹。<br/> 在这张照片中,可见到石舫于如今的西堤北段之间有一条狭长深绿色的条带(北深南浅),据颐和园管理处有关人员介绍,这是1950 年代末至1960 年代初,为了使从外面引水入湖时水流畅通,专门开挖的一条较深的(以昆明湖底而言) 引水通道。<br/> 希望通过讨论,不仅对瓮山泊的东、西堤(岸)位置的确认能更准确,同时对颐和园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科学意义更能有所认识。<br/>(责任编辑:苗慧)<br/>参考文献:<br/>[1]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4 ,《颐和园志》,北京:北京出版社。<br/>[2]蔡蕃,1987 ,《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br/>[3]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1983 ,颐和园航空遥感照片。<br/>[4]黄成彦等,1996 ,《颐和园昆明湖3500 余年沉积物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br/>[5]侯仁之等,1997 ,《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北京:燕山出版社。<br/>[6]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0 ,《颐和园》,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br/>[7]孙秀萍、赵希涛,1982 ,《北京平原永定河古河道》,《科学通报》第16 期。<br/>[8]岳升阳,1995 ,《昆明湖中的瓮山泊“西堤”遗址》,《清华大学学报》第1 期。<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9 13:37:54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颐和吴老</i>在2011-6-28 13:25:00的发言:</b><br/><span style="LINE-HEIGHT: 21px; FONT-FAMILY: simsun; COLOR: rgb(70,70,70)" class="Apple-style-span">
<div><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这是侯仁之先生复原的明代海淀水系图:</font></b></div>
<div><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img title="oldbeijing.org" border="0" src="http://www.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无标题1.jpg<br/><a href="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6/201162813251214406.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oldbeijing.org"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6/201162813251214406.jpg"/></a><br/><br/></font></b></div></span></div>
<p> </p>
<p> </p>
<p>下面是这桥在上述论文插图中的位置(红色方框)。会不会当年挖昆明湖时,把圆静寺前的石桥(蓝色方框)移建到此?</p>
<p>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9 13:54:39编辑过]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谢谢一起探讨。</b></font><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谢谢您提供的详细资料,最好有关于此桥的。</b></font></div><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单就研究问题还没看出您的观点,</b></font><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b>最好观点明确才有可探讨的余地。</b></span></div><div><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b>我自己是扯淡,瞎玩,您不要客气。</b></span></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颐和吴老</i>在2011-6-29 14:06:00的发言:</b><br/><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谢谢一起探讨。</b></font>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谢谢您提供的详细资料,最好有关于此桥的。</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单就研究问题还没看出您的观点,</b></font><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class="Apple-style-span"><b>最好观点明确才有可探讨的余地。</b></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class="Apple-style-span"><b>我自己是扯淡,瞎玩,您不要客气。</b></span></div></div>
<p> 您在颐和园周围生活了很久, 您的记忆和经验那都是无价之宝啊, 绝不是扯淡和瞎玩. 您对这个桥的探讨, 就提出了非常好的话题, 谢谢您! 我是在您对石料的观察基础上和读了那两篇论文后想到的:</p>
<p> 1.这桥石料可能就地取材于瓮山.</p>
<p> 2.圆静寺前的石桥在挖昆明湖后到哪去了? 会不会在挖昆明湖时移建到此成为此石桥? 这就与您说的文献记载此桥与清漪园同时修建吻合了. </p>
<p> </p>
<p>关于此桥的资料比较难找, 主要是没有桥名, 周边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 例如,这桥是不是在一条大路上? 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圆静寺前已经有一条大路了,没必要在相距不远的地方修两条大路. 而且如果这桥在大路上,那么耶律楚材墓就在大路边上了, 这与通常墓地选址不符. 相反, 若走圆静寺前的大路,耶律楚材墓就在僻静的角落了. 所以,我猜此桥可能是圆静寺前的石桥在挖昆明湖时移建到此的. 当然,这纯粹也是瞎猜了, 说不定圆静寺前的石桥移到颐和园别的地方了. </p>
<p> </p>
<p>现在的问题是,瓮山泊的地界还不是十分清楚(见那两篇文章), 所以附近道路的情况也不清楚, 这桥的年代就不容易确证, 还需要再寻找更多的材料.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0 10:11:04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颐和吴老</i>在2011-6-28 19:48:00的发言:</b><br/><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您好!从您的网名和对此帖的关注可看出是清漪园爱好者或者专家,谢谢共同探讨。</b></font>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寿桃、蝙蝠可以戏说,但无依据。这个看法也是有了航空摄影后演绎出来的。</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您说我的观点没错:就是此桥早于清漪园。论据不说了,拙文里都有。</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现在已经多人证实颐和园时期此桥在大墙之外,应该是76年地震之后大墙东扩将此桥圈了进来。</b></font></div>
<div><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3"><b> 个人觉得砌岸石不可与桥栏相比的,不少书和喜欢清漪园人的观点也是说这一点。我前文论据已经就此石质问题说过了。您还可以看看第一张老照片,闸口和桥洞高低的关系,就可看出此桥远远桥洞低于闸桥,如果举例还可拿高梁桥来说的:</b></font></div></div>
<p><font face="Verdana"></font>谢谢吴老, 我只是清漪园爱好者, 能跟您一起探讨, 非常荣幸, 还要多向您和其他人学习. 我找到两篇文献, 希望对讨论有所贡献. 我读了下面这一篇后,觉得您所说<strong><font color="#ff0000">那桥的石料很可能直接采自瓮山</font></strong>,现在万寿山上也全是那种红色豆渣石。还有就是关于桥的位置高低, 瓮山泊东西落差有2米左右, 所以这桥的位置低, 这些都说明这桥的年头可能早于昆明湖的开挖,昆明湖开挖时最大限度利用了已有湖岸堤坝的旧址,所以可能正是这桥及其道路,决定了昆明湖的东界. 总之,从文献中的材料看,也可以说是支持您的观点的. </p>
<p> </p>
<p><font face="Verdana">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font></p>
<p><font face="Verdana">昆明湖中的瓮山泊“ 西堤”遗址</font></p>
<p><font face="Verdana">岳升阳<br/>摘要: </font><font face="Verdana">年初, 在颐和园昆明湖底出土了古代瓮山泊旁的“西堤”遗址, 及大面积的辽金文化遗存分布区。对于遗址的考古调查, 揭示了该处“西堤” 的形制、规模、走向和某些建筑特征。可以天致勾划出瓮山泊的范围、探寻它的成因, 并可看出清代修建昆明湖时对该堤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方法。<br/>关键词: 瓮山泊 西堤遗址 白浮堰 颐和园<br/></p></font>
<p><font face="Verdana"> 1991年初, 北京市进行了颐和园昆明湖建湖多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清淤工程, 在施工中, 我们对昆明湖底的文化遗存进行了多次调查, 并借助于航空照片辅助考查, 终于发现一处湮没于昆明湖底的古代瓮山泊旁的西堤遗址, 及许多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存。这些发现, 对于我们澄清有关瓮山泊旁西堤位置的争论和深入研究北京水利史, 都具有重要意义。瓮山泊是昆明湖的前身, 因瓮山今万寿山而得名。亦称七里泊或大泊湖。元人因之与杭州西湖媲美, 又称作“西湖”或“西湖景”。金代为解决中都潜运和苑囿用水的短缺, 开始由瓮山泊向中都引水。元代在郭守敬主持下, 修筑了著名的白浮堰引水工程, 将昌平白浮等泉水导入瓮山泊, 再向东南引至高梁河上源, 以济大都嘈运之需。为此, 由瓮山泊至麦庄桥今蓝靛厂东南附近, 筑起“十里长堤” 。该堤因地处京城之西, 被习称为“西堤” 。西堤不但是重要的水利设施, 而且是京西通往瓮山泊风景区的重要游览线路。元人即有“凤城西去玉泉头, 扬柳长堤马上游”的诗句。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 兴工将瓮山泊疏浚拓展为昆明湖, 西堤在昆明湖中的一段遂被拆除。仅存的遗迹也湮没于湖泥之下, 瓮山泊西堤位置何在成为学术界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此次发现的堤坝遗址, 位于昆明湖南湖岛龙王庙西北。它由南湖岛西北角向西偏北约20至30度的方向, 向西北方延伸, 在玉带桥东约100米处转向西偏北约45度的方向延伸,并在玉带桥东北约100米处与昆明湖西堤汇合, 全长600多米。在堤坝遗址的中段, 距南湖岛约200米处, 有一段100余米长的遗址向南突出约30米, 其突出部分呈梯形, 顶边长约80米, 形似城墙的“马面” 。在它的东面不远处, 有一条大道遗迹由堤坝遗址伸向排云殿前的昆明湖北岸附近。堤坝和道路遗址上有多处被晚近挖掘的引水渠道和行船航道所打破。遗址的上述特征, 在颐和园的航空摄影图片已有反映, 只是以往未曾引起人们的注意。<br/> 遗址的构成, 以石块和木桩为主, 并伴有少量砖块和荆笆遗迹。靠近南湖岛的一段140多米长的遗址, 仅存一排木桩。桩距远近不一, 最近者为60厘米。木桩直径约12厘米, 残长80至100厘米。在这排木桩南侧, 清淤后的湖底上, 可以看到一条宽约8米的浅灰色淤泥带, 其土质特征与昆明湖表层淤泥相似, 而与其两侧露出的早期淤积层不同。从其特征看,当为一条昆明湖建湖前即已存在的, 由人工挖掘而成的河道遗迹。这条河道遗迹与堤坝遗址平行, 它的东端被南湖岛所截断, 并压于南湖岛下, 西端一直延伸至“马面”附近。而“马面”很可能是一处兼有防洪和码头功能的堤坝。</font></p><font face="Verdana">
<p align="center"><br/></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Verdana">西堤遗址示意图<br/> 这条木桩迤西的遗址, 主要由一条碎石带构成, 碎石带平均宽约17至20米, 有的地方在20米以上。碎石带中心部分石块较少, 两侧石块密集, 在航拍照片上呈现为两条平行的浅色线条。石块的大小相当于北京地区砌筑“虎皮石”墙所用的石块, <strong><font color="#ff0000">石质与万寿山石质相同,很可能是就近从瓮山上开采来的</font></strong>,碎石带能起到加固基础和护坡的作用。这使人想起前人描写西堤的诗句“长堤曲曲石磷磷, 柳色参差接望春。”在“马面”西边的遗址中, 还发现了元代砖块和荆笆遗迹, 这证明了史籍中关于用荆笆修补西堤的记载。<br/> 遗址中建筑得最为坚固的部分, 在玉带桥东约150米处堤坝的转角部位。在约17米宽的坝基内, 打下四行排列紧密的木桩。木桩为杉木, 直径约15厘米, 行距2至4米不等, 行间用石块填实。该段遗址正处在玉泉河水流前方, 瓮山泊的转角处, 其坚固的做工, 可能与其易受洪水冲击有关, 也可能是某种引水设施的基础。而其木桩在选材和尺寸上的差异, 则可能是由于建筑年代不同所至。<br/> 在遗址与昆明湖西堤的汇合处, 昆明湖西堤向东微微弯曲, 其走向恰好与遗址的走向相一致, 使遗址得以和昆明湖西堤相吻合。这一现象绝非偶然的巧合, 其原因在于, 由此以北的昆明湖西堤, 是借用瓮山泊西堤旧址建成的。这段昆明湖西堤不但在宽度上与遗址十分接近, 而且沿堤坝边缘出土了同遗址木桩相同的柏木桩。在位于该段堤坝中段的幽风桥东西两侧, 各出土一排木桩, 桥东的木桩距桥基约2米, 仅寥寥数根, 桥西的木桩距桥基约10米, 并以较密的间距沿昆明湖西堤西侧向北伸延, 与今堤岸相距2至3米, 木桩内侧填以碎石, 石块特征与遗址相同。这些发现表明, 这里曾是瓮山泊西堤旧址。<br/> 西堤通往瓮山脚下的大道遗址, 是从南湖岛西约150米处的堤坝遗址向北伸展, 直抵排云殿前“ 云辉玉雨”牌楼西侧的湖岸附近。在航空照片上只能辨认出它与堤坝遗址接合处的一小段遗迹, 其特征似与堤坝遗址相同, 但在实地考查中只见到一条宽约6米的痕迹, 痕迹笔直, 一些地段还可以见到铺路用的碎石碴土, 在清淤后的昆明湖底清晰可辨。在大道与堤坝结合处, 有一些由白灰、青砖构成的建筑痕迹, 可惜已无法辨认其形制。<br/> 除了堤坝和道路遗址外, 在石舫以南, 堤坝遗址以北, 幽风桥以东的大片区域内, 还发现有不少辽金时代的文化遗存, 其最集中的地点在石舫以南约100米到300米的地方。这里散布着不少陶瓷碎片和零星的金代条纹砖块等, 似为一处聚落和墓葬遗迹。该遗迹位于昆明湖淤泥层下的古代淤积层上。在昆明湖淤积层以下约30厘米处, 仍可见到陶瓷碎片。惜时值冬季湖底封冻, 未能进行挖掘, 只是对其中两处遗物集中的地点表面, 作了简单清理。在其中一处, 出土了许多陶片和瓷片, 还有少量骨头, 陶片多为器皿碎片, 瓷片多为定窑系白瓷和一些黑釉、酱色釉瓷。其中可辨认器形者有芒口白釉瓷碗, 口沿外敞, 矮圈足白釉小碗, 碗心一圈无釉黑釉唇口浅腹小碗, 碗心一圈无釉, 外壁施釉不到底白釉荷叶盖, 胎薄, 刻花, 做工较为精致, 白釉碗足残片, 足底无釉, 碗心周围有9或10个圆形支钉痕。此外, 还有其他罐、碗及刻划有花纹图案的瓷片, 大多数为金代遗物, 少数为唐或辽代遗物。<br/> 堤坝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我们确定瓮山泊西堤位置, 澄清学术界有关西堤位置的各种不确切推断, 提供了可贵的实物依据。目前学术界对于瓮山泊西堤位置的认识尚基于推断, 因而并不一致。最流行的看法认为, 西堤由麦庄桥向西北延伸抵达龙王庙后, 又向北延伸至圆静寺明建, 今排云殿址附近与瓮山相接, 堤坝遗址的发现, 使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这一问题。<br/> 新发现的堤坝遗址的走间和位置, 与史籍记载是相吻合的。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西址》条云“(过麦庄桥)水亦已深, 偶得溃衍, 遂湖焉, 界之长堤, 湖在堤南, 堤则北, 稻田豆场在堤北,堤则南。”新发现的西堤遗址表明, 由今十七孔桥以上, 南北走向的西堤转为东西走向, 于是有了“湖在堤南”、“稻田豆场在堤北”的景象。<br/> 西堤未由龙王庙向北直抵圆静寺, 而是向西通向今昆明湖西堤, 再转而北去与青龙桥相接。《帝京景物略· 功德寺》条云“ 道西堤, 行湖光中, 至青龙桥, 湖则穷己。”很明显, 西堤的终点在青龙桥附近, 而非圆静寺。在西堤与圆静寺之间是大片水田, 因此《白岩集》云“西湖堤东, 稻畦千顷接瓮山之麓, 有寺日圆静。”这里的“堤东” , 当是就靠近青龙桥一段的西堤而言, 在此与瓮山相接的正是“稻畦千顷”, 而非西堤。当时, 瓮山前面有一条潺潺的小河,度小桥而南“人家旁山, 临西湖, 水田棋布。”是一派江南水乡的农家景象。<br/> 西堤与圆静寺之间是由一条大道相互连接的。《山行杂记》云“(圆静寺)寺门度石桥, 大道通湖堤。门内半里许, 从左小径登台, 精蓝十余。”圆静寺山门距山脚尚有半里许, 它前临溪水, 故有石桥可度。揆之距离, 其趾当在今昆明湖北岸附近。今排云殿前的昆明湖底有一片石碴地, 由岸边向湖内伸展二、三十米, 可能即是寺门及河岸的旧址。由此往南, 正是那条笔直的大道遗迹。大道与西堤的汇合点恰是西堤距圆静寺的最近点。它距龙王庙尚有一段距离, 却在突出的“马面”附近, 说明大道的修建目的在于把圆静寺同作为当地主要交通线的西堤和码头连接起来, 它本身并不是西堤。以往人们之所以推断西提由龙王庙通向圆静寺前,其主要依据即在于前人有关圆静寺“左田右湖”的记述, 其实, 圆静寺建于半山, 寺中观景之处更在山之高处, 由山上俯视湖曲, 所见左田右湖的景象, 应是就整个瓮山山麓的“近山之胜”而言, 恐非仅指圆静寺门前的景象。这与倪岳《青溪漫稿》称瓮山“西湖当其前, 金山拱其后”的概略描述在方法上是一样的。<br/> 西堤遗址的发现, 为我们研究元、明时期西堤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自白浮堰建筑以来, 西堤在建筑上广泛使用了木桩固堤、石块打基础和护坡的作法, 在关键堤段的处理上, 采用了密钉木桩, 桩间填充碎石的建筑形式, 有类于金中都水关地钉的做法,在有的地方还使用了荆笆。从坝基的宽度上看, 它的规模应与今昆明湖西堤相仿, 但从历史上多次决堤的记载看,其坚固程度似不如今昆明湖西堤。瓮山泊在筑堤后逐渐成为地上湖,水道淤塞十分严重, 不得不一再加以疏浚。” 此次在遗址南侧发现的河道遗迹即是证明。<br/> 堤坝遗址的发现, 使我们对于瓮山泊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瓮山泊水域的记载, 最早见于金人碑记“燕城西北三十里, 有玉泉自山而出, 乱澄百顷, 及其放乎长川, 浑浩流转, 莫知其涯。”。明初, 对白浮堰进行了大规模整修, 并增设闸口, 水面再次扩大。但此后由于瓮山泊上游白浮堰断流, 尤其是明代后期湖区内水田大量开垦, 水面再次缩小。《长安客话· 西湖》条云, 西湖一带, “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 尽决诸洼, 筑堤列迷, 为曹为舍, 菱芡莲孤, 靡不毕备, 竹篱傍水, 家鹜睡波, 宛然江南风气, 而长波茫白似少减矣。”随着农田的开垦, 到昆明湖修筑之前, 湖区内已是堤垄相望, 大量水洼, 漫滩被改造成农田, 湖面已不如昔日之广了。<br/> 瓮山泊在其盛时, 水面北起于青龙桥下, 东北以略呈S型的西堤为界, 西北岸在青龙桥至护圣寺功德寺前身一线。1982年, 在功德寺门前约100米处的稻田中, 发现一座元代建筑遗址, 出土有石栏板和雕刻着石狮的望柱, 疑为元代护圣寺的“水阁” , 此可做为元代瓮山泊西北岸的标志。<strong><font color="#ff0000">瓮山泊由于东西两岸高差较大</font></strong>, 因此西岸一般不用筑堤。其水面范围当随水量大小而进退。<br/> 关于瓮山泊南部出水河口, 一般认为<font color="#000000">在龙王庙附近, 并建有节制湖水的水闸。</font>有的著者更进一步猜测, 这个水闸就是明人所说的“响水闸” 。但在此次调查中, 在龙王庙附近并未发现水闸遗迹, 在龙王庙以南的湖底也未发现任何堤坝遗迹。相反, 西堤遗址却沿着南湖岛北边向东南伸展而去。沿着这一方向看去, 就会发现十七孔桥与堤坝遗址大体处在同一方向上。可以认为, <strong><font color="#ff0000">十七孔桥是利用了西堤基址建筑起来的</font></strong>。建桥前, 这段堤坝的南面是瓮山泊,<font color="#000000">北面是黑龙潭。《帝京景物略· 西堤》条云“堤行八九里, 龙王庙, 庙之旁</font>, 黑龙潭, 隔湖一堤而各为水。”通常认为, 黑龙潭在龙王庙东北, 能“隔湖一堤而各为水”的地方, 正是十七孔桥所在的堤段。因此, 西堤并未由龙王庙向南转去, 而是顺着十七孔桥的方向直抵今昆明湖东堤。<br/> 在十七孔桥以东, 西堤不大可能继续向东延伸, 因为那里地势低洼, 会给筑堤带来困难。合理的路线应该是由此转向南去, 即与今昆明湖东堤相重合。这恰巧应了乾隆“西堤此日是东堤”的诗句。不过乾隆认为, 他在这里所说的西堤, 是为了护卫畅春园而在其西墙外修建的护堤。可是当年为何要在距畅春园很远的地方建筑护堤?恐怕还是与利用古代西堤旧址有关。由此看来, 瓮山泊的出水河口很可能在牛栏庄今六郎庄以西, 今昆明湖口一带。响水闸也许就是建于牛栏庄附近西堤上的一座泄水闸。而瓮山泊湖尾则随水势的大小, 在龙王庙至牛栏庄附近的河口之间进退。水小时这里仅为河渠一道, 水大时又成泽国。<br/> 瓮山泊的主体在玉泉山东, 瓮山的右侧, 这里水面宽阔, 东西宽度在500米以上, 而南北两端水面渐窄, 由玉泉山鸟瞰瓮山泊, “见西湖水明如半月” ,呈现为美丽的半月形。<br/> 堤坝遗址的发现, 为我们探讨瓮山泊的成因提供了新的线索。瓮山泊水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永定河的主河道曾向北经颐和园、圆明园地区进入清河。在玉泉山与海淀台地之间, 形成数公里宽的河谷, 以后在八宝山断裂带的地质作用下, 永定河向南改道, 河谷中留下了许多湖泊和沼泽。生泉山至海淀台地间的大片草碳层,<font face="Verdana"> 即是在这时开始形成的</font>。二后来由于水源不足, 湖沼面积逐渐缩小, 最后只剩下瓮山泊等少数水面。瓮山泊地处山前洪积扇边缘, 又曾是永定河河道所经之地, 是最容易生成湖泊的地方。然而, <strong><font color="#ff0000">瓮山前的地势西高东低, 高差在2米左右</font></strong>, 瓮山泊何以在地势较高的西侧呢?新发现的堤坝遗址和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在古代, 临水的聚落和墓葬往往建在水边的台地上。因此可以设想, 在瓮山西南曾有一块台地由山脚向南延伸, 它挡住了东去的山水, 使之汇集成湖。从地理上看, 这块台地的存在是有可能的。在古代, 由于受到瓮山与红石山之间高台地的阻挡, 沿山向东渲泄的洪水在此受阻后, 必会沿着瓮山西麓转向南去。在山洪的作用下, 瓮山西麓生成一条向南伸展的台地, 西堤正是沿台地边缘建筑的。辽金文化遗存的存在还说明, 瓮山泊旁堤坝的存在可能要早于元代, 因为这里是最易受到洪水威胁的地方,若无堤坝保护将是十分危险的。<br/> 堤坝遗址的发现, 还为进一步探讨昆明湖造园的某些特点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材料。由堤坝遗址的状况可知, 乾隆年间扩展昆明湖时, 并未挖去西堤在瓮山泊旁的全部堤坝。它保留了该堤两端南北走向的堤段, 只挖去了中间的一段东西走向的堤身, 从而使湖水向东扩展,形成昆明湖, 正因为用工少, 修筑时间才可能短, 乾隆才可以得意地说“藏事未两月, 居然肖具区” 。如果是全面挖掘, 即便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 也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br/> 在扩展昆明湖时, 用100多米长的十七孔桥取代堤坝来连接昆明湖东堤与南湖岛。使湖区即一分为二, 又互相贯通, 勘称造园艺术的杰作。而西堤在方向上的倾角, 也使十七孔桥避免了呆板的布局。这种利用原有堤坝, 巧妙施工的创造, 可称得上是造园工程中的佳作。<br/> 总之, 西堤遗址的发现, 不但有助于澄清有关瓮山泊西堤位置的争论, 而且对于北京水利史和北京西郊园林景区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是此次昆明湖底文物考察中的重要发现之一。<br/>(作者:岳升阳, 历史系讲师)<br/>注<br/>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西堤》条云“ 曰西堤者, 城西堤也。”<br/>马祖常《石田集》卷二。<br/>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年航空摄影照片。<br/>昆明湖清淤深度平均为厘米, 木桩处昆明湖淤积层厚度约为厘米, 而此河道处淤积层厚度却超过厘米。说明在昆明溯修筑之前, 这里已有河渠存在。<br/>朱正初《湖上》诗, 《帝京景物略》卷七。<br/>在中国水利史上, 引水闸函常建于堤坝迎水处,这处遗址有可能是一座引水闸的基础。<br/>《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br/>《帝京景物略》卷七, 《(上雍下瓦)山》。<br/>《怀麓堂集》云“ 西湖方十余里, 有山趾其涯, 曰瓮山, 其寺曰圆静。寺左湖右田。”<br/>陈旭《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的发现及其重要价值》, 《燕都》年第一期。<br/>《元史· 河渠志》载, 元大德七年年至泰定四年年的二十多年中, 瓮山泊一带堤坝即有三次因山水泛滥被冲毁。<br/>例如, 元延佑元年年见《元史· 河渠志》和明永乐五年年见《明实录都曾对瓮山<br/>泊水道加以疏浚。<br/>赵万里辑《元一统志》卷一。<br/>《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卷十四, 昌平古迹条称“ 西湖景在县西南五十里青龙桥社, 玉泉山东, 其湖广裹约一顷余, 旧有桥梁、水阁、湖船、市肆, 蒲菱莲芡, 拟江浙西湖之盛, 故名。今存一漫破而已。”<br/>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 年月, 北京出版社第一版。<br/>此次在十七孔桥东北侧也发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木桩带, 但桩的直径较细, 木质也较新, 应是清代以来的遗物。<br/>乾隆二十九年《西堤诗》, 《日下旧闻考》八十四卷。<br/>《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引明成祖实录言“ 永乐二年八月, 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二县西湖景东牛栏庄及青龙、华家、瓮山三闸水, 冲决堤百六十丈。”可知瓮山泊东端堤岸距牛栏庄不远。又由宋彦《山行杂记》言“ 西湖北岸长堤五六里, ......龙王庙据其中”可知, 龙王庙东南尚有较长的一段湖堤, 从其距离上看也当距牛栏庄不远。明永乐五年自白浮村至“ 西湖景东流水河口”增置十二闸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引明成祖实录, 其中位于西湖景东流水河口的闸, 当在牛栏庄附近, 很可能就是响水闸。响水闸, 顾名思意, 以其泄水时的鸣响而得名。牛栏庄一带的地势较瓮山泊低1至2米, 水自高处渲泄而下, 必是响声大作。<br/>袁中道《坷雪斋集》。<br/>孙秀萍《北京平原永定河古河道》, 《科学通报》年第期。又侯仁之《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间题》,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年月第一版。<br/> 此外, 近年在巴沟村地下近米处及此次在昆明湖区, 都发现大面积的淤泥或草炭。<br/>乾隆十五年《西海名之曰昆明湖》诗,《日下旧闻卷》八十四卷。</font></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9 13:42:54编辑过] <p>下面的图是1904年印的(点击看大图), 没有明确画出二龙闸, 但是在二龙闸所在的地方有个小屋, 可能跟二龙闸有关, 屋子东面隔河有座桥, <font color="#ff0000"><strong>桥的样式很像吴老所讨论的那座桥</strong></font>, 至少跟新宫门以南十七孔桥外的那座明显的拱桥比起来有明显区别, 只是位置距离二龙闸有些远, 也许此画的透视比例不严格. 非常怀疑此桥就是吴老所讨论的那座桥. 此画不能说明这桥的年份, 但多少看出些这桥的可能用处, 比如道路通向哪里. 桥下的水似乎向北流向圆明园. </p>
<p><br/></p>
<p>再仔细看看, 沿着东堤的堤脚下有一些房子, 可能是守卫驻军的营房, 这些房子之间有路相连, 这路和房子就在堤脚下, 二龙闸那里的房子可能是看闸人的, 比营房小. 吴老所说的桥也可能就在这条堤脚下的路上, 应当是巡逻用的.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4 15:33:30编辑过] <br>二是建筑年代探讨。不少书上都说此桥建于乾隆十五年,也就是说起来建造清漪园时期所建,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这座古桥的建造应该早于清漪园建造之前。 <br> <br> <br>支持这个观点
[此贴子已经被掌柜于2011-7-1 23:07:29编辑过] 同各位交流一下,我觉得“二龙闸”古桥确实是乾隆十五年建的,因为在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决定营造清漪园、开拓昆明湖工程,大规模梳理山形水系,次年开始施工,清漪园周边的引水、出水设施必然重新修整、统一调配,当不会用陈年的旧物。颐和吴老认为建桥的豆渣石料很可能直接采自瓮山,本人极表赞同,因为这一年在开凿后溪河(今颐和园后湖)时,有大量的瓮山山石被从山上剥离,而此时园外需建多座桥梁,故对这些建筑垃圾废物利用,修建园外的附属设施最为合算,所以二龙闸桥和东门外的桥梁均采用了这些石料。本人还有个有力证据:开凿后溪河时建的惠山园(今谐趣园)后闸的附桥。据记载,清漪园本没有后山的水道,现在的后湖完全是乾隆十五年时人工开凿的,其出水的惠山园后闸及其附桥只可能建于这一年,而无论从此桥的形状、材料和功能来看,完全同于二龙闸的古桥,当是同时所建,所以,二龙闸古桥也应建于乾隆十五年。今惠山园后闸的附桥位于与颐和园一墙之隔的中共中央党校南院内,还保留有半边的豆渣石罗汉板的桥栏,正可与二龙闸古桥相对应。http://C:\Downloads http://D:\My Documents
页:
[1]